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406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docx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

人行天桥施工方案

天桥主梁和梯道在某公司北环基地某厂内加工成型,运输至现场桥位,整跨吊装就位,钢筋砼预制基础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基础钢筋在某公司北环基地院内加工成型,基础砼采用商品砼,钢筋砼预制基础在某公司北环基地院内预制后运到现场吊装,不锈钢栏杆在现场制作加工、安装就位。

3.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2.1墩柱基础施工及2号桥墩两根立柱砼浇灌

3.2.1.1墩柱基础施工

3.2.1.1.1天桥墩柱基础采用预制基础,预制基础构造尺寸共计三种,2号墩柱基础底面尺寸为3.0×5.6×0.8m,其重量约28.84t,1、3号墩柱基础底面构造尺寸为2.4×2.6×0.8m,其重量约为10.655t,5-7号、10-12号墩柱基础底面构造尺寸为1.6×3.0×0.8m,其重量约8.188t。

3.2.1.1.2基础预制在某公司北环基地内进行,预制完后用拖车运到现场吊装,砼采用商品砼,共计约40m3,模板采用δ=18mm厚的夹板组装成固定模板,钢筋加工在预制场地进行,施工时,原材料要有合格证并经核验合格才能使用,钢筋加工、电焊长度、质量要求要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砼浇灌时要振捣密实,浇完后要加强养护。

3.2.1.1.3绑扎基础钢筋时,基础顶面预埋钢板和预埋螺栓要及时安装,安装要牢固,位置要准确,2号墩柱基础上还设置了防撞栏杆预留孔也应预埋钢管预留。

3.2.1.1.4墩柱基础吊环的设置:

由于基础需用吊车吊装,施工时应预埋吊环,每基础设置四个吊环,吊环位于基础顶面四角对角线上,距四角200mm的位置,吊装时让钢丝绳与基础顶面成60°角。

吊装用的钢丝绳、吊环的选用:

以2号墩柱基础为计算依据,吊环布置见附图“吊环布置图”。

(1)2号墩柱基础重量:

体积:

2号墩柱基础体积经计算为:

11.536m3

重量:

11.536×2.5×10=288.4KN(钢筋砼按2500kg/m3计算)

(2)钢丝绳选用:

吊装时采用四根钢丝绳起吊,考虑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为偏于安全起见,考虑基础重量由三根钢丝绳承担,则每根钢丝绳承受的重量为284.4÷3=94.8KN,钢丝绳安全系数取6,则选用本公司现有的6×19,直径为34.0mm的钢丝绳,其钢丝破断拉力总和N=594.3KN。

594.3÷6=99.05KN>94.8KN满足要求

(3)吊环的计算(考虑三个吊环受力)

①强度计算选钢筋直径:

Q/2As≤[σ]=50N/mm2

式中:

Q-吊环承受重量Q=94.8KN

As-受力钢筋面积As=(1/4)πd2

[σ]-容许应力

由上式变形:

Q≤2×(1/4)πd2[σ]

Q94.8×103

d2≥————=————————=1207.64(mm2)

(1/2)πd2(1/2)×3.14×50

d≥34.75mm

吊环选用φ36钢筋

②抗拔力计算:

由式N≥KQ/2计算

式中:

N=πdL;τw=1.5-3.0Mpa;d为钢筋直径;L为锚固长度

K≥4

Q=94.8KN

Q94.8×103

由上式推算L≥K—————=4×————————=670.9mm

2πdLτw2×3.14×36×2.5

吊环钢筋锚固长度为670.9mm即可。

③局部承压验算:

由式KQ/bd≤fcd

上式中:

K-动力系数K=1.5

d=吊环直径d=36mm

b-吊钩宽度b=50mm

fcd=钢材局部承压强度设计值fcd=215Mpa

KQ1.5×94.8×103

由止式推算——=———————=79N/mm2<fcd=215N/mm2满足要求

bd50×36

1号、3号、5-7号、10-12号墩柱基础按上面相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出:

