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693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版]滑雪场乐园钢结构施工应急预案(11页)文档格式.docx

领导组

通讯组抢险组警戒组调查组

职责和分工

负责统一指挥、调动,并根据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采取对应措施并组织实施。

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有关援助部门(机关)报告请求援助,事后对发生事故的原因组织人员调查,对造成重大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

负责联络和车辆调度等事宜,同时与附近医院和救援机构联系,让他们作好接收伤员准备,经项目经理同意,对外上报事故情况。

迅速召集小组成员在五分钟内赶到出现险情事故现场,实施抢险救灾,并在接报后第一时间将灾情向指挥部报告。

负责组织值班门卫人员、保安人员,将人群疏散到安全地带,保持主干道畅通,加强治安警戒,防止因人员混乱而造成物资财产被破坏或丢失。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

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并做总结。

紧急事故发生

上报安全长及项目经理

抢险领导小组

制定抢险方案

物资、设备到位

现场处置

送医院抢救

进行抢险

上报监理、业主

抢险结果后进行事故调查

事故结论及提交处理报告

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

安全应急流程架构图

2职责和分工

1报告

通过电话报告“在哪里”“什么事”“具体情况”简单明了地重复二次。

紧急电话受话人处理电话的原则:

由电话知道发生了紧急事态;

通过电话向报告人问清灾害现场;

通过电话或其它方式向相关领导报告灾情。

报告程序:

事故发现者立即向管理人员或项目经理报告事故发生情况。

项目经理在确定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司有关部门或公司有关领导报告。

2启动应急预案

(1)事故初期

一旦发生事故,疏导警戒组组长组织人员在关键部位警戒,不许外人进入现场,防止人为破坏;

为保障场内交通畅通,让停留在场内的车辆一律疏散到周边安全位置;

留下部分人员随时待命。

紧急抢险组组长立即查明现场情况,并反馈情况;

组织小组成员在最短时间赶赴出事地点实施抢救。

救护组组长立即组织人员将救护伤员可能所需医药物资运送至出事地点,成立临时救护所;

初步判断伤员情况,本着先重后轻的原则组织人员对伤员做临时有效的救护;

组织人员将伤员安全、迅速转运到就近的医院;

随时反馈伤员的救护情况。

通讯联络组组长打电话到附近医院,让医院作好接受伤员准备;

调动所有车辆(救护车、的士等)到工地门口等候。

项目经理在第一时间向公司有关部门或领导汇报情况。

(2)事故中期

项目经理根据伤亡及灾害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请求公司或社会援助机构的帮助。

如公司决定无需求助社会援助机构,项目经理应继续指挥项目实施抢救,随时将现场进展情况反馈给公司相关领导。

如果公司决定求助社会援助机构,项目经理应通知通讯联络组对外取得联系,报告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大小、事故的性质,并请求援助。

通知疏导警戒组:

保持道路畅通,作好迎接援助机构车辆的准备;

将现场人员的心理动态及时反馈给项目经理,以便做出相应调整。

通知抢险组:

如果灾情过大,抢救过程中可能出现二次人员伤亡,应积极组织人员安全撤

离现场,等待救援;

在灾区与安全区之间组织人员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防止安全区变成灾害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事故后期

事故控制后,项目经理通知抢险组:

组织或配合事故调查组查明原因;

组织人员加固或拆除事故发生后遗留隐患;

组织人员积极恢复生产。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预防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广泛开

展事故原因分析教育活动,教育项目所有人员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向公司汇报事故的经过和处理情况。

第三节安全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打电话,报告现场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获得求救信息并确认事故发生,根据不同事故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1工程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触电事故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空气湿度较大的7、8、9三个月。

由于空气湿度大,人体由于出汗导致本身的电阻也在降低,当空气的绝缘强度小于电场强度时,空气击穿,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导致触电事故率比其它季节要高。

触电事故类型可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1.1脱离电源

1.1.1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立即拉掉开关、拔出插肖,切断电源。

楼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把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

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1.2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

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1.1.3注意事项

上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加快为原则,选择采用。

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下列注意事项:

