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478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docx

国际十大财经新闻

2010年国际十大财经新闻

中国钢材网

   美联储全力开动“印钞机”

  关键词:

量化宽松

  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期望通过购买国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美联储新货币政策一抛出,立刻引来市场的一片波澜。

据悉,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考虑在刺激经济的计划上实现逐步退出,而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央行日前也宣布加息。

此时,美国再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迫使许多国家“跟风”,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

  解读: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的做法无异于全力开动了“印钞机”,意味着将大量流动性重新投入市场,势必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同时带来资产泡沫,并加大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风险。

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

各主要经济体如果持续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从而增加全球通胀管理的压力,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想达到大幅度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效果,必须与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相配合。

如果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难以为继,必将使美联储新推出的货币政策“独木难支”,单指望这一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是不现实的。

更令人忧虑的是,美联储自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以来,已经频频出台政策,目前留在手里的政策“子弹”已经所剩无几。

如果量化宽松政策再难奏效,留给美联储施展的空间将进一步压缩,而这又将是对人们信心的一次重大打击。

  IMF改革,控制权在谁的手里?

  关键词:

IMF,改革,控制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11月5日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

此后,中国在这一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得到了更大的话语权,投票权从3.65%升至6.07%,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解读:

卡恩称,这是IMF成立65年来最重要的治理改革方案。

此言不谬,但另一方面,这句话似乎也透露出内中不堪的历史路线图。

走过一个多甲子的IMF,改革的步伐实在是慢若蜗牛。

战后65年,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经济总量到贸易水平再到金融影响力,都可谓“换了人间”。

但在IMF的俱乐部里,依然还是美国和他那些富有的伙伴在当家。

铁的事实是:

IMF的主导权依然牢牢掌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手中。

据媒体报道,此次中国增加的份额和投票权主要来自欧洲。

美国依然掌握着超过15%的投票权。

  从这个方面讲,IMF与其说是改革不如称为改良。

通过象征性地给予新兴国家些微的份额和投票权,哪怕让中国成为“老三”,来换取IMF的既有机制属性得以延续。

这个机制的运行依然在西方强有力的控制之下,西方国家主导全球金融体系的利益基础丝毫未能改变。

  欧债危机升级,史上最庞大救助机制出炉

  关键词:

欧债,危机

  继去年迪拜债务危机后,今年希腊和爱尔兰相继陷困,葡萄牙、西班牙及匈牙利评级也被下调,成为“定时炸弹”。

为解决希腊债务问题,5月10日欧盟史无前例地推出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基金。

12月初,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英国、瑞典、丹麦联合为爱尔兰提供总额为850亿欧元的一揽子金融援助方案。

  解读:

一个一个地救助陷入危机中的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只是一种“扬汤止沸”之举,就像希腊危机所显示的那样,也许可以暂时使危机缓解,但却不能使危机从根本上消除。

那么,针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釜底抽薪”之举到底在哪里?

  第一,欧盟成员国,特别是德国和法国这两个领头羊,必须向所有投资者庄重承诺,它们不会允许任何一个欧元区成员国政府“破产”,这种担保看似会产生所谓的“道德风险”,但从雷曼到希腊,紧急关头,救火要紧,如果被所谓的“道德风险”捆住手脚,应对不力,只会导致火灾加剧,损失更加惨重。

  第二,欧盟成员国必须让投资者相信,它们有足够的手段应对当前的危机。

欧盟成员国必须拿出短期内即可见效的措施。

欧洲央行可以直接开动印钞机,用于购买成员国国债,甚至是其他金融资产。

  2010年,货币鏖战年

  关键词:

汇率战

  新一轮美元贬值拉开大幕,采用浮动汇率机制的货币“被升值”。

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持续涌入新兴市场,通胀、资产价格飙升等问题随之引发,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难度。

展望2011年,全球货币战阴影尚未散去,新的汇率格局形成信号仍未释放。

长远来看,更需警惕的是货币战争第二阶段——资本流动逆转引发的风险。

  解读:

至今为止“美元阴谋”未终结。

2010年美元的全球“汇率战”策略十分明显。

美元通过汇率贬值撇债的意愿突出,带来的是其他采用浮动汇率机制的货币“被升值”。

年初,美国首先将矛头对准人民币,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屡屡施加压力。

6月以后,美元加速下跌,美元指数可谓“跌跌不休”,从88.7的高点一路下泻到11月初的76左右。

“美元策略”至此还不算完。

美联储11月3日抛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决定在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应。

虽然美元得以支撑有一定反弹,但美联储再次开动印钞机引发新一轮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担忧。

  从韩国到巴西,从泰国到新加坡,全球许多经济体都感到本币对美元升值的强大压力。

美元贬值带动其他货币升值,对这些经济体出口甚至金融安全与稳定,都构成了挑战。

山雨欲来,各国央行先后投入到这场汇率大战中,反过来被迫采取措施,干预外汇市场,压低本币汇率,最终形成了看似“货币战”的局面。

  大宗商品持续发飙,国际金价屡创历史新高

  关键词:

大宗,商品

  2010年11月国际黄金期价突破1410美元/盎司,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白银期价创30年新高,此外,期铜、铂期货及钯期货等其他大宗商品也纷纷创阶段新高。

国际油价自5月25日创67.15美元/桶的年内新低后,开始新一轮上涨,并创出90.76美元/桶的年内新高。

市场预期,国际油价明年可能突破100美元/桶。

  解读:

当前大宗商品所处的阶段,是以流动性过剩为背景,资金涌入商品市场进行炒作的结果。

美国二次经济刺激计划,大肆印刷美元,导致全球货币贬值,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率高企,资金借助基本面良好的大宗商品进行保值避险。