吊环钢筋直径为φ25即可。

3.2.1.1.5墩柱基础基坑开挖采用工人开挖,开挖时逐层开挖,以免扰动基底原状土,开挖时,如遇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及时与设计院联系,设法迁移。

基坑原土分层夯填,施工时准备2台4寸水泵,以备排水。

3.2.1.1.6基础运输和吊装:

基础吊装采用30t汽车吊,用30t平板拖车作运输工具,吊装时间选在23∶00-6∶00之间进行,吊装时设专人维护交通秩序,疏导车流,并在路面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牌。

3.2.1.1.7测量人员在吊装前应给每个墩柱基础准确定位,并标明定位线,设置好标高控制桩,吊装时跟踪检查平面定位及标高是否正确,确保基础吊装后定位准确,标高正确。

3.2.2钢天桥加工制作方案

3.2.2.1制作方案的布置

3.2.2.1.1主梁及钢墩柱构件全部在我公司某厂加工车间内制作完成,某厂加工车间面积约2000m2,设10t行车两台,卷管机两台,月加工能力300t,由于主梁超重,故每跨主梁分三段制作成型后,最后在出厂跨间组装成整体,预拼装及装车采用50t汽车吊进行,主梁及钢墩柱在车间内制作可充分发挥车间内半自动切割机,埋弧自动焊机的优势,能保质、保量完成主梁的制作。

3.2.2.1.2钢梯道由于单重小,长度较长,且焊接基本上为手工焊,故可在某厂成品堆场处加工,该堆场面积约2000m2,设10t龙门吊一台,完全可满足梯道的加工制作要求,且梯道可与主梁制作同步进行,对工期要求更加有保证。

3.2.2.1.3钢桥制作顺序为:

施工准备→钢柱制作→钢梁制作→钢梯道制作→除锈刷油→检查验收。

3.2.2.2制作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备料→放样、下料→切割及开坡口→拼接→焊接→焊接检查→制孔→组装→组装焊接→焊接检查→外观及尺寸检查→除锈刷油→编号→验收出厂→运输。

3.2.2.3制作加工设备及工机具: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1

电焊机

BX-500

10台

2

埋弧自动焊机

MZ-100

4台

3

行车

10t

2台

4

摇臂钻床

φ50mm

2台

5

汽车吊

25t

1台

6

龙门吊

10t

1台

7

东风汽车

8t

1台

8

半自动割机

G1-100

6台

9

卷管机

20mm

1台

25mm

1台

10

剪板机

16mm

1台

11

空压机

0.6m3

3台

12

Co2气保焊机

NZC-500-1

2台

13

油漆喷涂设备

1套

14

焊条烘干箱

6KW

1台

15

角向磨光机

φ180

6台

φ100

4台

3.2.2.4制作工艺

3.2.2.4.1材料

3.2.2.4.1.1本桥所用钢材均为Q235钢,其技术条件及机械性能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要求。

3.2.2.4.1.2各类钢材、焊接材料及油漆均应有进厂质量证明书,并按合同规定及现行标准进行复检、抽检,复检合格后报监理、业主认可后方可使用。

3.2.2.4.1.3钢材表面锈蚀、麻点及划痕等缺陷深度均不得大于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其锈蚀等级应符合《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A、B、C级。

3.2.2.4.2放样、下料

3.2.2.4.2.1钢板在下料前应合理排料、配料,尽可能降低损耗。

3.2.2.4.2.2放样要考虑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切割余量及坡口加工余量,由于主梁焊接量大,加工程序多,根据以往人行天桥施工经验,在主梁长度方向放样前加放100mm左右余量,宽度方向加放3-4mm余量,其余构件在下料时长度方向对接按0.7mm/m加放余量,宽度方向对接按1.0mm/m加放余量。

3.2.2.4.2.3钢板下料及开坡口均要求采用半自动切割机进行,切割前应将线附近5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清除干净,切割时,应选用合适的工艺参数,保证切割后表面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切割后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夹层,并应清除边缘上的熔瘤及飞溅物。

3.2.2.4.2.4对于钢桥上的一些加劲板及连接板等小型零件,在板厚小于12mm的情况下可用剪板机剪切,剪切后的零件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mm的缺棱,并应打磨边缘上的毛刺。

