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399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提高练习(解析版)

1.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氯化钠晶体不纯④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所读取的数值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会造成溶剂水的量偏小而引起质量分数偏大。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烧杯壁残留的水使所得溶液中溶剂水的量偏大,造成质量分数偏小。

③氯化钠晶体不纯,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小。

④已配制好的溶液,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因少量溅出而发生改变,因此该操作不会引起质量分数偏小。

故②③的操作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

B

2.t℃时,有100g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变为10%,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等温蒸发掉溶剂的

B.将原溶液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KNO3溶液相混合

C.等温蒸发掉50g水D.再加入5gKNO3

【答案】C

【解析】

【分析】

100g有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100g×5%=5g,溶剂质量为100g-5g=95g。

【详解】

A、等温蒸发掉溶剂的

,实际蒸发溶剂质量为

,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选项错误;

B、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25%=25g,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项错误;

C、等温蒸发掉5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项正确;

D、再加入5gKNO3后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B.

称取

C.

量取D.

溶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在取用氯化钠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操作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A错误;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B错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C错误;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其放在纸片上称量

B.量取蒸馏水时,需要选用100mL的量筒

C.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倒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并不断搅拌

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少许,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因此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不能放在纸片上,应放在玻璃器皿中,如烧杯;故选项错误;

A、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40g,体积为40mL,因此量取蒸馏水时为减小误差,选择50mL量筒,不选择100mL量筒;故选项错误;

C、配制时将氢氧化钠固体倒人烧杯中,然后加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选项正确;

D、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因此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少许,不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故错误;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故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33.3%,故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降低温度后甲的饱和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D、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

故选D。

7.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C.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D.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得到a

【答案】C

【解析】

【详解】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有晶体析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t2℃降温到t1℃时,c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B、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故t1℃时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c,t1℃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不符合题意;

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3°C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C,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C.t1°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D.t3°C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

【答案】B

【解析】

【详解】

A.Y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大的物质,可用蒸发结晶法使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故Y中含有少量X,可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此选项正确;

B.t3°C时,等质量的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C,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没有确定溶液质量,无法判断,此选项错误;

C.t1°C时,Y的溶解度>X的溶解度,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X、Y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Z的溶解度变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此选项正确;

D.t3°C时,X、Y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X>Y,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关系是X

故选B。

【点睛】

在溶解度曲线上,溶剂的质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

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将t1℃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

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此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不确定溶液质量,不能确定溶质质量,说法错误;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由于不知道溶液质量的大小,故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说法错误;

C.甲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说法错误;

D.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此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将t1℃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相等,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注意涉及溶质质量比较的时候,要看清楚溶液质量是否相等。

10.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

B.t1°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25%

C.t2°C时,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D.将t1°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没有指定温度是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错误;

B、t1°C时,甲、乙的溶解度都为25g,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故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t2°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ag,故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正确;

D、将t1°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甲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减少,有溶质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错误。

故选C。

11.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1)10°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2)30°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___________。

(3)烧杯中加人浓硫酸后,试管中固体质量增加的是__________(选A或B),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_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答案】20g甲>乙BCaO或NaOH

【解析】

【详解】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直接读出,在10℃时,乙的溶解度为20g;

(2)根据溶解度曲线,在3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30g,乙的溶解度为10g,所以溶解度为甲>乙;

(3)浓硫酸稀释会放出热量,烧杯内温度升高,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时乙为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解度下降,继续会有固体析出,所以盛有乙物质的试管B内固体质量增加,而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物质会溶解,所以盛有甲物质的试管A内固体质量减少;若发生类似的现象,只需加入的物质溶解时放出热量或与水反应放热,常见有CaO与水反应放热或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

12.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1)B是_____________(填“氯化钠”或“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6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当该溶液从60℃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3)现有50℃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入A物质

【答案】氯化钠50%54.2②

【解析】

【分析】

分析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和曲线,解答相关问题。

【详解】

(1)根据溶解度表,在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在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B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2)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向100g水中加人100g硝酸钾,100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在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也就说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5.8g,当该溶液从60℃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3)A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现有50℃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低温度或加入A物质,而升高温度A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故选②。

13.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将35g的硝酸钾加入100g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_______(填“是”或“否”)达到饱和。

(2)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_

(3)将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63.9g降温至20℃,可析出晶体____________g。

