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73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讲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C.除去H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将气体依次通过分别装有NaOH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D.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基础演练

1.对贴有下列图标的试剂,你认为应密封并谨慎存放在阴暗处的是______

__。

如果老师请你分装

酒精,那么你认为贴哪个图标最合适________,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贴哪个

图标最合适________。

2.下列

情况处理不正确的是()

A.废气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要进行回收处理B.废液冲入下水道,以免污染实验室

C.废渣进行分类回收,如玻璃、金属D.酒精失火,用细砂扑灭

3.下列仪器中能加热,但不能用来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量筒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B.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将滴管下端紧靠试管内壁

C.烧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

D.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将试纸侵入溶液中

5.(朝阳区2014-2015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溶性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

精制食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盐酸,

过滤。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中加入过量的试剂是为了完全除去相应的杂质离子。

B.

中加入过量的试剂仅为了完全除去Ca2+

C.因为Mg(OH)2难溶而MgCO3微溶,所以用NaOH除Mg2+效果比Na2CO3好

D.

中可以通过边滴加边测定pH的方法,控制加入盐酸“适量”

6.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的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8.要除去CO2气体中所含的少量HCl气体,最好的方法是将混合气通过()

A.NaHCO3溶液B.Na2CO3溶液C.饱和石灰水D.氨水

9.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Na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B.④⑥①③C.④⑥③②D.②⑥①③⑤

10.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

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2)第④步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先用盐酸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巩固提高

1.下列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液溴和四氯化碳B.酒精和水

C.CaCl2和Na2SO4溶液D.苯和蒸馏水

2.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的底部向上套,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②给盛有液体超过试管容积1/3的试管加热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向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⑤取用放在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地面⑥将烧瓶放在桌面上,再将塞子用力塞上⑦用坩埚钳夹持加热后的蒸发皿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进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A.①④⑦B.①④⑤⑦C.①④⑤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

3.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将酒精灯熄灭后,再向其中补充酒精至适量

C.皮肤上不慎沾苯酚,应立即以酒精洗涤

D.钾钠着火时,应立即以沙子扑灭

4.用pH试纸测定某一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5.粗盐的提纯中,加入下列下列除杂实际的顺序错误的是()

A.BaCl2→NaOH→Na2CO3→HClB.BaCl2→Na2CO3→NaOH→HCl

C.NaOH→BaCl2→Na2CO3→HClD.Na2CO3→BaCl2→NaOH→HCl

6.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②试管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研钵

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①③⑥

7.下列仪器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①烧杯②坩埚③锥形瓶④蒸发皿⑤试管⑥烧瓶⑦表面皿

A.②④⑤B.①⑥⑦C.③④⑥D.①③⑥

8.下列实验中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③过滤

④蒸发⑤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操作过程中均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胶头滴管D.漏斗

9.已知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10.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托盘,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

如果按正确的放法,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5gB.15.0gC.14.5gD.14.0g

1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方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

F.从分液漏斗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3)上述G步骤的操作的目的是:

(4)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第2讲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例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

1023个原子

B.0.012kg12C含有约6.02×

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例2.5.4gH2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1.5molNaOH的质量为多少克?

例3.1.5molSO2与多少克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

例4.下列选项中所涉及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  )

A.11.2LCl2与4.25gNH3所含有的原子数

B.18.0g重水(D2O)与20gNe所含有的电子数

C.标准状况下36gH2O与1.204×

1024个O2分子所占的体积

D.2mol的A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6g氢气。

例5.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

p(H2)>

p(O2)

B.p(O2)>

p(Ne)>

p(H2)

C.p(H2)>

p(O2)>

p(Ne)

D.p(H2)>

例6:

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浓度为0.4mol·

L-1,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7mol·

L-1,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

L-1  B.0.15mol·

L-1C.0.3mol·

L-1  D.0.2mol·

L-1

 

一.填空题。

(1)0.5molH2O中有________mol原子。

(2)1molCO和______molCO2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3)9.03×

1023个H2O的物质的量为.所含H的物质的量为.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4)2molKClO3完全分解生成氧气mol,即g。

2molFe完全燃烧消耗氧气mol,即g。

(5)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离子,ACl2的摩尔质量是 

g/mol,相对分子质量是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选择题。

1.下列各指定粒子数目不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的是()

A.1gH2所含的原子个数

B.4g氦气所含的原子个数

C.23g金属Na全部转变为金属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个数

D.16gO2所含的分子个数

2.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总数最多的是()

A.0.5molNH3B.9.03×

1023个HCl分子

C.9.6gCH4D.18.4gC2H5OH

3.(昌平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32gCu的物质的量是()

A.3.01×

1023个B.0.5molC.11.2LD.1mol

4.(昌平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对1molN2和1molCO2进行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数一定相同B.原子数一定不相同

C.体积一定相同D.质量一定不相同

5.(东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2的摩尔质量是64g

B.1molSO2中含氧原子数约为6.02×

1023

C.常温常压下,1molSO2的体积为22.4L

D.常温常压下,64g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

6.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1molH2B.0.5molNH3C.6.02×

1023个的CH4分子D.0.3molH3PO4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个N2分子和NA个CO分子质量比为1∶1

B.1mol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质量的总和

C.在任何条件下1molH2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1molH2SO4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一定是NA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

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9.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等的()

A.原子数B.密度C.质子数D.质量

10.(北京市丰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科学家不久前制得一种新型分子O4,2molO4和4molO2含有的()

A.电子数相同,分子数不同B.质量相同,电子数不同

C.原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D.分子数相同,质量不同

1.(昌平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所占体积约为22.4L

B.22gCO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

C.100mL0.5mol/LNaOH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0.05g

D.标准状况下,11.2LO2和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3.01×

2.24mL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点燃,反应后剩余3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分子个数比为()(多选)

A.1:

16B.16:

1C.17:

7D.7:

5

3.(东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Al3+的浓度为0.4mol/L,

的浓度为0.7mol/L,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B.0.15mol/LC.0.2mol/LD.0.3mol/L

4.1gN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x/28mol-1 B.x/14mol-1

C.14xmol-1D.28xmol-1

5.1molO2在放电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3O2

2O3,如有30%O2转化为O3,则放电后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是()

A.16B.17.8C.18.4D.35.6

6.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是()

A.3∶2∶1B.1∶2∶3C.1∶1∶1D.2∶3∶1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多选)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

B.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

C.溶解后没有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和液面

8.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NH3 

②1molHe 

③0.5molH2O 

④0.2molH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9.欲配制1L含0.5molNaCl、0.16molKCl、0.24molK2SO4的混合溶液,现用Na2SO4代替K2SO4来进行配制,则所需NaCl、KCl、Na2SO4三种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A.NaCl0.32mol;

KCl0.01mol;

Na2SO40.12mol

B.NaCl0.02mol;

KCl0.64mol;

Na2SO40.24mol

C.NaCl0.66mol;

KCl0.48mol;

Na2SO40.25mol

D.NaCl0.50mol;

KCl0.16mol;

10.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多选)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1.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多选)

  A 

  B 

CbNA 

DaNA

1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

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A.2.5×

1019个B.2.5×

1022个C.5×

1019个D.5×

1022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