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8609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七八课

第七课跟着唐僧去西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熟悉世界的海陆分布等基本常识,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

2.情感:

简要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3.能力:

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印度,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各种常见的地图图例。

2.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3.印度风光课件(或录像、网络资源等)。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质疑激趣

1.老师绘声绘色讲述《天竺国招亲》。

同学们,一提起《西游记》,大家都非常熟悉。

唐僧师徒四人结伴到西天取经。

途中,他们吃尽千辛万苦,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上有菩萨保佑,下有各路神仙随时听候差遣,最终排除万难取得真经。

今天,老师也要讲一个取经路上的故事给你们听。

2.学生简单了解玄奘取经。

同学们,刚才故事中唐僧师徒所到的“天竺国”就是古印度。

在《西游记》中有机智勇敢、武艺高强的孙悟空;有呆头呆脑、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还有忠厚老实的沙僧。

但是如果没有师傅唐僧的率领,就不可能有西行路上一个个生动有趣、惊心动魄的故事。

现实中虽然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样的人物,但是在历史上,唐僧确有其人,他的真名叫玄奘。

那么他为什么要远离家乡、跋山涉水去古印度呢?

在书上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课,阅读玄奘西行这部分,自己到书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识图例,学会读图

1.出示常见的地图图例。

那么玄奘当年去的古印度到底在哪儿呢?

也许以后我们当中的某些人会到那儿去工作、留学,或是度假、旅游,但今天我们只有从地图上来寻找了。

以下是地图上常见的一些图例,表示了地球上相应位置的山脉、河流、高原、平原、海洋、沙漠等自然环境。

首先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识别一下,将它们对号入座,进行连线。

2.除了这些常见的地图图例,你还知道哪些地图上的图例,它的作用是什么,能不能上讲台来指着地图说给大家听听?

(三)看地图,查找印度

1.读图。

现在这儿有一幅印度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图,请你对照图例,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仔细观察,说说你从这幅地图上读懂了些什么?

你能在图上找出印度的母亲河——恒河,以及它所孕育的恒河流域吗?

恒河自喜马拉雅山南麓流出,一路敞开胸怀,容纳百川,穿过印度最富饶的平原地区,继续滚滚东流,进入孟加拉国境内,最后注入孟加拉湾。

全长27()O多千米的恒河,以其亘古博大,孕育了数千年的文明,养育了两岸数亿民众。

恒河庄重而和善,印度人视它为母亲河。

你能看出印度的首都是哪座城市吗?

你是根据什么找到的?

看了这幅地图,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

2.用图。

有一批电视机需要从中国运到印度,如果从上海出发,沿途要经过哪些海洋才能到达印度的孟买呢?

你认为运载电视机是走水路好呢,还是从陆路上走好呢,空运行不行。

如果你是商家你会选择哪种交通线路?

为什么?

(四)看录像,全面感知

最后,让我们来全景式地欣赏美丽富饶的印度。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知道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情感:

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3.能力:

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信息,能够简单地探索和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的各种资料。

2.印度舞蹈录像或VCD光盘。

3.冰心散文《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幻灯片及朗读录音,或教师当堂朗读)

4.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视觉冲击,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欣赏一段舞蹈。

(播放录像)

2.有谁知道这种舞蹈是哪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3.对,这个国家就是美丽的印度。

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刚才所见到的印度舞蹈?

印度舞蹈轻柔抒情、动作优美流畅,节奏鲜明,极富韵味,再华美的语言也无法形容印度舞蹈给人们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感。

4.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呢?

我们来看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5.这是一篇如诗似画的优美散文。

作家当年以她那清词丽句,绘声绘色地记下了这两位年轻舞蹈家的风姿。

印度舞蹈的确让人百看不厌,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二)阅读教材,加深认识

印度和我们中国一样,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书中对这方面已经作了简要的介绍。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认真阅读。

(三)整合信息,全面感知

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材料是有限的,在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大量有关印度历史文化的资料,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每人脱稿介绍。

2.根据所给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旅行计划、旅行线路。

3.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体同学展示、宣讲本组方案。

如有图片资料可做辅助材料。

4.集体评选最佳方案。

5.如果你去印度旅游,你认为还需注意什么,准备什么?