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

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电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1.2现场急救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对症救护。

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触电者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

同时,要速请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

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应准备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作进一步的抢救。

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及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终止急救。

1.3现场抢触电者的原则

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则是八字方针:

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迅速 争分夺秒使

触电者脱离电源;

就地 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再就近送医院抢救。

从触

电时算起,5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

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

准确----人工呼吸法的动作必须准确;

坚持 只要有百分之一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去抢

救。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2.1高处坠落事故类型

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2.2高处坠落处置措施

当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时,目击者应高声呼救,并拨打应急电话通报项目经理,同时通报附近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对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初步判断,除临时承担指挥应急抢救工作外,应迅速通知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现场救护员马上赶到事发地点;

电话通知时,应准确的说明事故地点、时间、受伤人数和伤害程度。

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赶到现场或紧急授权应急小组其它领导负责救援工作,并第一

时间进行现场救治;

应急救援负责人应根据高处坠落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救援措施。

(1)从脚手架上、楼面的临边洞口中掉到泥土面、混凝土地面或楼面,坠落高度超过3米以上的,伤势一般是较严重的,应立即送医院抢救,避免延误时间;

应急负责人可依据紧急情况,拨打120求助。

指派项目警戒组迅速对现场进行警戒、并维持秩序。

掉到地面的,出事地点的20米范围要停止作业,疏散人员,并不得有无关人员围观,特别是要防止脚手架上或临边的其它作业人员的围观。

(2)从脚手架上、楼面的临边洞口中掉到架体内的防护层上、电梯井内的水平安全网上或其它水平安全防护层上时,项目经理或应急领导负责人应迅速对掉落人员的受伤情况做出判断,如有必要应护送医院进行救治,避免延误时间。

掉落地点的所有作业要马上停止,离开作业面,不得在现场围观或逗留;

(3)如掉落地点抢救难度大,首先应转移至平台上才方便进行救治。

因此应急救援领导人

必须召集在现场医务人员和现场抢险组一起确定转移方案。

①如掉到与楼面高差不超过80cm的脚手架的操作层上,则由医务人员视察坠落者的伤势情况,如其本人能走动,则由二个救护人员在旁边保护的情况下,自己走下来;

如不能走动或已失去意识,则应派二个身强力壮的救护人员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把伤者抬到楼面上;

②如掉到与楼面高差超过80cm的外脚手架的操作层上,则除由医务人员先上去视察坠落者的伤势外,其它救援人员必须要先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才能上去救援,防护措施有使用爬梯、系好安全带、派人在旁边看护等措施,避免救援人员在转移时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③如坠落者掉到电梯井或管道井的水平防护层时,如防护层是模板、竹笆板或钢筋网片等硬质材料上时,先由抢险人员察看防护结构的安全性能、使用荷载情况,在确定能多人上去时才由现场医务人员上去察看坠落者的伤势情况,然后派二个救护人员上去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转移到楼面平台上,否则要先加固防护结构;

如管道井空间小,不能由多人进行转移时,必须要派体力强健的人员救援,并且医务人员一定要把要点讲清楚才能实施救援行动。

④如坠落者掉到电梯井或高支模架等的水平安全网等柔性防护层上时,只要在坠落过程中

坠落者没有在空中碰撞或没有被同时掉下的硬物击伤,坠落者应是神志清醒的;

救援人员首先要对其高声喊话,要其不要乱动或用力挣扎,必须先保持安静,避免水平安全网在坠落者的重

力冲击下或本身强度不足等原因在坠落者的挣扎下破裂,坠落者再一次坠地受到伤害;

坠落者应该保持安静,由身体强壮身系安全带的救援人员(安全带挂到由坠落地点的上层位置垂下的麻绳上)的帮助下爬到楼面。

如果坠落者因在空中碰撞或物体打击等原因已经昏迷或神志不时,坠落者的下部要先有防护措施,应由二人以上的救援者系上安全带,由上一层电梯井口或上一层架子上垂下来的麻绳牵引着进入安全网中共同把坠落者转移至楼面上进行救治。