3.2.2.4.3主桥钢梁制作

3.2.2.4.3.1主桥钢梁由于尺寸大,制作和加工都较复杂,必须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钢梁顶板、底板拼接缝可采用“十字形”或“T字形”接头,采用“T字形”时两交叉点距离应大于200mm;底板横向拼接缝宜设置在梁端1/3范围内,且腹板拼接缝与顶板、底板横向拼接缝错开200mm以上,主梁腹板不宜设纵缝。

3.2.2.4.3.2根据主梁构造特点及以往制作钢天桥经验,主桥钢梁宜采用倒装法施工,即先制作梁顶板,然后在其上安装横隔板,两侧腹板及纵向加劲肋,待上述焊接完成后,再安装梁底板,最后焊接成型。

3.2.2.4.3.3钢梁顶板制作时主要保证板面不变形,因此要按照一定的焊接顺序施工,钢板拼接缝应由中间开始向四周施焊,未施焊的拼接缝先不点焊,让钢板自由收缩,对于焊接变形处应首先采用大锤锤击矫正,或用配重施压校正,一般不宜采用火焰校正,采用大锤锤击时应加锤垫,防止凹痕和损伤,焊接变形校正完后方可施焊下一道焊缝。

3.2.2.4.3.4顶板焊接完毕并校正完后便可在其上组装横隔板及两侧腹板,腹板下料应按图纸设计的主梁竖曲线放样进行,将横隔板及腹板组装好后再组装纵向加劲肋,最后焊接。

3.2.2.4.3.5为控制焊接变形,在施焊前应根据主梁竖曲线及起拱度要求在顶板下端设置垫板,考虑到焊接收缩变形,设置垫板时应使主梁竖曲线半径稍大于设计半径,主梁焊接时应由中间向四周均匀对称施焊,焊接顺序先焊横隔板,再焊纵向加劲肋,最后焊腹板,腹板焊接宜两边同时施焊,焊接工艺一致,防止桥面扭曲变形。

3.2.2.4.3.6上述焊接完成后经过检查,确认合格后请监理进行隐蔽验收,然后组装底板。

底板在组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在两侧板边各50mm范围内,沿通长方向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合格后方可使用。

底板在组装前最好用卷板机辊压一道,这样即可以使底板具有一定弧度,又可以消除底板焊接中的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底板组对好后将梁整体翻面,并在梁中部设置垫板,保证焊接底板时梁的竖向曲线及起拱度要求。

3.2.2.4.4制孔

3.2.2.4.4.1主梁之间,梯道梁之间均须用螺栓连接起来,故在组装前应将相应连接板处按图纸要求钻孔,其精度要求及孔距误差应符合GB50205─95的要求。

3.2.2.4.4.2为保证钻孔精度和安装精度,安装螺栓的连接板应与相应部位的底板、腹板、肋板等在组装前一起配钻,配钻好后应各自做好编号,并标注其位置、方向,以便于安装。

3.2.2.4.5梯道制作

3.2.2.4.5.1梯道梁均为箱形截面,其组装顺序先制作面板,然后组装侧板,待焊接完后再组装底板并焊接。

3.2.2.4.5.2梯道梁较单薄,在起吊及翻面时应绑扎钢管进行加固,焊接时要搁置平稳,防止产生变形。

3.2.2.4.5.3梯道梁的焊接按照组装顺序进行,即先面板再加劲板及横隔板,然后焊两侧侧板,最后焊底板,施焊时应从中心向四周施焊,侧板应对称施焊,防止扭曲变形。

3.2.2.4.6墩柱制作

3.2.2.4.6.1墩柱均为钢管柱,制作较简单,钢板下好料后用卷管机辊圆,辊圆时应用弧形样板控制其椭圆度,不得超差。

3.2.2.4.6.2钢管焊接采用开坡口单面焊,先用φ3.2手工焊封底,然后用埋弧自动焊盖面,以保证焊接质量。

3.2.2.4.7焊接工艺要求

3.2.2.4.7.1焊接所用焊接材料应与所焊钢材相符合,焊条选用E43型,焊丝选用H08A配HJ431,对焊接方法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确定焊接工艺。

