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课《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69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课《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课《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课《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课《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课《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docx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课《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课《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课《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docx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元朝的统治》创新优质说课稿

名位领导、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第二单元延续中国古代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主要内容是:

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疆域的演变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关系与中外交流。

本单元由《北宋的政治》、《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宋代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流》8课教学构成。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演进,还要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国家认同;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等。

本课承载着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任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要求: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元朝的统治》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6课。

本课共三部分,即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的疆城十分辽阔,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在历史上影响甚远;元朝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的阅读和文字材料的研读、合作探究,知道元朝拓展疆域的史实和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通过史料研读,了解元朝行省制度;通过元朝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地图认知,培养洞察力,建立历史学习基本的空间感和方位感;通过故事讲述,培养形象表述历史的能力;通过研习史料,提升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真谛,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行省制度。

2.难点:

元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加强。

三、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半年的历史课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学习的方法。

但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阅历较浅,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历史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和理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使学生能正确地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

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与准备。

四、说教学方法和准备。

1.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以及情境教学法来开展教学。

2.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收集资料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与探究一: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主要活动形式: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活动与探究一:

元朝的疆域

1.出示图片:

元朝疆域图。

2.教师讲述:

元朝的基本情况。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学生讨论交流:

元朝民族融合情况。

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二)活动与探究二:

行省制度主要活动形式: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学生读教材整理出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1)在中央:

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

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3.教师提出问题,生探究后交流:

行省制度的建立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1)元朝在地方推行的行省制度,是对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2)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在一些边远地区设立行省,如云南行省、辽阳行省等,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4.教师讲述:

中书省的古今对比。

(三)活动与探究三: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主要活动形式: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师出示材料。

材料: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2.讨论交流:

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说出元朝管辖台湾的措施及影响。

(1)措施: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影响: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教师讲述:

元朝是如何管辖西藏的?

(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4.生探究问题:

元朝管辖西藏的历史意义。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四)课堂总结。

元朝疆域概况;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六、说板书设计。

第11课元朝的统一辽阔疆域制度的继承与创新巩固边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