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545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最全整理)文档格式.docx

1996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2年修订规定: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老年节)。

•生活与法律

10.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11.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2) 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12.采访家人和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① 工厂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② 道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③ 超市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④ 学校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2.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13. 什么是刑法?

作用是什么?

①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② 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14.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如,一家奶粉公司要向一家养殖场购买鲜牛奶,双方为此签订一份买卖合同;

小丽的妈妈给小丽买了一份人身保险,要签订保险合同;

强强的爸爸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这些都适用于民法。

15. 什么是民法?

①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② 民法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16、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

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17、 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18、 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19、 通过采访,了解一上我们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

大学毕业取得教师资格证,被骋为学校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两人恋爱准备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学校门口墙上被贴满了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一工厂向河里排污水,导致鱼虾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校长带领师生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法律作用大

20、 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1、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责任。

如,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有著作权。

又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22、 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如,喝酒一定不开车;

残疾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管子》是管仲及其学派的著作总集。

23、 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24、 判断

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错误)

如果有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葡萄,我就去摘他们家的。

如果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那我也没有办法,只能认倒霉。

25、 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应该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6、 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27、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① 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② 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②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28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29、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

2宪法是根本法

•感受宪法日

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

务)。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 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3、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国家设立宪法日具要重要意义。

4、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5、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6、 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

① 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

② 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

③ 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

④ 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

1954年颁部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一些国家的宪法日:

美国(9月17日)、丹麦(6月5日)、俄罗斯(12月12日)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9、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0、 阅读宪法内容,从宪法内容中,我们有什么发现?

① 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 家庭受到宪法的保护。

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抚养,将来也要关爱、瞻养父母。

③ 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

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④ 我们未成年人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1、 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

但是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

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传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12、 你知道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吗?

①国家设立宪法日具要重要意义。

②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③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④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

但是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

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传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3、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14、 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15、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一一毛泽东

16、 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7、 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18、 P19页连线,宪法部分条款与一些生活场景连线

张天天的父亲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一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人民法院判决刘某向张某公开赔礼道歉。

一一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区政府在房屋拆迁中毁损了李强家的屋内合法财产,予以赔偿。

一一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一一第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王某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一一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树立宪法权威

19、 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20、 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21、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22.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4. 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① 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② 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③ 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5. 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

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26. 怎样树立宪法权威?

① 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②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1. 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 你是怎样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

(1)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是不同国籍的人。

(2)外国人出入境不同于中国公民,需要对外国人持用的各种证件进行识别、询问和核查,耗时较长。

为了保障外国人的通关效率才设置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通道。

3.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

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简言之,(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

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5、 公民的起源:

“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公民的限制很严格:

必须是本城邦的男子父母也得是本城邦的,而且得是成年男性,也就是说四种人不可能成为公民,一种是女性,第二种是奴隶,第三种是外邦人,第四种是本城邦未成年男性。

•认识居民身份证

5.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o

6. 说一说,居明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

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正面:

国徽、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限反面:

姓名、性别、出生、住址、公民身份证号码

7. 国家为什么要为每个公民确定身份号码?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

8. 国民身份号码有(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1一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

第15-17位是顺序码;

第18位是校检码,如果校检码为10,则用x代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身份证;

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10年;

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20年;

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长期有效。

9.身份证有哪些用处?

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② 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③ 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④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⑤ 在邮局邮寄护物品。

10. 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11. 你知道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吗?

人民警察什么时候可以查验身份证?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1)是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2)是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3)是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4)是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5)是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12. 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

13. 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保密?

① 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

②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③ 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局挂失;

④ 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但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我是中国公民

14. 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1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也越来越多。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6. (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7. 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②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

③ 中国是世界第5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④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⑤2018年,中国登上了无人敢去的月球暗面.

18、 中国公民到境外应当注意什么?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9、 P30判断题

(x)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V)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x)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x)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20、 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之一。

处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2、 将下列情景与对应公民的权利连起来。

① 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一一物质帮助权。

② 梁思源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平等权。

③ 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

休息权。

3、 将下列法律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一一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一一劳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一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一一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一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一一文化权利

3.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4. 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5. 公民应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公民的基本义务

6. 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7. 下列情景与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

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