3.2.2.4.7.2钢板焊缝对接缝应符合二级焊缝要求,角焊缝应符合三级焊缝要求,对接焊缝及组合焊缝均应按要求开坡口,焊缝两端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应与焊件相同,手工焊引出板长度应大于25mm,自动焊引出板长度应大于50mm。

3.2.2.4.7.3主梁钢板的拼接缝均采用埋弧自动焊进行,其坡口形式为:

焊接时正面用自动焊打底、盖面,反面气刨清根,用自动焊焊接,以保证溶透,焊接规范如下(仅供参考)

焊接方法

焊丝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焊接电压

(V)

焊接速度

(m/min)

正面埋弧焊

φ4.0

530~570

31

0.63

反面埋弧焊

φ4.0

590~640

33

0.63

3.2.2.4.7.4钢桥组装焊接采用手工焊进行,其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严格按照制作工艺和相应规范要求进行,装配焊接时点焊长度宜大于40mm;间距500-600mm,点焊焊肉上不得有气孔和裂纹,如发现必须清除干净后重新点焊。

3.2.2.4.7.5所有焊缝焊接完毕后均应按规定进行检查,对接缝必须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焊缝内部进行无损检测,检查数量为翼缘板20%探伤,腹板50%探伤,探伤结果应符合GB50205-95的二级焊缝要求,对接缝与角焊缝还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相应焊缝等级的要求。

3.2.2.4.8除锈、刷油

3.2.2.4.8.1钢构件制作完并检查合格后即可除锈,除锈采用手工或动力方式,清除钢板表面铁锈,松散锈皮,油污或油脂及其它外来杂质。

3.2.2.4.8.2除锈完后应立即涂刷底漆,防止返锈,底锈采用红丹底漆二道,面漆为醇酸磁漆一道(颜色待定),第一道漆应在除锈完成后4小时内涂刷,第二层应在第一层涂刷后不少于72小时及不多于6天之间涂刷,最后一层涂料应在前一层刷后不少于4天及不多于10天之间涂刷,油漆涂刷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坠,附着力良好,干漆膜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2.2.4.8.3下列地方不得涂漆:

(1)主桥钢梁上表面

(2)现场安装焊缝50mm范围内

(3)钢柱底板与砼基础连接处

(4)完全密闭的构件内表面

3.2.2.4.8.4构件油漆涂刷完毕后应在构件上标注构件的编号,另外主梁还应标注重心位置,中心线及在底板上标注安装定位标志,墩柱还应标注标高控制线、构件中心线、柱底板上的安装轴线,梯道应标注安装方向,构件顺序号,以便于现场安装。

3.2.2.4.9预拼装

3.2.2.4.9.1组装好后的主梁及梯道按要求进行预拼装,以检验其尺寸精度及偏差,为安装调整提供依据。

3.2.2.4.9.2主梁预拼装在厂外开阔处进行,利用50t汽车吊进行拼装,拼装时应设置拼装胎具及工作夹具,主梁间伸缩缝按图纸要求设置,主梁在胎架上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设计图纸所要求的形式,对超差部位进行修正、调节,使之符合规范要求,预拼装时应做好拼装记录,以作为安装时参考。

3.2.2.4.9.3梯道拼装在成品堆场进行,梯道拼装主要是为了检查高强螺栓的加工质量及梯道斜率大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便于现场安装能顺利进行。

3.2.2.4.10钢构件验收

3.2.2.4.10.1钢构件制作完成后,应按照施工设计图和《公路桥梁涵施工技术规范》TTT041-89的规则进行验收

3.2.2.4.10.2钢构件出厂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书,施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钢材、连接材料和涂装材料的质量证明书或材料复验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缝无损探伤报告、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主要构件验收记录,预拼装记录、构件发运和包装清单。

