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727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绿润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板栗深加工项目

2、建设性质:

扩建

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及所有制形式

建设单位:

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思

所有制形式:

股份公司

4、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

莒南县城西郊。

见附图1。

项目建设规模:

建筑工程面积25000平方米,年加工板栗1650吨(其中:

甜心栗产品600吨,栗甘纳豆制品1000吨,栗皮萃糖50吨)。

项目建设期限:

10个月,即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

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现代化加工车间10000平方米,其中:

甜新心栗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栗甘纳豆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栗皮萃糖加工车间4000平方米;低温库2000平方米;成品及配件库1000平方米;辅助生产车间(污水处理、动力、锅炉等)2000平方米;厂区硬化5000平方米,厂区绿化5000平方米;引进韩国甜心栗加工生产线、栗甘纳豆加工生产线及日本板栗红衣元素萃取生产线各一条,购置生产设备和配套设备50台套。

6、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负责人)

申报单位:

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思

7、投资规模与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为5078.8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为4278.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800万元。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土建工程投资1218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28.5%;设备和安装工程费用2743.9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64.1%;预备费为316.9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7.4%。

8、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投资5078.8万元中,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项目扶持资金200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3078.8万元。

9、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设期10个月,经济效益计算期12年(含建设期)。

在经济效益计算期内,项目生产期销售总收入年平均10500万元,项目总成本费用年平均为8015万元,利润总额为1804.6万元,税后利润为1209.1万元。

扣除基金后的利润为1027.7万元。

全部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9.7%,财务净现值为4746.8万元(基准收益率=10%),全部投资所得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3年(含建设期)。

全部投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3.1%,财务净现值为8263万元(基准收益率=10%),全部投资所得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4年(含建设期)。

项目盈亏平衡点为31.4%。

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

通过盈亏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该项目的风险较低。

因此,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10、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达产后,企业可带动当地3万亩板栗加工和销售问题,直接受益农户达12000余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以上;新增企业就业岗位300个,并带动3000人从事板栗加工及服务业。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本项目编制主要依据如下: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3、国家“十五”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关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规定;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5、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建设规划;

6、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规划;

7、临沂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8、莒南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纲要;

9、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发展规划;

10、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山东省财政厅鲁农开办字[2004]51号文件;

11、国家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及项目建设评价方法与参数;

12、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气象、水文、环保等基础资料。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该项目由企业自愿申报,属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的范畴。

项目为板栗深加工项目,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也是当地政府政策支持的重点。

发展板栗加工,当地起步较早,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是扩大出口的重点。

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该项目基地选建在优势产区,加工厂址选择合理,项目所选建设地点及所在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项目建设内容符合地方发展政策及规划,建设用地落实,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条件和配套设施齐全,建设条件具备。

项目建设规模经济合理,产品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先进适用,科技含量高;主营产品甜心栗产品、栗甘纳豆制品、栗皮萃糖是国际专利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的近远期国际市场十分紧俏,竞争优势显著,利用企业已有的销售网络体系和品牌知名度,产品产销率将达到98以上。

项目所在地板栗面积达30万亩,项目企业与农户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和服务合同,原材料供应有保证,同时与板栗种植农户建立了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

项目建设符合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环保措施可行。

项目投资估算科学,投资结构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证,资金方案可行。

项目预期财务效益较好,风险较小,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同行业基准收益率。

项目建设能够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公司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确定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且为依法注册、具有独立公司法人的股份制企业。

企业1994年成立以来,盈利能力持续增长,现有总资产规模2.07亿元,固定资产1.2亿元。

2004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3800出口创汇1900万美元。

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51%,资金自筹能力较强,企业资信较好,为AAA和AA+级信用企业。

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先进,人员结构合理,企业法人信誉好,具备与完成项目建设和经营相适应的经营管理能力。

2、论证结论

经综合评价表明,该项目符合投资参股经营项目立项条件和项目法人单位条件。

项目可行。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存在问题

项目产品加工设备、工艺、技术较为先进,科技含量高,由此,项目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线岗位职工的技术提升问题。

