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596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试验站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大大提高了该地的葡萄种植的水平和经济效益。

宁陵县塑料大棚葡萄示范基地规模在3000亩左右,主栽品种是8611、绯红,栽培方式是V形架的塑料大棚促成栽培。

这种栽培方式使葡萄提早1个多月上市,因而经济效益显著,亩产值约为25000-30000元。

该地也是采用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

该基地的主要特点就是塑料大棚促成栽培技术,是葡萄提早上市,

打一个时间差从而大大提高收入。

也说明了在葡萄产业中发展温室葡萄,反季节葡萄的可行性和必耍性。

长垣县宏力公司万亩红地球葡萄示范基地在13000亩以上,栽培品种为红地球,采用小棚架式露地栽培,亩产值在7000-8000元。

该基地的特点是采用公司化运营方式,技术人员全为公司员工,公司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

这是土地流转的较高形式,也是土地流转成功的典型,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了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正规化,机械化发展。

郑州市二七区近郊观光型葡萄基地规模在6000亩左右,品种有巨峰、美人指、红地球等,采用小棚架、V字架、篱架等露地栽培,亩产值在6000・7000元之间,经营方式是种植大户、农户、科技示范园等多种方式。

该基地特点是近郊观光型,在葡萄成熟时,举办葡萄节,采摘园,休闲品尝等观光农业项目。

但是该地的观光项目仍是较为原始的内容,需要继续提高品位和观光内容。

2.2试验项目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我们针对本区域葡萄产业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2009年共做了5项试验,分别是:

2.2.1葡萄套种小麦试验

粮食生产关系国家的安全,各届政府都十分重视。

在黄淮平原的粮食主要产区,发展葡萄生产,增加区域内农民的收入,必将与粮食生产发生矛盾。

针对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站经过连续2年的试验探讨,在葡萄行间套种小麦,可以解决发展葡萄与粮食生产争夺土

地的难题,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致富的矛盾。

2.2.2葡萄避雨栽培条件下病虫害防治试验

葡萄避雨栽培条件下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与露地栽培差异较大,所以不能照搬葡萄露地栽培病虫害防治的经验,必须通过大量试验调查获得数据,从而总结出有效的方法。

本站在葡萄避雨栽培试验田进行了相关的试验和调查。

2.2.3赤霉素拉长葡萄花序试验

为了减轻疏花疏果的工作量,防止葡萄生长后期因为果粒着生紧密挤破果粒,在葡萄开花前15天用赤霉素不同浓度处理花序。

2.2.4避雨棚内外光照强度及温度变化测定

避雨栽培是葡萄优质丰产的有效栽培模式,它不仅能降低病害发生程度减少第2页共2页

打药次数,同时还能提高果实品质。

但是在棚膜的影响下温度、光照强度发生了变化,对葡萄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摸清避雨棚内外的光照强度、温度变化规律,本站在葡萄试验田进行了相关的测定。

2.2.5“美农欣,矿质肥在葡萄上的应用初报

“美农欣”是多元素矿质肥料增效剂,不仅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还能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适合在多种经济作物上使用。

为了探讨其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及其最佳施用方式,本站进行了多项试验。

这5项实验的结果或技术,将在我们的示范县中推广和应用,以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并会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2.3成果示范

试验站以及设立的示范县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的示范作用,产生一种榜样、示范、带头的作用,使周边的农民信服和接受新技术、新事物,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2009年我们的示范工作如下:

2009年与商水县政府联合组织200余人的葡萄套种小麦现场观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09年秋新发展葡萄套种小麦500余亩,有望化解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致富的矛盾。

2009年8月5日〜6日,黄河故道试验站与豫西试验站联合召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葡萄栽培技术研讨会与观摩会”。

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地方领导、示范县技术人员等共60余人,到商水美人指葡萄避雨栽培示范县现场观摩,并对葡萄生产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河南省电视台等有关媒体做了报道。

8月28日,作为周口市旅游节的一部分在商水县成功举办了“美人指葡萄文化节:

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乔鹏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周口市有关领导

及县直各单位约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美人指葡萄文化节”的相关活动,大大提高了美人指葡萄的知名度。

作为承办单位,12月4至7日,全国葡萄科技年会暨第五届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交流会在郑州成功召开。

国家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夏敬源和来自于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共计616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在葡萄区域化栽培技术、国内外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葡萄品种新品种的推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现代葡萄育种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第3页共3页

