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711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Word下载.docx

(1)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

按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缓慢推进并注药,预计接近胸膜时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时可轻回抽,如抽出液体,证明已进入胸腔内积液处,记住进针方向及深度后拔针。

(2)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

(3)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按上述方向及深度穿刺,有落空感后以注射器连接胶管抽液。

助手注意抽液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每次取下注射器前先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4)脓胸患者在抽脓液后,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流出的灌洗液清洁时为止。

而后可注入适当的抗生素。

(5)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嘱患者卧床休息。

(6)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

注意事项:

(1)术前应向患者阐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以消除其顾虑,取得配合。

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安定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泡者,或病变邻近心脏、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积液量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

(3)穿刺部位的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不宜在该处穿刺,待感染控制后或避开感染部位进行穿刺。

(4)不合作或有精神病患者不宜作胸腔穿刺。

(5)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伤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

(6)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

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7)穿刺抽液量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

以诊断为目的者,一般为50~100ml;

以减压为目的时,第一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要超过1000ml。

创伤性血胸穿刺时,宜间断放出积血,随时注意血压,并加快输血输液速度,以防抽液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或休克。

(8)穿刺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必要时可事先服用可待因。

术中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面包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胸膜反应,应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

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

1000肾上腺素0.3~O.5m1。

 

胸腔闭式引流术

(1)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者

(2)胸腔穿刺术治疗肺无法复张者

(3)需使用机械通气或者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

(4)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胸复发者

(5)剖胸手术

禁忌症:

结核性脓胸

◆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插管

◆引流液体选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插管

◆排脓在脓腔最低点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

◆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时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

◆侧孔位于胸腔2~3CM.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

术后护理观察:

◆严格灭菌

◆妥善固定,管道密封

◆保持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的幅度,并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

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

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膜腔内的空气和液体。

拔管:

◆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溢出.

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

◆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

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

检查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

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

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

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胸腔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术)

肿瘤、心衰等原因所致的反复持续出现的大量胸水患者且没有明显的粘连、包裹或分隔,胸水一两次根本抽不净,而且会持续生成或者需要反复穿刺冲洗注药的患者,可以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病情垂危者;

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顽固性咳嗽;

(操作前应查血常规、止凝血时间、术前标志物、心电图)

操作步骤:

1.胸水超声定位明确穿刺部位以及局部有无包裹粘连分隔等;

2.常规皮肤消毒,带无菌手套,铺巾;

3.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腔;

4.持蓝空针(y型)沿麻醉点进针至回吸有胸水流出;

5.通过蓝空针针芯置入导引钢丝(弯头朝前)深度弯头超过蓝空针针尖即可,不要过深以免导丝打折,固定导丝不动拔出蓝空针;

6.沿导引钢丝置入扩皮器扩皮,注意力度适当,不要采取暴力,拔出扩皮器;

7.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软管,深度10-15厘米均可,宁深勿浅,因为可以逐渐往外拔管以利于引流,胶贴固定;

8.注意每次放液或注药完毕后一定要用肝素封管(肝素液配制:

普通肝素12500U加入125-250毫升生理盐水中每次2-3毫升即可。

9.胸穿前要和患者沟通,尽量不要咳嗽,即使咳嗽也要先告知。

术后护理:

1.每日更换引流管,盐水冲洗,避免堵管

2.隔日消毒,更换敷贴

3.记录引流量,颜色性状等

1、术前最好能完善胸部X线及胸腔B超定位,胸穿前一定要在床边核对胸片和病人的定位点,这样可以避免定位错位时造成的严重后果。

2、消毒、铺巾、戴手套后,局麻前要再次触摸肋骨的位置,确定穿刺点。

反复定位,明确穿刺点是穿刺成功很重要的一点。

3、下一肋上缘进针很重要;

但肋间隙中间也是可以的。

4、“垂直进针”是相对的,病人往往倒座在木椅上并不是笔直的,需要把针尾抬高一点才是真正的垂真进针。

5当手下感觉穿刺受阻,穿刺针可能刺到骨头,此时可退针至皮下,微微调整穿刺方向后再继续进针。

6、穿刺时一定要谨慎,进针深度不可太深;

如抽不出胸腔积液,需及时请上级医师接手。

7、局麻进针及穿刺进针时,均应边进针边回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

1.肺内实质性病变,尤其位于周边用其它方法不能确诊者;

2.双侧病变或不能手术的恶性病变,需要病理类型诊断指导放疗或化疗者;

3.为了确定肺内转移性病变的性质。

主要禁忌证:

1.病变附近有严重肺气肿、肺大泡者;

2.怀疑有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肺动静脉瘘;

3.怀疑肺内囊性病变如肺包虫病;

4.病人系出血素质,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中;

5.病人不合作,不能控制咳嗽,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者。

1.常规术前准备,训练病人配合呼吸。

2.先用自制导管栅条定位尺(回形针也可以)贴于拟穿刺部位行CT扫描,确定最佳穿刺点,进针角度及达到靶点的深度,在CT光标指示下,以记号笔(或者龙胆紫)标记出穿刺点。

