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825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复习题.doc

简答题

第1篇: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试题

简答

1、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首先,实践是否具有客观性。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者不是把实践看作改造世界的客观的活动。

例如,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而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其次,实践是否具有能动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的方面”,即没有看到人们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主动的方面。

第三,实践是否具有革命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把实践歪曲地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活动”,即个人利已主义的活动。

最后,实践是否具有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而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脱离社会关系去孤立地观察人,当然,也就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也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总之,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新世界观的牢固基础。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哲学家历来众说纷纭。

唯心主义者认为思想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有些唯物主义者认为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条件,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由于不懂实践,因而也不懂社会生活的本质。

只有马克思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因为,人的社会生活,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等,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都充满着实践的内容,带有实践的烙印。

实践活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的是生产活动,它决定着人的其他的一切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

社会存在的基础是实践,社会生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产生,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巩固和发展。

总之,离开实践就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因为离开实践去观察社会生活,因而都陷入了唯心史观。

   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考察人的本质,主要是考察人的现实本质,从人的现实本质出发、从现实的活生生的社会活动中考察人,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考察和理解人的本质必须注意下面三点:

第一,人的本质不是指人的自然性,而是指人的社会性,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因为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和承担者,离开了生产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关系,人便不能从动物中分化出来,也不能生存,当然也不成其为人。

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在人的各种复杂关系中,必须注意抓主要的社会关系,同时兼顾其他关系。

这样才能多侧面、多层次并系统而整体地揭示出人的本质。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不同。

存在决定意识,现实决定着理想。

不同的现实本质决定着不同的理想本质。

在观察人的现实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人的不同目的、愿望、理想、意志以及实现目的、理想的能力,就能全面把握人及人所组成的社会历史。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所谓由真理的本性所决定,即真理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判断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只在主观范围内无法解决,客观世界本身也无法解决,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正如马克思在《提纲》第二条所说: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所谓由实践本身特点所决定,即指实践不仅与认识一样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双重的:

一方面,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另一方面,实践又能使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为直接的现实,从而直接检验出理论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

离开实践的检验,去争论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那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争论。

对此,马克思曾批评道: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5、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是什么?

费尔巴哈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作用是他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表现有二:

一是离开实践而只从直观的形式去了解认识主体的认识方式,认为直观是认识世界的唯一形式。

“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而是看作纯自然、纯直观的东西,即一种消极被动静止的观察,把认识看成像镜子一样的反映,把实践排除在感性和认识过程之外,完全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所以,尽管他“不满意抽象的思维”,但他仍不能摆脱其认识的抽象性(如他对人的本质的了解就是抽象的),抓不住具体的认识对象,正如恩格斯所说,“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

(马列选集P236)

一是离开实践去了解认识对象。

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把人看作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孤立的、单个的人。

这样,在观察社会历史时,他们只看到孤立的、单个的人的思想动机,而不能指出产生思想动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只能看到个别人物的作用,而看不到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只能把社会历史看作是许多偶然事件的堆积,而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在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根源。

   6、新旧哲学对立的根源是什么?

   新旧哲学对立的根源在于它们的阶级基础和社会作用不同。

首先,从阶级基础来看,旧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它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是其阶级基础。

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是其阶级基础。

其次,从社会作用来看,旧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说明世界,企图达到对世界的正确理解。

新唯物主义则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新哲学给自己提出的历史使命就是革命实践,“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第2篇: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试题

三、解释、理解

1、“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其意思是说,作为社会历史基础、从而作为唯物史观出发点的,应当是伴随着人们的活动而不断变更“人化的自然界”,而不应当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那种非人化的自然界。

2、“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冲突”

首先,阶级斗争的形式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实质内容是为了改变某种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而展开的。

其次,革命也可以说是一种暴力、即革命的暴力。

但是,不能说所有暴力都是革命,革命也不一定都取暴力的形式,只有使用“武器批判”来摧毁一切现存关系的革命才是暴力革命,因此,不能把革命和暴力等同起来。

四、简答题

1、简述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过多次,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这些话说得非常明确,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个人”。

2、请你简要回答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作为物质生活条件的社会活动的诸因素(或“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

第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第二是新需要的产生;

第三是人口的生产;

第四个因素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人们之间的各种“物质联系”,“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

