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588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旅游业发展优势与劣势Word文档格式.doc

这种旅游项目的开发意味着我国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渐向着高级化方向迈进。

第三阶段就是顺应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积极发展融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同时适当增加特种旅游与专项旅游的比重,这是我国旅游项目开发的趋势所在。

(三)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七五”时期和“八五”时期的艰苦努力, 

云南已经开发和向国际国内市场推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有一定影响的旅游产品,概括起来就是“三线、四地、五区、六大产品、九项重点工程”、“三线”即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

“四地”即在建设昆明中心旅游城市的同时,重点建设大理、丽江、景洪、瑞丽等四个二级旅游城市;

“五区”即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旅游区、以丽江为中心的滇西北旅游区、以大理和瑞丽为中心的滇西旅游区、以景洪为中心的滇西南旅游区、以建水和罗平、丘北为中心的滇东南旅游区;

“六大产品”集中体现了有云南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态,其中包括观赏世界罕见景观的观光旅游,四季如春温和气候的度假旅游,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旅游,雪山旅游,热带动植物旅游,丰富多彩的综合娱乐旅游等;

“九大工程”是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支撑的工程项目,包括旅游目的地工程,旅游度修区工程,旅游集散地工程,旅游骨干企业工程,旅游地面交通工程,旅游则物工程,旅游教育工程,旅游促销工程和云南旅游救援中心等。

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开发成型,有的正在抓紧开发建设,有的还处在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它们共同构成了云南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

因此,简要分析一下国际国内旅游项目的开发态势,有助于云南旅游项目的开发,顺应国际潮流,对游客产生长久的吸引力。

现代旅游业发展至今,旅游项目的开发经历了较大变化。

一些传统旅游项目,如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不断有所丰富和发展,在旅游业中仍占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旅游项目的开发也日益向着多样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参与性方向发展。

为适应旅游者的新需求,一些新兴旅游项目应运而生。

其中,主要有满足旅游者健康需求的健康旅游项目,如体育旅游、保健旅游、生态旅游等;

满足旅游者发展南非求的业务旅游项目,如修学旅游、工业旅游、务农旅游、学艺旅游以及科技旅游、考察旅游等;

满足旅游者享受需求的旅游项目,有豪华列车游、豪华游船游、美食旅游等;

此外还有探险旅游、冒险旅游、秘境旅游、火山旅游、狩猎旅游等等。

1998年与1978年相比,云南接待学外旅游者由1299人次增加到76.0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83万美元增加到3.61亿美元,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由13万人次发展到279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100万元增加到1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7.5%、33.3%、30.8%、59.6%;

全省旅游总收入占GDP达8.1%。

旅游业成为云南二十年中发展最快的产业,成为云南又一支柱产业。

笔者近日赴昆明参加“1999-2000年社会形势预测暨21世纪发展战略研计会”之际,对云南旅游业进行了调研。

通过与云南政府研究室和云南省旅游局有关同志的座谈探讨和有关材料的研究,对云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支柱产业有了深刻感受。

与此同时,竞争压力正在迅速增大。

我国西部多数省区之间存在着资源的相似性及现有旅游产品的同构性。

随着西部地区对发展旅游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省区普遍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均将其作为支柱或重点产业扶持,形成对云南旅游业的潜在压力和挑战。

二、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1.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

以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民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云南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奇异性及多重景观组合优良的特点。

不仅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而且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奇异多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组合优良,相得益彰。

不少景区(点)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位,适宜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产品的条件。

具有邻近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

通过建设国际大通道,配合云南境内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和水运建设,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和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并融入东南亚、南亚旅游圈。

  2.旅游业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

经过多年来对旅游业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建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精品景区景点,全省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14个;

拥有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位居全国第三;

有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为我省国土面积的3.3%,其比例位居全国前列;

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五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有保山、腾冲、威信三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省经各级人民政府正式审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4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102个,旅游综合运输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相对于西部其他省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为云南"

十五"

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纳国,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人次,占世界市场总份额的8%。

同时,随着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需求日益扩大。

这将为我省旅游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1、政府主导、全面出击、加大投入、勇创名牌。

