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837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孙权以长江天堑为屏障,占有“地利”;

刘备施行王道仁政,有“人和”的优势,因此鼎足而立,天下三分。

B.曹操既奸诈,又具雄才大略,是“奸雄”;

刘备则是与之相对的“仁君”;

孙策用人精当,但缺乏政治远见,没有统一全国的雄图壮志,是一个守成者的形象。

C.曹操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奸雄”形象,许劭对他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的人生格言。

D.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

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但是,因为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

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E.孙权仗父兄之业,得长江天险,占据地利;

又有周瑜.鲁肃等相辅,兵精粮足,称霸江东。

人呼“孙郎”,称其“小霸王”。

5.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

A.“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这段话描写的是魏延的形象。

魏延后来成为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

B.“看那少年:

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这段话描写的是赵云。

C.“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常自比管仲.

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

”这说的是诸葛亮

D.“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

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这段话描写的是关羽的形象。

E.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义绝”关羽。

6.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E)

A.关羽一生和曹操关联甚大,温酒斩华雄,首立战功,得力于曹操的力排众议;

刘备兵败,关羽约法三章而降曹操,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义释曹操,以报昔日之恩;

关羽败走麦城,为操所擒而死,曹操礼葬之。

B.“桃园三结义”为张飞首倡,他性格粗豪爽直,“怒鞭督邮”、“大闹长坂坡”英勇无比;

鲁莽急躁,胸无城府,因贪酒而失徐州。

C.吕布原为荆州刺史丁原义子,董卓帐下李肃以赤兔马为诱饵劝降吕布。

吕布砍下丁原首级投靠董卓,拜董卓为义父。

张飞最恨此人,斥为“三姓家奴”。

D.“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这是汝南名士许劭给曹操下的评语,认为曹操在乱世中会以奸诈手段取得大权高位。

曹操听了这样的评价大喜。

E.荀彧初为袁绍手下,因见其难成大事,遂携其侄荀攸投奔曹操,被曹操重用,称为“吾之子房也”。

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二虎竞食、驱虎吞狼和掘坑待虎、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

7.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C)

A.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

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

谁知策划不周,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

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刘备、关羽、张飞就是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

B.汉灵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

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

袁绍向何进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诛灭宦官,曹操认为不必。

C、董卓欲除丁原,但惧怕丁原的义子吕布,便亲自带着赤兔马和重金去劝说吕布,吕布见利忘义,就杀了丁原归顺了董卓。

吕布归顺,董卓更加飞扬跋扈,自行废掉少帝,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并改元初平,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废帝。

D.董卓废帝弄权,王允设宴与众官相谋,众官皆哭,独一人抚掌大笑满朝公卿还能哭死董卓。

这就是愿借七宝刀行刺董卓的曹操。

这一情节突出了曹操的非同一般

E.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后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

8.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CD )

A.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张飞大叫杀入关去活捉董卓,袁术大怒要将之赶出帐去,因张飞只是县令手下一小卒,而曹操认为得功者赏赐何计贵贱。

这一细节充分反映出两人识见之高低。

B.长沙太守孙坚作为先锋杀奔汜水关,华雄奉董卓之命赴关迎敌。

孙坚首战告捷,但因袁术不发粮食,军中缺粮自乱。

华雄乘夜偷袭,孙坚败走,得祖茂换帻相救。

C.孙坚屯兵洛阳城内,救灭宫中余火,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从井中捞得传国玉玺。

于是托疾辞归,袁绍得密报逼问玉玺,孙坚只得承认,但拒不交出,率部离去。

D.董卓迁帝于长安,曹操要袁绍乘势追袭。

袁绍不肯轻动。

曹操自引兵万余追赶董卓,为吕布所败,曹操带箭逃命,被二卒擒住,危急间幸得夏侯惇搭救,负操渡水。

E.孙坚跨江击刘表。

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孙坚令诸军伏于船中来往诱之;

黄祖军只顾放箭。

孙坚待其箭尽,拔船上所得之箭还射之。

黄祖大败,孙坚势不可当。

9.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 )

A.公孙瓒被袁绍部将文丑追杀,被赵云所救。

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在公孙瓒手下也没有发挥他的才能,后来见到刘备,二人相见恨晚,赵云便马上离开公孙瓒而投靠刘备。

