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2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8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共3套Word下载.docx

①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2分)(  )

A.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强壮的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②在惊心动魄的人鳖大战中,是谁刺中鲨鱼的要害,将它毙命的呢?

(2分)(  )

A.教授      B.尼摩船长       C.采珠人      D.尼德·

(3)简答题

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述祥子的前后变化。

【答】                                      

4.妈妈要为徒步行选择一款鞋,请你观察下面两则广告,根据广告内容向她做恰当推荐。

 (3分)

第二部分(37分)

阅读《望岳》,完成5-6题。

(5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2分)

6.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析泰山的特点。

(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12分)

鹦鹉

刘义庆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

鹦鹉自念:

“虽乐,不可久也。

”便去。

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

“汝虽有志,何足云也!

”对曰:

“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

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天神嘉感,即为雨灭火。

(《宣验记》)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便去()然尝侨居是山()

g.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与其余三项句式不相回?

A.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

B.求二石兽于水中。

(《河中石兽》)

C.汝虽有志,何足云也!

D.何陋之有?

(《陋室铭》)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虽乐,不可久也。

②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10.作者从正侧两面表现了鹦鹉的重情重义,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简析。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11-12题。

古松礼赞

白发科

风霜把你雕成了

一尊卫士,日夜守护

大山的神圣

苍劲的身姿,托起

世态的炎凉

孤独是你的血液

挺拔的柏杨,奚落

你的低矮

绚丽的枫叶,讥笑

你的独芳。

有谁知道

清晨第一缕阳光

向你问好

勇猛的苍鹰,远眺在

你宽阔的肩头

(选自《勿忘我》中国文联出版社)

11.根据诗歌内容,下列选项哪一项理解有错误?

(2分)()

A.这是一首托物喻人的现代诗歌,作者借古松赞美了生活中像它一样的人们。

B.“孤独是你的血液”一句是指古松太古老了,没有伙伴与之常相伴,所以孤独。

C.作者用柏杨的奚落、枫叶的讥笑反衬出了古松质朴无华、默默奉献的形象。

D.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和勇猛的苍鹰烘托出了古松沉稳英勇、生机蓬勃的气质。

12.你的生活中有像“古松”一样的人吗?

请写出关于他(她)的一件事例。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

(15分)

认牙

冯骥才

①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

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

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

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②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

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

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

也是费猜!

③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

④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

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

华大夫摇摇头说:

“记不得了。

⑤侦探问:

“您一上午看几号?

⑥华大夫回答:

“半天只看六号。

⑦侦探说:

“这就奇了!

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不住?

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

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⑧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

”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走桌面上蹦得老高。

他说:

“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记不得就是记不得!

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

⑨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花,不像装假。

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

⑩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

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

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

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巨匪捉拿归案了。

⑪侦探说:

“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⑫华大夫说:

“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

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

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

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⑬侦探说:

“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⑭华大夫哈哈大笑,说:

“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

⑮侦探听罢,惊奇不已。

⑯这事传出去,人们对他那费猜的事就全明白啦。

他记不住人,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

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还能不高?

(选自《俗世奇人》)

13.阅读全文,分别概括“/”划分的三个部分的内容大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

14.阅读第①段,请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华大夫医术高明的三点表现。

15.冯骥才常用天津话讲传奇故事,请根据上下文写出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16.阅读第⑧段画线句,平时没脾气的华大夫却大发脾气,你觉得矛盾吗?

请说明理由。

17.仔细阅读第⑩段,结合华大夫断定巨匪的过程简述华大夫其人。

第三部分(40分)

18.作文。

(40分)

请以“爱,因为表达而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不要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2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zǎi()体。

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感,A(灵活/灵动)的才智,无不栖身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

它生生不息地传ché

ng()着人类文明;

它B(涤荡/洗涤)污浊,提炼精cuì

(),陶yě()身心;

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ǎi()体②传ché

ng()③精cuì

()④陶yě()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2)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5)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6)予独爱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爱莲说》)

(7)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的作者曾在书中写道: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请举出使祥子“变成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

(1分)

(2)请你概述主人公最终的命运并分析造成其最终命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怪物”出现后,林肯号与“怪物”进行了几番较量:

“怪物”追逐,林肯号逃跑;

林肯号追逐,“怪物”假装逃跑;

“怪物”掀起巨大水柱,将林肯号撞翻、将舰上的人冲进大海里。

B.尼摩船长生活在大海里是为了独立和自由。

C.海底森林除了树木外,还有荆棘丛、植虫动物、各种各样的奇特的鱼。

D.离开南极后,诺第留斯号潜艇途中又遇到的严重危机是:

当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水下一千尺向北航行时,船撞到了一座暗礁上,把船划破了。

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显示位于北非撒哈拉乍得湖的水深改变状况。

约在公元前20,000年,最后一次冰河时期,乍得湖完全消失了。

直至公元前11,000年,它又再次出现。

今天湖水的深度仍然跟公元1,000年大致相同。

图二显示撒哈拉岩石艺术图(在山洞石壁上发现的古代图案或图画)和野生动物的变化样式。

(图一)

(图二)

(1)乍得湖目前的湖水深度大约是米?

