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4695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7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docx

新技术应用方案范本模板

1、主要编制依据ﻩ1

1.1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地堪报告1

1.2适用于本工程的法律、法规1

1。

4适用于本工程的主要图集ﻩ3

1.5适用于本工程的建筑材料、产品标准3

1。

6参考用书4

1.7公司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4

2、工程概况4

2.3本工程拟应用的新技术5

3、施工安排ﻩ5

3。

1新技术应用管理机构ﻩ5

3、主要新技术应用7

3.1地下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7

3.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7

3.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12

3.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ﻩ17

3。

5安装工程新技术22

3。

6建筑节能与环保工程新技术ﻩ37

3。

7建筑防水新技术ﻩ39

3。

8施工过程检测和控制新技术40

3.9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新技术40

4、新技术应用管理体系40

5、新技术应用工作管理规定41

6、标准化与持续改进41

1、主要编制依据

1.1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地堪报告

1.1.1朝林国际酒店C座酒店施工组织设计

1.1.2联安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全部施工图纸

1.1.3北京朝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地勘报告

1。

2适用于本工程的法律、法规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国家主席令第91号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国家主席令第28号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主席令第22号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主席令第70号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第60号

国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79号

地方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京建质[2009]289号

地方

《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玻璃使用规定》

京建法[2001]2号

地方

关于在本市建设工程中使用预拌砂浆的通知

京建材〔2006〕223号

地方

《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

建质[2005]26号

1。

3适用于本工程的规范、标准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国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国家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GB/T50358—2005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GB/T50375—2006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204-2002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国家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国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国家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国家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国家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国家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国家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国家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国家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国家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国家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国家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国家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国家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行业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1999

行业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96:

97

行业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行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行业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

行业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JG163-2004

行业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14—2004

行业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行业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行业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3

地方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DB11/T446—2007

地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82—2005

地方

《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

DBJ01—95—2005

地方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01—26-2003

地方

《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BJ01—27-2003

地方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

DBJ01-83—2003

地方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

DBJ01—72-2003

地方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11/T695-2009

地方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DB11/383-2006

1.4适用于本工程的主要图集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国家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

88J、08BJ、08BJZ系列

国家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系列

国家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国家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S1、S2、S3

国家

《暖通空调标准图集》(合订本)

T3

行业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

JD0、JD3、JD5—10、JD50

地方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

91SB1-91SB、91SB6

地方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

92DQ1-5、7-13

1.5适用于本工程的建筑材料、产品标准

类别

名称

编号

结构材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建筑用砂

GB/T14684—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01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GB/T17431.2-1998

混凝土泵送剂

JC473—2001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474—2008

混凝土防冻剂

JC475-2004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

2-200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

1—200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18242-2008

装饰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3—2001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1。

6参考用书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应用指南》

1。

7公司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类别

内 容

ISO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文件》

其他

公司相关质量、安全等施工管理文件

2、工程概况

2。

1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

朝林国际酒店C座酒店

工程建设地点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7#地块

工程建设规模

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10层,裙房3层。

总建筑面积47713.6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6820。

57㎡,地下建筑面积为10893。

08㎡。

用地面积

34712。

6㎡

工程用途

洒店

建设单位

北京朝林置业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

联安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资金来源

发包人自筹

合同方式

固定单价合同

计划开工日期

2010年9月20日开工

计划竣工日期

2012年12月31日竣工

总工期目标

834日历天

工程质量标准

合格

工程质量目标

“结构长城杯"、“竣工长城杯"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北京市市级安全文明工地

2。

3本工程拟应用的新技术

序号

项目名称

工程量

应用部位

1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3000m2

深基坑

2

高性能砼技术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基础及主体

清水混凝土技术

80000m2

主体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

HRB400级钢筋应用

5500t

基础及主体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

7万个

无粘结预应力

18t

地上结构

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

清水混凝土模板

42000m2

地下及地上结构

5

建筑节能和环保

断桥铝合金门窗

9000m2

外墙门窗

轻集料砼空心砌块

4000m3

二次结构墙体

预拌砂浆

1500t

砌筑、抹灰

6

钢结构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

20t

雨棚、型钢柱

钢结构CAD节点设计

7

建筑防水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6000m2

地下及屋面防水

防水涂料

7000m2

水池、卫生间防水

8

安装工程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

1200m

通风空调管道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机电管线

9

施工过程

监测和控制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基坑

大体积砼温度监测和控制

7100m3

基础底板

10

建筑企业

管理信息化

工程量清单计价技术

施工预决算

设计图纸现场CAD放样

施工现场

竣工图纸绘制

施工现场

3、施工安排

3。

1新技术应用管理机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新技术应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新技术应用的策划、推广和监督.

