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区别.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58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区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完整版)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区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完整版)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区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区别.docx

《(完整版)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区别.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功率因数和效率的区别.docx

功率因数与效率的区别尽管功率因数和转换效率都是指电源的利用率,

但区别却很大。

功率因素是输入视在功率与输入有功功率之比,与效率无关的,功率因数越大表示无功量就小;它是电源对电网的利用率。

电源效率是输入有功功率与输出有功功率之比,效率越高表示机电的损耗就小;它指的是转换效率,就是你这个LED灯泡是5W,但是你把这整个灯接上就不是5W,电源本身也要耗电,这个效率就是多少点是真正让灯泡用了,多少是无用的。

当然效率越高越好。

简单的说,功率因数产生的损耗是电力部门负担,而转换效率的损耗是用户自己负担。

一般来讲,功率因数与本设备的效率并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但是,功率因数低了的话,会大量占用供电设备的容量,增加电路损耗,提高供电成本。

比如,同样是1KW的电器,如果功率因数是0.9,那么占用供电系统的容量1/0.9=1.1KvA,如果功率因数是0.5,那么占用供电系统的容量是1/0.5=2KVA。

因为后者的线路电流较前者大了近一倍,所以线路损耗增加了近三倍。

所以使用高功率因数设备的意义在于节约供电设备容量和减少线路损耗。

效率,通俗地说就是吃了多少饭,干了多少活。

比如一个电源,测得输入的功率是220W,又测得输出各路电压的总功率是190W,那么其效率190/220=86.4%。

其效率还是很高的。

如果换用一个低效率的电源,由于无论使用什么电源,电脑的实际需要是一定的,仍是190W,但这时测得输入的功率是280W,那么这个电源的效率是190/280=67.9%。

很显然,两个效率不同的电源,电脑的工作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后一个电源比前一个电源多耗电280-220=60W。

多了这60W,全部转化为热能,由风扇排出了。

如果你有测温的工具,可以明显测出这两个电源工作温度和排出空气的温度是明显不同的。

使用高效率的电源,对用户而言,可以节省电费,对供电企业,意义是节省供电设备的容量,减少供电设备的压力电源测量仪是各种生产或测量各种低压电源(常见的是开关电源,灯具电源、等等)的通用仪表,可以测各种参数,包括功率因数、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电源效率、纹波、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等。

LED常常是用低压直流工作,所以它有一个电源,用来将交流变成低压直流,称为:

“驱动器”,或“电源”。

电源效率:

是衡量输入电

源的交流有功功率,有多少转化为直流功率了(有发热损耗等等)。

发光效率:

是指电能(或功率)转换成光能的转换效率,用lm/瓦来衡量,就是说同样的电能,

发光大(多)的,发光效率就高。

发光效率高的,用较少的电能得到相同的光亮。

功率因数:

是衡量LED电源(或整个灯具)的用电效率,就是说,电网给LED电

源供电,一部分被电源使用了,还有一部分电源还给电网了,还得多,功率因数就低。

功率因数是电网考核用电设备的数据,它影响电网的利用率。

上述三者没有直接的联系。

电源效率,取决于电源的开关电源的线路技术。

发光效率,取决于LED管芯的技术,即材料技术。

功率因数,取决于电源的谐波处理的线路技术,即PFC技术。

功率因素:

功率因数表征着电脑电源输出有功功率的能力。

功率因素=实际功率/视在功率。

功率是能量的传输率的度量,在直流电路中它是电压V和电流A和乘积。

在交流系统里则要复杂些:

即有部分交流电流在负载里循环不传输电能,它称为电抗电流或谐波电流,它使视在功率(电压Volt乘电流Amps)大于实际功率。

视在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等引出了功率因素,功率因素等于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只有电加热器和灯泡等线性负载的功率因素为1,许多设备的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差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像容性设备如电脑的这种差值则很大、很重要。

最近美国PCMagazine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电脑的典型功率因素为0.65,即视在功率(VA)比实际功率(Watts)大50%!

视在功率:

即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

S=UI。

上式中,S是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VA(伏安),U是额定输出电压,单位是V, 如220V、380V等;I是额定输出电流,单位是A。

视在功率包括两部分:

有功功(P)和无功功率(Q),

有功功率是指直接做功的部分。

比如使灯发亮,使电机转动,使电子电路工作等。

因为这个功率做功后都变成了热量,可以直接被人们感觉到,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一个错觉,即把有功功率当成了视在功率,孰不知有功功率只是视在功率的一部分,用式表示:

P=SCOS0θ=UICOSθ=UI·F 上式中,P是有功功率,单位是W

(瓦),F=COSθ被称为功率因数,而θ是在非线性负载时电压电流不同相时的相位差。

无功功率是储藏在电路中但不直接做功的那部分功率,用式表示Q=Ssinθ=UIsinθ。

上式中,Q为无功功率,单位是var(乏)。

对于计算机和其它一切靠直流电压工作的电子电路,离开无功功率是根本无法工作的。

一般用户都认为计算机之类的设备只需要有功功率,而不需要无功功率。

既然无功功率不做功,要它何用!

于是他们当然就认为功率因数为1的电源最好。

因为它能给出最大输出功率。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假如有一台计算机,当交流市电输入后进行整流,就得到脉动直流电压,若不将脉动电压进行任何工,就直接提

供给计算机电路,毫无疑问,电路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虽然这时计算机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可这又有何用呢。

为了让计算机电路能正常工作,必须向其提供平滑了的直流电压。

这个“平滑”工作必须由接在计算机电源整流器后面的滤波电容器C来完成。

这个滤波器就像一个水库,电容器里面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电荷,在整流半波之间的空白时,使电路上的工作电压仍不间断,能保持正常电平。

换句话说,即使在两个脉动半波之间无输入电能时,UC的电压电平也无显著的变化,这个功能是靠电容器内的储能来实现的,储存在电容器内的这部分能量就是无功功率。

所以说,计算机是靠无功功率的支持,才能保证电路正确运用有功功率实现正常运行的。

因此可以说,计算机不但需要有功功率,也需要无功功率,两者缺一不可。

一般情况下,加PFC后效率低了,但功率因数上升了。

一般不加PFC的功率因数约为0.6,加上后能达到0.95以上。

但PFC电路会有一部分损耗,所以效率低了。

功率因数=实际功率/视在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