(2)你要搜集图一和图二的讯息来回答这个问题。

犀牛、河马和野牛从撒哈拉岩石艺术图中消失是起于( 

)(2分)

A.最近一次冰河时期开始时。

B.乍得湖湖水最深的中段时期。

C.乍得湖湖水深度持续下降已一千多年后。

D.不间断干旱时期开始时。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7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

6.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个画面。

7.本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抒发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绝唱。

其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B.卿今当涂掌事不当坠耶(《杞人忧天》)

C.蒙乃始就学屠乃奔倚其下《狼》

D.自以为大有所益大有裨益

9.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什么描写?

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狐入瓶

万村石民之妇,祟于狐①,患之,而不能遣②。

扉后有瓶,每闻妇翁来,狐辄遁匿其中。

妇窥之熟③,暗计而不言。

一日,窜入。

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④中,焯⑤汤而沸之。

瓶热,狐呼:

“热甚!

勿恶作剧。

”妇不语。

号益急,久之无声。

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祟于狐:

受到狐的扰害。

②遣:

驱除。

③熟:

熟悉。

④釜:

古代的一种锅。

⑤焯(qiá

n)汤而沸之:

把水加温直至烧开。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中。

(2)号益急,久之无声。

1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妇人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①蝴蝶喜欢飞来飞去,时而“狂随柳絮”,时而“舞入梨花”,但是不论在何处,它们一直腾挪翻转,从来不愿沿着平缓的路径飞行。

蝴蝶的这种灵动舞步,长期启发着诗人和画家们的灵感,但也引起了人们的疑惑:

既然蝴蝶有着(相对于它们而言)如此巨大的翅膀,应该能够很容易地协调飞行姿态’,它们为何还要选择如此曲折颠簸的飞行方式呢?

②其实,这是蝴蝶对抗捕食者的一种进化策略,因为飞行的路径越古怪,捕猎者就越难抓到蝴蝶。

与那些为了充分利用气体动力学而设计强壮翅膀的鸟类相比,蝴蝶并不是非常专业的飞行员,它们所追求的并不是飞行的速度和高度,而是敏捷的变向能力。

而且,蝴蝶“乱飞”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干扰捕猎者的预判,还能让捕猎者难以近身。

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蝴蝶的飞行方式做了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蝴蝶在推进自身向前时伴随着许许多多的上升下落,这样可以在周围产生汹涌的气体湍流,这种湍流干扰了捕猎者的攻击路线。

所以,毒性大的蝴蝶往往比无毒的蝴蝶飞得更平缓,因为它们不怎么屑于采用这种逃避的策略了。

③这种高难度的“乱飞”是如何做到的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宄了蝴蝶的身体特点。

人们很久以来就知道,蝴蝶的前翅与它们的肌肉连接,而后翅只是被动地由前翅带动,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科学家们试着通过逐渐消减蝴蝶的后翅,来调查一下后翅的作用。

他们发现,即使所有的后翅都被去掉,蝴蝶仍然可以持续地飞行,而且飞行路线仍然可以像往常那样曲折,但是飞行和转弯的速度慢了许多。

很明显,蝴蝶的

后翅并不用来提供飞行升力,而是专门用来增强身体转弯时的灵活性。

④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通过解剖估算了蝴蝶身体各个部分的重量,然后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了蝴蝶的飞行运动,发现蝴蝶在飞行时,除了翅膀,其身体也承担了很重要的作用。

蝴蝶可以改变身体和翅膀的相对位置来调整重心,增强身体的可操作性(比如转身),这就好像溜冰选手或者跳水运动员通过摆动手臂和腿来改变身体重力的空间分布,因此可以做出漂亮的动作。

帝王蝶尤其精通此道,它们可以在比其自身身长还短的距离内实现90度转弯。

⑤然而,蝴蝶还有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它们大都色彩鲜艳,更容易引起捕猎者的注意,这似乎违反了蝴蝶的进化策略。

现在科学家们发现,蝴蝶艳丽的外表体现了它们的生物智慧。

蝴蝶最初是从飞蛾进化而来的,飞蛾喜欢夜间活动,它们率先进化出了大翅膀和闪避的本领对抗蝙蝠。

蝴蝶只在白天活动,它们也有着巨大的翅膀,对于鸟类而言无论如何都是很容易看到的,于是它们索性将身体进化成很显眼的色彩,以此用作一种宣传——蝴蝶是非常难捉的。

如果一只年轻的缺乏狩猎经验的鸟儿看到了一只鲜艳的蝴蝶,它会想:

“哇哦,瞧瞧这块肥肉,它是我的了。

”但很快这只鸟发现,蝴蝶不仅难以赶上,即使抓到了它们,它们也是很滑的,因为蝴蝶翅膀覆盖着鳞片,容易逃脱。

久而久之,鸟就会意识到抓获蝴蝶实在是太费力了,渐渐地就失去了对蝴蝶的兴趣,转而考虑其他猎物了。

⑥所以,蝴蝶以它独特的生物智慧,既保护了自己,又在自然界留下了一道艳丽的风景。

12.怎样理解第①段在选文中的作用?

13.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4.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蝴蝶的后翅是专门用来增强身体转弯时的灵活性的。

B.蝴蝶所追求的并不是敏捷的变向能力,而是飞行的速度和高度。

C.蝴蝶可以改变身体和翅膀的相对位置来调整重心,增强身体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做出漂亮的动作。

D.蝴蝶大都色彩鲜艳,是以此用作一种宣传——一蝴蝶是非常难捉的。

(18分)

书匠

陈人波

①我是在一个小书摊上认识他的。

他卖书,我买书;

他是摊主,我是顾客。

②那天,偶尔路过,忽见一处小书摊上堆着些旧书,便不禁心痒,大步过去,站到了书摊前。

眼睛扫描一番之后,便随手翻了几下《要面子的中国人》,觉得有些价值,便想买下。

但书上明码定价七元五角,他却抬到了十元,还声明一分不少。

我嫌他的书太贵,便转身走了。

他却从旁边伸过一只手来,把我紧紧拉住,并让我坐到他的一张小凳上,一双犀利的眼睛全方位地把我打量一阵之后,便涎沫四溅地把我“训”了起来。

③他先毫不客气地问我,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中国人为了争面子护尊严而奋斗不息、视死如归吗?

又知道多少中国人在权力与屠刀面前屈膝受辱、掉尽了面子吗?

请买下这本书吧,花十元钱就知道中国历史上这么多事情,不值得吗?

接着他又问我,知道现在纸张、印刷提价了多少吗?

我闭目养神,让六根清净,等他问完了,才开了口。

我说:

“你真行,我服了,你的书我买了吧。

”这时,他才哈哈大笑起来,把书塞到我手里,接过十元钱,让我走了。

④某晚,我与朋友在茶坊喝茶,偶然又遇上了他。

过了一会儿,不知什么时候,他已坐到了我身边,热情地与我聊了起来。

这时,我才知道他姓何,年纪已六十开外,是某农场中学一位语文教师,前两年退休了,便来城里投奔亲戚,开了这个小书摊。

他的小书摊可谓“小”,占地不过几平方米,几块木板搭在一条黑乎乎的小巷的一个角落里。

木板上堆着的几乎都是旧书,报纸却只有一份《海南日报》。

每天吃过早点后,他便守着他的小书捧专步磊森。

冬番晚餐吃的都是盒饭或快食面,生活有些苍凉。

但他认为,一个老书匠晚年还能与书为伴,让书香陶冶老情怀也算满足了,再者虽然他的书摊简陋,但生意却不坏,每月下来总能赚三四百元,倒也欢欢喜喜。

⑤他还告坼我,他十九岁那年就因国家需要提前从师范学校毕业,走上了讲台,屈指算来,已有三十五年教龄,算是一名老书匠了,退休前还入了党呢。

如今别了三尺讲台,心里倒不是滋味呢,梦里还常常回到那个他熟悉的地方,回到一双双黑眼睛的面前。

他跟我说这些时,老花眼镜后面竞渗出了莹莹的泪珠,仿佛有一串动人的故事欲从泪水里涌来,使我触摸到了一个老书匠炽热的心跳和深沉的情感。

⑥又过了几多时日,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又来到了他的小书摊前。

只见一群孩子正围坐在他身边,一字一句地跟着他朗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他见我来了,便招呼我坐下,感慨地说,每逢节假日或星期天,这些邻居的孩子们都爱到这里来听他讲故事,有时他便教他们念念写写或辅导他们做作业,很有乐趣。

也许,这就是一个老书匠拳拳的青春情怀吧,小小书摊竞又成了他的大课堂。

他把知识带给孩子们,把明天的希望也带给了孩子们。

⑦我愿常来光顾他的小书摊,看看他这位老书匠,学他的经营之道,听他教导孩子们的声音……(有删改)

15.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我”和书匠的三次相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