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5100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docx

工程测量放线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科研基地项目位于XX县XXX镇皇坟山丘陵地貌,紧邻双黄路,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总走向为东高西低,由东向西倾斜,坡降0.84;场地高程最低438.5,最高为469.3m,相对最大高差30.8m。

水碾河位于拟建场地西侧,由南向北流过。

XX科研基地培训中心工程分为三个组团,均为钢筋砼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培训中心一组团的建筑面积为9296.64m2,地下一层为架空层,地上3层;培训中心二组团的建筑面积为7837.3m2,A、B区地上7层,C区地上3层;培训中心三组团的建筑面积为1275.6m2,地上3层。

整个场地面积为24406m2。

二、测量机构

鉴于本项目地形复杂,测量难度较大,为此,项目部决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成一个测量小组,项目技术负责人任组长,专职测量员任副组长,一名工长协助,并在劳务公司抽调两名有放线经验的木工组成。

三、使用仪器及工具

名称

数量

规格

备注

全站仪

1台

NTS-302B

检测有效期内

经纬仪

1台

J2

检测有效期内

水准仪

2台

DSC-432

检测有效期内

铅锤仪

1台

检测有效期内

钢尺

1把

50M

检测有效期内

水准尺

1把

5M

检测有效期内

钢卷尺

2把

5m

棱镜

1套

铅锤

1个

0.5-2KG

水泥钉

若干

木桩

若干

红油漆

待定

红铅笔

待定

墨汁

待定

墨斗

对讲机

1对

U88

四、测量依据

1、XX市XX县规划局测绘队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

提供原始桩位,高程水准点。

定位桩:

施工大门马路上的两个定位桩K1(56783.606,400046.254)和K2(56746.619,400140.014)。

水准点:

1个水准点:

K2(446.340)。

2、四川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施工图纸:

施工总平面图(建总1)、各楼层平面图等、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施工手册》。

五、场地内的高层控制的测设

测量程序如下图:

 

交接坐标控制点并复核

规划测量总体控制网

建立首级测量控制网

建立底板施工测量控制网

基础施工设测

建立内控高程及轴线控制

高程上引及轴线上移

施工沉降观测

各层施放轴线及高程

 

根据室内轴线高程施放砌体轴线确定高程式

利用室内轴线高程确定外墙面轴线高程

室外利用经纬仪校正外墙垂线误差

外墙分隔控制、进行外墙施工

施工测量资料整理汇总归档

 

 

1、本工程±0.000绝对高程为446.50m。

2、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引测到现场内,并将±0.000点引测至场内靠围墙边的电桩上,设为M点。

并在围墙的两端,分别设两个参考点,计为N、p点,所有引入点高程用红油漆标记并保护好。

再进行三点校正。

以这三点作为基础开挖及结构施工的依据。

其中二、三组团挖土时先转移一临时高程点作为土方开挖时的高程控制(参见附图)。

3、在引测和复测高程时,为了提高精度,必须使前后视距相等在施工时,用以上高程经常对所引测到施工现场内控制高程进行复测。

4、当建筑物超过±0.000时,将高程控制点引至建筑物四个角点,按±0.000+1m进行标记,并可同时作为前期沉降观测的测量。

5、在使用建筑物四角标记的高程时,每次需与初始高程(K2点或电桩上的高程点)进行核对,经核对无误方可进行正式测量。

6、标高传递:

以建筑物旁的高程控制点,使用塔尺、卷尺和水准仪进行标高传递和标高控制。

五、场地内的高层方格网的测设

由于本工程地形复杂,且在之前未进行过场地平整的工作,我公司进场后,还需进行场地平整,因此,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方格网,作为场区的土方及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的图形,按本工程实际情况,计划设5m及3m方格网。

一组团由于地势较为平坦,设5m方格网,二、三组团地形较为复杂,计划建3m方格网。

(1)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

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3)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本工程小于100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取3、5m的倍数。

(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六、

场地坐标的引入及设置

施工控制网点的布设,根据测绘院所给出的控制坐标,利用全站仪将坐标引入围墙内,作为施工控制网并妥善保护,如下:

1、根据测绘院提供的K2坐标,后视K1坐标引入控制桩点A、B坐标;

2、以所引入的控制桩点A为测站点后视K2点,并复测引入控制桩点B,确认无误后,再引入控制桩点C、D坐标;

