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5187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docx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矜持(jīn)孱头(chán)毋宁(wú)姗姗来迟(shān)

B.销蚀(shí)拍摄(shè)木杮(shì)千钧重负(jūn)

C.臆断(yì)伫立(zhù)概率(lǜ)忧心忡忡(zhōng)

D.剽悍(piāo)绽开(zhàn)服侍(shì)气冲斗牛(dǒu)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愧怍点缀遗孀迫不急待

B.遗憾撵走赢弱目不窥园

C.猥琐契约步履沥尽心血

D.累赘撬开沉淀锋芒必露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B.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C.“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铭”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B.《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

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河中石兽》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二、其他

5.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于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_”。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6.名著阅读。

(2分)

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它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

他写的《海底两万里》是他的三部曲之二,第一部是,第二部是。

四、句子默写

7.默写。

(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2)《木兰诗》中“_________,对镜帖花黄”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

“将军百战死,________”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3)赵翼《论诗》中表明代代都有影响后世的人才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全面了解了有关黄河的知识。

(1)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

请写出两句。

(2)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要求简明、有创意)

六、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6分)

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9.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3分)

10.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3分)

七、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dié)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qù)辽夐(xiòng),不可具状①。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吟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②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③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④之胜概也。

(节选自《黄冈竹楼记》,有改动)

注:

①状:

描绘。

②被:

同“披”,披着。

③第:

只。

④谪居:

贬居。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

(2)不可具状(____________)

1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是马也

B.可以调素琴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C.无丝竹之乱耳公退之暇

D.手执《周易》一卷鲁直左手执卷末

13.(乙)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1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共同情怀和志趣?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地里的迎春花

①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

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

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

②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

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

殊不知,我却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

面前的母亲和一个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

③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

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

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

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

母亲于是欢喜地进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

④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

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

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

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

⑤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

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好给父亲一个惊喜。

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

母亲说,这种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⑥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

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搬运工。

⑦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

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

⑧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

“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

找我啊,我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

不偷懒儿!

⑨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

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

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

他在见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

⑩母亲没有叫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

然后她随便指了一个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飞也似的离开了。

我气喘吁吁地抬头,看到母亲那簌簌滴落的眼泪打湿了那条新买的羊毛围巾。

父亲出事的那天,母亲正在门前扫雪。

一个神色匆忙的男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说:

“不好啦,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儿了!

父亲是在搬运家具时出事的。

楼梯上有水结了冰,父亲一时没有站稳,摔了下来。

那张一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体。

父亲最终没能救活。

抬棺那天,母亲盘起了头发,将那朵柔黄的迎春花缓缓插入了发际。

我没有哭,母亲也没有。

亲朋散去之后,我和母亲默默地收拾家里的残局。

洗碗时,她捋着蓬乱的头发惊呼:

“我的发卡呢?

我的发卡呢?

当夜,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

我从来没有见她如此疯狂过。

大雪呼啸着席卷了山野。

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亲趴跪在冰凉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地顺着掩埋父亲的方向找寻而去。

母亲的发卡真丢了。

父亲下葬时,她不曾哭泣,如今却在惨白的雪夜里,为一枚没有生命的发卡哭得没了声息。

当雪花再度悄然覆盖了村庄,我已不觉寒冷。

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

15.说说文章为什么以“雪地里的迎春花”为题。

16.文中写了母亲的三次流泪哭泣,请依次简要回答母亲每次哭泣的原因。

17.“那两封简短的信,不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

”为什么要念许多遍?

18.结合全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

19.有一首歌曲《父亲》,以儿子的视角和感想,深情地歌颂了为儿女操劳的父亲。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

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结合文中有关内容,你认为本文中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20.新年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你会对你辛劳了一年的父母说些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

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

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

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中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

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中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萎了。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萘,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

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

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

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

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攀辜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

“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

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p雀-有形的毒品,受毒品所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品,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乏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目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

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

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因而投生此世。

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21.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概括。

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

木瓜树命运的变化:

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

22.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如何刻画出吸毒者的生存状态的?

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23.文中写道: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你认为恐惧提升的人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24.结合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九、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悠长,每个人都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或快乐,或忧伤;或兴奋,或沮丧……毫无疑问,快乐应该是其中最主要的。

亲爱的同学,是什么让你如此快乐呢?

请以“我,我快乐”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书写在作文卷的第一行正中间位置;②立意自定,中心明确;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⑤文中不得涉及任何个人信息(如个人姓名、所在学校或带有暗示性的信息);⑥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A项“孱头”应读“càn”;B项“木杮”应读“fèi”;C项“忧心忡忡”应读“chōng”。

2.C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

A项“迫不急待”应写作“迫不及待”,“赢弱”应写作“羸弱”;B项“嬴若”应写作“羸弱”;D项“锋芒必露”应写作“锋芒毕露”。

3.B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得正确与否。

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B项“左右逢源”意思是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用在句中不合适。

点睛: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4.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

文学常识是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知识,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

A项表述错误,“铭”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5.

