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439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语文第三册教案

 

执教者:

陈亚男

2010年8月

 

第三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06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29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6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教学时间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3课时

识字1——4课8~12课时

课文1——12课36课时

识字5——8课8~12课时

课文13——23课33课时

综合练习8个24~32课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

2、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3、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诵、背诵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及训练,学生对朗读、背诵的要求是了解的,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复习。

抓住“勤”,进一步提出朗读的要求。

指导背诵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

2、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课文的?

二、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垂直

眼睛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

三.模仿评判。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

2、评判中指出:

注意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

四、集体训练。

1、观察下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

2、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书本的距离怎样?

3、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

4、指名学生朗读一篇课文。

5、集体评判后指出朗读要领。

6、学生集体朗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

7、小结。

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读书写字的姿势,掌握了握笔写字的方法,还知道了保护视力的一些要求。

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朗读的姿势和朗读的要求。

今后,我们要天天坚持,自觉接受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整体感知图面。

1、指导观察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第一幅图:

全体集体背诵。

第二幅图:

老师指导学生看图背诵。

第三幅图:

同学自由背诵。

第四幅图:

一个女同学在家长面前背诵。

第五幅图:

同桌相互建成背诵。

六、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

1、提问:

背诵时课文和文具盒怎样摆放?

2、这些同学是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

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

小结:

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神情自然

3、背诵时还有注意什么?

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

许多学生怕背书,原因是没有掌握背书的方法:

1、理解后再背。

2、读是背的基础,熟读成诵。

3、借助图画。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

教师检查评判。

七、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

你是怎么知道的?

1、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

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2、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

让学生说说:

图中同学是怎样站立的?

态度怎样?

老师要他干什么?

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

指名学生模拟表演。

(2)、观察中间小图。

让学生说说:

这是在什么地方?

家长要学生干什么?

孩子表情怎样,是怎样做的?

(3)、观察右边小图。

让学生弄清:

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态度怎样,姿势怎样?

什么叫“勤于读、背”?

怎么做到勤于读、背。

八、小结。

这一课我们通过看图学习,掌握了背诵正确的姿势、要领,了解背诵的形式,知道了看图背诵的方法。

今后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做到多读、勤背、乐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

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上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了一本心爱的课外书。

3、他笑得多开心啊!

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

学习两条格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书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进步,还使我们学会写文章,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4、观察第二幅图。

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持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5、观察第三幅图。

图上几个小同学在干什么?

表情怎样?

6、小结三幅图。

从这三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借到一本心爱的书时是那么高兴;在阅览室阅读时又是那么专心;在挑选课外书时又是那么认真。

所以我们要说: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结合校训:

知道我们学校教学楼上的大字是什么吗?

“读好书,学做人”

二、观察下面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

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挑书――借书――看书

3、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遭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在看书时要注意什么?

不损坏图书、不大声喧哗、可以做笔记……

结合学校红星图书馆要求讲解。

5、小结。

阅读课外书报是学习的好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会使我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寻求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大有好处。

教后记:

开学第一课习惯篇的教学,由于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也给我自己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

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

综观全课,在沉浸于教学快感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第一单元有四篇识字课文和一个练习,四篇识字都配有彩图,学习中要通过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词语的朗读、感悟,体会词语的意思,

3.背诵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字母表。

4.学会本单元中的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运用。

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5.口语交际:

学会祝贺。

识字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了解秋天水乡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秋天的背景图一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介绍的都是秋天的一些事物,表现了秋天景色的美好。

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

第一组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介绍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

第四组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

全课读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

我们要反复诵读,并对照文中的插图,感受语言的优美。

朗读课文时,我觉得下列字的读音要注意——菱(línɡ)、枫(fēnɡ)、灯(dēnɡ)都是后鼻音;藕(ǒu)、烟(yān)、是整体认读音节。

课文中共有7个要掌握的生字,还要我们认识两个偏旁:

火(火字旁)、欠(欠字旁)。

“火”作偏旁时,最后一笔的“”(捺)要变成“丶”(点)。

生字在写时要注意——烟:

左窄右宽。

苇:

上窄下宽。

夕:

要舒展些。

歌:

左右等宽,左边的“哥”要紧凑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了解秋天水乡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能说说这两个季节的特点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课文。

板书课题:

识字1

二、初步看图,读课文

1、观察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自由读课文,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找出易读错音的字。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小朋友,这是一幅秋天的美景图。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水乡指乡村四周河流湖泊比较多的地方,例如江浙一带。

水乡有什么特点?