2.4葡萄产业需求调研与信息采集

试验站的另一大任务就是准确、及时的完成区域葡萄产业基础数据的采集,生产情况动态信息的收集和上报。

使体系和有关部门及时、准确的掌握生产一线的情况。

本站团队成员一年来深入示范县及主要葡萄产区,按照要求调查采集产业信息,完成了葡萄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调查、葡萄上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调查、红地球葡萄使用药剂拉长果穗情况调查、夏黑葡萄使用药剂增大果粒情况调查、葡萄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设施葡萄生产技术、葡萄品种资源登记等23项基本信息调查(见表2),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表2.葡萄产业需求调研与信息采集一览表

2.5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制定

在葡萄病虫研究室的指导下,与王忠跃等专家一起制定了2009年河南露地巨峰葡萄防治规范、红地球葡萄防治规范。

促进了本地葡萄病虫防治的标准化。

引进和实验夏黑、摩尔多瓦、巨玫瑰等9个品种,作为本区域发展的后续贮备品种。

以期待促进本区域葡萄品种的优良化、合理化改造。

结合本区域的温、热、光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开展适合本区域内节能型设施葡萄栽培研究。

今年做的工作是:

河南省宁陵县大棚葡萄基本情况调查。

结果显示:

在黄河故道地区发展大棚葡萄前景十分广阔。

制定,鲜食葡萄简易避雨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已通过河南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专家审定,将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将使河南地区的葡萄简易避雨生产有了参考标准。

参与河南省葡萄标准果园的标准制定和建设,在根本上改善河南葡萄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向高品质、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2.6应急性任务处理

2009年本区域的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分别是:

2008年10月-2009年3

月,黄河故道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加低温,致使该地区的葡萄受到严重的冻害;

6月3日宁陵县遭遇11级大风(风速28.6米/秒),给葡萄带来巨大损失;

6月1日以来郑州地区一直处于高温干旱天气,区域内的葡萄果穗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

11月10日夜间,黄河故道大部分地区突降暴雪,降雪量约35mm。

针对这些紧急灾害,我们按照图1.的应对程序,第一时间派技

术人员到一线调查,提出应对措施,并进行培训,同时上报首席办。

第4页共4页

2.7

技术培训

对技术员和果农进行技术培训是提升区域葡萄产业水平的最直接的方式。

2009年针对

图1.突发事件应对程序

自然灾害、生产薄弱等,我们共进行集中培训17次,培训技术人员236人次,农户833人次(见表3)。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除我们自己团队参与培训以外,还邀请体系和地方的专家孔庆山、刘崇怀、王忠跃、陈英照等参与培训。

表3.2009年度技术培训统计表

培训方式除会议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培训外,还接待果农的来单位访问和电话咨询,耐心解答了与生产和规划有关的实际问题。

2.8产业动态变化监测

对本区域葡萄产业发展,我们从宏观上也做了调研和分析,希望从方向上、大的层面上找到促进葡萄产业飞跃的关键因素。

黄河故道地区作为我国葡萄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

国葡萄生产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仅河南省葡萄种植面积就有2.6万公顷,其中郑州、开封、商丘、周口四地区为1.02万公顷,占河南省总量的42。

但是本区域缺乏龙头企业,没有市场竞争力;

技术推广体系问题严重;

产后葡萄处理环节薄弱;

葡萄优质果率低;

缺乏病虫害预防体系;

缺乏深加工企业。

因而,本区域的葡萄产业迫切需要引进一批适宜黄河故道地区的不同成熟期的葡萄品种,尤其是保护地提前、延后的专用品种及系列配套栽培技术方案;

需要加强综合防治的理念,采用多种方法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制定出一套标准化病虫防治历;

需要为果农提供一套适合葡萄产后冷藏与深加工的技术规程。

健全葡萄技术推广体系,更好指导葡萄生产;

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建立自己的品牌、名牌;

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协助农民建立葡萄专业合作社;

实现无公害生产,与世界葡萄行业接轨;

重视葡萄深加工业的发展,以创更多利润。

2.9论文

我们及时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出来撰写成文公开发表,以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相互交流。

2009年发表的论文如下:

•冬季旱情对设施葡萄影响的调查和分析,果农之友,2009年第12期;

•美人指葡萄避雨栽培,河北果树,2009年第4期;

•郑州地区葡萄日灼病发生调查及预防措施,《技术通讯》,2009年第3期;

•黄河故道地区红地球葡萄的肥水管理,《技术通讯》,2009年第5期;