(1)应该

(2)的对象

【解析】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

根据病句的类型来修改即可。

6.

(1)法国、“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解析】

试题分析:

要求学生重点识记凡尔纳的相关文学常识及主要作品。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7.

(1)惟解漫天作雪飞

(2)当窗理云鬓壮士十年归(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传统的记忆类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类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注意“惟”不要写成“唯”,“代”不要写成“伐”。

8.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的父母亲。

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得玷污!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写出与黄河有关的诗句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有: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阮籍《咏怀》)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同上)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李白《公无渡河》)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北风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将进酒)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2)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抓住材料的主题,拟写的句子要突出这一主题,语言要精练、有力,有情感色彩,有宣传鼓动性。

如果是两小句,最好用对偶。

从要求我们可以知道:

“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拟写广告语的主题,“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是拟写广告语的目的。

然后,根据拟写广告语的要求思考。

示例:

不让母亲河流泪。

(拯救黄河,从我做起。

9.首句使用了两个叠词,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

写霜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

写虫之“切切”,写出了秋夜的凄清。

10.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的发出惊喜的赞叹。

【解析】试题分析:

第一个小题要注意加点词的特点及修饰的对象,找到分析的突破口,结合诗句作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第二个小题,把事物“月、荞麦花”及其特征“明、如雪”描绘出来即可。

从诗句中可以体会到景物的特点,如诗如画,因此,表达了诗人见到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赏析能力。

点评:

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不管选择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11.

(1)使……劳累

(2)全,都

12.D

13.主要描写的是各种声音。

有力地烘托了小竹楼独有的风景和情致,衬托出小竹楼的清幽寂静和天地广远。

14.安贫乐道,随遇而安,高雅脱俗。

【解析】

【分析】

(甲)选自《全唐文》作者:

刘禹锡年代:

(乙)选自《黄冈竹楼记》作者:

王禹偁年代:

北宋

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

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

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于是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

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

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

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听到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像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

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

这里江山形胜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

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1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其中“劳”是“使……劳累”的意思。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A项“是”意思分别是“判断词”和“这”;B项“以”意思分别是“来”和“因为”;C项“之”意思分别是“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和“的”;D项“执”都是“拿着”的意思。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

仔细阅读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理解描写的内容,分析作答。

乙文主要描了各种声音,通过声音的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小竹楼独有的风景和情致,衬托出小竹楼清幽寂静、天地广远的环境特点。

14.本题考查理解作者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甲文通过描写楼市的环境和生活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写自己在竹楼里的活动,把这当做谪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作者的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15.“雪地里的迎春花”这个标题形象而又含蓄,“迎春花”是本文的叙事线索,也是本文的感情线索,它凝聚着父母间深深的爱。

16.①母亲因不舍父亲离开而流泪。

②看到父亲穷困的处境,母亲因难过而流泪。

③丢失发卡,母亲因伤心而哭泣。

17.母亲对父亲非常牵挂和担心,让“我”多读几遍,想清楚地了解父亲的情况,心里得到安慰。

18.发卡凝聚着父母间深深的爱,无论它在哪里,都将永远替地下的父亲陪伴母亲,这种爱是温馨的,它能抵御严寒,给人温暖。

19.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爱儿子、爱妻子,自尊心很强的人。

20.在今天这样一个喜庆的氛围中,我最要感谢的就是爸爸妈妈,没有爸妈的养育,没有爸妈的教导,就没有我的今天,更谈不上我未来的幸福生活。

在这里,我只想对你们说一声: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你们辛苦了!

祝你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解析】

15.试题分析:

“迎春花”本只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而此处却在“雪地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文章内容上,作者并非写的自然界里的迎春花,而是父亲为母亲买的一枚精致的黄色发卡,是父亲对“我”和母亲爱的寄托,“雪地里的迎春花”寓指父亲与母亲之间深深的爱能给人以温暖;在文章结构上“迎春花”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且与文章结尾处相照应。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理解能力。

点评:

分析标题的含义要从表及里,从浅入深,根据文章内容挖掘出它的内涵。

尤其是文章当中提到标题字眼的或是与字眼相关的语句更要精读、细读。

标题的作用一般有哪些要熟记于心,如线索、感情的凝聚、点明人物事物或事件、暗示文章主旨等,根据具体的文章要具体分析。

答题中一定分清题干的要求,是问标题的含义,对题目的理解,还是在问标题的作用,这是两个不同的题目。

16.试题分析:

文章第二小节“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而是“蹲坐在玉米地埂上”“独自默默流泪”说明母亲因不舍父亲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