3.2.2.5制作质量保证措施

3.2.2.5.1设立三级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各工序质量,通过班组自检、互检、质检员专检来保证每道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不合格工序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2.2.5.2参加制作加工的操作人员应熟悉图纸及工艺要求,对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并在制作中严格执行,对关键工序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3.2.2.5.3所有施焊人员必须持有焊工合格证上岗施焊,焊工施焊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焊接工艺,焊接完毕后应在规定部位打上钢印号,并对焊接质量的好坏实行相应的奖罚制度。

3.2.2.5.4设置一把长度检验标准尺,并和监理工程师、土建施工人员所用的量尺统一,制作时所用计量器具、仪表必须是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2.2.6安全措施

3.2.2.6.1参加制作的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时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制作。

3.2.2.6.2设立专职安全检查员,每天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员应随时注意各种安全隐患,提醒并及时制止各种违章操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2.2.6.3钢桥主梁尺寸较大,自重较重,因此在起吊前必须认真检查起吊用钢丝绳、索夹具,确认安全合格后方可使用,起吊时构件下方严禁站人,吊运过程中严禁构件从施工人员上方经过。

3.2.2.6.4构件在吊运及翻转过程中设置的临时吊耳应能满足起吊强度要求,防止构件在翻转时偏心而损伤构件本身,并不得使构件产生过大变形。

3.2.2.6.5电焊工施焊时要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电焊机要可靠接地,防止漏电伤人,电焊机接地线不得从构件上经过。

3.2.2.6.6安装螺栓孔在制孔时操作人员不得戴手套,钻孔及打磨飞溅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3.2.3钢构件运输方案

3.2.3.1运输线路情况:

从某厂到某途经北环大道、上步北路、笋岗西路,远距约15km。

(参见运输线路图)。

沿途路面较宽,路面状况较好,转弯半径大,但交通繁忙,车辆较多,故在运输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交通维护。

3.2.3.2运输方案

3.2.3.2.1根据构件尺寸及重量,运输主梁拟采用二台大型平板拖车进行,两根主梁同时运输以保证主梁吊装一次完成,梯道梁及墩柱采用8t东风汽车运输。

3.2.3.2.2主梁运输时在车箱上设置枕木,主梁搁在枕木上,设置枕木时应使主梁尾部高于头部,而且主梁尾部不应悬挑太长,应控制在6m范围内,为防止主梁侧向移动,还应在主梁两侧与车箱之间加焊连接板,使主梁固定在车厢上不能产生位移,然后将主梁用倒链与车厢绑紧。

3.2.3.2.3主梁运输在夜晚进行,由于主梁超长、超宽,因此在运输时应设置信号灯,运输前应将运输方案报交管局审查,运输时请交管局协助开道、引车及封路,以保证主梁安全,及时运到现场。

3.2.3.2.4梯道及墩柱运输在白天进行,由于梯道超宽,因此在运输时要悬挂信号旗,运输时间尽量选择在凌晨,中午12∶30以后或晚上进行,以避开上、下班交通高峰时间。

3.2.3.3运输中成品保护

3.2.3.3.1钢构件在装车及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成品保护。

3.2.3.3.2钢梁在运输过程中应支承牢固,防止产生变形,钢梁支承点应垫置纸板或胶皮,防止油漆损伤,对临时加固的焊点在安装前应及时打磨及刷油,封车钢丝绳与主梁接触处也应加放胶皮,防止油漆损伤。

3.2.3.3.3墩柱、梯道运输时应放置平稳,构件与构件之间应设置方木,并用倒链将构件固定,防止运输中碰撞损伤油漆及变形,构件运输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二层,防止产生变形。

3.2.3.4运输路线图(见附图1)

3.2.4钢桥吊装方案

3.2.4.1吊装顺序: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吊装顺序如下:

3.2.4.1.1整个钢桥吊装总的顺序为:

桥墩柱→主梁→梯道

3.2.4.1.2主梁吊装顺序为:

南边主梁→北边主梁

3.2.4.1.3梯道吊装顺序为:

北边人行梯道→北边人、自行车梯道→南边人行梯道→南边人、自行车梯道。

3.2.4.2吊装方案及施工部署

3.2.4.2.1主梁分二跨、单跨最大单重33T,构件尺寸5.0m×25.7m×0.8m,吊装高度5.7m,拟选用90t汽车吊进行吊装,吊装时汽车吊臂长18m,起吊半径7.0m,起吊高度16m,起重量38t(参见吊装示意图-附图2)。

