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24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剧本写作练习word范文 24页Word文档格式.docx

21、人物是影视剧作的核心。

22、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但他又说:

“艺术是创造性的工作。

”可见,创造人物,实际上指的是“创造人物性格”。

23、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

“刻画‘性格’,应如安排情节那样,求其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

某种性格的人物说某一句话,做某一桩事,须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

一桩事件随另一桩而发生,须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

24、《城南旧事》中小英子看着骆驼嚼草,自己的上下腭也不由自主地动起来的动作,表现了她的天真和稚

气。

25、《红衣少女》中安然那双纯净坦荡的眼睛,表现了这位少女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审视。

26、法国戏剧作家乔治·

普罗第所归纳的著名的“三十六种模式”。

27、剖析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影片例子:

中国影片《小花》、《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天云山传奇》;

西

方电影《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野草莓》、《八部半》等。

28、《泰坦尼克号》中8个把故事推向前进的情节点。

29、19世纪末,易卜生首创了一种舞台剧,它形成了嗣后75年后起剧作家们的主要模式。

30、“生活流”电影主张“让生活本身说话”,按照“生活本身的自然流动”,对生活作一种“纯”客观的记

录。

31、“意识流”电影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心灵的非理性的下意识去表现世界,这就必然使下意识成为影片情节

的基础。

32、1981年获得法国电影艺术最高凯撒奖,由特吕弗拍摄的《最后一班地铁》便是一部被西方电影理论认为

“恢复了传统的叙述方式”的影片。

33、影视剧作结构的表现技巧:

对比、平行、象征、动作的交叉发展、重复、视点。

34、在现代电影中,主观视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影片中,特别是在意识流影片或中国的心理影片中。

如法

国影片《广岛之恋》便是以法国女演员的视点来结构全片的,而在中国影片《天云山传奇》中,则主要通过女主人公宋薇的视点展开剧情的。

35、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是拒绝使用电影声音最激烈和最严厉的一个。

36、戏剧性观念形成的风格样式,四种风格样式对应哪几部电影:

《玛丽亚·

布劳恩的婚姻》、《红衣主教》、

《鳄鱼邓迪》、《坠入情网》、《致命的诱惑》、《漂亮的女人》。

37、影片《魂断蓝桥》拍摄于1940年,据有关资料记载,作者雷缪是在影片中运用“回忆形式”最先的设计

者,而影片《魂断蓝桥》又是美国影片中运用“回忆形式”较早的一部。

38、影片《魂断蓝桥》所以要在安排情节时,用罗依回忆的形式。

39、席勒在《论悲剧艺术》中说:

“一个新手就会把惊心动魄的雷电,一撒手,全部朝人们心里仍去,结果毫

无收获,而艺术家则是不段放出小型的霹雳,一步一步向目的走去,正好这样完全穿透别人的灵魂,只有逐渐推进、层次加深,才能感动被人的灵魂”。

40、一般的电影史均以阿瑟·

佩恩拍摄的《邦妮和布莱德》(1967年)为新与旧的分界线。

41、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及影片有柴戈蒂尼编剧、德·

西卡导演的《偷自行车的人》,德·

桑蒂斯导演

的《罗马11时》,罗西里尼导演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意志零年》等。

42、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是一部“以完整影片体现纪实风格”的影片。

43、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理论奠基人、著名新现实主义电影编剧柴戈蒂尼(《偷自行车的人》、《温别而托·

D》、

《米兰的奇迹》等)。

44、散文式风格样式影片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强调纪实性,要求纪实主义地表现现实生活;

第二个特征是

它不仅强调生活的纪实性,而且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偏重于抒写真情实感;

第三个特征是“接一轮之,一索引千钧”,虽着笔于细小微末之处,却又处处与整体相联系,起着“以一当十”的作用;

第四个特征

是“形散而神不散”。

45、在《基督山恩仇记》一书中,基督山伯爵曾批评过一个青年人画的一幅画,他说:

“照搬生活,是背叛生

活”。

46、《广岛之恋》是由法国著名导演阿仑·

雷乃执导于1959年,是一部黑白影片。

47、从《广岛之恋》这部影片可以看出:

第一整部影片是依据法国女演员的意识活动结构起来的;

第二影片

包含了两个时空;

第三影片采用这种叙事方式的目的,在于剖析法国女演员的内心世界。

48、1914年——《黒籍冤魂》

49、西方第一部改编影片1902年,这就是法国的梅里爱根据儒勒·

凡尔勒和H.G.威尔斯同名小说《月球旅行

记》改编。

50、1981年,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天云山传奇》,根据鲁彦周同名小说改编。

