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742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Word下载.docx

、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D、用铁矿、焦炭、石灰石炼铁

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它是…………………………………()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混合物、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单质

6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火炬中的可燃物为丁烷(4H10),它燃烧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丁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⑤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②③④⑤D、①②④⑥

7使2g甲物质与g乙物质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g甲和11g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如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0、44、18,其化学式分别用A、B、、D表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提………………()

A、A+B=+DB、A+2B=2+D、2A+B=2+DD、2A+B=+2D

8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氯化钠固体和汽油B、冰水、碘晶体与酒精D、油脂和水

9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

1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向水中加入稀有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比水低

D、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的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1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增大

12小颖同学为探究X、、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

⑴把X和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不反应

⑵把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X&

gt;

&

(H)&

ZB、X&

Ag&

Z、X&

Z&

AgD、X&

Z

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解释

A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的运动

有毒而2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uS4溶液和Na2S4溶液的颜色不同两种溶液的阳离子不同

14目前,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的循环体系(如右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2H2↑+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合适的光照条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1将一定量的镁条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16在H、、、Na四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若干种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

⑴金属单质________⑵有毒的氧化物________

⑶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⑷家庭厨房中蒸馒头的一种盐________

⑸雪碧等饮料中常含的一种酸________

⑹能支持动物呼吸的一种单质________。

17人们可以对物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请将氢气、一氧化碳、氧化镁、二氧化碳、铝和红磷等六种物质分成二组(填化学式),并写出分类依据:

第一组:

________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18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请在右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的。

19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该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

子层,该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20研究表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

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

右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⑴联想:

在牙膏中添加某种元素,也能起到防止龋齿的作用,这种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序号)。

⑵比较:

在人体体温37℃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木糖醇________蔗糖(填“&

”“&

lt;

”或“=”)通过比较溶解度曲线,请你说出这两种物质在溶解度方面的一个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分析:

40℃时,将30g木糖醇放放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60℃时木糖醇和蔗糖的两饱和溶液,欲使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的一种)。

21请从下图分离空气示意图中获取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学会例证的方法理解概念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下表每句话均有错误,用实际例子加以否定:

序号错误观点否定例证

1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2含氧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3含碳化合物物一定是有机物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23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

请你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⑵_________℃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⑶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4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从而发现了氯元素,此反应为n2+4Hlnl2+2H2+x↑,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是空气的2倍。

⑴氯气能溶于水,且和水能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l),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收集氯气应用____________法收集。

⑶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食盐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或假设:

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

7;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设计和实验:

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____________(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PH试纸②紫色的石蕊试液③酚酞试液

组内三位同学如下操作:

甲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棒蘸取食盐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PH=7。

乙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行用蒸馏水湿润,然后用玻棒蘸取食盐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

将PH试纸直接浸入食盐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

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____,指出其余同学操作的错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和分析:

丙认为“凡是盐溶液PH值都等于7”是否合理____________,如不合理请举一例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2、D3、B4、、D6、B7、D8、9、

10、B11、D12、B13、A14、B1、D

16、⑴Na;

⑵;

⑶H2;

⑷Na23;

⑸H23、2

17、H2、Al、D、单质

g2化合物或氧化物

18、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分子、离子

19、20、4、金属、+2

20、⑴F;

⑵&

,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⑶不饱和、37%;

⑷都降温至30℃

21、空气由多种成分(分子)组成;

氮气沸点比氧气低;

分离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

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22、食盐水中含Na、H、l、等元素,但它是混合物,高锰酸钾含、n、等元素,但它不是氧化物;

碳酸钙中含元素,但不是有机物;

碘酒中酒精为溶剂。

23、⑴小于;

⑵40℃;

⑶37%

24、⑴l2+H2=Hl+Hl;

⑵向上排空气法;

⑶l2

2、PH&

7、PH=7①甲试纸不能用水湿润

试纸不能直接浸入溶液中不纯碱是盐,但呈碱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