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09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EF中国供热改革热计量示范工程 B C小区docWord文档格式.docx

4.2.4.12远传模块…………………………………………26

4.2.4.13广域网信息传输模块……………………………26

4.2.4.14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27

4.2.4.15局域网中继器………………………………………28

4.2.5热计量表系统的特点……………………………28

4.2.6温控系统技术方案……………………………………29

4.3热网系统的改造…………………………………………31

5节能效果与增量成本分析………………………………32

5.1建筑节能技术节能效果分析……………………………32

5.2经济效益分析……………………………………………32

5.3供热系统技术节能效果分析………………………………33

6实施方案……………………………………………………34

6.1投资估算……………………………………………………34

6.1.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34

6.1.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34

6.1.3热计量系统投资估算……………………………………34

6.1.4热计量系统投资估算……………………………………34

6.1.5GEF资金使用财务计划…………………………………38

6.1.6项目进度计划表…………………………………………38

6.1.6.1B小区………………………………………38

6.1.6.2C小区………………………………………………38

6.1.6.3热计量系统安装调试…………………………………38

6.2项目采购计划……………………………………………39

1.3.2项目基本建设情况

①、B小区

B小区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万平米。

由45栋砖5—6层混住宅,12栋11-17层高层住宅组成,小区采用以集中燃煤为热源的低温热水辐射地板采暖技术系统。

②、C小区

C小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万平米,由41栋多层和20栋高层住宅组成,容纳3034住户,为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小区供暖方式为低温热水辐射采暖。

3.项目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

3.1项目的总平面设计和单体设计

3.1.1设计依据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规范》GBS368-2005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建筑节能示范项目设计指南》(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07

3.1.2总平面设计

本项目规划依托华源实业集团成熟的开发经验,利用基地的比较优势,对城市片区资源的进行整合与优化,结合国外最新规划设计理论——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保护的规划理念,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建造低能耗、高舒适的宜居社区。

3.1.3总体布局原则

总体布局原则是a.充分考虑外界因素,使总体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b.合理划分功能分区,满足、完善小区的功能。

c.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紧凑布局,尽量节省用地。

d.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

e.在建筑群体空间布局上,利用建筑之间的排列组合及道路、绿化的穿插分割,使空间达到疏密相间,虚实变化的效果。

①、B小区项目面积汇总表

楼栋编号

楼型

建筑面积(万平米)

多层

砖混结构

19.8

高层

剪力墙结构

16.2

会所

框架

0.35

商业

1.5

合计

42

②、C小区项目面积汇总表

18.15

12.4

0.25

1.1

32

3.1.4道路运输及交通组织

两个小区道路系统的布局本着满足生活、消防及环境的要求进行布局。

用地内的道路系统由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组成,布局成方格网状,形成环行道路系统。

使各功能分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交通快捷,顺畅,方便车辆利于消防。

3.1.5绿化布置

绿化本着坚持以绿为主,绿美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布置,使环境自然、美化,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具体布置为:

在道路边种植行道树,在空地上种植草坪,草坪中点缀观赏性灌木和各色花卉。

用低矮的草坪和各色花卉来衬托建筑,以更加突出建筑的造型,用不同色彩、不同种类、不同高度、多变化、多色彩来美化环境,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清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3.1.6基本参数

(1)建设地区基本数据

基本风压(kn/m2)

基本雪压(kn/m2)

标准冻深(m)

地面粗糙度

0.60

0.80

1.4

B类

(2)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类别

结构安全等级

地震分组

抗震等级

剪力墙

8度(0.20g)

丙类

二级

第二组

3.2建筑节能设计

3.2.1节能设计依据及节能目标

根据GEF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的基本要求,并参照我市实施的具体情况,拟在供本次试点项目设计使用。

3.2.2.具体技术措施

围护结构按照建筑节能50%的标准进行设计,采用了单框双玻技术、屋面和外墙保温优化技术、窗框与墙面软连接保障技术等一系列代表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先进技术,提高居民居住舒适度。

外墙外保温:

选用粘贴80mm模塑发泡EPS聚苯板薄抹灰技术体系,屋顶采用180mm模塑膨胀EPS聚苯板分层保温,地下室顶板和一层阳台底板分别采用60mm厚聚苯板保温。

4.示范项目热计量及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4.1供热负荷

两小区纳入GEF示范项目的建筑面积为74万m2,建筑分为多层、高层和部分公建。

采暖热指标:

