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768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

《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辨析题探析Word格式.doc

二、历史辨析题的主要类型

历史辨析题要求对历史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进行辨别并简要说明理由,因此,从辨析的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

单一史实型、综合史实型和辩驳观点型。

(1)单一史实型

[例1](2008年福建省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大纲)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以上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此题的主要特点就是题目只围绕“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这个单一的历史事实来设计和编制,对错相混。

进行辨析时,需作具体分析,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性或主导性的史实来展开思维和组织答案。

(2)综合史实型

[例2](2005年泉州市历史中考题)马可·

波罗从中国乘坐蒸汽船返回家乡意大利威尼斯,他随身携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例3](2007年龙岩市历史中考题)小明与爷爷在讨论新中国的土改问题,小明抢着说:

“1950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该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明的说法有两处错误,请说明理由。

此类题的主要特点是它综合考查多个历史知识点,往往表现为一个特设的历史情景。

[例2]就是以马可·

波罗从中国返回家乡意大利威尼斯为切入点设置一个历史情景。

辨析时,就必须把元朝时马可·

波罗来华、明朝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等有关知识和特设的情景结合起来进行解答。

[例3]以讨论新中国的土改问题为情景,融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所有制,三大改造等历史知识。

(3)辩驳观点型

[例4](2006年南平市历史中考题)下面是一堂历史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

“古代世界文明交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和平交流,另一种是暴力冲突……”小华提出质疑:

“老师,我认为暴力冲突不应该是文明交往的方式,比如,亚历山大东征造成了众多生灵的涂炭和无数财产的损失,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这怎么能说是文明交往的方式呢?

对小华的质疑,你有什么看法?

说说理由。

此题的主要特点是给出的观点往往具有两重性,需作阶级的或历史的或辩证地分析,要求辨析与反驳的结合。

解答此类试题,不是指出其不准确的、糊涂的或者带有攻击性的观点中有什么合理的因素,而是指出它的不准确的所在并说明理由;

对“质疑者”小华来说,则是反驳。

三、解答历史辨析题的策略举要

历史辨析题,不仅考查对基本史实的掌握程度,而且要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地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观点的辨析能力,这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

实施新课改以来,宁德市中考历史辨析题的得分都不很理想。

在历史辨析题解答中,有的学生没能分清辨析题与改错题的区别,直接改错,从而失分;

有的竟然因为找不出错误之处而丢分。

历史辨析题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题型,如何让学生走出失分的误区,是值得我们探析的。

解答历史辨析题的基本原则是三步曲,即明、辨、析。

“明”,即明确要素。

“明确要素”是进行后续辨析的前提。

一般地说,构成辨析题的“要素”就是指辨题中的基本概念或史实。

其中,中心概念或主导性史实为“主要素”,与中心概念相关的概念或史实为“次要素”。

“次要素”一般是对“主要素”在内涵上的解释、在时空上定位、在观点上的说明。

一道辨题中“主要素”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素”可能有一个或多个。

如:

[例5](2005年泉州市历史中考题)1955年,亚非欧国家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

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2)错误:

[例6](2006年三明市历史中考题)在唐朝,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一书生对同伴说:

“我写的八股文甚好,必能金榜提名!

”欣喜之余,他们结伴游览长安城,选购了《资治通鉴》等书。

(2)错误:

[例5]中的“主要素”是万隆会议。

“次要素”是万隆会议的召开时间、参加国家与会上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明确了这些要素,就不难做了准确判断。

同样,[例6]中的“主要素”是科举考试。

“次要素”是唐朝、长安城、明朝的八股取士和宋朝的《资治通鉴》。

明确了这些要素及题目所要求的两处错误,就可以推断出错误,并说明相应的理由了。

“辨”,即指出错误,点到为止。

有的属于史实错误,有的属于观点错误或片面。

这应该结合前述的主要类型,在明确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并加以表述。

对于[例6],学生明确了这些要素及题目所要求的两处错误,就可以推断出试题所描述的情景定位应该是唐朝时期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结束后,因而其错误就显而易见了,它属于史实错误,八股文是明朝科举考试时才开始规定使用的,《资治通鉴》出现于北宋,唐朝时不可能出现八股文和《资治通鉴》。

[例7](2007年宁德市历史中考题)秦朝时,有一读书人前往都城咸阳,参加科举考试。

沿途,他目睹许多农民被征发去临洮修筑长城,听到人们在议论郡县制。

请指出错误的史实,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8](2008)年福建省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大纲)清朝统治者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以上观点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例7]中的错误属于史实错误,[例8]的错误则属于观点错误。

至于试题的错误,一般是一至两处,而且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性的表述------(两处)“错误的史实”、“观点是否正确”。

在明确要素的基础上,史实性的错误可以直接从题干中摘抄出来,而观点性错误则需要对题干进行读、理解后做出判断,是错误抑或片面。

“析”只要求说明史实错误、观点错误或片面的理由,即回答“为什么”,但说明不要求展开、论述。

[例9](2008年福建省初中历史学业考试大纲)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这种说法对吗?

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

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场的序幕。

可见,在平时练习训练中须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与模式,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务必向学生强调辨析题与改错题的不同:

理由并不完全等同于改错,要求说明的是“为什么错”而不是“应改为什么”,“一件事如果不是在这里或这时发生的,那应该在哪里或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而不是单纯答出“当时还没有”或“当时还没发生”之类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