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928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世界在我心中

1、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走进我们生活。

2、网络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P4)

3、网络对于中学生来说有那些利与弊?

(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4、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它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P5~6)

5、为什么说政治多极化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

(P6)

6、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如何?

7、和平促进发展,发展增进和平。

8、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

(P8正文最后一段)

9、什么是霸权主义?

它的核心思想、主要动因是什么?

它有什么表现形式?

(P9信息平台)

10、为什么说世界不能缺少中国?

(经济上、政治上)

11、为什么说世界需要中国,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中国?

(P12)

12、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

(P13)

13、中国积极走向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经济)(P14~15)

14、我国该如何奋起直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5、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P16)制定了哪些可行的发展战略?

(P16笔记)

16、为什么要树立全球观?

(P18正文第二段)

17、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开放的世界中,我们不仅应注重民族意识的提高,还要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参与的全球观。

18、中学生应如何树立全球观,让世界充满爱?

(P20、22)

            第一节感受今日世界

一、讲解内容:

1、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1)网络信息化;由于因特网的出现和网络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越来越依赖网络上的资源信息,我们的生活进入了信息化。

  

(2)经济全球化;由于跨过公司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

  (3)政治多元化:

世界政治格局不再有一两个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多种力量相互影响来决定的。

目前当今世界主要有五种力量主导世界政治:

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第二经济强国)、英法德引领的欧盟(世界一极)、俄罗斯(公认的大国)、中印巴引领的第三世界。

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3、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1)霸权主义;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2)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公害。

(3)分裂主义;

(4)宗教极端主义;

(5)领土争端;

二、课堂问答:

1、上网对中学生有什么利和弊?

2、中学生怎样正确上网?

 

活动

  形式:

辩论会

  题目:

中学生能不能上网

  程序:

选举主持人;将班级学生分组,确定正方与反方;开始辩论;主持人总结;教师总结。

  正方观点:

中学生能上网

  理由:

上网对中学生有利:

可以开阔视野;实现对外交流;促进学业的发展;可以掌握最新教育动态。

  反方观点:

中学生不能上网

  理由:

上网对中学生有害:

容易上网成瘾,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不健康的网站会诱发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结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中学生能利用网络也应该利用网络,但是必须正确合理利用网络。

  怎样正确上网:

1、明确上网的目的,合理安排网上活动,处理好学习与上网的关系;2、提高自己的抵制能力,一次上网不超过1.5小时,不进入营业性网吧;3、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运用信息能力;4、加强户外锻炼活动;5、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

              第二节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一、讲解内容:

  1、世界离不开中国。

理由是:

(1)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以其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规模越来越大,例如:

二00五年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二百九十亿美元。

但同时根据中国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贸易额达到两千一百七十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额达到两千一百一十亿美元,与日本达到了一千八百四十亿美元。

这样的数据充分显示中国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中国国内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13亿人口的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样巨大的市场潜力无论怎样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诱人的动力。

  

(2)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强大和世界政治多元化格局的逐渐成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例如:

中国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亚洲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等);中国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国际事务(如:

中国组织了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中国现在又正在参与伊朗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与“九方会谈”,中国多次参与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参与了重大国际灾难救助活动等等)。

  2、中国离不开世界。

理由:

  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

中国要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中国就必须打开国门,与世界进行交往,无论那个国家,学习、吸收和利用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包括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设备。

一句话“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

涵义: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或者称之为“和平崛起”。

是指我们中国不采用过去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所采用的那种掠夺、剥削的方式来发展自己,而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平等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方式来发展自己。

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1)中国在和平发展过程中不和世界上任何国家结盟;

(2)中国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永远不称霸。

二、课堂问答:

  1、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是什么?

  2、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有那些?

  3、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那些发展战略?

活动

  形式:

讨论

  题目:

1、中国如何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程序:

(1)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并确定小组长;

(2)小组长主持开始小组讨论;

(3)小组长发言;

(4)教师总结。

结论要点:

  1、中国如何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1)发展是硬道理;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必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的立足点;

  (3)目前我们应该着力于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中国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机遇:

(1)当前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这些都为我国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挑战:

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那么我们就会永远落后与发达国家。

                第三节面向世界的眼光

一、讲解内容:

1、我们要培养面向世界的眼光。

理由:

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家园;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追求。

因此,我们要培养面向世界的眼光。

2、面向世界的眼光的涵义:

是指平等、开放、以及参与的全球观念,就是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和尊重世界各国的前提下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尊重世界各国,同各国人民平等交往;

(2)关注世界、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关注世界全人类;

(3)奉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爱。

二、课堂讨论:

关注伊拉克战争后的伊拉克青少年生活。

谈谈他们的生活怎样?

