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95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入WTO对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影响文档格式.docx

2.3.1基本准则修改方面。

2.3.2具体准则修改方面5

2.4加入WTO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与特色化相结合6

2.4.1关联方交易的披露6

2.4.2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7

2.4.3政府补助7

第三章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7

3.1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7

3.2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协调中出现的问题8

3.2.1环境引发的国际协调问题8

3.2.2我国会计准则数量与功能的国际化协调问题8

3.3会计准则实施中的制定与监督问题9

3.3.1会计准则制定缺乏灵活性9

3.3.2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缺陷9

3.3.3会计信息质量低下9

3.4国际化进程中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不协调10

3.5国际化进程引发会计人才缺乏的问题10

3.6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不健全11

第四章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几点建议11

5.1认识和完善会计准则实施的环境11

5.2正确对待会计制度的国内差异和国际化12

5.3加快具体会计准则建设,实现会计制度的统一12

5.4加快会计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制度建设12

5.5解决会计人才缺乏问题的三要素13

5.5.1引进人才,培养人才13

5.5.2培养提高现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13

5.5.3实现会计教育国际化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毕业设计论文小结16

摘要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于2001年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我国落地生根,抢占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这种现象在各个企业的管理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本文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对我国会计准则作为切入点,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只有加入其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本文首先系统的阐述了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也必须予以全球化。

首先本文拟就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国际化要求进行分析,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会计准则建设提出建议。

其次,对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进程快慢问题,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监督问题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关系问题,各会计主体会计信息需求问题,这四大问题分析加入WTO后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

最后,根据2007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施行,并以《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原有框架及其内容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基于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现状,提出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会计准则,企业管理,经济全球化

 

ABSTRACT

Withtheglobalintegrationand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ourcountryin2001thesuccessfulaccessionto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moreandmoreMNCsinChinaairplant,seizethishugemarketinChina.Thisphenomenoninthevariousmanagementembodiedin.Inthispaper,inordertojoin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ofthefollowingabbreviation)onChina'

saccountingstandardsasastartingpoint,economicglobalizationisworldeconomyprogresscannotgoagainstthetidethatturn,Chinaonlyjointhem,seizetheopportunity,meetthechallenge,willfurtherpromote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eseeconomy.

Thisarticlefirstsystematicexpositionoftheinherent.Withthefreeflowofcapitalworldwide,accountingstandards,capitalmeasurementeffectivenessdetermineaccountingstandardsmustbeglobal.ThisarticleintendstojointheWTOonChina'

saccountingstandards,internationalrequirements,analysis,andrecommendationsonhowtofurtherpromotetheChinaAccountingStandardsforconstruction.Secondly,China'

saccountingstandardsintheprocessofinternationalization.Onthisbasis,thespeedproblembythe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coordinationprocess,theimplementationofaccountingstandardsinthesupervis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ccountingstandardsandaccountingsystem,themainbodyofeachaccounting.accountinginformationneedsofthesefouraccessiontotheWTOonChina'

saccountingtheimpactoftheguidelines.Finally,accordingtothe2007China'

sNewAccountingStandardsforEnterprisesintheimplementationofalistedcompany,andexplainthe"

AccountingStandardsforEnterprises2006"

originalframeanditscontents,themorecomprehensiveanalysis,complementandcompletetheformationof"

AccountingStandardsforEnterprisesexplainthe2008"

.BasedonthecurrentdevelopmentofChina'

saccountingsystem,putforwardseveralsuggestionsontheconstructionofChina'

saccountingstandards.

Keywords:

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accounting,businessmanagement,economicglobalization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处于重大转折时期,并经历着一场从投资布局,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和格局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然而,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在产品世界化,生产跨国化,资本国际化,贸易自由化额市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会计准则也日臻完善,企业实力愈加壮大,业绩稳步增长。

特别是一些跨国企业的发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现如今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眼,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在克服了无数贸易壁垒的同时,我国逐步建立起层层战略优势,持续至今。

1.中国加入WTO后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世界经济一体化,进出口贸易,会计电算化等等,一系列新兴事物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并且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传统意义上的在企业会计工作领域则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伴随着贸易全球化,也伴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WTO被充分的体现出来。

