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74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00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中考生物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如果②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①和③内的血液分别是(  )

A.动脉血、动脉血B.静脉血、静脉血

C.动脉血、静脉血D.静脉血、动脉血

2.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

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

假设A、B、C、E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

C.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

3.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

00﹣第二天早7:

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

A.补充大棚CO2B.补充大棚O2

C.降低大棚温度D.降低大棚湿度

4.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

某同学用缺氮的营养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

A.剪掉根尖的幼苗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D.完整的幼苗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6.玉米种子的糯性与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将糯玉米(aa)—行,非糯玉米(AA)—行交替种植,异花传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非糯玉米粒B.非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糯玉米粒

C.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D.非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

7.下图是小景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图甲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相对安静状态下测得的

B.图乙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测得的

C.M点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正处于舒张状态

D.N点时,喉口处于未被会厌软骨盖住的开放状态

8.如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

胸廓容积扩大

B.b→c时:

吸气,膈肌收缩

C.c→d时:

呼气,膈顶下降

D.c→d时:

外界气压>肺内气压

9.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间是寄生关系

10.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排放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

有研究者计了这段时间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种类

年份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20年

1930年

1940年

1950年

1960年

深色桦尺蛾

65

70

69

58

130

222

323

440

浅色桦尺蛾

451

462

445

450

303

212

128

70

 

A.1920~1960年,桦尺蛾的数量呈现出浅色的逐渐减少,深色的逐渐增加

B.浅色和深色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由于环境污染,浅色的桦尺蛾在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深色

D.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1.下列选项中,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相符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B.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D.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爬行的习性

12.图为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有成形的细胞核

B.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甲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D.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与乙细胞一样能作为亲子鉴定的原材料

13.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明的妈妈做了双眼皮手术,她不能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她的子女[Failedtodownloadimage:

http:

//192.168.0.10:

8086/QBM/2019/3/26/2168996495728640/2169488000483328/STEM/5e582f0ed2564492a7b4b21d63e65ab6.png]

B.女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

C.某夫妇生的第一胎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Failedtodownloadimage:

http:

//192.168.0.10:

8086/QBM/2019/3/26/2168996495728640/2169488000483328/STEM/5e582f0ed2564492a7b4b21d63e65ab6.png]

D.一只黑色雄鼠(控制毛色的基因为AA)和一只灰色雌鼠(控制毛色的基因为aa,黑色相对于灰色为显性)交配,它们的子一代将既有黑色的,也有灰色的

15.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氧气增加B.二氧化碳减少

C.尿素减少D.血糖浓度增加

16.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顺序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②草尽狐兔愁;③春江水暖鸭先知;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17.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B.a中的血压来自心脏的左心室

C.与a相比,c管壁薄,弹性小

D.血液从a流向c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

1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种子发芽率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C.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不需要用碘液染色

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将盖玻片盖在尾鳍上

19.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的气体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

B.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

C.经体循环,血液因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人能够控制呼吸运动暂时停止,这说明人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

20.根据图①一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

D.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

21.韦恩图表示的是事物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中甲乙、丙三者的关系,符合韦恩图的是()

序号

神经系统

脑神经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染色体

DNA

基因

 

A.①B.②C.③D.④

22.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太阳鸟在吸食花螢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3.如图是人体内某结构血流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应的结构,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若②表示肾小球则③内流尿素较多的是静脉血

B.若②表示肾小管,则③内葡萄糖含量会降低

C.若②表示小肠,则饭后③内营养物质含量会增加

D.若②表示肺,则①是肺动脉,流鲜红色的动脉血

24.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A.AB.BC.CD.D

25.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Q可以表示有性生殖

C.E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

D.F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26.炎热的夏天,食品极易腐败变质。

小刚想探究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他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但他记录的实验步骤发生了混乱。

请你帮他正确排序(  )

①将澄清的肉汤分成等量的两份,分别放入两个大小相同的试管中

②迅速将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分别插入两个试管,并用棉花塞密封(如图)

③使用酒精灯对两个试管加热灭菌

④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培养

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27.生物技术影响着人类生活。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酸奶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牛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

B.复制遗传上完全相同的个体的生物技术有克隆、扦插和试管婴儿技术等

C.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都是积极的,我们应大力发展生物技术

D.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后,棉花植物体便获得了抗虫能力,说明了基因控制性状

28.下列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培育出无病毒感染植株,提高产量

B.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获得“工程菌”来生产某些人类需要的激素、抗生素等

C.在获得白酒的过程中,要用到一种细菌将淀粉糖化、一种真菌产生酒精

D.气调包装保存食品的主要原理是改变包装内气体成分比例,控制微生物呼吸

29.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乙图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根据曲线的差异可知任何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C.图丙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D.图丁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30.下图为植物细胞部分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使细胞体积增大

B.②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C.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②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

二、综合题

31.