组长:

王广平

副组长:

张慧清

组员:

程雍杰、李国兴、李伟、赵二成、李爱良、安庆瑞、李二辉、纪德才、王世栋、王子威、徐燕群

具体分工、负责范围:

序号

项目名称

责任人

施工区间

1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程雍杰

2010.9.23—2010.10。

23

2

高性能砼技术

砼裂缝的防治技术

赵二成

2010。

10.15-2011。

8.20

清水砼技术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

HRB400级钢筋应用

程雍杰

2010.10。

10—2011.8.20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

无粘结预应力

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

清水砼模板

李伟

2010。

10。

15—2011。

8。

20

建筑节能和环保

断桥铝合金门窗

张慧清

2011.3.1-2012。

4。

30

轻集料砼空心砌块

预拌砂浆

钢结构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

王广平

2011。

5。

1-2012。

5。

30

钢结构CAD节点设计

7

建筑防水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李伟

2010.10.5-2012.5。

30

防水涂料

8

安装工程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

李二辉

2011.3.1—2012.8。

30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李爱良

2011.3.1—2012。

8.30

9

施工过程

监测和控制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李永胜

2010.9.23-2010.10.31

大体积砼温度监测和控制

王子威

2010。

11.5-2010。

12.15

10

建筑企业

管理信息化

工程量清单计价技术

岳帅

2010。

9。

20-2012.12.31

朝林集团信息化管理协同平台及朝林建设工程管理系统

纪德才

2010。

9.20—2012.12。

31

设计图纸现场CAD放样

张慧清

王世栋

2010。

9.20—2012.12.31

竣工图纸绘制

3、主要新技术应用

3。

1地下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3.1.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将普通土钉墙与一种或几种单项支护技术或截水技术有机组合成的复合支护截水体系,构成要素主要有土钉,预应力锚杆、截水帷幕、微型桩,挂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原位土体等。

●技术特点

复合土钉墙支护具有轻型、复合、机动灵活、针对性强、适用范围广,支护能力强,可作超前支护,并兼备支护、截水等效果.

●施工要点及技术要求

(1)施工程序

放线定位---施作微型桩-——分层开挖-——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土钉及第一道锚杆钻孔安装-——挂网喷射第二层混凝土-—-(无预应力)锚杆部位养护24小时后继续分层下挖———(布置预应力锚杆部位)浆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张拉锁定后继续分层开挖。

(2)土方开挖与喷锚支护的配合

土方开挖与喷射混凝土等工艺的密切配合是确保复合土钉墙支护顺利施工的重要环节,本工程由两个单位分别完成土方和支护,故要求两个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密切配合,土方开挖必须严格遵循分层、分段、平衡、适时等原则。

要求设计文件中,根据上述原则提出具体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编制施工方案。

在软土和砂土地段,特别注意掌握开挖时间和开挖顺序,并及时施做喷锚支护,尽量缩短支护时间。

(3)关于土钉的施工

土钉的施工质量对土钉墙的的稳定至关重要,土钉施工遵循土钉墙已有规范。

3.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3。

2。

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混凝土裂缝防治结构设计措施本方案不做论述,本方案主要从有关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技术以及大体积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混凝土裂缝防治的材料措施

(1)一般规定

为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必须严格选择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配合比,使混凝土除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外,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对抗裂性能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必须根据抗裂性试验和评价方法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优化设计.