B.何进无识,驱鼠召狼,董卓进京,横行宫阙,残暴生灵。

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借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被除,余党求赫不能,进犯长安,王允跳楼死节。

C.为报父仇曹操兴兵杀奔徐州,徐州太守陶谦三让徐州于刘备。

后张飞误酒,鞭打吕布丈人曹豹,吕布与曹豹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徐州被吕布夺得。

D.董卓被诛后,其部下李傕等发兵犯长安,残虐百姓。

西凉太守马超.并州刺史韩遂

兴兵讨贼勤王室。

马超枪刺王方,生擒李蒙,不愧为少年义军。

E.李傕、郭汜等人赶走吕布,杀了王允之后,下令追寻董卓尸首,选择吉日,迁葬郿坞。

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

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

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二.简答题1.简述桃园三结义的经过。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黄巾军起义,朝廷发榜招兵。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张飞倡议三人结拜为兄弟。

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

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2.简述孟德献刀始末。

董卓弄权,渤海太守袁绍希望司徒王允找机会除掉董卓。

王允把众官请到家中宴饮,共商诛除董卓之计。

骁骑校尉曹操想出一计,向王允借七宝刀一口,要入相府乘间刺死董卓。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在小阁中会见董卓,适有吕布在侧。

董卓问他为什么来得这样迟,他说因为自己的马太瘦弱,故而来迟了。

董卓便命吕布去选一匹西凉进来的好马,赐予曹操。

吕布离去后,曹操见董卓面向内侧身而卧,便拔刀要刺。

董卓在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问道:

“孟德何为”这时吕布已经牵马在阁外,曹操急

中生智,急忙持刀跪下说:

“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曹操出阁牵着董卓的好马出相府,然后加鞭向东南驰去。

曹操走后,吕布和董卓怀疑曹操有行刺的迹象。

3.简述曹操杀吕伯奢的经过。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逃亡被陈宫抓获,后陈宫夜放曹操,并与他一起逃亡。

途中到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探听消息,吕家杀猪款待。

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

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他才发现杀错了人,路上又杀了出门打酒招待他的吕伯奢。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

“宁教我负天

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从此离开了他。

4.简述温酒斩华雄经过。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术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

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5.王允连环计

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

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三国演义》第11-20回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两项是(B)(E)

(B迁许都是董昭的建议;

曹操分封大臣,自命大将军、武平侯。

E、孙坚讨董卓之时,周瑜和孙策就认识,交情甚密;

并非第一次见面。

A、黄巾余党包围北海城。

孔融派太史慈星夜求见刘备,刘备收到信件之后同关羽、张飞点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

关羽斩黄巾军余党首领管亥于马下。

太史慈、张飞、刘备驱兵掩杀,城上孔融也驱兵出城,两下夹攻,余党溃散,解了北海之围。

B、董卓死后,汉献帝回到洛阳,宣曹操如潮以辅王室。

曹操兴师入朝,不听董昭的劝阻,要迁都许都。

献帝不得不从,而群臣惧操不敢异议。

迁都许都后,献帝分封大臣,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

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C、刘备起兵讨伐袁术,派张飞守徐州城,张飞不听刘备吩咐,醉酒并鞭打吕布之岳父曹豹,曹豹深恨张飞,连夜差人写信给吕布。

吕布派兵与曹豹里应外合,攻入徐州。

张飞正醉卧府中,准备不及,引数十骑,逃出徐州。

吕布占领徐州,并软禁刘备家眷。

D、张飞醉酒误事使得吕布占领徐州,并软禁刘备家眷。

张飞拔剑欲自刎,宣德向前抱住,夺箭掷地曰:

“古人云: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衣服破,尚

可缝;

手足断,安可续!

’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

„„.说罢大哭。

E、周瑜,字公瑾,与孙策同年。

孙策以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去夺江东,行至历阳时,路遇周瑜。

两人第一次见面,就一见如故,诉以衷情。

周瑜以兄事策,愿意为孙策施犬马之力。

孙策高兴地说“吾得公瑾,大事谐矣!