活动

形式:

讨论

题目:

1、举例说明如何从世界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

2、看到或者听到世界局势动荡地区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例如看到课本23页介绍的伊拉克少年塔拉里的遭遇),你想到了什么?

程序:

同前<略>

结论:

1、举例说明如何从世界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

中国的能源问题表现为人均能源占有量少,能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用面向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能源问题就要求我们:

(1)认识到我们中国的能源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能源问题,而且也是世界的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是有限的,中国对能源的消耗与世界息息相关,关系到世界未来的发展局势。

(2)在解决我们中国能源问题时,单靠从国外大量进口能源的方式不行,还必须要求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时,坚持保护能源的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2、看到或者听到世界局势动荡地区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如课本25页介绍的伊拉克少年塔克里的遭遇),你看了后想到了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其次,我们应该谴责那些发动战争的人,积极倡导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

最后,我们应该为我们自己生活在和平安定的中国而感到自豪,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力争为祖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单元:

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19、在当代,如何协调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20、人与自然的关系?

21、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P30)

22、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P31)

2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它有什么要求?

(P31)

24、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哪些艰巨的任务?

(P33)

25、我国面临哪些严峻的环境问题?

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P33)

26、我国人口现状有那些基本特点?

人口形势有哪些变化?

(P34)

27、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会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P34正文、笔记)

28、为什么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P35正文第一段)

29、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P35)

30、我国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环境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36)

31、在你的生活中,让你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P37笔记)

32、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33、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目的分别是什么?

(P39、P40)

34、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P40)

35、有人认为,生儿育女完全是由个人所决定的事情,他人和社会都不应该干涉,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P40讨论题)

36、中国人口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将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P40信息平台)

37、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P41)

38、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哪些要求?

(P41信息平台)

39、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P42)

40、为什么要珍惜资源,节约能源(意义)?

(P42正文)

41、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方面你有哪些具体的行动?

(P43~44)

42、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制定了哪些基本国策与战略?

一、单元说明

(一)单元设计理念

自然与人类,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也是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话题。

“人类是自然之子”,这是本单元的“文眼”。

从全球的高度出发,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资源,让学生对全球、对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有一个概略性的了解,进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理解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将来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本单元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演变、全球的资源环境状况、中国的资源环境状况及采取的解决措施等方面来进行了阐述,仍然坚持了本套教材的理念,对有关理论知识采取点到为止的做法,更多地是倾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内心体验,给老师和学生引出话题,并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我们希望的是教师能紧密结合现实,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一个精彩的回忆,让每一个学生都确实能受到教育,而决非把保护资源、珍惜资源停留在口头,甚至停留在考卷上。

1、具体教学目标

人口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即: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等等。

第二,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已经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第三,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途径。

第四,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即: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五,明确生育要求。

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以上几点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具体把握上,要结合各种感受性材料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从理性上认识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正确性及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

另外,要注意从法律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有关计划生育方面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资源和环境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即: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第三,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等。

第四,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即: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第五,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

第七,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具体把握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特别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具体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特别指出: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要把观点与材料、问题与对策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具体材料中认识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现状,通过思考,加深对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认识,从而自觉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是要认识到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人均资源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加剧了我国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又反过来使我国的资源问题更加严重。

四是要从多方面分析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具体原因,有的放矢地让学生明白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

五是要突出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

实践证明,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

必须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六是要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既要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又要人人动手,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参与。

2、单元整体框架

本单元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化——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选择——我国环境的现状——针对环保的国策——怎样保护环境”为线索,让学生关注环保,关注自然,以关爱自然为己任,以保护环境为自豪。

第一节“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选择”,以初中生赵名鸣的故事引入,通过周边环境变化,赵名鸣的困惑和忧虑以及故事中赵名鸣父亲的话“孩子,那不是我们该管的问题,挣钱才是最重要的。

”引出中心话题: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

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中,从“曾经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开,指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像今天一样如此严峻。

接下来讲到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但随着人类开发自然的力量的无止境和滥用资源,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正日益严峻地显现在人们面前。

那么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怎么来解决?