•黄河故道地区红地球葡萄的花果管理,《技术通讯》,2009年第5期;

・“美农欣,矿质肥在葡萄上的应用初报已投稿;

•黄河中下游地区葡萄旱冻害诊断会在豫召开,《工作简报》,2009年第1期;

•黄河故道针对葡萄旱情进行培训,《工作简报》,2009年第1期;

・黄河故道综合试验站召开上半年工作会议2009年《工作简报》第2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葡萄栽培技术研讨会与观摩会在郑州召开2009年《工作简报》第3期;

•京秀芽变,2009年《工作简报》第4期;

•,鲜食葡萄简易避雨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通过专家审定,2010年1月开始实行。

2.10团队人员参加体系工作和团队建设情况

一个团队的团结协作是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我们团队成员在试验站的工作上,目标一致、各有分工、互相协作。

2009年我们的工作业绩与每一位成员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葡萄业是一个精细产业,一年四季都有工作,忙的时候可能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

比如在记载日常工作的体系工作日志上,2009年2月至12月25日的207个工作日里,共录入工作日志252篇,其中35篇是记录节假日或周末的工作(见表3)。

表3.2009年工作日志录入情况数量表(单位:

篇)

2009年也是我们团队成员收获的一年,今年站长王鹏由内聘研究员转评为研究员,吕中伟完成研究生学业获得硕士学位,徐明磊被评为助理研究员。

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3经费使用情况

黄河故道综合试验站2009年到账经费60万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取2009

第6页共6页

年管理费5(3万元),实际试验站可用经费为57万元,具体支出情况见表4。

表4.黄河故道综合试验站2009年度经费使用明细表

4阶段性成果简述

在体系专家的指导和试验站团队成员的努力下,经过一年的时间,黄河故道试验站的各项工作初具成效。

在示范县建设方面,我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因为对试验站来讲,示范县是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是葡萄产业基础信息采集的重要来源地。

我们积极与示范县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生产和经营中有什么难题、有什么需要等等。

在过去的一年里,针对各示范县的需要,我们共组织集中技术培训17次,培训技术人员236人次、农户833人次,召开现场观摩会一次,另外还鼓励示范县的技术人员自主组织针对果农的技术培训。

现在,各个示范县都呈现出一幅蓬勃发展的气息。

我们选择的示范县的在技术特点或经营方式上各有特点,比如商水县是避雨栽培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长垣县是公司化经营,宁陵县是大棚栽培,二七区是观光农业等。

当初我们选择这样各具特点的示范县,目的是一方面要以示范县为平台,带动区域葡萄产业在技术上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以这几个示范县为研究对象,比较相互间的经营成本和纯利润等指标,从而得出利润最好的经营模式和较为适合本地社会实情的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

河南地区地处中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且多集中于7、8月份,造成葡萄病虫害发生集中且严重,建议发展避雨栽培技术。

而设施栽培可以是葡萄提前上市,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

对于利润比较,需要在整个工作年中,完整、系统地统计比较,比如用工、设备折旧等,我们计划放在2010年里完成。

2009年我们针对本区域葡萄产业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共做了5项试验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些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我们在商水县基地连续2年进行葡萄行间套种小麦的试验探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2009年已经召开了一次现场会,今年秋天新发展了500亩的葡萄行间套种小麦。

大大缓解了发展葡萄与粮食生产争夺土地的难题,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致富的矛盾。

另外,进行的葡萄避雨栽培条件下病虫害防治试验、赤霉素拉长葡萄花序试

验、避雨棚内外光照强度及温度变化测定、“美农欣,矿质肥在葡萄上的应用初报

第7页共7页

也都取得了阶段成果,除了在我们的示范县生产中应用外,还将在国内专业刊物上发表,以期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我们也十分重视试验站的另一重要功能,准确、及时的完成区域葡萄产业基础数据的采集,生产情况动态信息的收集和上报,管理技术规范的制定。

使体系和有关部门及时、准确的掌握生产一线的情况。

本站团队成员一年来深入示范县及主要葡萄产区,按照要求调查采集产业信息,完成了葡萄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调查、葡萄上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调查、红地球葡萄使用药剂拉长果穗情况调查、夏黑葡萄使用药剂增大果粒情况调查、葡萄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设施葡萄生产技术、葡萄品种资源登记等23项基本信息调查,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另外,在葡萄病虫研究室的指导下,与王忠跃等专家一起制定了2009年河南露地巨峰葡萄防治规范、红地球葡萄防治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