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6539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保护计划要点Word格式.docx

由日本引进陆封型,香鱼也是日本岐阜县的县鱼。

2.1.2香鱼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鱼类是生物链中的一环,它既是一些动物的食物,又可以吃掉掉到水中的生物,保持水体的清洁,粪便又可以成为浮游生物和水草的养料,对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香鱼是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以我省

宁海凫溪香鱼为例,开口摄食后至体长15mm的幼鱼完全摄食浮游动物,如桡足类卵、轮虫、桡足类、贝类的幼体等;

体长45-70mm时能摄食大型浮游动物,如鳃足类、端足类、贝类的幼体等;

成鱼主要刮食河底石砾上的藻类,如硅藻、蓝藻及绿藻等。

22浙江香鱼资源基本状况

浙江省为中国香鱼的主要产地,浙南温州乐清湾沿岸环绕北雁荡山的水涨溪、大芙蓉溪、楠溪江历史上素以盛产香鱼而闻名于世⑴。

浙江香鱼分布较广,

主要分布在象山港以南的浙江中部和南部沿海的江河溪流中,其中尤以雁荡山水

域、楠溪江、飞云江和宁海凫溪等地香鱼较著名,浙江其它河流中有零星分布⑵。

其中,雁荡山香鱼主要分布在大荆溪、清江上游黄金溪和白溪溪流中。

雁荡山的蒲溪湾、松波溪、筋竹涧和芙蓉黄金溪都盛产香鱼,尤其以大荆石门潭的香鱼品质为最佳⑻。

1976年清江方江屿处建成大坝后,由于香鱼的洄游通道被切断,清江上游芙蓉溪流中的香鱼资源已濒临绝迹。

作为国家级风景区,雁荡山对溪流

鱼类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由于栖息环境进一步恶化、保护措施不力、无限滥捕等原因,1998年产量不足100kg,2000年以后就很少捕到,资源量已十分稀少。

具盛名500年之久的雁荡山香鱼,至今已很难捕到野生的。

楠溪江资源现状同样不容乐观。

据估计,至1995年前每年还有1吨多,1995以后产量不过100~200kg[4]。

飞云江香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总渔获量在数十吨左右,而80年代以来,飞云江香鱼的年总渔获数量逐年急剧减少,到1998年仅为250kg左右,1999年香鱼渔获量少于10kg。

据估算,2000年飞云江香鱼资源为1999年的1/4~1/3,衰退十分明显。

2.2.1浙江各地区香鱼分布面积

浙江香鱼分布地区较广,主要在象山港以南的浙江中部和南部沿海的江河溪流中(图I),其中尤以宁海县尧溪和南北雁荡等地香鱼较为著名[5]。

这些地区具有

以下特点:

多为丘陵山地,山峰连绵,峡谷深竣狭窄,林木葱郁。

流注港、湾、江河的山涧溪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且多为石砾底,因而成为香鱼良好的栖息场所。

图1浙江各水系及香鱼分布示意图

222浙江各地区香鱼养殖及保护情况

据介绍,天台龙溪淡水养殖场,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的香鱼养殖场,建于2003年。