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怎样的批判?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是错误的。

因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形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

其次,唯物史观创始人指出,费尔巴哈离开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的人也是错误的,因为离开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直观”和“单纯的感觉”去谈论人,所谈论的就只能是抽象的所谓“人自身”、而不可能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4、对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是否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关系到能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建立唯物史观的大问题。

其次,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向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方向走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5、上层建筑及其同经济基础的关系。

上层建筑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等国家机器,还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国家和意识形态所以都是上层建筑,最主要的是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的、基本一致的属性。

这就是:

无论政治国家,还是意识形态,也不管它们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它们根源于经济基础,反应了经济基础的要求,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因而在阶级社会里,不管哪一部分上层建筑,都必然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一方面,任何国家政权都是在经济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政权;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6、精神生产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精神生产”就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无论什么时候,意识都是由人们自己所生产的,都是由物质活动决定的,不过这种决定作用在不同意识形式中,情况有所不同。

但归根结底,精神生产是由物质生产、物质活动决定的。

1、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论述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

生产就是指“现实的个人”的“生活的生产”,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和精神生活的生产或精神生产。

物质生活的生产包括两种:

一种是“自己生活的生产”,即现实的个人自己吃、喝、穿、住、用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以及生产这些资料所必需的那些生产资料的生产,这种生产是通过人们的“劳动”来实现的,另一种是“他人生活的生产”,即延续人类生命的生产,这种生产是通过人们的“生育”来实现的。

所谓“交往”,就是指现实的个人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往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形成的一定关系,就是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交往关系,即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关系。

“生产”和“交往”在社会历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知道,生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基础。

没有生产,人就不能生存,人类也无法延续。

其次,交往的发展程度如何,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第三,普通交往的建立还对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2、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原理的?

这一原理的制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这里所说的“人们的存在”就是指“社会存在”,而意识任何时候都只能是对这种社会存在的意识、即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意识”。

这段话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范畴所下的第一个明确而科学的定义。

②“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的制定和论证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也就是后来习惯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的原理。

这个基本原理是在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

唯物史观创始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第一次制定了这个基本原理,而且从各方面详细论证了这个基本原理。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和语言的关系阐明意识对生活的依赖关系。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阐明“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统治思想与统治阶级的关系,论证“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意识没有独立的历史,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③“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第一次制定的伟大意义

这一基本原理的制定和表述,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最终形成和创立;而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仅完成了哲学和一切历史科学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而且对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革命实践,也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完全改变了以往唯心史观观察历史、叙述历史的方法。

其次,这个基本原理的制定对其他社会历史科学也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

最后,这一基本原理制定具有革命意义、战斗意义。

3、《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哪些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至少答出六个要点)

第一、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几种基本活动(关系);

第二、以“历史的自然”取代“抽象的物质自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三、论证了人类历史与生产、交往方式的关系问题;

第四、科学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正确阐述了生活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五、指出私有制是自发分工的产物,它出于劳动积累的必然性;

第六、对新历史观作了精辟的概括;

第七、历史唯物主义扬弃传统哲学,代之以“实证的”历史科学;

第八、对共产主义进行了理论阐述。

 

 

第3篇: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请你理解两个决裂及其相互关系。

《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这两个彻底决裂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的革命气概。

(1)这里的“传统的所有制”指的是一切私有制,特别是资产阶级私有制。

(2)这里所说“传统观念”指的是一切维护私有制的传统思想。

同传统所有制(私有制)决裂,就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同传统观念决裂即同私有观念决裂,用共产主义思想及观念代替旧的传统的私有观念。

第一个决裂是第二个决裂的基础,第二个决裂也是为巩固第一个决裂服务的。

所以,改造私有制的关系和改造私有观念以及旧的意识形态都要重视,不能互相取代或厚此薄彼。

要认识到决裂的条件性(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第二个决裂比第一个决裂更艰巨、更复杂、更具有长期性。

2、如何理解“工人没有祖国”的命题?

