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169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单元提纲答案Word格式.docx

平安

五、重点句子翻译

(1)但微颔之:

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2)尔安敢轻吾射:

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4)康肃笑而遣之:

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

(5)以我酌油知之:

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6)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射箭的技术不精湛吗?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本文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宋朝(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2)睨之,久而不去(斜着眼睛看)

(3)尔安敢轻吾射(轻视)(4)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

(5)释担而立(放下)(6)惟手熟尔(罢了)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卖油翁)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口(放在地上),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4、找出文中表现买油翁轻视陈尧咨射技神态的词语。

睨之但微颔之

5、用原文回答陈尧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射技的?

公亦以此自矜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6、读完此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

熟能生巧,告诫人们“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7、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加点词所表现出的人物心理或性格。

(1)公亦以此自矜

表现出陈尧咨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表现出卖油翁的不在意和自信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表现出卖油翁在对陈尧咨射箭本领称许的同时也知道陈尧咨“善射”的原因。

(4)康肃笑而遣之

表现出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的赞许,也表现出陈尧咨有一定的反省精神。

8、说说你对文中两个人物的看法。

陈尧咨善射,然而“以此自矜”,骄傲不可一世,有一定的反省精神。

卖油翁虽然技高一筹,但并不为此而自夸,体现出智者超然物外之志。

27、《三峡》

《三峡》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著有《水经注》。

《水经》是我国古代较为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一部文学珍品。

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效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三峡》是《水经注》的代表作。

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略无阙处:

“阙”通“缺”,断缺。

1、自

(1)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2)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2、绝

(1)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2)绝谳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

(3)哀转久绝(动词,断绝,消失)

(1)虽乘奔御风古义:

即使今义: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良多趣味古义:

确实,实在今义:

善良,好

五、重点字词

(1)略无:

一点没有,完全没有

(2)御风:

驾着

(3)至于夏水襄陵:

冲上,漫上

(4)不以疾也:

(5)或王命急宣:

有时

(6)隐天蔽日:

遮蔽

(7)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8)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9)飞漱其间:

冲荡

(10)属引凄异:

连续、连缀

(11)哀转久绝:

消失

(12)良多趣味:

确实,实在

(13)不以疾也:

认为、觉得;

相当于“如此”“这么”

(14)故渔者歌曰:

因此

(15)则素湍绿潭:

六、重点句子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就有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三峡》,回答下列问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江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人名)。

“三峡”是指巫峡、瞿塘峡、西陵峡。

2、默写文中空缺的第③段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用原文填空。

(1)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是: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三峡秋天景色的特点是林寒涧肃。

(3)高猿长啸的声音特点是: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为了突出景物的特点,文章采用了多种表现方法。

从正面进行描写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加以衬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属于生动写实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属于形象夸张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城,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5、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

太阳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溯:

逆流而上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奔驰的快马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那叫声)在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春冬的季节,那么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的清波都倒映出岸上的各种景物。

7、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重岩叠嶂,隐山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①内容:

此句是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山之高峻,江岸群山连绵,高山峻岭,挡住太阳和月亮,这样高度概括的描写,使人对三峡一带的山川有个总的印象。

②结构:

文章的总写部分,为下文分写四季特点做铺垫。

8、请分别概括第②段、第④段的段意。

第②段:

写三峡夏天的景象,着力表现夏水的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奔腾气势

第④段:

写秋季三峡的凄清悲凉

9、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

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三峡的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湍流急。

10、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季悲凉的气氛,侧面表现三峡山高峡长的地貌特点,也表现旅人的哀愁,增加文学色彩。

11、选段景物描写突出了四时不同的季节特点,试举例说明。

如写夏季暴涨的水势、湍急的江流是三峡最突出的景象。

通过“朝辞白帝,暮到江陵”的描写,把一泻千里的江水写得惊心动魄。

如通过写猿猴的叫声及“渔者歌”渲染三峡秋季悲凉的气氛,表现旅人的哀愁。

12、对《三峡》一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

《水经注》是一部有关水利的书。

B.全文按从春到冬的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的景物变化。

C.作者用“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表现山高涧深,林寒霜冷的初秋景象。

D.从“或王命急宣”一句可以看出封建帝王对兴修水利的重视。

28、《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作者徐珂,通过学习文章我们要学习蔡勉旃信守诺言,始终不渝的精神。