1982年,第二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根据鲁彦周同名小说改编。

1983年,第三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人到中年》,根据谌容同名小说改编;

《骆驼祥子》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

1984年,第四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乡音》,由王一民编剧,不是改编作品。

1985年,第五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红衣少女》,根据铁凝的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

1986年,第六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野山》,根据贾平凹的小说《鸡窝洼的人家》改编。

1987年,第七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芙蓉镇》,根据古华同名小说改编。

1988年,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老井》,根据郑义同名小说改编。

1989年,第九届空缺。

1990年,第十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开国大典》,不是改编作品。

1991年,第十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焦裕禄》,不是改编作品。

1992年,第十二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大决战》,不是改编作品。

1993年,第十三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秋菊打官司》,

1994年,第十四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凤凰琴》,根据刘醒龙的同名小说改编。

1995年,第十五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被告山杠爷》,根据李一清的同名小说改编。

1996年,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红樱桃》,不是改编作品。

1997年,第十七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鸦片战争》,不是改编作品。

1998年,第十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安居》,不是改编作品。

1999年,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那山,那人,那狗》,根据彭见明的同名小说改编。

51、《城南旧事》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

52、《广岛之恋》的编剧玛格丽特·

杜拉和影片《去年在巴里昂巴德》的编剧阿仑·

罗布—格里叶。

阿仑·

罗布—格里叶曾于1984年6月应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世界电影学会的邀请来我国访问。

53、我国电影三种改编方式及对应的影片:

第一,忠实于原著精神基础上的创造,对应影片:

《祝福》、《骆驼

祥子》、《城南旧事》;

第二,忠实原著文字语言的改编(也被成为“描红式”的改编),对应影片:

《乡村牧师的日记》、《老人与海》;

第三,最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对应影片:

《名字:

卡门》。

二、选择

1、连续式蒙太奇:

这是电影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蒙太奇手法,因此是影片的主要叙述方式,它按照电影故事

的结构、情节线索的发展,条理分明、层次井然地表现下去,造成叙事上的连贯性。

(选择)

2、平行式蒙太奇:

平行式蒙太奇和连续式蒙太奇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单线索的,而前者是多线索的。

3、交叉式蒙太奇:

如果让具有同时性的两个以上的平行动作或场面交替出现,这就是交叉式蒙太奇。

4、积累式蒙太奇:

把一连串性质相近、说明同一内容的镜头组接在一起,造成视觉形象的积累效果,叫做积

累式蒙太奇。

5、复现式蒙太奇:

影片的前面已经出现过的画面,包括人物的动作或对话,场面、道具、音乐等等,后面重

复出现,产生出前呼后应的艺术效果,叫复现式蒙太奇。

6、颠倒式蒙太奇:

把剧情从现在转到过去,又从过去转回到现在,造成倒叙或插叙的艺术效果,这就是颠倒

式蒙太奇。

7、对比蒙太奇:

把不同内涵,不同画面形象的镜头组接起来,造成强烈的对比关系,这就是对比式蒙太奇。

8、隐喻蒙太奇:

它和对比蒙太奇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蒙太奇是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对比,

而隐喻蒙太奇则是将外表相同、实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加以并列,以此喻彼,顾又称“类比蒙太奇”。

9、象征蒙太奇:

用某一具体事物去和另一事物并列,用以表现出这一事物的某种意义,叫象征蒙太奇。

10、抒情蒙太奇:

电影属于叙事艺术,但好的电影往往又具有诗情。

抒情蒙太奇就是创造影片诗意的一种手法。

三、名词解释

1、会话电影:

电影一旦能发声,便导致了影片创作者过于依赖声音的倾向。

如大量使用“对话”,故而早期

的有声片又被称为“会话电影”。

2、声画合一:

是指画面中的形象和它所发出来的声音同时出现,又同是消失,两者相互吻合。

所以又可以叫

做“声画同步”。

3、声画分立:

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相互离异;

或者说,观众听到的声音和观众所看到的画面不

一致,所以叫“声画分立”。

4、声画对位:

是指声音和画面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它们各自以其内在节奏独立发展,分头并进,最终而又

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说明着同一含义。

这种声画结构的形式,就叫做“声画对位”。

5、蒙太奇:

(MONTAGE)这个词的原意是安装、组合、构成,是法国建筑学上的一个名词,借用到电影中,

指镜头和镜头的组接。

6、强迫性的艺术:

通过各种镜头的运用,去突出电影所要表现的内容,并引导观众去欣赏和注意这些内容的。

7、叙事性的蒙太奇:

是用来讲清楚故事,交代清楚情节的。

可以分为连续式、平行式、交叉式、积累式、复

现式、和颠倒式等基本形式。

8、表现性的蒙太奇:

是指用来加强情绪感染力的。

可分为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象征蒙太奇、抒情蒙太

奇等。

9、长镜头:

就是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

展中时间和空间的连贯性,所以,又称“段落镜头”。

10、视觉的主题:

著名的法国电影导演雷内·

克莱尔把电影的主题称为“视觉的主题”。

11、主题:

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

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是,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

12、无中生有:

主题在作家的心中逐渐明确和清晰起来之后,它就成为创作的目标,作家始终在这一灵魂的统

率下进行着全部创作活动。

13、情节:

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14、类型片:

就是按照不同类型的规定去制作影片。

15、情节点:

是一个事件,它‘勾住’动作,并且把他/它转向另一方向。

16、影视剧作的结构:

结构就是对创作素材的布局和裁剪,也就是对情节的安排。

17、镜头:

是指从开机到停机所摄制的影片中最小的单位。

18、主观视点:

是用影片中人物的眼睛去观察他身边的人和事。

这种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视线拍摄的镜头,又

可以叫做主观镜头。

19、叙述性的语言:

包括人物造型描写,造型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手势等)以及景物描写。

20、独白:

是指角色在规定情景下产生的内心活动,并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

因此,它也就成为一种从内部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手段。

21、旁白:

在影视剧中往往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它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22、风格:

最初的意思是柱子或棍子,后来把写字用的棍子就叫做风格。

并由此演变出另一种含义,即把“笔

调”或“阐述思想的方式”叫做风格。

23、舞台化:

戏剧家根据舞台的法则,在创作中为适宜于舞台演出而创造的诸种条件。

24、新现实主义:

强调以高度的纪实性去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和表现普通人的精神美,并借此揭露出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存在于意大利生活中的许多尖锐问题:

失业、贫困、抵抗运动。

因此,新现实主义被成为新时代条件下的批判现实主义。

25、诗电影:

一种导源于对电影的抒情诗本性的理解的电影风格样式,叫做诗电影。

26、描红式改编:

忠实原著文字语言的改编。

四、思考

1、为什么说人物是影视剧作的核心?

这是因为,人物是影片主题的体现者,矛盾冲突要靠人物来展开,情节的安排、场面的处理、细节的选择和运用,也都要以人物为依据。

所以,影视剧创作必须抓住写人物这个中心,抓住了人物也就抓住了影视剧创作的关键。

2、怎样塑造人物性格?

把人物放到一定的环境中去,也就是一定的人物关系中去,特别是放到包含着矛盾冲突(或“抵触”,或“差异”)的人物关系中去,就可以展示出他的行动和语言,看到他的性格特征。

3、在影视剧中塑造人物形象,需注意什么特点?

影视剧注意依靠视觉形象作用于观众,因此,影视剧中的人物必须具有视觉造型的特点。

它又包含造型的动作、具有视觉造型性的环境,以及用造型的手段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为什么强调情节的典型化和提炼?

虽然情节来自生活,而生活又是广阔无限的,是纷纭复杂的,是绚丽多姿的。

但生活是以杂乱无序的、平淡无奇的自然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因此,电影编剧在从生活中选择素材,组织情节时,首先要熟悉生活、理解生活,但还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去“编”,要编出个“乌有之乡”来。

但这个“编”绝不允许脱离生活,去

篇二: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全文)

第一章电影剧本是什么?

第二章主题

第三章人物

第四章构成人物

第五章创造人物

第六章结尾与开端

第七章建置

第八章段落

第九章情节点

第十章场面

第十一章构筑剧本

第十二章写电影剧本

第十三章剧本的形式

第十四章改编

第十五章论合作

第十六章剧本写完之后

第十七章作者札记

在本章我们将介绍戏剧式结构的示例

电影剧本是什么?

是一部故事片的指南或概要吗?

是蓝图吗?

是图表吗?

是一系列通过对话和描写来叙述的形象、场景、段落等,就像一串联系在一起的珍珠项链一样吗?

一幅梦境中的风景画吗,是一些思想的汇集吗?

电影剧本究竟是什么?