三、云南旅游业发展成功的原因

云南旅游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云南省政府的主导作用分不开。

“主导”并非“主管”,不是把旅游业“管”死,而是重在引导。

政府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而是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协调疏通。

在政府的主导下,各行业都积极支持旅游业,形成全社会共办旅游的大旅游局面,“大旅游”观念已深入人心(就连小餐馆的服务都知道“全陪”与“地陪”的区别)。

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政府统一协调,以确保整体利益,塑造整体形象,从根本上杜绝了各自为政、不顾大局的割据行为。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重在面的发展,而不强调某一点的堆砌,这种整体发展战略带来了今天全面开花的结果,使云南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游客吞吐量大为提高,很好地解决了客流的聚与散,做到客流的合理分流,使各地旅游收入趋于平衡。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不是靠吃老本得来的,而是长期坚持不懈加大投入、深入开发的结果。

由于大旅游观念的形成,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旅游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长期的大投入,得来今天的大产出。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注重品牌效应,每开发一处,都精心规划,力争每一次开发都创出一个名牌。

名牌战略的实施为云南旅游业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颇具吸引力的名牌旅游产品,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中外游客与日俱增,流连忘返。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云南省政府首先重视旅游交通的改善,经过近二十年脚踏实地的努力,全省绝大部分旅游区的公路已基本达到二级以上,与此同时,机场建设也进展神速,目前各大旅游区均有航班开通。

立体交通为云南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客流量迅猛增加。

旅游饭店在全省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星级档次应有尽有,饭店类型多样化,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服务项目日臻完善。

景区建设注重规划,各种景观的修建讲究艺术性、整体性、协调性,注重文化品位。

在景区景点则根据客人类型,开通空中索道、小火车、游览车,以适合不同游客的需要。

经过近二十年的卧薪尝胆,云南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改观,确保前来云南旅游的旅游者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开,走得动,出得去,从而为云南省旅游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深挖潜力、虚心求学开发旅游商品。

云南省旅游业近几年的迅速崛起,旅游收入的迅速增加,与旅游商品的大力开发紧密相关。

一方面,各地根据自身资源,深入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

另一方面,由省领导亲自带队到其他省区学习其经验,以便进一步开发本省的旅游商品。

例如,去年由副省长带队到贵州黔东南学习其旅游商品开发的经验,回去后便开发出一大批旅游商品,这种虚心求学的精神令人钦佩。

在各景区,丰富多彩的旅游商品绝不亚于风景名胜的吸引力,中外游客购物欲望十分强烈,旅游商品的收入成为云南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随着旅游商品的不断开发,从事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为社会就业创造了良好的途径,甚至不少农民也纷纷加入该行业。

例如,大理蝴蝶泉景区旅游商品销售广场上的摊主,几乎全是农民。

“旅游脱贫”不再是空洞的口号,它给广大农村人口带来真正的实惠。

4、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扩大知名度。

云南旅游业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还得力于旅游宣传的普及。

为了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变为滚滚财源,除了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的设计组合外,在旅游宣传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早在80年代初期云南旅游业尚处于低弥状态,在全国的知名度也不高.为彻底改变被动局面,一场大规模的宣传促销运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了。

首先选择东南亚市场作为突破口,进行大规模宣传促销,但却收效甚微。

于是又转变策略,联合山水相连的贵州省以“云贵高原游”的响亮品牌再次向东南亚进军,一举获得成功,旅游宣传成为其致胜的法宝。

在政府主导下,旅游主管部门、宣传部门、高等院校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各展其能,充分调动一切力量进一步开展声势浩大的全方位的旅游宣传,宣传形式多样化。

如今在任何一个景点随处可见到各种印刷资料、摄影资料、音像资料,这些宣传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一个泱泱旅游大省绚丽多姿的旅游产品,使云南旅游业蜚声海内外,迅速跻身全国旅游业佼佼者行列,为同行所赞叹。