2、建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项目建成后,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原料基地农民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内容、数量

备注

1

生产(建设)规模

M2

14100

1.1

新建甜心栗加工车间

M2

3000

1.2

新建栗甘纳豆加工车间

M2

3000

1.3

新建栗皮萃糖加工车间

M2

4000

1.4

新建成品仓库

M2

1000

1.5

新建低温库

M2

2000

1.6

新建化验室

M2

100

1.7

新建动力车间

M2

300

1.8

新建锅炉房

M2

200

1.9

其他

M2

500

1.10

深水井

2

1.11

供水塔

1

1.12

甜心栗加工流水线

1

1.13

栗甘纳豆加工流水线

1

1.14

栗皮萃糖加工流水线

1

1.15

引进专有技术和配套技术

2

1.16

引进板栗新品种

3

1.17

推广板栗栽培新技术

万亩

1

1.18

带动板栗基地面积

万亩

3

1.19

年培训农民

人次

10000

2

产品方案

2.1

甜心栗

600

2.2

栗甘纳豆

1000

2.3

栗皮萃糖

50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标表(续)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内容、数量

备注

3

项目定员

300

3.1

其中:

管理人员

25

3.2

专业技术人员

6

3.3

生产技术工人

269

4.

总投资

万元

5078.8

含铺底流动资金

4.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278.8

4.1.1

建设工程投资

万元

1218

4.1.2

设备与安装工程投资

万元

2743.9

4.1.3

预备费

万元

316.9

4.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3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800

5

经济效益

5.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0500

5.2

年总成本(100%负荷)

万元

8015

5.3

年税金总额

万元

680.4

5.4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804.6

其中:

税后利润总额

1209.1

5.5

固定资产投资利税率

%

58.1

5.6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静态)

3.4

含建设期

5.7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静态)

4.3

含建设期

5.8

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43.1

5.9

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29.7

5.10

投资利润率(ROI)

%

35.5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各地农业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格局,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重要一环,是实现农业增效、农产品加工增值、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在山东省、临沂市及莒南县制订的“十一五”发展计划纲要中,已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战略规划和布局,制订了扶持政策。

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是鲁东南乃至我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板栗精深加工企业,2004年,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确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所在地莒南县,位于我国鲁东南山区,是板栗水产的优势产区,板栗面积已发展到30多万亩。

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开发和培植板栗生产出口基地,发展板栗精深加工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还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直接带动板栗基地3万亩,涉及农户2万户,对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及产业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公司板栗深加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当地发展规划要求。

2、该项目符合行业规划要求

从行业发展规划看,该项目以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国际化发展为根本要求,符合板栗市场和板栗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趋向。

针对国际市场需求,以板栗深加工专利技术为支撑,新建板栗深加工项目,开发板栗加工新产品,进一步扩大公司板栗加工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竞争力,抢占高端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区域板栗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引导农民发展科技含量高、营养、安全、无污染的绿色板栗,提高板栗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出口创汇,实现农业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

3、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的条件

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的条件看,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

其一,公司符合国家投资参股经营条件。

项目建设单位——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是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确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该企业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一处板栗加工企业,年加工各类板栗制品1.2万吨。

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在全国主要板栗产区设有4处加工厂,50多处乡镇加工点,在北京、上海、沈阳、深圳、青岛设有5家分公司,天津、大连、哈尔滨、济南、杭州、广州、厦门、武汉、南京、无锡、宁波等30个办事处。

公司已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认证。

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被临沂市商检局评为AA级、临沂市工商局命名为“2004-2005年度市级免检企业”。

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2004年公司总资产2.07亿元,固定资产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3800万元,出口创汇1900万美元,资产负债率51%,连续多年公司投资利润率保持在30%以上增长水平,公司财务状况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的试点要求。

其二,项目具有产业基础。

项目所在地莒南县是一个近海临港的新兴城市,位于鲁东南苏鲁两省交界金三角地带,东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日照港相邻,西靠全国著名的临沂批发大市场,南与亚欧大陆桥头堡连云港毗邻,项目区位优势显著。