蔡勉旃的感人之处,是友人“不立券”且不久即去世,其子又未闻此事的情况下,能够“坚还亡友财”,蔡勉旃就是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能坚决履行自己的诺言,实在是不同凡响。

《戴震难师》主要学习戴震勤于思考,积极质疑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者段玉裁,清代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

所著《说文解字注》,为研究文字训诂学的重要参考书。

本文通过戴震难师的故事,赞扬了戴震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质疑精神。

启示我们,凡事需问一个为什么,避免盲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写作特点有

(1)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2)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化话。

1、而翁知我:

“而”通“尔”。

代词,你、你的。

2、亡何,其人亡:

“亡”通“无”,没有。

“亡何”即“无何”

1、知

(1)而翁知我(动词,了解;

把……当知己)

(2)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动词,知道)

2、言

(1)先生是年乃能言(动词,说话)

(2)日数千言不肯休(名词,字)

(3)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名词,话、言论)

(1)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古义:

怎么、哪里,表示反问今义:

(2)且父未尝语我也古义:

曾经今义:

品尝,尝试

(3)卒辇而致之古义:

归还,送还今义:

细密,精细

(4)先生是年乃能言古义:

代词,这今义:

动词,表判断

(5)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古义:

距离今义:

到某地去

(1)敦风义:

重视

(2)愕然不受:

惊讶的样子

(3)而翁知我:

(4)卒辇而致之:

归还

(5)就傅读书:

跟随老师

(6)亡何:

通“无何”,不久

(7)盖:

大概,表示推测

(8)卒:

最终

(9)几:

差不多

(10)乃:

于是,就

(11)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六、写出词类活用并翻译

卒辇而致之:

(名词用作状语,用车子运)

七、重点句子翻译

(1)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还不肯停下来。

(2)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曾子的弟子记录的?

(3)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既然这样,那么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回答下列问题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重nuò

()责,dūn()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

“嘻!

”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

“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致之。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蔡璘(lí

n)nuò

(诺)责dūn(敦)风义不语(yù

)郎君

券(quà

n)旃(zhān)愕(è

)辇(niǎn)

2、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之:

A代词,指人或物;

B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C助词,的;

D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有友某以千金寄之(A)

②蔡召其子至,归之(A)

③卒辇而致之(A)

(2)而:

A代词,你、你的;

B连词,表转折;

C连词,表并列;

D连词,表修饰。

①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B)

②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A)

③卒辇而致之(D)

3、请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字填在文中横线上。

口纸手心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友某以千金寄之(存放)

(2)不立券(票据)

(3)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告诉)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没有这回事,怎么会有存放一千两白银却没有立下凭据的情况呢?

(2)卒辇而致之。

最终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

(3)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你父亲把我当做知己,所以没有告诉你。

6、文中蔡勉旃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你赞成不赞成?

说说自己的理由。

开放性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7、蔡勉旃信守诺言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表现在这几方面:

(1)亡友寄存千金没有立字据;

(2)亡友儿子不知道寄存千金之事但他仍归还了千两白银

8、蔡勉旃为人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他的这种可贵的品质?

“重诺责,敦风义”讲诚信。

言之成理即可

29、《陌上桑》

《陌上桑》汉乐府民歌。

选自《乐府诗集》。

是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乐府民歌,又名《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属相和歌辞中的相和曲。

它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叙事名篇。

“陌”,田间小路。

“陌上”泛指田野。

乐府本是音乐机构的名称。

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包括指制定乐谱、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

所搜集的配乐的歌诗,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现存的汉乐府民歌,不过50首左右,大多是东汉时期作品。

汉乐府民歌广泛地表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妇女的悲惨遭遇,都有具体的反映。

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乐府歌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

《陌上桑》的主题思想是叙述了一位太守调戏采桑少女罗敷而遭拒绝的故事,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暴露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又歌颂了劳动妇女不慕荣华、不畏强暴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劳动人民正直纯洁的人格美及反抗阶级压迫的抗争精神。

二、一词多义

(1)使君一何愚(副词,多么)

(2)何用识夫婿(代词,什么)

(3)岱宗夫如何(代词,怎样,怎么)

(4)水何澹澹(副词,多么)

三、古今异义

(1)宁可共载不?