3、分别以控制桩点C、D坐标为测站点,后视任意一引入控制桩点,反复复测引入桩点,无误后妥善保存,并经常巡视所保护桩点是否损坏;

4、定期复查所有引入控制桩点,防止因地质变化所引起的误差。

(见下图)

七、一组团坐标控制桩测设

1、复查所引入控制桩点是否有误,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以施工控制桩点A为测站点,后视控制桩点C及D,测设出总平图所提供的定位坐标;

3、根据一组团的实际情况及设计已给定的坐标,延长A及

轴、A及

轴、Y及

轴至建筑物外交点,设三个坐标控制点,再根据三个外控点进行轴线测设,再利用三个坐标点进行测量时,需同时后视控制桩A点进行坐标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轴线测量。

一组团坐标控制点设置如下图:

八、二组团坐标控制桩测设

1、复查所引入控制桩点是否有误,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根据二组团为坡地建筑的特点,由于土方开挖时对坡地下部桩点影响较大,因此计划将二组团的控制桩设在建筑物上边轴线交点,以便对控制桩点进行保护;

3、根据设计给出的定位坐标,计划在二组团A区设A-T交A-14、A-T交A-1轴两个控制点。

B区设B-S交B-13、B-S交B-1轴两个控制点。

C区设C-8交C-K、C-1交C-K轴两个控制点。

(见图)

 

九、三组团坐标控制桩测设

1、复查所引入控制桩点是否有误,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三组团共为三栋别墅式建筑,但三栋建筑的纵向控制轴线H及A轴均为同一条轴线,因此,计划在三组团建三个坐标控制点,分别为:

1#楼

轴线交A及H轴线、3#楼

轴线交H轴线三个轴线交点设置为轴线控制桩点

(见图)

十、控制桩的保护措施

控制桩作为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因此,在设置好控制桩后,要对控制桩进行有效保护,主要保护措施:

1、在控制桩位置设置清晰的标示;

2、将控制桩点用混凝土围护,混凝土围护前,需去掉表层松土,需浇捣在实土层上;

3、控制桩周边1m外用钢管搭设1m高防护栏,并涂上黄、黑相间油漆以警示工人不得入内;

4、土方开挖至控制桩附近时,需先保留防护栏周边1m内土方不受扰动,待另外建好控制桩后,经测量员同意方能挖出控制桩位置的土方。

现场的控制桩

十一、±0.000以上结构测量及施工

1、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投测。

首层平面投测轴线控制桩,布设内控网点,内控点做法:

2、在各建筑物首层选四条能通视的轴线,轴线交叉处墨线要显示清晰,在轴线交叉的中心位置用钢钉钉入砼板内,并在钉帽处画出十字线,钢钉周边用红油漆标示清晰及砌砖保护,首层以上多层在对应首层轴线控制点相应位置留200×200孔。

圆弧部分同时采用放大样和距离交会法结合校测,确保控制准确。

3、建筑物角点垂直度控制

为了保证建筑物总体垂直度,在±0.00以上各层轴线投测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标明靶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上,对中整平铅直仪后向上投测,标明靶已预先刻好明显的十字交叉线,上下两个测手通过对讲机传递信息,直至标明靶上的十字线完全吻合铅直仪的垂直投测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它控制点。

4、标高控制:

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求,在首层外墙上下通视的大角或外窗边的建筑1米上,作直至该工程封顶的常用固定的水准点,并且每一施工流水段的水准点不应少于三处,且相互闭合。

测量时,采用50m的检定钢尺,用标准拉力(50N)将钢尺紧靠建筑结构面垂直投递,注意上下测手用力要一致,尺身要平整不得扭曲。

然后在待测楼层面用检定水准仪将引测上来的水准点作闭合(不少于三点),当误差在3㎜以内,取平均值作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次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高程测量的允许误差

高程

0m~30m

30m~60m

60m~90m

累积误差

允许误差(mm)

±5

±5

±5

±15

5、楼板标高控制

楼层标高检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支模架水平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核;

(2)浇筑砼时设板面+100mm标高线复核;

6、装修工程分部测量施工

✧地面工程:

每层每个房间在抹灰前后必须有建筑+0.500线,便于地面标高的控制,水电安装、预留的水平控制线和吊顶安装的依据。

✧门窗工程:

每道门窗必须要有横、竖两条控制线以便控制门窗水平、垂直度和安装高度。

十二、测量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测量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质量还影响工期,故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该工程的特点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全站仪和卷尺。

