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387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9届高考(押题)语文总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习思用.doc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组1小说

文1[2016全国卷乙卷(Ⅰ卷),11,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李 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

“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

“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

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

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

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

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

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

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

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

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

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

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

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

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

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

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

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

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

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

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

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

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

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

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

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

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

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

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

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

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

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

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

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

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

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8分)

文2[2016山东,19—2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

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

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

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

马骁驭心里打了一个闪,想起了母亲。

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二十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

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

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

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那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

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

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

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

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

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

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

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

马骁驭感觉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

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旧木门。

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挂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熟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

吴秋明左揽右抱,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

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他喝茶。

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

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

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

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

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

阳光穿透水柱,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

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

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

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

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

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樊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

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

吴秋明伸出另一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1.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

(4分)

2.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4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

(2分)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2分)

3.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作简要概括。

(4分)

4.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6分)

文3[2016浙江,11—15,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母  亲

何家槐

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

“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

“是的,阿南婶!

“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

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

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像春天。

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地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

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像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地会裂开,像珍珠似的散满一地。

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

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

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

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神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

“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

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

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边,如果要去火车站。

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

“看见了没有?

“自然看见了,阿南婶!

“像蛇一样的长吗?

“有点儿像。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

“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像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

“我自己?

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像是永远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

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地给钉在家里,像钉子一样。

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那悠长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世界。

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

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半熟,就是烧焦了半锅。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

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

“火车跑得很快吗?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讲话了。

“那么比航船还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样跑的呢?

“那可说不上来。

“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

“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

这究竟是怎样的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

“……”

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苏,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

“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

“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

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

(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号,有改动)

1.根据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

(2分)

2.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分)

3.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4分)

4.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5)

5.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

(6分)

题组2 散文

文4[2016上海,7—11,18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湖  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

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

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旷远。

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

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

新疆离海太远,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

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

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域的浩渺。

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鹤、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

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

水边是一片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亲密接触的惬意。

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段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若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

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数字。

近50年,我们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

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

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前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

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

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1.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3分)

2.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  。

(3分) 

3.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

(4分)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3分)

5.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5分)

文5[2015重庆,13—17,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

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

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

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

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

“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

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

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

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

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

一块制作精美的铝合金板,上方写着:

“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

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

宋代勇说:

“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深情厚谊。

宋代勇女儿是这样留言的:

“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多爱护身体。

”郭光元儿子:

“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

”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

“上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

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手有些颤抖,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

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就是“苦水”。

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

它距花土沟镇230多公里,距格尔木市270多公里,海拔2910米。

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扬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