”周瑜还

立即向孙策推荐张昭和张紘。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C)

(A是刘备写信向吕布求助,吕布设宴调解;

是吕布将画戟小枝插在辕门外和主张用射戟来决定罢兵与否。

C、袁术)

A、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松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

吕布为助刘备写信请来纪灵,设宴调解,纪灵将吕布的方天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处,并说如果吕布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

射不中,则两家厮杀。

结果辕门射戟应声而中,避免了一场厮杀。

B、攻打袁绍期间,曹军远道而来,又逢荒旱,粮食接济不上。

管粮官询问曹操。

曹操便叫粮官王垕改用小斛分发军粮。

接着曹操暗暗派人探察士兵情况。

当发现激起众怒时,他一刀杀了王垕,借王垕的人头来压军心,众怒始解。

C、袁绍在淮南,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抵押的玉玺,于是就想称帝,主簿阎象认为此事绝不可行,而袁绍则说:

“无意已决,多言者斩。

D、张绣从贾诩计打败曹操.曹操出奇兵战胜张绣.操因袁绍袭许都而回。

回许都后,曹操表奏孙策有功,封为逃逆将军,赐爵吴侯,派遣使者拿着诏书到江东,谕令孙策防剿刘表。

E、曹操联合刘备进兵徐州。

不料曹操的使者被陈宫捉住,得知刘备连结曹操,吕布遂起兵进攻刘备。

刘备向曹操求救.,操出兵助备,夏侯惇被曹性射中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剑,不想连眼珠拔出,于是大呼:

“父母精血,不可弃也!

” 惇拨箭啖睛后,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命。

(三)填空题

1、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 吕布

2、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谏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他专杀义父

3、夏侯惇被 曹性 射去一眼。

4、在刘备救孔融这件事中, 太史慈 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5、孙策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曾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称他为 小霸王

(二)简述题

1、简述“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故事

夏侯惇与吕布手下的高顺两军相遇。

高顺战败,夏侯惇绕阵追之。

曹性暗地里拈弓搭箭射中夏侯惇左目。

夏侯惇用手拔箭,连眼珠也拔了出来。

他大呼到:

“父母精血,不可弃也!

”惇拔箭啖睛后,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命。

2、简述“白门楼吕布殒命”的故事

下邳失陷后,吕布被缚至白门楼。

吕布恳请刘备在曹操面前说情,刘备点头示意。

吕布对曹操表示降服,曹操问刘备“何如”,刘备以吕布认丁建阳、董卓为义父而又杀之为例,劝曹操杀掉吕布。

吕布大骂刘备“大耳儿”。

曹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

3、简述“曹阿瞒许田打围”的故事

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内外的反应。

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射之,正中鹿背。

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

曹操纵马直出。

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众皆失色。

云长欲斩曹操,被刘备及时制止。

三国演义21-30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DE )

A.“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一段故事。

曹操要刘备言当世英雄,因为袁术称帝,刘备第一个列举袁术,然后再列举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

曹操认为天下英雄惟刘备和自己。

B.袁术、袁绍兄弟两人出身名门,四世三公,曹操认为袁术如冢中枯骨,袁绍好谋无断,皆非英雄。

后两人皆兵败吐血而亡,为刘备、曹操所灭。

C.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便借口截击袁术领兵离开了许都。

刘备刚走,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许褚去追。

刘备摆阵迎接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坚决不肯回去。

袁术兵败身死,关公赚城斩车胄。

D.刘备惧怕曹操势重,便向袁绍求救。

袁绍出兵时,先令书记陈琳起草了一篇檄文。

陈琳的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的罪名,痛快淋漓,把曹操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后来曹操打败袁绍,便把陈琳杀了。

E.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刘表,孔融向曹操推荐祢衡。

祢衡为人狂傲,认为“荀彧可使吊丧问疾,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

曹操为侮辱他就给了他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借机击鼓骂曹。

曹操大怒,怀恨在心,遣祢衡前去劝降刘表,借刘表之手杀掉祢衡。

2.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CE )

A.董承谋划利用曹操患偏头痛的机会,与太医吉平商议用毒药毒死曹操,不料被家奴告发,曹操大怒,将董承等人杀了。

曹操杀了董承等人犹不解恨,想废帝另立新君,被手下谋士劝止。

曹操又下令勒死了董承的妹妹、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并派三千心腹充当御林军。

B.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

张辽前去劝降,说了拼死有“三罪”,投降有“三利”。

关羽也提出三个条件:

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二,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

三,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马上辞去。

曹操应允了。

C.关羽投降后,曹操厚待关羽,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接受赤兔马。

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了刘备下落,可以骑它迅速地去见刘备。

后来,关羽在一场战役中先后斩杀袁绍手下两名大将颜良、文丑来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

D.曹操得知关羽离去,就索性送个人情给他,亲自为他送行,赠金赐袍。

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关守将均不敢放行,于是,关羽就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座关口,斩了孔秀、韩福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曹操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几番差人拿着公文告谕放行。

E.关羽前往古城会见张飞,张飞以为关羽负义投降了曹操,一见面就要决

一死战,关羽斩了蔡阳,兄弟俩才消除了误会。

兄弟二人一同前往袁绍军中与刘备会面,途中正好遇见了赵云,告知刘备也已从袁绍军中脱身。

于是,兄弟俩回到古城与刘备回合,三人终于得以重逢。

3.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BD )

A.袁绍见刘备不回,大怒,想派兵讨伐。

谋士告诉他,刘备还不足为患,曹操才是劲敌,不得不除,劝他与江东孙策合力,攻打曹操。

B.小霸王孙策因绞杀许贡,在丹徒会猎之时遭其家客刺伤,加之不满于吉妖言惑众,金创迸裂而死。

,临终前取印绶与孙权。

权大哭,拜受印绶。

策告母曰:

“倘内事不决,可问鲁肃;

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言讫,瞑目而逝。

年止二十六岁。

此后,孙权承父兄之志坐领江东。

C.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使袁绍七十万大军几乎全军履没,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一统北方。

其中许攸献策,火烧乌巢粮草是取胜的关键。

D.曹操与袁绍原都在何进手下从事,董卓篡位,两人又结盟兴义兵诛之,趁势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各人雄踞一方。

后曹操趁着袁绍与袁术兄弟相争、手足相残之机,乘隙夺了冀州。

E.官渡之战后,袁绍逃回冀州后,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等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来。

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又绝自己部队的后路,曹军士兵置死地而后生,勇猛作战,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

袁绍再次退回冀州。

袁绍两次兵败,不由气病交加而亡。

二.简答题

1.青梅煮酒

答:

情节:

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其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箸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心理:

曹操:

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

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性格:

曹操踌躇满志与骄横霸气,刘备小心谨慎、机智从容。

2.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关羽兵败归降曹操,面对曹操的苦心感化,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

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

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

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汜水、荥阳、黄河渡口等五个关口,斩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3.“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①曹操礼贤下士,不计前嫌,虚心求教;

②曹操步步设防,虚虚实实,奸诈诡谲。

4.官渡之战袁绍率七十余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袁军围攻曹军营寨月余。

许攸献计袁绍掩袭许昌,袁绍不用许攸。

许攸遭疑投降曹操,曹操接受许攸计谋,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官渡前线的大将张颌高览亦投降曹操,袁军军心大乱,官渡一仗袁绍终被曹操击败。

失败原因:

袁绍不善用人,不纳良谋,不善用兵(多疑而优柔寡断,不会抓住有利战机)。

《三国演义》第31—40回相关训练

一、填空:

1、刘备在过檀溪后,遇到了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对玄德说: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此两人分别是诸葛亮(孔明)。

、庞统(士元)。

2、《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 徐庶_,被赞誉的人是 诸葛亮 。

3、周瑜,字:

公瑾_,官名:

都督 ,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 既生瑜,何生亮?

4、程昱认为单福比自己强十倍,且此名是托名,此人真名是 徐庶 ,在新野遇到了英明的人即 。

5、写出下面的熟语对应的人物

宝刀未老、百发百中---- ( 黄忠 )赔了夫人又折兵----

( 周瑜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黄盖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 )

二、选择:

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B )( D )

b项,周瑜没有用“苦肉计A.为了彻底除掉袁尚、袁熙残军,曹操决定西击乌桓,曹操听取了荀彧的意见,没有大动兵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送二袁首级至曹处。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 ,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诸葛亮在新野打败曹军,使得曹操大怒,发动三军直奔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