首先,它不是小说,当然它也绝对不是戏剧。

如果你看一部小说而且尝试着去确定它的基本特性时,你会发现那种戏剧性行为动作、故事线等,时

常是发生在主要人物的头脑中。

我们(读者)是在偷窥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动作、记忆、梦

幻、希望、野心、见识和更多的东西。

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位人物,那么故事线则随着视角而变化,但时常

是又返回到原来的主要人物那里。

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

作的“头脑幻景”之中。

在戏剧(舞台剧)中,行为动作和故事线则发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观众是第四面墙,偷

听舞台人物的秘密。

人物用语言来交谈他们的希望、梦幻、过去和将来的计划,讨论他们的需求、欲望、

恐惧和矛盾等。

这样,戏剧中的行为动作产生于戏剧的对白语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头讲述出来的文字

电影则不同。

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

它所打交道的是图像、画面、

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胶片;

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

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

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

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性结构之中。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

所有的电

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

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

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

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

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

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

开端(beginning)中段(middle)结尾(end)

││

A──·

───┼───·

───────┼─────Z

建置(setup)对抗(confrontation)结局(resolution)

第1~30页第30~90页第90~120页

情节点Ⅰ(PlotPoint)情节点Ⅱ

第25——27页第85——90页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包括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我们把这一电影剧本的模式称之为示例(Paradigm)①。

它就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

表中的示例象一张桌子:

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

在此示例范围内,可有方桌子、长桌子、

圆桌子、高桌子、矮桌子、矩形桌子、可调节的桌子等等。

以此示例为样板,我们可以随意制作各种各样

的桌子──反正都是一张桌面加上(通常是)四条腿。

这个示例是确定无疑的。

上面的图表就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示例。

下面我们将其分解:

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

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规矩是不变的──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

第一幕是开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这是因为你要用30页左右的稿纸去建置(确定)你的故事

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

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

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的决定。

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

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

本的头十页。

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你应该用大约十页的篇幅来让读者明白谁是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

以《唐人街》(Chinatown)为例:

第一页使我们知道杰克·

吉蒂斯(杰克·

尼科尔森JackNicholson饰)是

地区调查所的一位不拘小节的私人侦探。

在第五页我们认识了一位墨尔雷太太(狄安娜·

莱德Di-

aneLadd饰)。

她要雇用杰克·

吉蒂斯去调查“我丈夫和谁正在乱搞”。

这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主要问题

,而且它提供了一股导致最后解决的戏剧动力。

在第一幕结尾处要有一个情节点。

所谓情节点就是一个事变或事件,它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

转向另一方向。

这一事件一般出现在第25~27页之间。

在《唐人街》之中,当报纸上发表了声称墨尔雷先

生在“爱巢”之中被人抓住的故事之后,真的墨尔雷太太(费伊·

邓纳维FayeDunaway饰)和她的律师来到

事务所,恐吓说要提出诉讼。

她是不是那位雇用杰克·

尼科尔森②的真

的墨尔雷太太?

又是谁雇人冒充墨

尔雷太太呢?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这个事件就把故事转引到了另一个方向:

杰克·

尼科尔森作为事件的幸

存者必须弄清楚,是谁在摆布他,并且为了什么。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

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

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

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

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

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在《

唐人街》这个侦探故事中,第二幕就是杰克·

尼科尔森与一些势力发生了冲突,这些势力不愿意让他调查

出谁应该对墨尔雷先生之死以及争水丑闻负责。

尼科尔森所需要克服的障碍支配着这个故事的戏剧

性动作(dramaticaction)。

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85页至90页之间。

在《唐人街》中,第二幕的结尾的情节点就是

尼科尔森在墨尔雷先生被谋杀的水池中找到了一副眼镜,并知道它不是墨尔雷的就是属于那个谋

杀者的。

这样就把故事引入到结局部分。

第三幕,或称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

故事是如何结束的?

主人公怎么样了?

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等等。

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

那种模棱

两可,含义暧昧的结尾,现在已经过时了。

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着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

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

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

局。

篇三:

60.小剧本的写作

一、专题解析

戏剧艺术的创作手段是其他艺术样式的综合。

文学为戏剧带来语言与文字,音乐为戏剧带来音响与节奏,绘画为戏剧带来色彩与线条?

?

最重要的是诗歌为戏剧带来了想象力与激情,这就是戏剧被称为综合艺术的内在道理。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

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

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

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

好的剧本,能够具备适合阅读,也可能创造杰出舞台表演的双重价值。

二、知识结构图

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

一)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一解析

舞台指示是剧本里的叙述性文字说明。

内容包括对人物的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

它是剧本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段。

中国传统戏曲剧本中的“科”或“介”也属舞台指示。

片断一:

[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潮湿的空气,低压着在屋内的人,使人成为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