多位经济专家人士预测,11月美国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欧债危机也延缓了欧元区刺激政策退出步伐,全球流动性依然充裕,而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与热钱的涌入也不无关系。

随着明年通胀压力加大,以黄金、铜、棉花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仍看涨。

  希腊为全球经济敲了一记警钟

  关键词:

希腊,国债

  2010年4月,由于担心希腊政府对其总额为3000-4000亿美元的国债违约,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

希腊政府难以通过发新债还旧债,希腊主权债危机终于爆发。

2010年9月3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在希腊执政党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全国委员会会议上走上讲台致辞。

帕潘德里欧表示希腊一定能战胜经济危机,并表示要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

  解读: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出现:

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面临财政赤字攀升的问题;欧洲资金外逃,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利息率上升,欧元贬值。

在此情况下,为了阻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欧盟、欧洲央行和IMF紧急出台7500亿欧元的救援措施,启动了次贷危机以来以债易债的“救市”模式,通过发行更多的债务来治理此次危机。

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话说,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使欧元处在诞生以来“最困难时期”。

  2010年后半年,债务危机的多米诺骨牌已经波及希腊,爱尔兰、西班牙遭遇严峻的经济形势。

虽然在欧洲中央银行的强力干预下,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所谓欧元区外围国家的国债收益率近日终于止涨回落,但这只不过是应急的权宜之计,无法根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问题。

希腊敲了一记警钟,全球经济的风险仍然存在。

  欧盟决定建立四个新机构加强金融监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欧盟成员国代表和欧洲议会于2010年9月2日达成协议,同意从明年起成立4个新的机构加强对银行业、金融交易及保险业的监管。

根据这一协议,欧盟将成立三个欧洲监管局分别负责对银行业、金融交易和保险业进行监管,并同时成立一个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进行监督。

  解读:

金融危机之后,欧盟一直呼吁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但由于27个成员国众口难调,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欧盟迟迟没有拿出实际行动。

这一协议达成后,确立泛欧金融监管体系指日可待。

欧盟27国财长将于9月7日召开月度例会批准这一协议。

欧洲议会将在随后举行的全会上正式通过。

完成整套立法程序后,新监管体系将于明年1月开始运行。

  在金融危机中,救助富通银行的例子就曾暴露出欧洲各国缺乏协调的弊端。

富通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危机发生后荷兰单方面宣布对银行在其境内的部分进行国有化,迫使比利时也不得不采取同样行动。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兰努说,如果再出现富通银行这样各国监管机构意见不一的情况时,新的泛欧监管机构将会出面进行协调,并在解决争端上拥有最后的发言权。

  新兴市场通胀压力骤增,“退出”成员渐次增加

  关键词:

通胀,退出

  今年以来,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一直维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

为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10月5日意外宣布降息,时隔4年重启零利率政策。

9月底日本通过5万亿日元经济振兴方案。

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复苏,澳大利亚、印度、韩国、巴西、新西兰、马来西亚、越南、泰国、以色列、匈牙利及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加入“退出俱乐部”。

  解读: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经济刺激政策“后遗症”的影响,在发达国家表现为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通货膨胀。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增长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经济专家表示: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尚未找到更好的经济增长源的时期,全球要做好接受较长时期经济慢速增长的准备。

因此,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进退。

  G20首尔峰会能成为美元的末日吗

  关键词:

G20,首尔

  2010年11月11日,代表着全球包括各地区包括欧盟——G20的真正发起者——的19个国家将齐聚韩国首都首尔,就两个主要议题进行讨论。

这次峰会是否意味着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日子即将结束?

G20能否成功担当这个时代解决重大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国际组织?

  解读:

经过了这场危机之后,原来西方七国、西方八国定调的协调机制出现了缺陷,因为这次危机与九十年代的危机不一样,九十年代的危机,除了那次欧洲货币体系的危机之外,其它历次危机都是爆发在新兴市场国家,这样的危机是削弱新兴市场国家的相对实力,增强发达国家的相对实力,但是这次危机是起源于美国,这个国际货币体系核心霸权国家,这样对美国、西方的软硬实力造成损害,发展中国家的软硬实力有相对的明显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在宏观经济协调的权力,必然就发生了从七国集团的机制,向G20二十国集团的转移。

  减赤风横扫全球,各国罢工潮此起彼伏

  关键词:

减赤,罢工

  减赤成为G20多伦多峰会的主要议题,并设定在2013年以前将赤字削减一半的目标。

为减少本国赤字水平,英、法、加、德、意、希、西、葡、日等国纷纷祭出“瘦身”大旗。

此外,美国12月提出2020年削减预算赤字4万亿美元,但3月通过的医改方案及本月刚签署的延期减税议案令减赤希望渺茫。

由于欧美国家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各国实施的一系列财政紧缩计划使得民众失业率上升及福利减少,英法希葡等国爆发多起大规模的工会罢工。

  解读:

具体来看,美国的减赤计划中保留了引起巨大争议的社保与医保改革方案,还寻求在2050年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8岁,2075年前提高到69岁。

不仅如此,该计划还建议降低联邦医疗保险项目与医疗补助制度开支,并在2020年前将联邦政府裁员20万人,并削减国防支出。

赤字委员会建议,将公司税税率统一并下调至23%-29%以内,以此取代现行的上限为35%的税率区间。

不过,作为降低公司税税率的交换条件,政府可取消其他所有行业性补贴。

报告还建议,将目前过于复杂的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制简化为12%、22%和28%这三级税率制。

同时向资本利得及股息收入课以相同税率,取代不同税率机制。

  政府提出减赤,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很可能会意味着福利和税收的变动,当然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变动会很不一样。

但是从深陷财政危机的欧洲经验来看,习惯了优厚福利待遇的人们可能会因减赤而难过一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