2.3现场应急救治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要对当事者进行及时的必要治疗,现场抢救的重点应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等几种情形上。

现场救治困难或无效,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避免延误抢救的时间。

(1)首先由现场医务人员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立

即处理。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

(2)如高处坠落者出现颅脑外伤,如伤者神志清醒,则先想办法止血;

如处在昏迷状态,则在止血的同时必须维持昏迷者的呼吸道畅通,要让昏迷者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阻塞。

(3)如高处坠落者出现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

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无骨折的下肢缚在一起,然后再用硬板担架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硬板担架上,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避免受伤者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导致死亡。

(5)遇有创伤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如下:

①一般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以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2.4应急过程中避免二次伤害的措施

(1)发生高处坠落的伤者可能有骨折类伤害,搬运时要轻、稳、快,避免震荡,并随时注意伤者的病情变化。

没有担架时,可利用门板、椅子、梯子等制作简单担架运送。

不要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

有腹部创伤及背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

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子,以免呕吐误吸。

避免救治不当引起二次伤害;

(2)如高处坠落者掉落时身体穿有钢筋、钢管、木刺等异物时,不能随便拨出,避免体

内大出血造成二次伤害;

(3)高处坠落者落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或坠落者的二次坠落等事故;

(4)发生高处坠落处应立即封闭,禁止施工人员围观,避免人多拥挤造成无关人员的二次坠落或其它事故的发生;

(5)要特别防止坠落者的亲属和朋友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对伤者的搬动、搂抱、晃动等

动作或其它不正确的救援方法,避免不合理的动作造成对伤者的二次伤害;

(6)在及时对高处坠落点派专人进行看护或临时进行防护,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应由熟悉现场环境的专职安全员带路,前往现场调查取证,在取得充分证据,事故原因调查完毕后应及时对该位置和类似位置进行安全防护。

防止人员从该位置再次发生高处坠落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2.5应急心理辅导

对坠落在危险位置,一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救援且神志清醒的高处坠落者,除了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外,还要由救援负责人或医生对高坠者进行心理安慰,告诉其应急救援小组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劝其平静、不要乱动,也不要大喊大叫或大哭大闹,避免其不当的动作造成二次坠落或由于情绪激动消耗体力加重伤势。

紧急情况

接到报警立即行动

由管理人员、电工操作关闭总配电闸及用电设备

应急指挥长指导员工

应急救援小组确认有没有还留在现场

应急救援小组指挥集合处人员排队点名

与员工仪器检查是否人员失踪

失踪

最新情况

寻找失踪人口

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急救处理、如果严重

转送医院

报告上级领导

火灾处理流程图

3火灾与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3.1应急响应目标

火灾发生后应按照先确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及时进行有效的自救和外部救援,杜绝二次事故和救援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二次污染。

3.2应急响应措施

3.2.1施工现场着火

火灾类别

易燃物类别

适用的灭火器材/灭火步骤

注意事项

A类:

固体物棉、麻、纸张、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质火灾

木材

与火源点保持足够的

距离

一般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剂

汽油、煤油、

B类:

液体和柴油、原油、可熔的固体油漆、甲醇、物资火灾乙醇、沥青、

电石、石蜡

二氧化碳适宜小范围油类火灾

泡沫扑救容器内的易燃可燃液体火灾酒精等醇类火灾要使用抗溶性泡沫

禁止使用高压直流水

枪直接灭火,可以使用喷

雾水枪扑救。

扑救时要保持足够距离

砂土适宜扑救沥青和地面上流散的易燃可

燃液体火灾

先将气体输送阀门或管道关死,截断气源,断绝气体来源,进行冷却灭火,可使用直流水

煤气、天然气、枪或喷雾水枪、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

C类:

气体火

甲烷、乙炔、

氢气火灾

对一时无法堵漏、封闭气源的燃烧,不宜

立即将火扑灭,可以一边用水冷却保护建筑物

和设备,一边让气体自行燃尽

戴好防护用具,防止

烫伤、中毒等

钾、钠、镁、

D类:

金属火钛、锆、锂、

铝镁合金等火

一般用干砂掩埋

忌用水、泡沫及含水

性物质,也不能用代烷、二氧化碳及常用干粉灭火

(1)任何员工一旦发现施工现场和脚手架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火情,应立即进行扑灭。

初起火灾往往面积小,燃烧范围不大,火势蔓延慢,烟雾小,火场温度低,扑救难度小。

因此,迅速扑救初起火灾是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关键。

最先发现火灾发生地点员工应及时扑救;

(3)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3)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任何员工一旦发现后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作业现场值班工长或安全值班负责人汇报。

1)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可以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

中间起火时,应从两侧

控制,以下风方向为主。

将易燃物品尽快拆除搬离火场,隔断火势的蔓延.从而达到扑救的目的.

2)易燃易爆物仓库或堆放处起火时,若不能迅速扑灭,应疏散和保护好有爆炸危险的物品。

不易疏散和保护时,要采取冷却措施,防止受热膨胀爆裂或起火爆炸。

3)材料堆垛起火时,应防止向邻垛蔓延。

现场工长及施工员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指挥长或消防队员。

(4)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

119"

,通报以下信息:

起火地点的详细地址,项目部在医院内,进入的具体路线、着火的物资、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情况。

1)报警人员姓名及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要注意听清消防队员值班人员的询问,要正确、简洁的予以回答,待值班人员说明消防队车已去火场时,才能挂断电话。

报警后,派人到医院大门口或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赶赴火场。

2)消防队到达火场后,由消防指挥员组织指挥。

现场管理人员该主动向消防队汇报火场情况,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队,做好疏散抢救工作。

3)公安消防队伍到达火场后,参加灭火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公安消防机构指挥员员统一

调动,执行火场指挥员的灭火命令。

当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但决不能因灭火而贻误救人时机。

若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邻近医院或与医院联系派出医生现场指导救护。

3.2.2生活区宿舍着火

(1)若是宿舍着火,火势不大、又处于初始阶段时,目测者或当班值班员应一边立即关闭电源,一边呼喊同伴共同用事前准备好的一边用事前准备的沙土覆盖或用环保型干粉灭火机灭火。

火情能控制并能完全扑灭,可不进入应急状态。

(2)如目击者或当班值班员判断火情已过初始阶段,火势蔓延较快,难以控制时,应一边口头呼喊室内人员从着火房间内尽快跑出,一边关闭电源开关,同时用固定电话或用手机或对讲机报警。

被火情围困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或减少烟气的侵害,用水将毛巾等浸湿,扎住口鼻,防止吸入高温烟气,用水浸湿地毯等,包裹好身体,就地滚出火焰区逃生。

穿过烟火区时,要爬行或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千万不要站立行走。

时间就是生命,火灾袭来要迅速撤离危险区,

不要贪恋财物。

发生火灾时不要随便开启窗户,防止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迅速发展。

当一个出口由于人员多,拥挤堵塞时,千万不要参与拥挤,而应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或路线,逃向其他出口。

(3)组织灭火中,现场应急副总指挥应根据火情蔓延趋势和灭火器材消耗情况,向项目经理

或执行经理报告,以便调动其他作业区域消防队员携带灭火器材飞快灭火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若不能迅速扑灭,应尽快采取措施对着火临时建筑采取隔离措施,防止蔓延扩散。

(4)地方消防队到达现场后,现场救火负责人应及时报告火情状况、人员疏散状况及火情

发展趋势、项目参加救火人员情况,接受地方消防队负责人指挥,按其安排进行灭火或抢险或转移财产等任务,组织项目参加救火人员配合地方消防队灭火,消除险情。

3.2.3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

(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

(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

(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5)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使用水、

泡沫灭火器灭火。

(6)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7)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抢险。

2.4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的处置

(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4)可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

(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

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3.3应急响应过程中避免二次事故二次伤害的措施

(1)火灾应急响过程中如指挥失误,贻误最佳抢救时机将造成更大更多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在救护时要准、稳、果断勇敢,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