这里出产的香鱼曾连续3年出口日本,近年改为内销。

目前,龙溪年产香鱼约80吨,占全省香鱼总产量的80%。

2011年,龙溪产的“三清牌”香鱼,在浙江省农博会上获得新产品金奖。

2.2.2.1环境及资源状况

龙溪乡地处始丰溪源头,淡水资源丰富,水质绝佳,方圆几十公里内无工厂污染。

天台龙溪淡水养殖场地处山明水秀无任何污染的龙溪乡境内,为台州市农

业龙头企业,省无公害殖地,产品注册商标“三清”牌,固定资产投入600多万

元,主要养殖鳗鱼、香鱼、杂交鲟,同时开发新品种美洲鲥和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

龙溪淡水养殖场成了无公害香鱼栖息繁衍的生态基地。

自2003年创办以来,

年养殖能力达100吨左右,2003年至2005年香鱼加工出口到日本有118吨,货值65万美元,香鱼成为当地农产品出口的一项重要产业。

2.2.2.2管理情况

2.2.2.2.1香鱼资源建设情况

2001年开始,天台县龙溪乡办养鳗场。

期间,听说日本商人从福建宁德出发,沿我国东南沿海,一直到辽东半岛寻找香鱼养殖点。

凭着多年养殖经验和对香鱼的了解,我市认为龙溪乡是养殖香鱼的绝佳地方,于是与日本在中国的代理商取得了联系。

山清水秀的龙溪乡在方圆几十公里内无工厂无污染,淡水资源丰富,水质好,

是香鱼养殖的好地方。

龙溪乡的土壤、水质、空气经最苛刻的标准监测,结果表明这里非常适宜养殖香鱼,使得香鱼顺利进入日本市场。

22222主要存在问题

1)违禁渔业作业方式

每年发生的电、毒、炸鱼案多达数百乃至上千件,这种极具破坏力的掠夺性捕捞使香鱼繁殖种群逐年大幅度减少。

这是香鱼资源衰退最主要的原因。

2)产卵场遭到破坏

建筑用船在产卵江段作业,使香鱼的产卵场遭到毁坏,机器的轰鸣声也干扰了香鱼的繁殖。

3)周围水域的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工厂开始兴建,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河道及湖泊中,导致水域被严重污染,香鱼所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威胁到了其生存。

4)鳗鱼、蟹苗捕捞对香鱼洄游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6年以前,瓯江口的鳗苗和蟹苗捕捞渔船多达1000多艘(有4000余顶网具),从头年12月份直至翌年5月份,层层拦截,在捕捞鳗苗、蟹苗的同时,也使大量香鱼幼鱼夭折⑹

2.3中国遭受的外来入侵鱼类种类

(1)虎鱼

学名:

Datnioidesmicrolepis

英文名:

SiameseTigerfish

中文异名:

虎鱼

(2)食人鱼

Serrasalmusrhombeus

SpottedPiranha,Redeyepiranha

食人鲳,水虎鱼

(3)“清道夫”鱼

Hypostomusplecostomus

Plecostomus(Suckermouthcatfish)

吸盘鱼,琵琶鱼

⑷美洲慈鲷

Taxotesjaculator

Archerfish

紫红火口

(5)麦穗鱼

Pseudorasboraparva(Temminek&

Schlegel)T

opmouthGudgeon,StoneMoroko中文异名:

罗汉鱼、砂鱼、梭鱼

2.420年来中国香鱼生态系统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其预防措施

2.4.1中国香鱼生态系统主要害虫种类

(1)车轮虫Trichodinidae

(2)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⑶微抱子虫Microsporidia

⑷三代虫Gyrodactylus

⑸指环虫Dactylogyrus

(6)鲺Argulidae

(7)弧菌Proteobacteria

(8)假单胞菌Pseudomonas

(9)收气性单胞菌Porphyromonas

三、组织目标

3.1设计理念

在日常巡护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结合浙江野生香鱼养殖保护区的实际经验,在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下,通过学习和探究有关生态学和香鱼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分析预警,从而为保护数量日益减少的香鱼开展实际保护活动并提供信息支持。

3.2适用对象及用途

(1)对生态保护有爱心人士提供参与香鱼保护的场地、活动组织。

(2)社会团体。

■⑶公益团队和组织。

(4)媒体、公益宣传活动等。

3.3常用活动资料收集和准备

3.3.1常用资料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宣传教材《鱼类的养殖技术》、《浙江地区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种群密度的测量》等以及学习参考资料。

有利于不同的社会人士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背景、能力水平等开展有效的系列研究活动。

在收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3.2资料收集口

3.3.2.1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与浙江香鱼调查区有关的各类文字描述资料。

包括地方志、旅游区和旅游点介

绍、规划与专题报告及林业、渔业、环保、旅游、气象、水利、文物、统计等部门积累的专业系统性资料。

2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外来物种名单和相关的资料。

3浙江香鱼调查区生态系统外来物种的各种照片、图片、影像资料。

4浙江香鱼的实际保存情况的各种照片、图片、影像资料。

5保护香鱼所面临的困境、潜在危险因素的调查报告,及各种照片、图片、影像资料。

3.3.2.2活动资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外来物种的知识(包括外来入侵物种和外来种区别、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外