(2)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

要求水泥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批量大、大型水泥生产厂家的产品。

本工程要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在冀东、拉法基、硫璃河三个厂家的低碱普通硅酸盐中选择一家用至结构封顶。

大体积混凝土选用低热水泥.无特殊要求时,不选用早强水泥、含碱大的水泥、细度较细的水泥和超细水泥。

掺合料:

优先选用一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外加剂:

必须注意外加剂之间的匹配以及与水泥的适应性。

优先选用有减缩抗裂性能的高效减水型外加剂,不得使用引气量大于4%的外加剂。

细骨料:

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控制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细骨料级配较差时,选用向种不同的细骨料进行级配,选择其最佳配级。

优先选用含泥量小于1。

5%,泥块含量小于0.5%的中砂。

粗骨料:

选择粒型好、针片状含量少、空隙率小、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地下室潮湿环境必须采用低碱骨料.

其它:

本工程抗裂混凝土可适当考虑加掺入一定量的纤维和阻裂型的有机聚合物。

(3)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参数选择

水泥用量: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尽量降低水泥用量。

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为150kg—450kg/m3,高强混凝土中水泥及掺合料总量不大于550kg/m3。

水胶比:

水胶比适当,除采取特殊措施的情况下,宜为0。

4-0.55。

砂率:

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前提下,降低砂率,防止混凝土拌合物离析而使抭裂性能劣化。

掺和料:

加入水泥用量20%以上的一级粉煤灰。

坍落度: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防止混凝土的离析泌水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

(4)抗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要求与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在强度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使混凝土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抗裂性,配合比的优化遵循下列原则:

a:

最小水泥用量原则

在满足混凝土工作强度和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小水泥用量,以增大骨料体积,提高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和抗裂性。

B:

最大骨料堆积密度原则

必须重视混凝土中骨料的级配设计,以获取骨料的最大堆积密度、最小孔隙率,最少胶凝材料的用量。

c:

适当水胶比原则

水胶比的选择要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不超过0。

55,不小于0.4。

●混凝土裂缝防治的施工措施

(1)一般规定

1)项目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制度和质量检验体系,相关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在图纸会审阶段,认真分析结构抗裂设计的有关内容。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和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时,编制专项的砼裂缝控制措施。

2)结构施工前对水泥的安定性、骨料的碱活性、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试验检测,通过抗裂性能试验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优化选择。

必须对砼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及泵送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抗裂性能最佳的混凝土。

3)保证模板体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立柱对准,并铺设垫板.拆模时的砼强度、模板拆除的顺序及拆模后的支顶加固措施到位。

4)采取有效的钢筋位置及保护层控制措施,防止浇捣混凝土时结构受力钢筋位移。

5)混凝土板、墙中的预埋管线宜置于受力钢筋内侧,当置于保护层内时,在外侧设置防裂钢筋网片,混凝土中的预留孔洞周边配有足够的加强钢筋并保证足够的锚固长度。

6)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若施工时的荷载效应比正常使用时的荷载效应更为不利时,对承受施工荷载的构件进行结构性能核算,必要时在结构构件下方设置支撑,当上一层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的模板或支撑不能拆除。

7)严格控制混凝土楼板上人、上料时间,必须根据结构设计、同条件试块强度和支撑的具体情况确定楼板堆载及施工荷载,且均匀堆放或沿周边堆放。

(2)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拌制前制定详细的技术要求。

商品混凝土,填写北京市结构长城杯要求的《商品混凝土浇灌记录》,严格记录每车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出站时间、进场时间、开始浇筑时间、浇筑完成时间,现场坍落度测试数据,并分批汇总整理。

2)混凝土拌制前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并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等对设计配合比进行调整。

保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控制混凝土入模坍落度符合商品混凝土技术合同的规定,严禁混凝土二次加水搅拌。

3)混凝土浇筑时,保证振捣的时间和位置,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

严禁用振捣棒撬拔钢筋或用振动钢筋的方法振捣混凝土。

对钢筋密集部位的混凝土采用小直径振捣器或外部辅助振捣.对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再次进行振捣,避免破坏已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待其充分凝固以后按施工缝的接槎进行处理。

4)对于断面相差较大的构件或结构,应先浇较深的部分,根据气候条件静停0.5~1。

5h以后再与较薄部分一起浇筑。

5)底板、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到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终凝前对表面进行二次搓毛和抹压,避免出现早期失水裂缝。