而中国加入WTO后,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实施。

在准则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明确的问题。

与此同时,2007年12月6日,内地和香港签署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根据两地准则磋商和谈判的结果,有些内容需要通过《讲解》的修订进行必要的补充。

根据上述情况,以《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原有框架及其内容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1.1.2研究意义

到2011年,中国改革开放整整33个年头,在这33个年头里,中国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步融入了世界市场,并且以巨大的潜力和快速的增长成为一块甜美的“大蛋糕”。

外资跨国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给予我国企业强大的压力,同时也带了先进的管理与营销理念。

自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取得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发言权,最大限度地谋取国家利益;

此外,加入世贸组织,还会使国内民族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促使其进行调整完善,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因此,本论文将就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分析WTO对我国或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要求。

众所周知,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

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而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而国际化则成为加入WTO后会计准则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引出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

最后本文就将会着重分析探讨加入WTO后中国会计准则的影响与变化。

1.2国内外会计准则发展状况

1.2.1国外会计准则发展状况

会计准则的产生可追溯到20世纪初,在此之前,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独资与合伙企业,企业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

在这种环境下,不可能,也无必要有一个统一的会计规范,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资本的扩张,原先缺乏统一标准的会计核算体系已无法满足众多投资者的需要。

当前,世界上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分为五大模式,即美国会计模式、英国会计模式、德国会计模式、法国会计模式和社会主义会计模式。

这几种会计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

美国会计模式遵循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保护投资人,尤其是保护潜在权益投资人的利益;

英国会计模式注重真实和公正,会计制度主要是保护债券、股票持有人和债权人;

德国会计模式是以德国及北欧国家的会计实务为典型代表,以强调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规则应面向公司、保护公司利益;

法国会计模式是以法国及周边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会计实务为典型代表,以强调会计处理应服从税法税则的要求、并与其保持一致;

世界各国采用的会计规范在具体形式上分为两种:

一种是英美等英语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的形式;

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的有关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的形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形式大有向英美海洋法系国家会计规范形式转化的趋势。

1.2.2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状况

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进行规范,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拥有的真正会计准则。

在我国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会计理论界一直以积极态度来促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抓住一切时机,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与此同时,又以《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原有框架及其内容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现如今,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

在38项具体准则中,包括22项新推出的会计准则和对原有16项具体准则的修订,这次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确立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之路

1.3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也必须予以全球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将面临着挑战,首先本文拟就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会计准则建设提出建议。

其次,对影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的因素进行分析。

最后,基于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4本论文的主要成果

(1)对如今我国会计准则进行介绍,充分认识加入WTO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要求。

(2)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和解决措施。

(3)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全球一体化迅猛发展,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已跨入有计划的发展阶段,以此提出对会计准则未来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二章WTO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要求

2.1加入WTO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新要求

现阶段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我国对现有会计行为的规范形式进行改革不仅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现实问题,当前,资本市场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会计向国际接轨的最主要动力。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的需要。

以跨国上市、跨国兼并等国际化资本流动为特征,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反映了一个现实,即投资者或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时,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由于各国会计准则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作为资本市场基石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严重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上升。

解决国际间贸易纠纷的需要。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需要通过仲裁来解决,仲裁的焦点往往是如何对倾销进行界定。

界定倾销的一个基本准绳在于是否低于成本销售。

什么是成本?

如何衡量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

只有当国际采用通用的会计准则时,这些问题才比较好回答。

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

跨国公司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汇编成口径统一的报表,供公司决策控制之用。

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

区域经济合作要求各国在统计宏观经济数据时必须采取统一的计算基础;

以增强不同国家数据的可比性。

由于包括GDP在内的宏观经济数据均以公司会计业绩为基础,所以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也是国与国之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2.2加入WTO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性质变化

我国成功的加入WT0,意味着今后我们的经济生活将要在WT0的框架下运作,要遵守WT0的有关原则和规定。

在WTO协定中,涉及会计服务的协定主要是《服务业贸易总协定》(GAM),《知识产权总协定》(TRIH)和GAW框架下的两份文件,一份是《会计服务业相互承认协定或安排指南》,另一份是《关于会计服务业国内规章方面的原则》,其他相关准绳主要来自于服务贸易理事会专业服务工作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迄今为止,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发布了41份国际会计准则。