来入侵物种可能入侵的生态系统类型、外来入侵物种的分类与识别等)。

2因地制宜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向在校学生宣传、向家人宣传、面

向社区、社会宣传、调查、考察、参加培训、志愿者行动等等)。

3研究课题项目的确立。

四、计划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野生香鱼为目标的公益组织活动,结合本地资源,开展以野生香鱼保护为载体,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现存情况进行巡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活动。

通过活动达到公众、社区及社会机构的宣传为目的;

使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对野生香鱼脆弱性,认识到保护野生香鱼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巡护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志愿者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浙江香鱼保护区的实地考察。

了解香鱼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

以“浙乡香鱼备忘录”、“外来入侵物种、生活/工业污染对野生香鱼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为主题,通过调查、采集、记录、摄影等形式向预警中心提供分析调查报告,作为向媒体及广大市民宣传野生香鱼保护的第一手资料,让更多的人关注野生香鱼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参与到保护野生香鱼的活动中来,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⑵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培养市民动手做和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创新意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让市民在具体活动中勤于思考、认真探索,努力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了解野生香鱼的现状,宣传保护野生香鱼,为保护我们美丽、和谐的生态家园而开展一系列的环保实践活动。

五、保护措施

5.1政府

香鱼资源的枯竭,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水质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拦河筑坝、过度捕捞等众多因素综合所致。

据了解,浙江多地都设有香鱼养殖场,香鱼作为一种名贵的鱼类,因其味道鲜美,在市场上销量一直居高不下。

政府作为社会行为的引导者与约束者,针对香鱼日渐衰亡的问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保护香鱼资源。

5.1.1加强对香鱼栖息流域的生态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更需要政府实施关键性举措来实践它。

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水质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浙江作为我国

东南沿海的经济水平较高的省会,在工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愈发严重。

由于香鱼的生活习性较为特殊,水质污染对香鱼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因此,政府应针对保护水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人们向河流中排放废水、垃圾,不仅是工业方面,还包括了生活垃圾的排放,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管理。

此外,政府机关还可颁布奖励政策,发现恶意破坏水环境的现象者、积极践行保护水资源的家庭与企业均可得到一定的奖励。

有奖有罚,营造起良好的保护水资源的氛围。

5.1.2倡导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挖沙与修坝的科学性

社会发展与人口增多必然导致大兴土木。

在香鱼产卵地进行的挖沙作业严重破坏了香鱼的产卵活动,大大减少了香鱼的繁殖率。

大量的伐木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水土流失的加重也造成了香鱼的生存危机。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倡导植树造林,可以实行家庭或个人认养制度,恢复植被。

对于挖沙作业,政府应规范挖沙地点,要求作业前勘察水域的环境及生物的生活习性,避免在香鱼的繁殖点进行作业。

由于香鱼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所在的流域各不相同,因此拦河筑坝对香鱼的生

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拦河筑坝会隔断流域,进行蓄水,将完全改变所在水域的环境和水文条件,并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断流现象,使香鱼的肥育生长受到影响,最终也将可能导致香鱼的绝迹。

因此,政府在实行修坝工程之前,应该派遣研究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香鱼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栖息地,选择合理的位置进行拦河筑坝。

当然,如非必要,尽量避免拦河筑坝。

5.1.3政府应制定科学的禁渔期,约束捕捞行为,积极引导人工增殖放流

据了解,浙江基本全面实施了禁渔期政策。

针对保护香鱼资源,政府应在香鱼的繁殖时期实行禁渔令,确保香鱼顺利繁殖。

随着科技的发展,捕鱼技术也日益先进,由最初的鱼竿、鱼叉、渔网,到现在的电捕鱼器、炸弹等杀伤性极强的捕鱼工具,这样的发展对鱼类无疑是灾难的开始。

政府部门必须制定出严格的规范政策,积极引导渔民的捕鱼行为,禁止使用炸弹等捕鱼,对于捕鱼地和捕鱼量也应该进行科学的约束。

据报道,浙江多地在实行香鱼人工增殖放流的政策后,香鱼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回升,效果极佳。

因此,浙江各拥有香鱼资源的地区应该效仿这个方法,积极引导渔民对香鱼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5.1.4合理宏观调控社会力量,综合保护香鱼资源

