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4243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马克思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习题.docx

《马克思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习题.docx

马克思习题

2011自考马克思主义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人权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着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1.C2.A3.A4.B5.C6.B7.C8.A9.D10.A11.A12.C13.D14.A15.C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

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A、李大钊的理论B、毛C、邓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10.ABCD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

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

4观点。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培根、洛克B.圣西门、欧文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

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

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运动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着,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9.感觉、知觉、表象是()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

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唯理论的错误D.经验论的错误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1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C.劳动者的素质D.劳动产品质量

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

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

16.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A.政治立场B.经济地位C.思想观点D.文化水平

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

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

1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

A.m:

vB.v:

mC.m:

(c+V)D.(c+v):

m

2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市场供求关系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21.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

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

22.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

A.生产资料采购时间B.原材料储备时间C.停工时间D.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

2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B.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D.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

A.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B.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

C.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D.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25.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具有不同等级D.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26.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

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

C.垄断的银行资本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

27.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

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浮动价格D.固定价格

28.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29.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A.科学社会主义B.空想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各项正确揭示了意识本质的有()

A.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3.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事求是

34.下列选项属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有()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35.资本主义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A.财政权B.行政权C.司法权D.立法权

36.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A.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C.平均利润D.借贷利息

37.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A.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B.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

C.是由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D.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8.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

A.思想领导方面B.政治领导方面C.组织领导方面D.经济领导方面

39.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公有制形式不同C.分配原则不同D.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

4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

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行业差别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42.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4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44.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45.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47.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对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精读马列原着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

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5.时间是物质运动的()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

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

7.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按图纸施工,建成大楼。

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在先,意识的产物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8.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综合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

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0.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1.社会存在是指()

A.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2.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B.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D.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13.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