项目区内,板栗资源丰富,板栗基地面积已达30万亩,且加工企业集中,已初步形成加工产业群,可形成加工优势互补。

另外,莒南县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区内建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及多种经营项目,可形成优势叠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再是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已建设板栗基地3万亩,与农户结成了利益联结机制,为公司板栗产品加工提供了原料保证。

同时,还在北京密云、湖北罗田等省份建立了板栗生产加工基地。

产品销售网络体系健全,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日本),产销率达98%以上。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项目区是以板栗为重点的干果基地。

板栗基地集中连片,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标准化生产水平高,特色鲜明。

目前,莒南县板栗基地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

其中,绿润食品公司建立基地3万亩。

以板栗为原料进行产品加工的较大型企业有2家,其中以绿润食品公司加工规模、能力、产品科技含量最高。

为推进项目区板栗产业化发展,以绿润食品公司为龙头,已建立起公司+农户的板栗产业化发展模式。

目前,正在构建有绿润食品公司牵头,由众多农户参与的出口板栗产业协会,拟把项目区建成板栗出口加工产业区。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该项目,对探索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项目实施后将促进当地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

莒南县是山东重要的干果基地,特别是板栗资源丰富,是我国板栗出口的优势产区。

多年来,由于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技术相对落后,板栗深加工转化没有形成产业增值链,多以原料产品出口日本等国际市场,板栗附加值增值低。

近年来,随着以绿润食品公司为龙头的加工企业的带动,当地板栗加工已初步形成加工链条,对产品附加值提升产生了重要作用。

但总体加工规模与板栗生产规模不适应,不仅使板栗产业增值优势没能充分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进程。

目前,项目所在地莒南及周边的临沂市、日照市,正在进行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随着该项目的实施,板栗加工规模扩大,加工产品科技含量提升,板栗加工品的附加值显著提高,必将进一步促进板栗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由此将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新格局,从而促进农产品区域优化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延长加工链,实现加工与基地建设、结构调整的结合。

2、有利于改变当前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外向化、组织化水平过低的问题。

当前,从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看,在在由传统型、原料性、粗放型、分散性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外向型农业转化,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莒南县农业产业“五化”水平还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

从当地农业产业化建设实践看,提高其“五化”水平,通过有优势的龙头企业带动是有效途径。

该项目实施后,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必将形成以板栗为重点的优势产品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外向型方向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形成以企业为龙头,公司与基地农户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机制,从而促进“三农”统筹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增值。

3、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项目以专利技术为支撑,开发国际市场上紧缺的板栗精深加工功能性新产品。

企业对其新产品的开发,不仅增加了企业产品的品种,有利于缓解产品供需矛盾,提高新产品的市场份额,还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4、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促进当地财税收入和经济发展

该项目为国有资本参股经营项目。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新增板栗深加工产品1650吨,其中加工甜心栗产品600吨,栗甘纳豆制品1000吨,栗皮萃糖50吨。

可使项目所在地莒南县新增国民生产总值(GDP)3845万元,新增税金1275.9万元,税后利润1209.1万元,不仅有力地支持当地财政收入和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使每股资本利润达到0.24元,实现参股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5、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就业岗位

该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当地运输业、食品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直接或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3000人以上,而且带动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农民增收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项目产业关联度分析

该项目建设后,上与日本、韩国等国际合作伙伴关联,下关联国内相关企业及当地板栗基地生产。

1、项目实施后,项目加工产品为日本、韩国企业全部订购,项目产品市场化,加快企业国际化

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与日本大和通商株式会社、新生食品、日本海联、石光商社、东海淀粉等株式会社、韩国泰奉株式会社为国际贸易合作伙伴。

多年来,该公司所产的板栗等产品全部由其订购。

该项目所采用的专利技术,是由本公司与日本合作形成的专利技术,并在日本申请技术专利。

项目采用该专利技术,生产国际市场上紧缺的板栗深加工产品。

根据与日本公司的契约,该加工产品由日本公司全部签约订购。

同时,随着该项目的实施,也必将进一步加强与日本、韩国等相关企业的合作和贸易往来,由此将加快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2、项目实施后,项目龙头企业绿润食品公司直接与板栗基地关联,将加快带到产业基地建设