组织固定的不少于三人的测量小组,确保各测量标志(控制桩等)的完好。

随时检查校正,作好原始记录。

2、工程的测量放线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区方格网、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布置图等资料为依据,测定出该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即轴线控制桩)。

在基础施工中以此为基准,临时加密各轴线的控制桩,以便施工。

3、基础施工前,一定要将整个建筑物外形轮廓放出来,对照放线总平面图中标明与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关系,找出测量误差,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点应该返工重测,并找出出错的原因认真总结。

基础施工以控制场区方格网为基准进行定位,由各轴线控制桩测定出各基础的纵横轴线,并用细线交叉,再以交叉线为准用钢尺测定出各基础的位置,并做好各施工测量的轴线标记。

4、施工放线前,测量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掌握各个房间的细部尺寸,放线前检查测量工具,保证测量工具的精确性,放线时作好测量记录,放线工作结束后,重新复核一遍,使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5、施工测量放线后,后续工作施工时,以所放线为依据,同时依据施工图进行复核,进行工程施工,如:

钢筋绑扎时,钢筋尺寸与模板支设后构件成型尺寸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验证测量放线的正确性。

6、施工测设记录应真实可靠,随测随记。

认真做好对各班组的交底工作,班组人员要切实掌握各测设标志的具体数据,进行施工操作。

按规范要求,做好测量成果永久标志、临时标志和测量记录,以便前后续测量工作的检验与验证,同时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标高点。

十三、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施测中保护好仪器设备,轻拿轻放,防雨淋、防暴晒,防磕碰,并随时检查周围环境、仪器完好情况。

施测过程中注意自我安全防护和仪器安全防护。

✧每次投测时,应将仪器安置牢固,保证仪器操作整平的精度,投测时应采用正倒镜的投测方法。

✧投测时间应选在无风、阴天、避免烈日和雨天,减少自然条件对投测精度的影响。

✧对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先经过校核,校测合格后方能做各测量依据。

✧测量工作:

先内业(计算检查);后外业(施测、调整、

✧记录);最后内业(成果资料整理)。

✧加强现场内测量桩点及楼内的内控点的保护,有明确标识,防止破坏和错用。

十四、测量成果报告及资料

✧建筑物原始桩复测成果

✧现场高程引测成果表

✧现场标高控制点每半月复测及大雨后复测成果表。

✧各层控制线成果表

✧各层标高传递及调整成果表

十五、精度要求

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程》进行,在允许偏差项目中,将允许偏差范围变为60%

序号

项目

〈规程〉允许偏差

本工程

允许偏差

备注

1

水准点引测

6mm√n

3.6mm√n

n为测站点

2

投测

L(B)≤30m

30<L(B)≤60m

+5mm

+10mm

+15mm

+3mm

+6mm

+9mm

L(B)分别为长(宽)的投测距离

60<L(B)≤90m

90<L(B)

+20mm

3

高程竖向传递

H<30m每层

30<H≤60m

+3mm

+5mm

+2mm

+3mm

H为总高

4

距离

L<50m

L<100m

+5mm

+10mm

十六、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沉降观测点埋设规定进行沉降点的埋设。

1、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而影响正常施工,和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对塔吊基座进行观测,检查塔吊基础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工作正常。

 2、工程沉降观测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

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在垫层上埋设临时观测点。

当建筑施工到±0.00层时,再根据设计位置和要求埋设永久性观测点。

然后每施工一层、测设一次,直至竣工。

本工程共为7个子项,因此,计划按每一个子项分别进行沉降观测。

3、沉降观测

观测点的布置及做法:

根据图纸上观测点的位置,由专业测量单位负责观测,观测点采用先浇筑后钻孔设置。

沉降观测的方法: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筑物内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三个水准基点,与图纸上给出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度。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以及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地基基础施工规范》规定,基础做好之后每施工1层结构观测一次,主体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并做好每次的观测记录。

必要时委托具有国家资格证书的测绘院,按照上述方案来完成此工作。

4、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致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

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次/30d)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3层为一观测周期,沉降观测必须定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另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饰装修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致使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

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

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

在未有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筑物、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a.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Δh=Σa.Σb≤1n

(或Δh=Σa.Σb≤0.1n

式中:

n——表示测站数;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b.前后视距:

≤30m;

c.前后视距差:

≤1.0m;

d.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e.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1.0mm;

f.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规定,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