(1)如果某人因炎症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在心脏的(______)______中发现。

(2)图甲中血管⑥与⑦相比,其内备注成分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血液流以图丙时,e内液体在成分上与血液的区别是________;g内液体中不含葡萄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图丙中________(填字母)部位,此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作用。

(4)某人因车祸导致图甲b处受伤,此时血液的出血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针对此情况,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加压或包扎的位点是________(填“a”或“c”)。

(5)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请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

(6)根据图乙写出在③处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

________________。

32.养蚕织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下图表示桑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蚕的发育经历时期,这种发育过程从幼体到成体有较大的变化,称为。

(2)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3)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

他们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蚕和子代蚕的基因组成分别是;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推测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

(4)2008年,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

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这个事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5)蚕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请你列举两个事例:

33.果蝇是经典遗传学的“主角”,被誉为“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小昆虫。

图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实验及有关遗传学知识填空。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______。

根据图12的杂交实验,可知_____为隐性性状。

(2)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为_____。

(3)根据图的杂交实验可知,子代个体中出现长翅果蝇的几率是_____%。

34.中考复习阶段,小林通过构建概念图的方式对人体几个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如下图所示。

请你来和小林一起分析

(1)我们从自然界获取的食物进人甲系统后,主要在__________内进行消化和吸收,该器官有许多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例如:

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乙系统即________系统,其主要器官是肺,肺有许多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例如:

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丙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__作用,以及肾小管的___________作用。

(4)甲、乙、丙系统及皮肤都与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血液流经乙系统中的肺后,由_________血变成了_________血,这是由于肺泡中的_____进入了血液。

血液流经甲、丙系统及皮肤等处的组织细胞后,组织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等废物进入血液。

(5)皮肤可以通过分泌汗液排出部分废物,同时在人体免疫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请说出皮肤在免疫中的作用(答出一点即可):

___________小林通过总结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在享用大自然赐于我们食物和氧气的同时,又将废物排到生物圈。

人与自然紧紧相依,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5.尝试含无毒化学物质苯硫脲(PTC)的品味纸,父母感觉味苦,属味觉者,小丽却不觉得苦,属味盲者,小丽通过查阅资料证实,能品尝到苦味是由苦味基因(T)控制的,其遗传过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推测自己的基因组成为tt,则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2)苦味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①]_______和[②]________。

(3)母亲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含苦味基因T的生殖细胞。

(4)父亲传给女儿小丽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填“X”或“Y”)染色体。

36.向日葵原产于北美,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到云南,然后逐渐往北方传播。

其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种子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

下图表示向日葵的生长发育及部分生理过程,序号表示某些物质。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向日葵用种子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向日葵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作用是_____,该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若②为氧气,则是通过______作用产生的,该作用过程中还产生了有机物,有机物通过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一部分用于维持生命活动,一部分储存起来。

(4)向日葵植株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以③______状态(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该物质参与了生物圈的______。

37.生姜是我市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其根状茎除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外,还含有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等,能集药用、营养、调味功能于一身。

请回答:

(1)生姜根状茎膨大时需要进行浇水灌溉,这时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浇水后叶片上的气孔张开,此时保卫细胞处于________状态。

(2)生姜种植时使用的各种肥料,能为其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根尖成熟区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姜用根状茎繁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无菌等适宜条件下,技术人员利用________技术能把茎尖细胞培养成脱毒生姜幼苗。

(4)生姜是多种中药制剂的原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使用价值;很多以生姜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上标有“OTC”字样,这表明此类药物为________药。

(5)夏季温度过高,生姜会出现减产现象。

为研究高温影响生姜产量的原因,技术人员对生姜叶片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曲线:

分析上图数据可以看出,高温造成生姜减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合理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保证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请分析回答:

(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过程):

(1)消化系统中蛋白质开始化学性消化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小肠适于A过程的特殊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B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完成的。

(3)红细胞在肺部获取氧气后,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各处的________将氧气释放;氧气到达骨骼肌细胞后,参与细胞内的________过程。

(4)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图中心脏的[]________;在肾单位内,尿素会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5)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内。

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画出血液流经下列血管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_(P点是起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

【详解】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

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

因此如果②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①肺动脉和③肺静脉内的血液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

故选:

D。

【点睛】

会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是解题前提。

2.C

解析:

C

【解析】

B区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E区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C区具备了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A区没有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将该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是A、B、E。

A正确;

水由导管运输。

主叶脉的D点处用小刀切断,A区没有水,C区有水,其它条件相同,因此A区和C区形成对照的变量是水。

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B正确;

若设置B区和C区进行对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因此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C错误;

C区和E区进行对照,变量是光,因此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D正确。

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室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结合图示信息分析答题。

【详解】

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取决于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当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光合作用的吸收量,棚内二氧化碳量升高,反之二氧化碳量降低。

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该棚内的二氧化碳呈现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化,每天日出前(7时左右),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积累在棚内,使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值。

在a点,此时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最低,所以打开通风口的目的补充大棚CO2,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故选A。

【点睛】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光照时间、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据此可以很好的在农业上进行运用。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子叶,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

【详解】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剪掉根尖的幼苗吸水能力下降,植物出现缺水症状,A不符合题意;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还有另一片子叶能够提供营养,最先不会出现缺氮症状,B不符合题意;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种子里的营养供给切断,无机盐的需要只能从营养液提供,而营养液缺氮,故能最先出现缺氮症状,C符合题意;完整的幼苗,两片子叶仍有营养,不会最先出现缺氮症状,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明确种子的萌发营养物质贮存的部位中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又伴随着物质循环。

能量在食物网中流动遵循的规律:

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详解】

A.①的箭头指向动物,表示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消耗绿色植物中的能量以维持自身生活,即植物体内能量流向动物,故A错误。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B正确。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等,故C正确。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等,故D正确。

故选:

A。

6.A

解析:

A

【解析】

玉米种子糯性基因组成是aa,属于隐性性状,非糯性属于显性性状,现非糯性的基因组成是AA,是纯合子,因此,将糯玉米(aa)—行,非糯玉米(AA)—行交替种植,异花传粉,非糯玉米花粉会提供A基因,糯玉米的花粉提供a基因,因此其结果是果糯玉米上可能有非糯玉米粒,其基因组成是Aa,是杂合子,非糯玉米植株上没有糯玉米粒。

故选A。

7.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在不同的运动时呼吸的情况。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运动强度不同,呼吸的深度不同。

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

【详解】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