政府应该综合调控社会各界的力量,从多方面对香鱼资源进行管理,包括媒体行为、社会成员的参与等。

只是一方面的努力,很难达到好的解决效果,如果可以在社会范围内调动起多股力量共同致力于香鱼的保护,相信香鱼资源枯竭的

问题必将得到较好的缓解。

5.2媒体

媒体对社会的导向作用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但当今社会的媒体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总是扎堆播报大众有兴趣的话题与事件,如娱乐事件、民间奇闻等,反而忽略了那些大众不那么关心但又非常重要的事件,如环保问题、物种生存现状等。

正因如此,像香鱼资源枯竭的问题,大部分群众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更不会具有保护这个生物资源的意识。

5.2.1媒体发挥导向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生物的氛围

大众传媒应不一味的追求大众的喜好,应自觉承担起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

对于香鱼资源濒危的现实,媒体应积极深入基层,寻找导致香鱼资源枯竭的原因,曝光非法捕鱼、买卖香鱼的行为,利用社会舆论间接监督人们的行为,保护香鱼资源。

如今广告、海报泛滥,大多是产品的促销,鲜有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为主题的海报与广告。

在这些人们容易关注到的地方,也应该有公益广告的一席之地。

就以浙江重点保护物种香鱼而言,浙江媒体应多以广告、宣传片的形式,告诉人们香鱼资源的现状,号召社会大众加入到保护香鱼的队列中。

人们一旦有了保护香鱼的意识,那么饭店的香鱼销量也会有所降低,一旦香鱼不再是消费者追捧的对象,大肆捕捞香鱼、买卖香鱼的现象也将日益减少,香鱼资源也将得到保护。

522广泛推广保护香鱼的活动,鼓励各界人士积极参与

据了解,香鱼为浙江台州天台特产,天台县也曾开展香鱼节”,同时伴有放流鱼苗的活动。

在媒体的大力宣传下,众多慕名而来的宾客都不远千里赶来参加节日活动,并参与了鱼苗放流的活动。

这个活动不仅促进了对香鱼的保护,而且增强了人们对香鱼资源的保护意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媒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香鱼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媒体应积极的对保护香鱼的活动进行宣传与炒作,能够吸引各界人士参与保护香鱼的活动,特别是“明星效应”、“领导模范”的作用,更加能推广活动的影响力。

5.3民众

5.3.1民众规范自身行为,严禁捕捞

由于香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亚洲被视为鱼中珍品”,在市场中消费量也较大,并且价格相对而言较昂贵,因此存在大量捕杀现象,这使得香鱼的数量大量减少。

因此在民众方面,应加强自身对香鱼的了解与保护,严禁捕捞野生香鱼,同时在平时生活中可以买香鱼苗进行放生。

5.3.2加强宣传,积极参与保护活动

在生物保护方面,社会上成立有专门的保护机构,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理应具备保护生物的精神。

香鱼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野生数量日益减少的同时,民众保护的参与度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从个人做起,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4科技创新

5.4.1遗传多样性分析,实现物种多样放生

生物多样性一直以来是生物保护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为了增加野生香鱼的数量,许多地方实行人工繁殖及增殖放流政策,但放生时,如果放流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必然会导致整个流域中野生香鱼的遗传多样性降低、有害隐性基因表达增加以及经济性状的衰退,最终导致物种退化⑺。

因此在人工繁殖及增殖放流之前应对香鱼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以期为香鱼的种质资源提供一定的保护。

“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一一香鱼保护计划5.4.2苗种繁殖技术,达成人工繁殖

香鱼肉质细嫩,清香无腥,有其独特风味。

但近几年来由于河水污染、人们过度捕捞、江河水利设施日益增多的前提下,香鱼资源日益减少,在需求量增大但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人工繁殖已成为必然趋势。

5.4.2.1场地选择,温度适宜

养殖场地应选择交通运输方便、电力供应充足、种苗来源有保证以及有没有汛期发生洪水的危险,同时水质水源符合以下条件的地方⑹。

采用无污染的井水

或溪水作为水源,同时要选择香鱼养殖的适宜水温,适宜范围为10~30°

C,但水

温在15~25C生长及成活率较好。

5.4.2.2池塘建设

香鱼养殖池最好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水泥池,并且要具备良好的排水管,要求在30分钟左右将全部池水排完,同时可改建鳗鱼养殖池,节约成本,但需注意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氧气的充分供应[9]O