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绚丽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使印度成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十分迷人的国度,去印度旅游将是一次神秘之旅。

印度北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倚天而立,佛教圣河恒河蜿蜒流转,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印度的泰姬陵优雅妩媚。

印度独立后的50多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旅游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现在印度已经是全球排名第10位的工业化国家,并且是第6个进入外太空的民族。

作为世界上面积居第7位的国家,它的幅员广达298万平方千米,从白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南麓一直延伸到南方的热带雨林。

(四)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1.通过学习,我想你们一定对遥远而陌生的印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说说你的感觉,印度民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你认为印度文化在全世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印度文化中有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说说你的想法。

(五)总结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印度确实是人杰地灵,它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使它历经岁月的风风雨雨依然令人神往。

它与中国、埃及、古巴比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真的是名副其实。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在将来去印度旅游观光,亲身领略那儿独特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初步认识印度人民的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2.情感:

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3.能力:

能正确认识不同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并能进行客观评价,实现文化互动,增进对其他国家的了解。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印度传统文化的资料。

2.在班组举办“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图片展或文字说明,并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

3.幻灯片或小黑板,写上四道思辨题。

教学过程

(一)欣赏展览,感知异域风情

1.同学们,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对印度这个文明古国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所以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种教义的影响。

除此以外,它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成为印度的象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

2.教室四周都张贴了许多图片和文字,请同学们大致浏览。

3.你看到了哪些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

4.阅读课文:

恒河沐浴和奉牛为神。

(二)组织讨论,如何对待不同文化

1.刚才大家看见的图片介绍与文字说明都很真实地反映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与我们生活完全不同的民风民俗呢?

这儿有四道思辨题,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道进行辩论。

2.按题目选择重构学习小组。

3.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参加其中一组的活动。

思辨题:

(1)对于将“神牛”迁移出城市的行动,你是赞同新德里居民的意见,还是赞同外国游客的观点?

为什么?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如何对待它?

是保留?

摈弃?

还是……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3)如何看待印度教徒恒河沐浴这一习俗?

(4)如果你是一位国际志愿者,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在印度居住大约两年的时间,如果不习惯当地的饮食文化,你怎么办?

(三)各组汇报辩论结果

请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陈述本组意见,一定要综合大家的观点。

(四)组织探究,寻找身边的印度

1.不管怎么说,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印度对于全世界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在我们生活中,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身边就有许多东西都与印度有关。

谁来说一说?

(如瑜伽、飞饼、咖喱等)

2.你认为国家、种族间相互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尊重的意义何在?

3.如果有可能,你愿意成为一名中印文化亲善使者,为加强中印两国间的文化互助做力所能及的事吗?

为什么?

(五)总结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民风民俗,我们应该理解、尊重、求大同存小异,并尽自己所能去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

 

第八课金字塔下留个影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进一步熟悉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2.能力: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作出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质疑、探究的能力。

3.情感:

通过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世界地图一张。

2.李小佳父亲的来信。

3.李小佳的卡通图片和她的录音。

4.非洲气候分布简图。

5.非洲政区轮廓图每个小组一张。

6.彩色橡皮泥。

7.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昨天,老师接到一位同学的电话,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可我也没法回答。

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好的,今天,老师就把她带来了(出示李小佳卡通图片),当面向你们请教,希望咱们能帮她解决一些问题,帮上她的忙。

(放录音。

大意是李小佳的父亲在埃及工作,父亲让她暑假去埃及旅游,而她对于埃及却一无所知。

2.这就是李小佳爸爸给她寄的一封信。

(出示爸爸来信。

信的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工作、埃及风光以及希望小佳能来埃及的想法。

请学生读信。

3.刚才小佳说非常想到埃及去看她的爸爸,可是她不知道出行前该做哪些准备,你们能替她出出主意吗?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1.小组交流,提出建议。

(了解埃及位置、准备衣物、购买飞机票……)

2.教师帮助整理建议、列出方案。

(三)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1.看来,要去埃及旅行,我们要做的事还不少,那么现在我们来一条条看一看。

刚才大家提到,要去埃及首先要知道埃及在哪里,那我们来看世界地图。

上节课,我们在介绍印度时,大家已经学会了怎样看地图,从地图中获得知识。

那么现在请你来看地图,你能在这张世界地图上找到埃及吗?