古义:

愿意,同意今义:

表示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取的一面

(2)罗敷前致词古义:

对……说

今义:

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

(3)但坐观罗敷古义:

因为今义:

把臀部放在椅子上支撑身体的重量

(4)为人洁白晰古义:

指人的身材相貌或性格特征今义:

指做人处世的态度

四、重点字词翻译

1、但坐观罗敷:

(仔细看)

2、下担捋髭须:

(手握东西,顺着移动)

3、使君谢罗敷:

(请问,问)

4、皆言夫婿殊:

(不一般,这里指人才出众)

5、但坐观罗敷:

(只是)

6、颇:

(略,稍)

7、何用:

(凭什么)

8、尚:

(还)

9、一何:

(多么)

10、皆:

(都)

11、缘:

(因为)

五、写出词类活用并解释

1、罗敷善蚕桑:

(名词用作动词,养蚕采桑)

2、自名为罗敷:

(名词用作动词,起名)

阅读《陌上桑》,回答下列问题。

罗敷前致词: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骑(jì

)婿(xù

)骊(lí

)鬑(liá

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东方千余骑(形容丈夫的随从众多)

(2)白马从骊驹(跟着)

(3)鬑鬑颇有须(略,稍)

(4)冉冉府中趋(形容举止舒缓的样子)

3、翻译文中加点横线的句子。

在座的众多官员都称赞我的丈夫人材出众,非同一般。

4、

(1)如果说第1自然段表现了罗敷的容貌美,那么以上选段则侧重表现了罗敷的

人格美。

(2)除秦罗敷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作品中的著名女性形象?

请试举一例,并说出她的性格特征。

例:

花木兰――爱国爱家、英勇善战、不慕名利、机智勇敢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节诗的中心内容。

写罗敷对使君的义正辞严的斥责及采用夸夫妙计压倒使君

6、这节诗采用了什么写法?

表现了罗敷是个怎样的女子?

对比、烘托表现了罗敷纯洁坚贞,不慕荣华、不畏权贵的品质和大胆泼辣的性格,尤其表现了她聪明机智的特点

7、请你合理想象使君听了罗敷夸夫后的样子。

张口结舌、不知所对,尴尬狼狈,无地自容,灰溜溜地逃之夭夭

30、《诗五首》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他自幼受到充分的文化教育。

性格倜傥不羁。

喜游名山大川,26岁出仕,游踪遍四方。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意诗人。

著有《李太白集》。

闻,说的意思。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字少伯。

他是李白的朋友。

左迁,贬谪。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B、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临川集》。

《登飞来峰》这是一首借景说理的好诗。

抒发具有政治内容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

我不怕浮云遮住望远的视线,因为我在最高层面上。

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

C、常建(708-765),籍贯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官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

与王昌龄有文字相酬。

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

现存诗57首,题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

名作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尤其前一首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广为古今传诵。

D、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历来被称为“诗圣”、“诗史”。

有名的作品有“三吏”“三别”。

“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山,本诗中指泰山。

《望岳》中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并和诗人的志向作对比,以山之雄伟衬托诗人志之远大,表达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E、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

本文选自《乐府诗集》。

他的乐府诗题材比较多样,或叙时事,或记离乱,或言志趣,或写理想。

此外,还有精彩的自然景色描绘。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

二、填写表格中空余的各项内容

篇名

作者

朝代

体裁

名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七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登飞来峰》

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五言律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望岳》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观沧海》

曹操

东汉

乐府诗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三、默写诗句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

2、《登飞来峰》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杜甫在《望岳》中,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6、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7、《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8、《陌上桑》中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的诗句是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悄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四、根据《观沧海》一诗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第一层写的是登临的地点和目的,具体地点是哪里?

目的是什么?

碣石山、观沧海

2、这首诗中哪几句是写亲临时所见的景象?

哪几句是想像的景象?

(用原文回答)

亲眼所见:

想像:

3、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曹操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4、下列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水何澹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