(4)t℃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0℃氯化钠溶解度为36g)。

以下计算结果最接近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答案】是蒸发结晶32.3C

【解析】

【详解】

(1)20℃时,将35g的硝酸钾加入100g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饱和溶液,因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故答案为:

是;

(2)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故答案为:

蒸发结晶;

(3)将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63.9g降温至20℃,可析出晶体=63.9g-31.6g=32.3g;故答案为:

32.3;

(4)t℃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0℃氯化钠溶解度为36g),计算结果最接近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故答案为:

C。

14.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甲、乙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2)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__的方法提纯甲(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___________。

【答案】相等降温结晶降温(或加入甲物质、蒸发溶剂)

【解析】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在t1℃时,甲、乙溶解度大小相等;

(2)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

降温、或加入甲物质、蒸发溶剂;

1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答案】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b>c加c物质/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75

【解析】

【详解】

(1)图中P点是物质a和c的交点,所表示的意义是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

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填:

a>b>c;

(3)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故填:

升高温度;

(4)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t2℃时,50g水最多溶解25g的a,所以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5g,故填:

75。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__℃

(2)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将40℃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g。

【答案】20小于40

【解析】

【详解】

(1)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20℃;

(2)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溶质质量相同,若均饱和溶液,则溶剂质量甲小于乙,故溶液质量大小关系是甲小于乙;

(3)将40℃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g。

(3)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6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0g,溶剂的质量为60g-20g=40g,将40℃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溶质质量不变,20%的溶液的质量为

=100g,故溶剂的质量为100g-20g=80g,故加如的溶剂的质量为80g-40g=40g。

17.张老师在课堂上用固体M做了图I所示实验,其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出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I中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图Ⅱ,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gM固体。

(5)将30℃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_________________B(填“>”“<”或“=”)。

【答案】丁A乙8<

【解析】

【详解】

(1)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上述烧杯中,溶剂的质量都相同,但是丁烧杯中溶质的质量最大,溶液质量最大的是丁;

(2)由图可知,在10℃时,10gM在50g水不能完全溶解,说明10℃时M的溶解度小于20g,M为A或C,升温后,剩余固体溶解,且还能再溶5gM,说明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出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I中对应的A;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乙,因乙中固体剩余,说明该溶液是在该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M的溶液,即达到饱和;

(4)由图可知,30℃时M的溶解度为46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46gM,在50g水中最多溶23gM,根据图Ⅱ,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M固体的质量为:

23g-5g-5g-5g=8g;

(5)将30℃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变小,都会析出晶体,得到10℃时的饱和溶液,

,而10℃时,A的溶解度比B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

【点睛】

解答溶解度曲线相关问题时,需掌握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溶解度的相关概念;

(2)把握溶解度曲线的走势;(3)明白溶解度曲线上点(交点)、线、面的含义;(4)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提纯物质的方法。

18.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假设硝酸钾与氯化钠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

温度/°C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4.0

110.0

169.0

246.0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①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

A0°C-20°CB20°C-40°CC40°C-60°CD60°C-80°C

②20°C时,将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③在80°C的100g水中溶解NaCl和KNO3,进行以下实验,己知溶液a中的硝酸钾恰好饱和:

Ⅰ.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Ⅱ.X=_______克,固体C的成分和该成分的质量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

Ⅲ.对整个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40°C-60°C开始析出晶体

B氯化钠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不饱和状态

C上述方法不能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完全分离

D原溶液直接降温结晶,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不变

【答案】B65.8g升高温度过滤50硝酸钾68.7gBC

【解析】

【详解】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范围是20°C-40°C,故选B。

②20°C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KNO3,将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5.8g+50g=65.8g。

由于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升高温度。

③Ⅰ.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故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Ⅱ.8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9.0g,溶液a中溶有84.5g硝酸钾恰好饱和,说明此时水的质量为50g,X=100g-50g=50g。

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20°C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15.8g,则固体C中硝酸钾的质量为84.5g-15.8g=68.7g。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从80°C降温至20°C过程中没有析出,所以固体C是68.7g的硝酸钾;

Ⅲ.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a中的硝酸钾恰好饱和,温度小于80°C,硝酸钾就有晶体析出,此选项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不饱和状态,此选项正确;

C硝酸钾总会溶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上述方法不能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完全分离,此选项正确;

D原溶液中溶剂质量为100g,a溶液中溶剂质量为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