2.2.1世界范围内会计准则当前性质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会计标准并没有统一。

IASC为了把它指定的会计准则成为在全球跨国上市、融资所遵行的核心准则,进行了战略重组,新组建了IASB。

尽管如此,IASC的核心准则还是没有被所有国家接受,其中包括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

但这一点并不妨碍五大在全球执行审计业务,它们总是在认真研究并掌握各国会计准则、制度之间的差异,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要通过子公司所在国会计准则与母公司所在国会计准则之间差异的调整即可达到统一会计标准来编制整个跨国公司合并报表的目的。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会计调整服务可以从所收取的审计收入中得到补偿。

单就会计调整来说,除五大外,很少有其他的会计师事务所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因为注册会计师必须熟悉各国的会计准则并了解彼此的差异。

不过,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统一,目前还不是WTO的要求,但GATS建议成员国应在适当情况下,彼此磋商、合作,致力于建立并采纳共同的,适用于服务业贸易的国际标准,这当然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DDRAS则明确特定的技术标准要求透明,这也包括各国国内采用的会计准则应当透明。

  当前由于各国各地区实行的会计准则不一致,比较难于直接获得一致的、透明的会计信息。

这自然会造成投资自由化的障碍。

尽管通过调整,并通过对不同方法和调整结果的披露,可以使会计信息可比。

但为此而增加的会计和审计成本,最终还是归属于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的提高总会构成贸易障碍,只有减少用于调整会计信息的投资成本,才有利于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从而有利于贸易的自由化。

人们经常将IASB比喻为“会计联合国”,联合国的宪章和决议各国可以积极参与制定,但要其符合某国法律或向某国制定的规则靠拢,恐为难事。

而早在2001年5月IASB改组成立不久,在《会计研究》发表的“全球会计准则中:

离我们还有多远”一文中曾指出:

“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代表了一种趋势,并且将成为现实,它将无情地影响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影响世界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尽量参与IASC的改组活动,并努力争取一定的地位,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我们应当看到,IASC的战略重组,核心准则的出台,表面上似乎只是证券业国际组织(IOSCO)在大力推动,实际上IASC的这种努力也是受到WTO的欢迎和支持的。

因此它有助于贸易全球化的目标。

为什么会计准则比较难于在全球统一化?

因为会计准则隐含着各国的主权和利益,各国的会计准则往往是有关国家经济方针政策的体现,具有经济后果。

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它不能马上接受IASC准则。

除少数例外,美国仍坚持外国在美投资要遵守美国的GAAP。

我国准则和制定部门也一再强调:

会计准则既要同国际惯例接轨,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同时兼备中国的特色。

在我国的新会计规范中,改变资产的定义,仍是从今天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计国际化的程度也相应加快。

2.3新会计准则体系国际化体现

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对会计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准则的差异对经济交往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有增进可比性和一致性的需要,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必然性的体现。

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新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

修订后的基本准则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将原有第二章的“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并在原来12项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增补了会计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

基本准则还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并指明利得不是经营收入所得,但构成利润的组成部分,损失不是费用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

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从充分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考虑,一直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

我国财政部曾经先后就公允价值的应用多次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讨论相关问题,但由于我国市场发育不成熟,一直未能成功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此次,在充分考虑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后,规定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五个具体准则中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2.3.2具体准则修改方面

1、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方面

为了使中国的金融业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能率先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新会计准则体系制定了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这四项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列示移到表内反映,这对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2、债务重组准则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规定,将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的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确认为债务人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营业外收入”,从而改变以往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

3、企业合并准则方面

目前国际上基本上倾向于采用购买法核算企业的合并,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会计准则,均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排除在外。

为此,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将参与合并的企业按其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按照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按照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

4、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明确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并且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都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这是在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和我国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等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2.4加入WTO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与特色化相结合

 我国的会计准则是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

一方面,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广人多,经济发展没有完全平衡,这样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国家对整个经济发展要有较多的干预,宏观调控力度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较多考虑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在政策倾向上更多地体现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成分和企业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化,法律法规对各类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