3.常规消毒、铺巾,顺穿刺方向用2%普鲁卡因行穿刺点、局部皮下及穿刺道胸壁麻醉,皮下保留麻醉用注射器针头行CT扫描,直观地确定进针角度及呼吸对穿刺的影响,顺针头方向,在病人平静呼吸下进行穿刺,当穿刺接近胸膜时,嘱病人平静呼吸后屏气进针穿破胸膜,按预定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进针至靶点,行靶层面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内或病灶边缘后,即可行扇形抽吸活检或自动活检枪击发取材。

4.抽吸活检时抽吸针保持负压拨出,将内容物推到玻片上;

5.组织针取出有形组织条送入10%福尔马林液内固定。

6.病人术后留观2~4h,常规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

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首先要确定好穿刺层面和进针点,以及进针深度、角度和呼吸对穿刺的影响。

2.最佳穿刺入路为:

①穿刺点到病变距离最短,以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为佳。

②组织损伤轻。

尽量避开叶间胸膜、肋间神经、肺大疱及CT下能显示的粗大血管影或肺纹理等,有胸膜粘连时,选择有粘连处进针,减少气胸发生。

③深度达到病变实质区,避开坏死区。

3.麻醉时不宜穿刺太深,若刺破胸膜,有发生气胸之可能。

4.在定点定层面和穿刺时,令病人保持相同的呼吸状态,一般以平静呼吸后屏气即可。

穿刺前需训练病人,以求良好配合。

5.保留麻醉针头CT扫描,是观察呼吸对穿刺影响最直观方法。

6.穿刺胸膜时,病人应在平静呼吸后屏气状态下进行,动作迅速地刺入靶点,尽量缩短穿刺时间。

应避免多次穿破胸膜,如一次未刺中靶目标,穿刺针只应退至胸膜下,调整方向后再穿刺,不可完全拔出后多次穿刺。

7.正确选择取材部位。

较大肿瘤活检,应从肿瘤边缘有强化部位取材,若从肿瘤中心取材,常为坏死区。

空洞病变应在内、外边缘活检。

炎性病变应从病变内部有强化部位取材并做细菌学检查。

胸腔积液、胸膜肥厚伴肺内实变时,选择软组织密度区穿刺。

肺癌合并肺不张时,穿刺中心须在肿块区,即强化区。

8.根据活检的部位、肿块邻近组织结构和病变的特性,正确选择穿刺针的型号。

粗口径针和切割针不宜用于多血管病变或可疑血管病变。

抽吸针不宜用于硬癌或组织结构致密的病变。

穿刺针进入病变,一般应控制在3~4次内。

粗于20G的针,穿刺次数宜少,细于20G的针,则较安全。

胸膜穿刺活检术

适应症:

1.各种原因不明的胸膜病变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此项检查的适应症。

2.原因未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

3.原因未明的胸膜病变伴胸腔积液。

4.胸膜增厚明显而病因不明时,即使无胸腔积液,也可考虑。

禁忌症:

1.出凝血机制障碍。

应用抗凝剂、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且不能用常规治疗方法纠正者(血小板<

50×

109/L,PT>

25秒)。

2.脓胸或胸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者。

3.可疑血管病变者。

4.严重心律失常、新近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

5.不合作或精神病患者。

6.呼吸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及心肺功能储备低下者为相对禁忌症。

操作前准备:

1.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凝血三项,行X线、肺CT检查。

2.做ECG及动脉血气分析

3.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指标

4.胸腔B超定位,确定穿刺部位

5.准备常规消毒物品、麻醉药、无菌穿刺包等。

6.必要的抢救措施,如输液物品、止血药、吸氧、胸穿包等。

1.一般以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或胸膜病变可结合X线、CT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

皮肤常规消毒,利多卡因局麻。

在逐层麻醉过程中,测出并标记抽出胸液时的进针深度。

2.将套管连同穿刺针刺入胸膜腔后,拔出穿刺针,迅速接上50ml注射器,并留取胸液。

3.保持套管位置不变,移开注射器,迅速插入钝头钩针,将整个针从垂直位变成与胸壁成45°

位置。

将套管连同钝头钩针缓慢后退,遇阻力,将钩针紧紧钩住胸膜并固定,然后将套管推入1cm左右后将钩针拉出,即可获得活检标本。

4.分别在3、6、9点处各重复操作1-2次,以获得足够的标本送检。

5.拔出套管及钩针,常规消毒,无菌纱布敷盖,加压包扎或延长压迫时间(尤其胸腔积液量大,胸腔压力高者)。

1.患者生命指标是否平衡

2.B超定位标志有无脱落

3.注意病灶大小/胸膜肥厚程度,确定进针深度

4.术后有无呼吸困难加重,有无紫绀、大汗、咯血及发热等。

5.注意肺部听诊变化情况

6.注意穿刺局部有无胸液外渗、出血、感染等

并发症及其防治:

1.气胸治疗措施:

(1)紧急拍胸片确定肺组织压缩范围,必要时胸穿排气;

(2)间断高流量吸氧;

(3)若症状持续加重,行胸腔闭式引流。

2.出血治疗措施:

(1)应用止血药物;

(2)若为血胸,可考虑行胸腔穿刺放液;

(3)补液对症。

3.胸液外渗、胸壁感染治疗措施:

(1)加压包扎或延长压迫时间;

(2)积极抗感染。

4.肿瘤沿针刺通道种植播散治疗措施:

局部放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