学习词语:

水乡

2、出示:

烟波芦苇菱藕荷塘

读准音,理解词义。

结合书上的插图认识事物。

想象秋天荷塘的景色。

有感情地读。

3.到了晚上,又看到、听到了什么?

出示第三、四行生字词。

读准音,理解词义。

想象景色。

有感情地读。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

读准音节,看清字形。

看看挂图,想想字意。

五、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夕”、“归”扩词。

六、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笔顺。

师检查。

2、指导:

“歌、芦”的间架结构。

七、作业:

1、学生描红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地读词语。

3.联系生活,说说秋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歌、烟”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看图连起来说说水乡秋天的景色。

2、有感情地读词语,练习背诵。

三、联系生活,说说秋天的特点。

1、为什么说是金秋?

2、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

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秋天到了,花园里桂花、菊花开了,它们散发的香味让人远远地就能闻到。

3、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早晨起来,我们常常会看见地上落了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4、秋天到了,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

果园里,果农正在干什么?

出示填空题:

秋天到了,一望无边的农田里棉花(),稻子(),高梁(),庄稼丰收了。

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的柿子,()的苹果,水果也丰收了。

5、你还知道哪些秋天的特点?

6、你还知道哪些与秋天有关的成语和诗歌?

四、作业:

1、读、背课文词语。

2、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3、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教学反思:

为了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本课识字我重在让学生学会“读出画面”。

虽然由于孩子的生活积累不够丰富,语言表达得不是特别到位。

但画面感还是在孩子的想象加模仿中产生了。

“读成电影”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因为要通过朗读让相对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这不仅需要朗读技巧,更需要孩子有生活经历作为背景。

但经过此课的教学,我觉得词串识字教学确实要不断训练学生“读出画面,读成电影”,让孩子自己投入进“词串识字”的留白境界中,去想象,去感悟。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

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犭”旁。

2诵读课文。

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读准字音,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尤其是“焰、州”的笔顺和笔画。

【教具】

教学挂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所学的词语大多是描绘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

“城楼、红灯、金水桥”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象,“大典、检阅、海陆空”表现国庆阅兵式的场面,“礼炮、焰火、狂欢夜”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欢庆场面,“神州、腾飞、中国龙”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

这些词语读来节奏鲜明,激动人心。

下列字的读音要注意——城(chénɡ)、腾(ténɡ)、狂(kuánɡ)、龙(lónɡ)都是后鼻音。

典(diǎn)、桥(qiáo)、检(jiǎn)、狂(kuánɡ)都是三拼音节。

陆(lù)、礼(lǐ)、龙(lónɡ)的声母是边音l。

写字时要注意——狂:

第二笔弯钩“亅”像动物直立微微点头的样子。

焰:

右上方“”第二笔不带钩,下面部分的第三、第四两笔短横等高且不相连。

州:

“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词义。

2诵读课文。

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0月1日3月8日5月1日

6月1日7月1日8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

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

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

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

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多媒体的运用使这一教学步骤改为:

播放配套光盘中的影像资料,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出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2)出示:

“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3)填词:

()的城楼()的红灯()的金水桥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出示:

“大典”“检阅”“海陆军”,学生齐读词语。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2)朗读:

“礼炮”“焰火”“狂欢夜”。

(3)填词:

()的礼炮()的焰火()的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

“神州”“腾飞”“中国龙”。

—“神州”指的是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桥、剑、路”

2字形上有什么要注意的?