本项目是以板栗为原料的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实施后,板栗原料产品将直接来自莒南板栗基地、北京密云板栗基地及湖北罗田板栗基地,由此将带动板栗基地产业化建设和发展,形成板栗优势产区,最终形成与加工龙头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产业链,促进板栗种植——加工——精深加工——国内外市场良性循环,实现企业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项目实施后,将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经济发展,难点在农民收入增长。

本项目实施后,将可以以龙头企业为产业龙头,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采取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形式,使原有的小生产分散经营状态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状态,使企业和农业有机融为一体,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带动众多农户参与的大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实现板栗生产产业化,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初步概算,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关联农民人均可增加收入500元。

第三章 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项目区位于莒南县城西郊,岚济公路北侧的重点工业开发新区,紧邻岚济公路、兖石铁路及莒新公路,东距日照石臼港口50公里,岚山港口30公里,距青岛、连云港两重点大港仅270KM和90KM。

项目区交通和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利。

2、自然资源状况

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于丘陵地区。

山丘面积占79%,平原面积占21%形。

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2.1℃,日照时数2660小时,日照百分率62%,太阳辐射总量127.3千卡/平方厘米;年大于和等于0℃的积温为4770℃,大于和等于10℃的积温3420℃,无霜期18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73毫米。

项目区气候条件适宜板栗生产。

水资源条件。

项目区水资源充足,年降水量近1000mm,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171座,其中大中型水库4座,总储水量5.5亿立方米,可满足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

土壤条件。

项目区土壤主要山地土壤。

平原地区为褐土。

山地丘陵地适宜板栗产业发展。

4、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所在地莒南县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其中山丘面积占79%,平原面积占21%,耕地面积109万亩,现辖18个乡镇,938个行政村居,99万人口。

农业资源优势明显。

特别是花生、板栗、茶叶、大樱桃、苹果、桑蚕、黄烟等特产闻名全国,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花生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苹果之乡”“中国柳编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艺术之乡”,同时,还是国家规定的无动物疫病区,国家出口猪肉、出口兔肉标准化示范区,花生、板栗、肉类出口位居全国前列。

另外,工业门类齐全,现已形成以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食品、工艺美术等产业为骨干,以绿润集团、春园集团、宇达集团等19家大中型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全县各类市场达120处,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企业达30多家,年交易额10多亿元。

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不断提高,全县已形成食品、柳编、石雕石刻、服装纺织等六大出口创汇产业,出口产品达30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全县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123家。

2003年,全县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3.09亿元,同比增长17.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7.:

42.5:

37.8;全社会固定投资19.74亿元,增长5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3亿元,增长15.8%;地方财政收入2.19亿元,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64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2796元,增长6.8%。

5、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项目所在地莒南县,现有板栗面积30万亩。

与项目相关联的信息服务、批发市场、运输等发展较快,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本项目的建设,必将带动板栗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6、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原厂区内,具有交通、水、电、讯等有利条件,原料及产品运输方便。

同时,可以实行上下游加工产业的集中和优势叠加。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发展板栗精深加工,是国家、行业、地方产业政策所大力倡导和支持的。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当地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各级政府已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带动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

该项目建设的政策环境十分有利。

2、资源优势

绿润公司已有和正在建设的板栗基地3万亩。

莒南县已发展板栗面积30万亩。

由此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十分显著,原料供应有保证。

3、市场优势

该项目产品是国际市场紧缺的功能性新产品,产品近远期市场前景看好。

同时,绿润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拥有70多家国外客户,国内设有30个办事处,销售网络遍布国内外。

该项目产品可依托公司现已形成的国内外稳固的销售网络体系,保障产品的顺利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4、科技开发能力

公司现有员工35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人。

公司设有专门的新产品研发机构。

多年来,围绕新产品开发,公司已研发出一批板栗加工新产品、新技术及技术专利,并与国内著名高等院校、日本、韩国有关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