示范项目采用节能措施后的采暖面积热指标:

21.8W/m2。

4.2供热方案

4.2.1热源部分

两小区集中供热中心进行一次供热,小区地下室和地下车库车库分别设置换热站,是以小区为单位换热,室内供暖相同采用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相同,采取分户循环、分户计量和控温。

4.2.2供热管网

4.2.2.1小区一次管网

小区一次管网由从小区东侧进入B小区,从西侧进入C小区。

4.2.2.2小区二次管网

二级管网设计压力:

B小区高区0.6MPa,低区0.35Mpa;

C小区高区1.0MPa,低区0.35Mpa;

二级供热管网采暖供回水温度:

55-45℃(低温热水)。

二级供热管网的管道采用聚氨脂保温管,沿管沟敷设,管道小于DN150时采用无缝钢管,其它管道采用螺旋焊钢管,外加聚乙烯保护壳。

4.2.3用户系统

①、户内采用低温热水辐射地板采暖系统,设计供回水温度为55-45℃。

②、住宅系统为分户热计量形式:

每个单元为一个采暖系统,室内系统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形式,各户总立管采用镀锌钢管设在楼梯间管井内,热计量相关装置、锁闭调节阀均设在管井内,入户供回水支管均采用PP-R热水管埋入结构垫层内,出地面后采用管径为DN15镀锌管与地暖分集水器连接。

室内自力式地暖温控分集水器带有温控调节阀以调节室温

③、根据热负荷确定型号及数量,每户在室内分集水器上安装手动放风一个。

④管道穿越墙及楼地板处设大于管径两号的钢套管,穿墙套管两端与饰面平齐,穿楼板时高出地面20毫米。

⑤明装镀锌钢管刷防锈漆二道,银粉二道。

⑥各采暖热力入口设自立式差压控制阀、过滤器、泄水阀、供回水管上设蝶阀,供回水干管坡度为i=0.003。

4.2.4示范项目用到的热计量表系统简介

4.2.4.1热量表远程抄读系统原理描述

①、超声波热量表原理描述

a、超声波热量表原理

超声波热量表由三部分组成:

1、超声波流量计;

2、配对温度传感器;

3、计算器。

当水流经系统时,根据流量传感器给出的流量和配对温度传感器给出的供回水温度信号,以及水流经的时间,通过计算器计算并显示该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能量。

其基本公式为

(1):

(1)式中:

Q—释放或吸收的热量,J;

qm—流经热量表的水的质量流量,kg/h;

qv—流经热量表的水的体积流量,m3/h;

ρ—流经热量表的水的密度,kg/m3;

Δh—在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温度下水的焓值差,J/kg;

τ—时间,h。

流经热量表的水的体积流量由超声波流量计进行测量

在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温度由配对铂金属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b、计算器工作原理

计算器由微处理器、LCD显示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流量信号采集单元、温度信号采集单元、通信单元、电源管理单元组成。

微处理器按照设定的采样周期,定期的采集流量、温度信号,根据公式计算温度、流量、热量,实时存储数据,并对通信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实现管理。

c、流量计测量原理

流量计采用超声波法测量流量。

当超声波在流动的媒质中传播时,相对于固定的坐标系统(例如管道的管壁)而言,这时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静止媒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变化值与媒质流速有关。

这样,通过测量流动媒质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的变化,就可以测定媒质的流速流量。

目前测量流动媒质中超声波传播速度的方法,主要有时差法、相位差法、频率差法、速度差法、超声束移位法,以及超声多普勒法。

超声波热量表的测量误差主要由超声波流量计、温度传感器、计算器的测量误差产生的。

由于超声波流量计、温度传感器、计算器的误差都非常小,所以超声波热量表的计量非常精确。

超声波流量计没有转动部件,寿命长,精度高,不容易堵塞。

②、超声波热量表原理

a、热量表远程抄读系统原理

热量表远程抄读系统在每一栋楼内主站(智能终端)与从站(超声波热量表)之间采用MBUS总线。

一个主站(智能终端)最多只能带250个从站(超声波热量表)。

主站(智能终端)与从站(超声波热量表)采用欧洲标准EN13757《仪表远程抄读系统》的通信协议。

主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物理信道采用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当传输距离大于200米时,需要添加数据中继器)。

数据链路层采用遵循IEC62056-46。

主站:

一个主站有以下设备组成: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1

MBUS适配器/中继器

HMBA01

2

智能终端

HST01

3

电源模块

HP01-18/02

4

输出保护模块

HOPM01

5

无线短距离数据传输模块

HWLDT01

6

供电控制及保护单元

7

控制箱

从站:

从站由MBUS超声波热量表构成

中继器:

一个中继器由以下设备组成:

数据中心:

一个数据中心由以下设备组成:

计算机

打印机

管理软件

HH08

8

总线:

总线由以下设备组成:

导线

0.5mm2×

2屏蔽线

总线分配器

每个单元的每一层楼需要一个

线槽

接线盒

热计量表系统是一种安装在以水为载体的集中供热系统中用于对热用户的采暖用热量进行分配的系统,它是依据在同样的气象条件和相同的时间内,将栋用热量表的计量热量按照户用热表分摊到户。

4.2.4.2系统的组成

热计量系统包含超声波热量计量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通讯线路、局域网通讯配件(含局域网发送模块、发送及接收端口、电脑主机、数据接收程序、数据查询程序、通讯线路)、广域网通讯配件(含广域网发送模块、发送及接收端口、远程服务器、电脑主机、数据接收程序、数据查询程序、通讯线路)等。

本系统仅做到局域网通讯部分,未含广域网通讯系统。

4.2.4.3系统各部件的功能

施工安装示意图1

施工安装示意图2

4.2.4.4、热计量和远传系统流程

4.2.4.5户内温度控制装置

自力式地暖温控系统由分集水器、回水自动温控阀组成,回水自动温控阀内置了自动感温元件和手动调温受柄,可以实现对每个房间自动温度控制,用户根据需要可自行设定室温,温控阀会自动检测房间的回水温度,如果室温回水高于温控器设定的温度时,内置感温驱动元件会自动使阀门关小,减少水流量,使室内温度降低,反之,会使阀门打开,增加进入房间的水量,使房间温度渐渐上升,最终达到设定的室温。

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温暖、舒适的环境。

根据地暖每路回水温度与房间温度成线性比的关系,房间温度高时回水温度就高,房间温度低时回水温度相应就低,回水自动温控内置的感温驱动元件,通过检测房间的回水温度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使房间达到设定的室温。

用户通过调节恒温阀手柄上印的温度刻度数字开选择所需要的温度,从而达到节能、舒适的作用。

手柄刻度与温度对照表

手柄刻度

室温℃

12

20

28

室温推荐设置值

安装方式与传统地暖一样,无须电源就能达到分室控温。

安装示意见下图1

安装示意图2

4.2.5热计量表系统的特点

热计量表系统是基于“等舒适度,等热费”的原则,依据人们享受到的供暖温度进行采暖分户计量的,充分体现了采暖供热的宗旨,体现了公平、合理和准确的原则,特点如下:

①、该系统对采暖系统水质无要求,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采暖系统中,解决了户间传热无法计量的问题,保证了采暖收费的公平性和准确性,体现了等舒适度等热费的原则;

②.系统无需安装在室内供热管网上,仅需通过调节室内温度,已达到分户计量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③.系统有独立的远传系统,数据具有数据远传功能,抄表不用入户,便于智能化小区的管理;

④.系统既适用于既有住宅建筑的改造项目,又适用于新建住宅的采暖用热量的计费;

⑤.软件设计技术成熟,数据查询方便,系统搭建方便;

⑥.局域网及广域网的运用,为数据的实时监控提供了可能,并方便远程数据的查阅、传输及存储;

⑦.超声波热量表技术成熟,精度高计量准确。

安装在楼梯间避免了入户扰民的发生;

⑧.不需要改变既有建筑的采暖系统形式,节省了既有建筑的改造费用。

4.2.6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以上介绍的温度控制系统,只是从热计量方式上解决了供热的计量问题,但是最终的目标是达到节能的最终目的,因此在采用热量计量的基础上,在住宅小区户内用户端采用自力式地暖温控分集水器,通过回水自动温控阀内置的自动感温元件和手动调温受柄,可以实现对每个房间自动温度控制,用户根据需要可自行设定室温,达到分室控温,这样可以减少用户在房内无人时,减少不必要的热能消耗,达到分室调节,达到节能的效果。

建筑物热节能,主要体现在热源的节能,这是节能改造的最终目的。

例如:

齐齐哈尔某集团投资对4栋既有砖混结构建筑的围护结构的宿舍楼进行改造,墙体外贴苯板保温,屋面采用EPS聚苯板保温,大多数用户的窗户改为塑钢窗,单元门改为防盗门,阳台封闭。

室内采暖系统进行了锁闭改造,每栋楼都安装了热计量表分配系统,共计1.258万平方米,222户,采用热计量后经过测算一个采暖季节约了230吨煤。

要达到热源节能,首先要保证用户端减少热消耗,热源才能相应的减少制热量,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将用户端的热消耗情况及时地反馈到热源,热计量表计量及温控系统的有效结合,可通过数据局传输系统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热源,是热源随时根据热消耗量来制热,尽可能的达到按需供热。

计算机终端显示效果示意如下图

4.3热网系统的改造

供热系统如果在用户端加装自力式地暖温控分集水器,势必会对热网平衡带来影响,会使整个热网系统变成变流量系统,因此需在单栋楼供热进水管上加装压力平衡阀,并在换热站加装变频控制和温度补偿系统,达到节能调控的目的。

5节能效果与增量成本分析

5.1建筑节能技术节能效果分析

节能执行现行50%的标准,无节能增量成本。

5.2经济效益分析

非承重隔墙采用保温砌块,可降低建筑物自重,利于抗震,节约粘土用量约25%以上,提高住宅建筑面积的有效利用率2%~5%。

屋面采用保温隔热层技术,采用复层错缝EPS模塑膨胀聚苯板(非上人屋面)和挤塑XPS保温板(上人屋面)做保温层,高效保温隔热。

此两项节能材料的采用,对于该地区推广这种屋面保温材料,结合本土资源,具有的较大的现实意义。

住宅外墙窗户均采用60系列单框双玻塑钢窗,由于新疆石油资源和产品丰富,塑钢生产厂家较多且形成较大规模,选择材质优良,加工工艺精良产品,是确保塑钢窗质量的关键,大规模使用塑钢窗,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5.3供热系统技术节能效果分析

两小区示范项目供热系统包括水/水换热站一座,热源均为高效燃煤锅炉提供的高温热水,通过一次管网到达换热站。

水/水换热站内全部采用变频自动调节设备,使整个供热系统可以实现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调节高温水的供给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所有水/水换热站软、硬件设备及现场一次计量仪表均运用国外进口的设备,以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及运行的可靠性。

全部水/水换热站,循环泵及补水泵全部采用变频调速,根据热网最不利点压调节循环水泵转速。

一次网、二次网调节方式均为量—质调节。

高温水通过管网到达换热站。

本小区为保障高科技供热节能项目的要求,在住宅建筑内采用带有热计量及温控系统已是供热系统设计方案的首选。

主要设备有室内自力式地暖温控分集水器、单元入口压力控制阀等。

为实现整个供热系统实现分户热计量,达到最佳节能效果提供了保证。

实现了住户按实际享受的室温进行交费,有利于调动住户节能积极性,依据自身条件和要求,自主调节供热温度和供热时间,同时也利于物业管理,避免了对空置房冬季供热,浪费能源。

6实施方案

6.1投资估算

6.1.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规定的投资估算范围。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1995

《乌鲁木齐地区单位估价汇总表》2004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0

6.1.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本投资估算包括节能示范工程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附属室外工程及各项其他费用。

两小区住宅的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及其他费用之和4%测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按工程费用及其他费用之和的3%、4%进行估算。

贷款年利率为7.95%(1年)。

6.1.3热计量系统投资估算

两小区共需资金3334.81万元,其B小区资金需求1819.99万元,C小区需求资金1514.82万元。

均为分户计量系统设备和安装调试所需资金。

6.1.4热计量系统投资估算

换热站设备表一

设备名称

单价

(万元)

总价

变频器

160KW(含控制柜)

18

72

55KW(含控制柜)一次

网管道泵

15KW(含控制柜)补水泵

热量计

工作流量400㎡/hDN250

电动调节阀

DN150

9

27

气候补偿器、室内温度补偿器

ECL200

控制机

数据处理器

10

收费系统及监控系统

30

171万元

楼栋内设备明细表二

(元)

楼栋超声波热量表

315

18500

582.75

DN20超声波热量表

3480

1900

661.2

适配器/中继器

14

12360

17.30

智能终端电源模块

900

1.26

560

0.78

供电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