3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怎样把这三个字写美观?

4生汇报,师范写。

5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剩余的生字。

认识“犭”旁。

2感受国庆大典的盛况,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抽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

1.自由读,指名读。

2.觉得读得好吗?

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3.老师想和你们比比,行吗?

4.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师介绍:

我边读边想象那壮观的城楼……

5.你们也用老师的方法试试看。

6.指名读,全班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礼炮焰狂神州龙”

字形上有什么要注意的?

2.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指导:

狂:

新偏旁,笔顺是撇、弯钩、撇。

焰:

由下放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横、横。

州:

笔顺是从左往右,注意第一点第一撇和下面笔画的区别。

3、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4生汇报,师范写。

5学生描红。

四、作业

补充句子:

1.国庆节那天,()。

2.神州()。

二、填一填:

国庆节到了,天安门城楼上hongdeng()高挂,jinshuiqiao(  )边火树银花,国家领导人将在这里jian( )阅中国人民解放军hailukong()三军部队。

国庆大典开始了,shenzhou( )大地,lipao(  )轰响,denghuo( )通明,举国欢腾。

人们载歌载舞,久久不肯离去。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kuanghuanye( )。

啊!

zhongguolong( )在世界的东方腾飞。

教后记:

通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通过最后一道习题,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识得到增强。

识字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意识字,激发学生学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两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情分析:

课文附有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的相关短文,还配有多幅插图,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图来揭示字理和帮助理解短文意思。

教学中可运用图画,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会正确美观地写本课三个生字。

2、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意识字,激发学生学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3。

2、引导自学。

出示挂图,仔细观察。

能看出图意和图旁的生字有什么联系?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

这是什么?

毛笔是用什么做的?

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看”图:

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3、小结:

(1)这“笔、看”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字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

先看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三、学习3个生字:

灶、歪、尾。

1、出示“灶”图。

(1)先看图,这是什么?

(2)想想:

砌灶要用什么?

(3)再看字:

“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

2、出示“歪”图。

(1)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

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

(2)出示“歪”的字卡。

领读、指名读。

3、出示“尾”图。

你怎样记住它?

4、巩固复习。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找朋友。

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会意字?

(明、休、炎)

5、学生看笔顺图描红。

要求:

看一看,描一个,笔笔到位。

四、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剩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

2、思考:

儿歌有几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3、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4、“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指导背诵。

7、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宁宁?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教学新偏旁。

3、学生看笔顺,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重点指导:

“匹、张”的笔顺。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三、作业

1、认读课后词语。

2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3、填量词

一()笔一()尾巴一()画家

一()马一()鸭子一()桌子

2、比一比,组词。

  炉(  )  灯(  )  烟(  )  匹(  )

  芦(  )  宁(  )  灶(  )  四(  )

  3、照样子组字。

  例:

火+土=(灶)

  小+大=( )  不+正=( )  尸+毛=( )

  采+彡=( )  甲+鸟=( )  火+户=( )

教后记:

学生对“会意字”很感兴趣,课上拓展时,翟家祺同学说道“甭”就是会意字,这不是我们学过的字,他能说出来,挺让人欣喜。

识 字 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能熟练认读,正确运用“猫、锚、喵、描、瞄”这几个形近字。

读出儿歌疑问、肯定的语气。

【教学准备】

自制转盘一张。

卡片四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运用儿歌和转转盘帮助学生区别一组形近字,备课原稿是先学转盘,再学儿歌,这样做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因此,二备时作了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苗、猫、描、铁、准”,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能熟练认读,正确运用“猫、描、苗”这几个形近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

苗,这是什么字?

齐读两遍。

2、“苗”能和许多部首做朋友,我们来看看。

二、观察字盘,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字盘与卡片,将两者分别组合、演示。

2、同学们,这些字叫形声字。

三、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用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读准“猫、锚、喵、描、瞄”的字音。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