3.2.4.2.2墩柱单件最重1.23t,根据构件重量及起吊半径要求,拟选用12t汽车吊进行吊装,吊装时吊臂长16.15m,工作半径8.5m,起吊重量2.7t。

3.2.4.2.3梯道最长10.6.m,截面尺寸10.6m×3.0m×0.3m,最大吊装单重7.1t。

根据现场安装条件,选用25t汽车吊进行吊装.吊装时吊臂长17.6m,工作半径控制在8m,起吊重量7.95t,起吊高度15.8m。

3.2.4.2.3吊点设置:

主梁吊点设置在梁端1/4处,每跨主梁设四个吊耳,每个吊耳尺寸为-30×200×300,吊耳与主梁横隔板及顶板焊接起来,焊肉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吊耳计算附后。

3.2.4.2.4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及安装精度要求

3.2.4.2.4.1吊装前应对基础轴线、标高及地脚螺栓进行复查,做好复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土建施工人员或监理工程师联系,提出处理方法和建议,

3.2.4.2.4.2根据复查结果,及设计要求来配置各墩柱的垫板,由于主梁标高是由墩柱来控制的,因此墩柱的标高一定要严格控制,垫板配置要求应使墩柱标高公差为正,以保证主梁净空要求。

3.2.4.2.4.3墩柱安装前应将预埋地脚螺栓清理干净,用螺帽先拧过一遍,并将歪斜的地脚螺栓校直,以便于构件顺利就位。

3.2.4.2.4.4结构吊装时,测量人员要配合施工,采用两台经纬仪从不同方位对吊装构件进行检查,同时施工人员采用吊线坠的方法进行检查,发现安装偏差过大,立即进行校正,主梁安装要按设计要求起拱和预留伸缩缝。

3.2.4.2.4.5安装的精度要求:

基础、地脚螺栓精度应达到下列要求:

基础面标高允许偏差:

±3mm

地脚螺栓允许偏差:

项目

螺栓中心线偏移

螺栓露出长度

螺纹长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5

+20,0

+20,0

墩柱安装精度要求:

项目

中心线与定位轴线偏移

基准点标高

垂直度

侧向弯曲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5

+5,-8

10

H/1000

主梁安装精度要求:

项目

相邻两段间平直度

侧向弯曲

相邻两柱间顶部高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L/1000,≤5

L/1000,≤10

10

3.2.4.2.5吊装时的交通维护

3.2.4.2.5.1主梁吊装时需占用主车道,故在吊装时需将一边主车道全部封住,禁止车辆通行,车辆临时由另一边主车道通行,主梁吊装约需6个小时左右。

3.2.4.2.5.2吊装梯道及墩柱时,吊车靠近路边,需占用主车道一部分,吊装时应在吊车前方及侧面设置路障,吊装时间应尽量选择在中午或晚上进行,避开上、下班高峰时间。

3.2.4.3吊装主要施工人员及工机具

3.2.4.3.1人员安排

起重工5人铆工4人电焊工2人气焊工1人

电工1人辅助工1人指挥2人

3.2.4.3.2主要施工机具

90t汽车吊1台25t汽车吊1台交流电焊机2台

切割工具1套φ50mm钢丝绳21m×2根15t卸扣4个

φ20mm麻绳40m碘钨灯3盏安全带10付

30m盘尺1把电源30kw路障10个

3.2.4.4吊装时的后勤保障:

主梁吊装由于在夜晚进行,因此现场准备一辆汽车用于后勤保障,随时提供现场安装人员所需工、机具,并提供食物、水及应急救护设备,保证安装顺利进行。

3.2.5不锈钢栏杆加工、安装

3.2.5.1不锈钢栏杆在现场进行加工制作,材料进场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并请监理工程师到场检验认可,下料前应对部分变形的材料进行校正,下料后的材料应编号后分类放置。

3.2.5.2不锈钢栏杆安装应在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