“工人没有祖国”。

主要意思是,在当时资产阶级统治下,各国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的敌人是共同的即资本,他们争取解放的条件也是国际性的。

这句话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是针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提出来的。

注意三种情况:

第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资产阶级专政的统治下,“工人没有祖国”主要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这样一个统治机器、统治工具来说的,工人阶级应当用革命的办法或手段摧毁本国的资产阶级的军事上的国家机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所以,这并不是说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的生活的国度,不是说工人可以不爱自己生长的国土。

第二,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取得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新的国家是自己真正的祖国,无产阶级成了新国家的主人。

第三,对于被压迫民族(第三世界)来说,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应争取自己的民族独立,维护自己的国家统一,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干涉。

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论述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

(1)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功绩:

第一,它撕破了封建伪装的外衣,破坏了封建关系,代之以资本主义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简单化、明朗化。

第二,促进了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

第三,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

“它迫使一切民族”均“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建立新政权,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

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上的集中,而且要求政治上的集中,经济政治集中的表现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五,创立了巨大的生产力。

《宣言》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总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

(2)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①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②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

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③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④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加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

总之,它不过是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

   2、结合《宣言》中的有关论述,请你谈谈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

资产阶级是从封建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分子是从城关市民中产生的;新大陆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即原始的殖民掠夺、美州的殖民化,给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

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与经济发展的这三个阶段相适应,阶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处于支配地位的阶级依次为:

行会师付→手工工场主→资产者。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越出一国的范围,并随着美洲的发现而建立了世界市场(开始全球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其政治上的进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随着这一基本矛盾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3、结合《共产党宣言》中的有关论述,请你谈谈共产党同其它工人政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如宪章派)相对立的政党。

然而,共产党又有别于其他工人政党和工人组织。

表现在:

第一,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

第二,共产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

第三,共产党在实际行动中,是无产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先进部分。

第四,共产党在理论上,是以共产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了解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总之,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无产阶级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一部分。

4、马恩在《宣言》中是怎样论述“两个必然”的?

(1)《宣言》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又进行着与封建社会“类似的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表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打破,资产阶级必然为无产阶级所消灭。

(2)《宣言》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引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太狭窄了,必然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

(3)《宣言》还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资产阶级再也不能统治下去了。

“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强调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第4篇: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1、如何理解“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就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消费。

该过程包括主体的消费和客体的消费。

主体消费,指劳动者在生产中发展着自己的劳动能力,同时也在生产中消耗和支出这种能力;客体的消费,指在生产中机器等生产工具的磨损、燃料的消耗、原材料的消耗等。

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力的消费。

不过,马克思指出,这种意义上的消费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消费,而是生产的消费。

马克思还说:

“生产和消费的这种同一性,归结为斯宾诺莎的命题”就是“规定即否定”。

换句话说:

生产包含着生产自身的否定——消费,反过来也一样,消费也包含着自身的否定——生产。

离开了生产自身的否定,就无所谓生产的规定,离开了消费自身的否定,也无所谓消费的规定。

“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指个人对生活资料的消费同时是人体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吃喝是人的一种消费形式,这种消费就是为了生产自己的身体,人除了吃喝外还需要穿、住、用等多种消费形式(即从另外的方式来生产人),否则,人不能正常生存,这都属于消费的生产。

可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把人体的生产说成是“第二种生产”即人体的生产是靠“消灭第一种生产的产品引起的”。

马克思指出:

生产与消费的这种直接同一性,并不排斥这二者“是两个东西”。

(注意:

所谓“生产者物化”是指劳动者支出的脑力和体力凝结在劳动产品中。

“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指劳动者消费了生活资料,恢复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再生产了劳动者自身。

2、马克思指出:

“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

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

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

”请结合马克思的有关论述,着重理解一下“普照的光”的含义。

在此,“普照的光”,指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生产形式,这种主导的生产形式及其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生产及其关系的“地位和影响”,它就像“一种普照的光”,“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即对其他生产形式及其关系起着掩盖、变形、屏蔽的作用。

马克思阐明了“耕作”或“土地所有制”作为主导的生产形式的情况。

他指出:

在耕作处于支配地位的民族那里,连工业、工业的组织以及与工业相应的所有制形式都多少带着土地所有制的性质,甚至资本作为传统的手工工具也具有土地所有制性质。

可以说,农业社会中的耕作及其关系(即土地所有制关系)就是一种“普照的光”,它使其他的生产形式和关系都带有它的性质和特点,这说明,主导的生产形式及其关系具有把它自己普遍化的主动作用以及似乎要渗透一切的那种渗透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普照一切的光就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