5、科教兴旅、重视教育。

云南旅游业的成功还在于科教兴旅战略的实施。

在80年代,云南旅游业在全国尚处于滞后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旅游教育的落后。

因此,云南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十分注意发展旅游教育。

一方面,加大对旅游教育的投入。

旅游业的发展使各类旅游院校应运而生,随着旅游业不断向纵深发展,高级旅游人才日趋紧缺,高等旅游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

例如,省里每年对云南大学旅游学院进行巨额资金的滚动投入。

另一方面,通过体制改革,以增强旅游教育的活力。

例如,通过政府协调,由省旅游局局长兼任旅游学院院长,打破了行业界限,使旅游教育更贴近旅游业,,从根本上解除了行业界限对旅游教育的桎梏。

作为旅游业主管部门的省旅游局,对发展高等旅游教育极为重视,破除门户之见,行业戒规,积极创造条件让旅游院校介入旅游业,参与旅游宣传、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旅游培训等实质性工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师资、设备、资料、科研等优势,为云南旅游业尽快摆脱低水平,转向高质量、科学化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四、云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旅游市场需求多元化时代已经到来,区域性市场竞争和集团化趋势愈演愈烈,旅游市场格局的新变化,对我省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南旅游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云南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统一品牌。

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旅游秩序混乱,急需整顿和规范;

二是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难以推出新颖的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三是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四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五是旅游市场促销力度不大;

六是行业管理不够完善。

五、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1、当前过渡性“双重转轨”的体制特征,造成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的不适应性和低效率。

当前过渡性“双重转轨”的体制特征,造成了制度、政策的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从而使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表现出了低适应性和低效率特征,并进而造成政策效应和发展的滞后。

2、旅游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不够完善、规范。

(1)客源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增长较快,国外市场增长缓慢;

(2)客源市场不稳定,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有待形成现实购买力;

(3)旅游产品、要素市场发展慢,尤其是资本市场投融资渠道单一;

(4)旅游市场竞争不规范,缺乏领导,行业管理不健全;

(5)特色、优势资源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律配置,市场定价不完善。

3、政府在宏观上调控不力,微观上干预过多。

政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该项产业政策在把握和分析判断上的失误,造成其宏观调控不力;

同时在微观层面上,政府又进行了较多干预,造成各微观主体的低效率和对旅游资源的浪费。

4、旅游业有效供给与需求不足并存,总量矛盾与结构性障碍突出。

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特征,造成其供给与需求间存在一定的缺口。

从总量上看:

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尚需进一步深化;

另一方面,其联系带动效应差。

从结构上看;

一方面,在旅游旺季,需求过大且时间集中,造成有效供给不足;

另一方面,在淡季则表现为旅游设施的大量闲置和资源浪费。

总之,其总体矛盾与结构性障碍突出。

5、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

云南旅游业定位、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

尤其表现为旅游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资金短缺,融资形式单一,渠道不畅,投资主体主要集中于政府,民间投资与外国投资少。

6、旅游业配套程度较低,旅游产品、项目发展开拓不够,比较优势发挥不充分,缺乏创新意识。

(1)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套程度低,造成旅游业服务功能弱化;

(2)旅游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产品开发层次较低、品位较次,一般性产品开发较多,特色产品开发不够;

旅游形式、项目单一,无法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新的情况;

(3)旅游业特色资源(如文化、生态、传统、民族、历史等)挖掘不深,比较优势利用不充分;

(4)缺乏旅游产品、项目发展的商品、技术创新。

7、旅游理念、市场化运作、市场营销策略选择有待进一步转变与深入。

(1)旅游观念陈旧,对我省旅游业比较优势及其发展前景认识不够,思想封闭保守;

(2)市场化运作中缺乏市场主体,市场运行机制不使全、不规范,旅游企业没有形成一定规模,集团化、股份制企业较少,缺乏国际国内竞争力;

(3)市场营销策略不能与市场细分同步进行。

8、宣传促销、对外联系不够,适应新情况、新发展能力差,缺乏对最新旅游动态、热点和自身实际的了解。

一方面,宣传促销、对外联系范围、方式、手段等相对落后,不能使我省旅游与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WTO作出有效应对,从而丧失发展机会,发展潜力也得不到有效释放;