请学生说出埃及的位置。

(位于非洲东北部,小部分领土(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

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

2.小佳去旅行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平时旅游实际说出自己的看法。

(所带的衣物,雨伞等旅行用品)指导学生在非洲气候分布简图上找一找埃及的气候类型。

(教师介绍:

埃及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年温差在12℃~16℃间,变化较小,地中海附近是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3.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小佳订好机票。

可由于中国还没有直达埃及的航班,所以准备取道香港转机再飞往埃及。

(出示多媒体)现在地图上有两架飞机都前往埃及,一架乘坐的是从欧洲转道而来的中国贸易考察团,一架是李小佳乘坐的航班。

李小佳的父亲要去接机,那么他要接的是哪一架呢?

两架飞机分别正飞越什么海域上空?

4.空间位置的拓展训练:

除了乘坐飞机到埃及外,李小佳还可以怎样去埃及?

经过哪里?

(此题留给小组交流)

(水路:

太平洋、印度洋)

(四)小组拼图,巩固新知

1.刚才通过小组学习,我们同学都弄清楚了埃及的地理环境,那现在我们进行一个拼图游戏,看哪一小组能用橡皮泥制作一张埃及轮廓模型。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张非洲政区轮廓图,请你们用橡皮泥捏出埃及以及邻近埃及的国家轮廓模型,并将它们粘到相应位置。

2.在非洲政区轮廓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埃及所濒临的海洋名称。

(五)教师总结,引出下文

李小佳经过十几小时的飞行终于来到了非洲埃及,见到了她朝思暮想的爸爸。

那在非洲她的爸爸又带她到哪里去游玩了呢?

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认识尼罗河,知道它的走向、注入的海洋,理解她对埃及的重要意义。

2.能力:

通过埃及气候对民居建筑风格的影响,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其地理环境紧密相关;进一步培养学生多途径获得信息,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3.情感:

通过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态度。

通过埃及人民与我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差异的学习,感受到劳动人民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的尼罗河资料和埃及风光图片。

2.有关尼罗河的挂图。

3.有关尼罗河的风光照片及录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尼罗河

上节课,在我们的帮助下李小佳到了埃及,见到了她的爸爸。

爸爸看见小佳非常高兴,想利用这个暑假带小佳在埃及好好游览一番。

那么先去哪里呢?

爸爸说,他要带小佳去尼罗河观光。

我们知道世界上很多民族的生息繁衍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我们中国有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河和长江。

而埃及则有尼罗河。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

“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为什么这样说呢?

让我们看看书中的一段话。

(没有了尼罗河,埃及沙漠面积就更大了。

(二)借助资料,走近尼罗河

1.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师生感情充沛地诵读课文中的诗句:

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

2.这样一条与埃及人民息息相关的河流究竟是怎样一条河流呢?

小组借助资料讨论,认识尼罗河。

3.小组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结果,进行整理。

(尼罗河的概况,尼罗河的作用)

(三)放映录像,感知尼罗河

(四)借笔抒怀,赞美尼罗河

1.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离开座位去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观后感。

(五)分辨照片,了解民居特点

1.在埃及旅游是令人难忘的,因此李小佳拍了许多照片,你能在以下两张照片中辨别出哪张是埃及的吗?

能够说出原因吗?

(出示多媒体展示的课文中的照片)

2.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给出提示:

埃及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气温最高可达40~C。

(多媒体出示)

那么相应的建筑会有什么特点?

(厚墙、少门窗,平屋顶,材料多以砖头为主。

这样看来,每个地方的建筑不仅是本地经济水平的反映,还可以看出气候与地形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其实这样的影响还不止于建筑,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还会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性格特点产生影响呢。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你们根据手里的资料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3.小组交流:

以表格方式呈现并汇报交流。

(六)教师总结,活动引向纵深

根据你们对埃及的认识与了解,李小佳在埃及期间还会到哪里旅游,在哪里留影呢?

下节课继续探讨。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通过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历史及传说,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2.情感:

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通过对木乃伊的教学减少学生对死亡的恐惧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

3.能力:

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等活动,积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图片。

2.木乃伊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介绍激发兴趣

1.出示“金字塔”的图画,边看图边听老师介绍或事先指定学生讲述。

(书上小资料)

2.听后让学生谈谈,资料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相关数字)

3.讲述埃及的历史:

法老时代是埃及的全盛期,但随着内乱外患来袭,埃及势力逐渐变弱。

后期的埃及遭逢了来自利比亚、波斯以及希腊等外族的侵略,到了公元前30年,也就是大约距现在2000年前,埃及最后一位女王去世后,埃及遭罗马帝国并吞,法老时代至此正式宣告结束。

(二)解答小佳的疑问

1.有一个叫小佳的同学,她的父亲在埃及工作,她对埃及的事很关心,尤其对埃及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她有一些弄不明白的地方,你能帮帮她吗?