6)现浇混凝土楼板可在拌合物下料时预备出一定厚度,待浇筑完毕后于初凝前在表面掺入清洗干燥后的小颗粒碎石,并与底层混凝土搅拌后作二次振捣,避免板面裂缝。

浇筑时厚度的预备量(10~2mm)、每平方米石子的掺入量、二次搅拌后的混凝土试件取样、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在浇筑前确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7)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钢筋锚固区及门、窗、洞口的凹角部位,按设计规范的要求配置网片钢筋或孔边构造钢筋。

孔洞边的构造钢筋不得在凹角处弯折而应直线伸出并保证足够的锚固长度。

8)对混凝土结构中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预应力钢筋的锚国区域、凹角、洞口、孔边等应力集中处以及板面、梁侧、墙面等容易发生干缩裂缝处),宜采用掺入合成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的方法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合成纤维的掺,入量可为0. 4~3kg/m3,根据工程需要通过试验及工程经验确定。

●混凝土裂缝防治施工缝施工

(1)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利用设计的伸缩缝或沉降缝。

施工缝处不用钢丝网堵挡混凝土,采用快易收口网免拆模板后背短钢筋棍支顶,利用浇筑后弹面处形成的机械剪切面,达到不用拆模和剔凿,冲洗干净即可进行另一侧的砼浇筑。

(2)施工缝的处理,在混凝土浇筑2d后进行,且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用钢丝刷将快易收口网表面的水泥浮渣清理干净,接搓面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

在施工前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引浆)以利粘结。

●养护与成品保护

(1)混凝土初凝后要及时洒水保湿养护;重要部位养护宜采用保水较好的草袋、麻袋或编制物湿润接触覆盖;对于表面积较大的板类构件或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蓄水养护,墙体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采用覆盖养护时,涂刷养护剂。

(2)冬期施工要提前制定施工技术方案。

采用暖棚法或保温法施工时,混凝土养护期内应始终使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覆盖材料宜采用保湿保温良好的材料.雨期混凝土施工应根据天气情况,尽量避免雨中混凝土施工,防止刚浇筑完的混凝土被雨水浇淋.

(3)在上人通道口等显著位置设置禁止上人警示牌,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

2MPa前,不得上人踩踏、安装模板及支架或施加其它荷载。

拆模或进行其他作业时,严禁撞击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楼地面装修需要打孔钻眼时,应按有关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4)在干燥、高温、暴晒、冬施或风力较大的环境条件下浇筑的预拌混凝土或泵送混凝土楼板,在浇筑混凝土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内洒水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裂缝防治

(1)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发生裂缝的混凝土结构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原则是控制混凝土内部绝热温升;配置抗裂钢筋和限制混凝土体积和尺寸等。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宜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差不大于25℃;拆除模板或表面覆盖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宜大于15℃。

(3)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掺用粉煤灰的混凝土,用60d、90d等后期强度作为混凝土结构评定值,以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根据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值和环境温度,制定必要的技术措施,控制砂、石、拌和温度并采取运输过程的降温方法,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较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浇筑时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条件下,选择粒径较大的石料和中粗砂;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通过试验确定掺合料及外加剂的型号和数量,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4)严格控制坍落度,优先选择分段分层或斜面分层连续浇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表面泌水。

(5)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能真实反映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

采用预埋测温线用建筑电子测温仪进行测温,避免传统温度计产生的较大误差。

测温点布设于混凝土的上表面、中部、下表面,在养护过程中对温度测试数据及时进行分析。

如混凝土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不符合计算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控温措施。

养护的持续时间,根据内外部温度情况确定,一般为14d.要随时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保温拆除分层逐步进行,不得采取强制、不均匀的降温措施。

(6)在满足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宜减少水泥的用量和坍落度水灰比控制在0。

5以下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增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减小预应力束在梁端的偏心(即减小e),增大梁端面的宽度以降低局部压力值:

增加抵抗横向应力的构造钢筋网片或采用纤维混凝土,增强抗裂能力.

3.2。

2清水混凝土技术

●技术简介

清水混凝土是指结构混凝土硬化后不再对其表面进行任何装饰,以混凝土本色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外饰面,显得十分天然、庄重。

由于清水混凝土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非常光滑,棱角分明,不存在外墙瓷砖颜色不一致、掉下来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