5.4.2.3苗种培育

在苗种培育上,首先需注意培养密度,培养密度2.5万尾/m3左右,仔鱼长

至1.5~2cm时,进行分养,密度为0.5~1万尾/m3左右[10]。

同时还需注意饵料投喂与药物防病、水温控制和光照调节、充气吸污与换水。

香鱼对环境要求极高,因此在育种过程中,需要对以上因素进行严格的把控。

5.4.3成鱼养殖

与苗种培育类似,需要准备养殖池,控制苗种选择与放养密度、水质与增氧以及饵料投喂与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但也有所不同,如放养密度上密度比苗种降低,1993年试养密度为70尾/m2,1999年为29尾/m2。

近年试养密度为50~100尾。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人工养殖香鱼,在香鱼数量上已有所增加,但要从根本上保护一个物种,仍需将养殖香鱼放生野外,使其适应自然环境。

只有野生香鱼的数量得到增加,才能证明该物种真正达到了保护的效果,当然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六、活动内容及活动所需资源

6.1具体活动

(1)利用校、院、寝室的宣传栏、黑板报、墙报、校园电视台、校报开展“浙乡有鱼,留香百世”活动的意义、内容、计划活动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扩大活动的影响。

(2)开展“浙乡有鱼,留香百世”的讲座,学习有关的香鱼的知识,了解其当前现状与保护意义。

(3)开展以“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在班会中,同学们可以观看相关视频,知识问答等环节。

(4)在校园内开展以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为主题的比赛活动。

1)活动报名,以5人一组为单位;

2)初赛:

通过香鱼”相关知识的笔试,按成绩筛选出6组参加决赛的队伍;

3)决赛:

a:

现场表演与主题相关的情景剧,评委打分;

b:

绘制以浙乡有鱼,留香百世”为主题的海报,评委打分;

按两轮比赛成绩分出奖项,并给予一定奖励。

(5)招募志愿者,在校园、市内部分中小学以及市区进行宣传册的发放,进行

关于“浙乡有鱼,留香百世”的宣传。

(宣传册见计划书附页)

6.2所需的资源

1参考资料:

包括香鱼种类图册,常见栖息地图册,濒危原因分析等。

2队内常备资产:

包括队旗、宣传手册、宣传标语、活动服装(公共)。

6.3活动开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1资金不足:

通过拉赞助的方式得到一定的资金以及活动材料的资助,并提前进行资金预算,尽量将开销降到最低。

2志愿者不知如何开展活动:

准备对这些志愿者进行前期培训,将本方案的具体要求对他们进行培训,并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供其参考。

3志愿者开展活动时热情不高:

通过会议宣传活动精神,争取他们的支持,通过一定的志愿者时间作为奖励。

4学生或市民不愿配合我们的活动:

先进行口头宣传,当他们表现出愿意了解的意向时再进行宣传册的发放。

七、远景规划

1一年内成立校级的香鱼保护协会”

2三年内成为浙江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参考文献:

[1]曹克驹,李明云•浙江香鱼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意见J].动物学杂志,1983(5):

27-30.

[2-3]仇建标,陈少波,黄丽等•浙江香鱼资源现状与衰退原因分析[J].《渔业现代化》2009,36(6):

63-65.

[4]陈志俭.楠溪江香鱼增殖情况初报J].水产科技情报,2003,30(3):

109-110.

⑸曹克驹,李明云.浙江香鱼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意见J].动物学杂志,1983(5):

⑹陈志俭.楠溪江香鱼增殖情况初报J].水产科技情报,2003,30(3):

[7]王广银,丁文勇,陈少波等.浙闽香鱼4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J].科技通报,

2011,27(6):

867

[8]李明云潢福永,张春丹•香鱼人工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04,23(8):

32

[9]林干云.香鱼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J].淡水养殖,2004,10:

43-44

[10]李明云,竺俊全等•香鱼苗种繁育及养成技术[J].淡水渔业,2000,30(7):

3-4

相关链接:

[1]

[2]http:

//news.i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