(1)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是如何被搬运过来的?

(2)古埃及的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法老”是什么人?

2.请同学们阅读“是谁搬运来建筑金字塔的巨石”这一页的内容,然后和同座的同学议一议,看能否回答小佳的问题。

3.阅读讨论后交流。

(鼓励有更好的猜想)

(三)金字塔的传说与来历

1.为什么人们都称它们为“金字塔”,这里还有一个传说。

(内容见课文“金字塔的传说与来历”)

2.你们还了解哪些关于“金字塔”的传说?

3.总结:

我们中国人之所以称这种坟墓为金字塔,是因为它的外形很像汉字中的“金”字。

4.有谁知道“金字塔”里有什么?

(木乃伊)展示木乃伊的资料(见课文“知识窗:

木乃伊”)。

5.教师:

木乃伊的产生令人惊奇,其制作的方法更是叫人惊叹!

(师生讨论)

6.提问:

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

7.小组讨论话题:

(1)你们相信“木乃伊”会让人重生吗?

(2)人死亡后还会有灵魂吗?

如果学生知识面比较广、分析能力比较强的话,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一个小小辩论会,辩论的题目可以在上述讨论的话题中选择确定。

最后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客观认识人的生与死。

(四)介绍狮身人面像

1.出示“狮身人面像”的图。

2.讲解:

埃及除了有闻名的“金字塔”以外,还有另一个奇迹——“狮身人面像”。

3.你们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说)

4.请学生阅读课文“狮身人面像的传说”。

(五)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为什么被称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

知道古代埃及人在农业、文字、医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所创造的灿烂文明。

2.情感:

激发学生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3.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的能力;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等活动,积极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展现埃及古代文明的图像资料。

2.学生分小组搜集有关埃及古代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埃及著名的建筑奇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埃及在农业、文字、医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哪些灿烂的文明。

(二)分组学习、介绍

1.课文给大家介绍了这几方面的内容:

农业、文字、医学、数学和历法。

现在我们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你对哪个内容感兴趣,或者收集了哪个方面的资料,就到哪个内容的探究小组里学习。

学习活动要求:

(1)阅读书上的相关资料。

(2)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3)讨论后,形成某一方面的资料集。

(条框式,内容简要)

2.分组交流。

教师补充资料:

(1)农业:

古埃及人将谷物的耕作分为八个步骤:

①用木制的斧头来犁地,通常这时会用一些动物来帮忙或者单凭人力。

②用手来播种,此时会用山羊在刚刚播种过的土地上来回走动,起到驱赶偷吃种子的鸟儿的作用。

③一旦谷物成熟了,农民们便会准备收割。

埃及人用镰刀来收割成熟的庄稼。

④收割下来的谷物会被捆扎起来,然后放在驴背上,驮到一个安全的又干燥的地方存放以防损坏。

⑤接下来就是打谷了,收割的谷物被铺在地上,然后用驴腹来碾磨。

有时使用母牛来完成这一工作。

这个工作是用来使谷物与谷壳分离。

⑥下面一个步骤经常在墓中壁画上看到,妇女们用木权将重量较轻的谷壳和稻草从谷粒中扫除。

⑦接着,她们会用筛子——由芦苇和棕榈叶制成——来滤出较长的谷壳和杂草。

⑧最后,埃及人把收割的谷物储藏起来直到被食用为止。

(2)文字:

人们一提到字母,自然会想起腓尼基字母,追本溯源,埃及象形文字乃是创造腓尼基字母的必要前提。

应该说,字母表原理的发明,是古埃及人的一大贡献,是他们最早看出用单独符号表示人类语音的价值。

附近另一个民族的人只是在接触到这些文字、受到它们的启发后,才仿效这一原理建立起字母文字体系,并把字母文字传给了其他民族,使之广为传播。

可以肯定,在人类早期文字的形成过程中,古埃及文字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三)课外知识拓展

1.古埃及还有许多灿烂的文明,谁还有其他的介绍吗?

2.学生补充知识内容。

(四)知识竞赛

1.教师: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埃及的知识,下面我们分成4个组,进行知识竞赛。

(必答题、选答题等)

2.选出获胜方代表发言,发言主题:

采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取得竞赛的胜利。

(五)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教师:

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

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灿烂文明,试着从农业、医学、文字、数学、历法等方面对比一下两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六)总结

(用课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的话作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