另一方面,适应新情况、新发展能力差,缺乏对最新旅游动态、热点和自身实际的了解。

9、对旅游资源过度依赖,造成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开发保护不力,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

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浪费;

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

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10、旅游人才培养落后,安全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

旅游企业家和旅游人员队伍总体素质低;

此外,旅游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六、对策与启示

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保证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保证政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从而使该产业政策效应与发展同步,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2、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完善、规范的旅游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拓展市场。

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使国内外两个市场顺利接轨并同步增长;

改变客源市场不稳定局面,促使旅游需求、旅游消费形成现实购买力;

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要素市场,增加其流动性,尤其注重建立资本市场,改革投融资体制;

规范旅游市场竞争,建立统一的旅游市场规则,维护公平竞争;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拓展市场及其功能。

3、政府要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并给予微观主体一定的权利。

政府不仅要在指导思想、地区产业政策上重视旅游发展,还要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如:

改善交通条件,建立旅游网络和发展基金,对重点区域、旅游渡假区和重大旅游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吸引外资等。

结合我省实际,把我省旅游业建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同时,给予微观主体以一定的权利,促使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

4、在旅游业总体发展的同时,进行结构性调整,促进旅游业的产业升级和良性循环,进而带动我省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旅游总体矛盾与结构性障碍的解决,使旅游业供给与需求形成一种发展的动态均衡,进而既促进旅游业的总体发展,又进行相应的结构性调整。

在我省旅游产业升级的基础上,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

5、吸引资金,加大投入,改善相关基础设施。

一是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包括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政府、社会和国外三个主体共同投融资,拓宽投融资渠道和来源,在按市场化规则运作的同时,要有政府的引导与财政的扶持;

二是在吸收资金的基础上,加强对资金的投向选择和使用效率的提高。

在投资方向上要改善制约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主要是道路、交通等,同时也要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

社会和国外筹集的资金要讲求资金的成本——收益核算,而政府投入的资金则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

6、旅游业要注重系列产品、项目发展,形成产品群体优势和项目优化组合,加强旅游产品的营销和技术创新,加快旅游业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树立创新意识。

旅游业要注意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开发,要从我省民族文化、资源特色的实际出发,创立有鲜明特色的我省旅游产品。

在产品、项目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一些新的技术,逐步改变我省产品、项目开发方面存在的产品层次较低,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多,项目形式单一等状况。

要注意市场营销的拓宽和产品技术创新,努力使我省旅游产品、项目开发上一新台阶,并通过系列产品的研发和项目形式的多样化,形成产品的群体优势和项目的优化组合,使产品项目符合市场上的不同需求,带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同时,强化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服务功能,加快其配套建设,充分发挥产品、项目的比较优势,树立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创新意识。

7、改变旅游理念,促进旅游产业组织的市场化转换,逐步建立旅游企业制度,选择最优营销策略。

我省旅游业发展,首先要更新旅游观念,树立旅游意识;

其次要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功能,促进旅游产业组织的市场化转换,使旅游企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

同时,注重对旅游企业的结构调整,以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

第三,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选择最优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8、加强宣传促销,扩大对外交流,跟踪最新旅游动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

加强宣传促销,扩大对外交流和区际联合。

特别是:

扩大宣传范围,改变宣传方式、手段。

同时,跟踪最新旅游动态与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使其适应新情况、新发展。

9、树立整体性开发旅游资源的观念,有旅游生态环保开发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新模式。

从旅游本身看,要满足身与心的协调一致。

因此,对旅游业的开发,就不能仅注重对旅游资源的消费,更要注重旅游的文化资源消费,实现整体性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

同时,要树立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以确保旅游资源时空上的持续性和扩展性。

10、加大对旅游队伍的培训教育,提高旅游队伍素质,进一步解决好旅游安全问题。

随着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

旅游队伍代表一个旅游城市的形象,是衡量一个旅游城市的重要尺度。

因而加大对旅游队伍的培训教育,提高旅游队伍素质十分重要。

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旅游安全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总之,当前我省旅游正进入一个大发展、大调整、大转变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促使我省旅游业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我省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