自然就引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我国的环境压力”,从要学生来谈“沙尘暴、藏羚羊、非典”等我国典型的环境问题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引出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接着,从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以图片、数据、小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对这一沉重的话题来一一展开,进行阐述。

这里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大专题,都可以做大量的文章,那么在教材里,怎样让学生自然地在接受教育时又进行自我教育,在给教师给出话题时而又不限制其发挥,不把教师圈定在教材里,这的确花费了编者们很多的心血。

最后,选定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漫画、数据等帮助说明。

整个这一章节的容量很大,但又不显臃肿、冗长,而是在非常轻松的情况下来达到它的教育效果。

第三节“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处理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必然选择,同样,中国要解决环境问题,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定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本节是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关于环保的相关政策,并树立环保意识,把“环保”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

3、教材具体内容设计

(1)运用一些小故事、美文来隐含、揭示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去领会、去体味。

如:

“赵名鸣的困惑”,用一个中学生的体会,他的困惑,他对身边环境的担忧,来提出环境保护与人类经济发展的矛盾,并且也反映了当今一些文化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

是要发展还是要保护,是先发展经济后进行环境保护,还是在尽量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再有他父亲的话,提醒我们:

人们的环保意识怎样?

在关心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们要不要关心我们的衣食之源——地球?

在这一个小故事中,其实就已经尖锐地把这些问题给大家摆了出来。

如:

“撒哈拉的变迁”,在读完后,细细品味出的竟然是丝丝的苦涩,是谁在改变我们的地球,是谁在毁灭曾经的绿水青山?

教材中,在这则故事后引用了《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在自由发表见解之余,能更深层次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如本节的美文,摘选了《寂静的春天》的片段,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2)设计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把一些较深理论知识蕴涵其中,在争辩中、讨论中得以消化、接受。

如:

教材第36页的“说一说”,这里其实是要讲述“人口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吗?

”再如教材37页的“议一议”,这里是要揭示由于人类对资源的无止境开采导致资源的匮乏,带来的资源危机。

在这里,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教学资料”中的相关资料或查阅资料进行充实。

(3)设计一些自测式的小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如教材43页的“你平常关心过这些环境问题吗?

”,教材44页至45页的“你做到了吗?

”等等。

二、教学提示

(一)教学片断

范例1、单元序言的导入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或其它方式呈现材料,并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进行讨论。

材料1: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

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提问:

①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②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③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材料2:

有消息称,北京市将在全市范围强制推行“宾馆不提供一次性日用品”的做法,力争在2008年以前,让北京所有的星级宾馆都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

据悉,一次性用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以香皂为例,一块净重30g的香皂,客人每次只使用约1/5左右,由于大量的团队客人及散客在酒店停留时间只有1天左右,剩余的4/5在清扫房间时只能换掉。

其他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的使用情况也大致如此。

提问:

你怎样看待北京宾馆取消“六小件”的做法?

材料3:

共享人类“自然的睿智”

2005年3月24日下午,举世瞩目的日本爱知世博会开幕庆典在位于爱知县长久手町的主会场隆重举行,主题为“自然的睿智”的国际博览盛会正式拉开帷幕。

走进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散开在会场各处的金黄色油菜花,孩子们装扮的各种昆虫在花丛中穿梭。

整个会场,包括桌椅都是使用废物再利用技术制成的。

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氛,本次世博会的环保主题不言而喻。

范例2、资源小国

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大量的图片和数据来辅助说明。

材料1:

(1)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

我国城市供水不足现象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年扩大,并且愈来愈严重。

据统计,全国666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日缺水量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前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和数千万头牲畜吃水困难。

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健康水平。

(2)据统计,1997年全国工业、城市污水总排放量为584亿吨,经过集中处理达标的只占23%,处理后的回用率更低,其余的大都未经处理或处理尚未达标就排入江河或用于农业灌溉。

在全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约10万公里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占46.5%,其中海河达62.3%。

据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大淡水湖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

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提问:

1、上述资料反映了我国水资源面临哪些问题?

2、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吗?

材料2:

(1)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

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49亿公顷,人均约0.8公顷。

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

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

(2)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人工造林的奇迹,1981年至2002年全国累计义务植树398亿株以上。

目前,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4667万公顷,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26%,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率为16.55%。

在世界森林资源持续下降的趋势中,中国保持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被联合国环境署列为世界上保留森林最多的十五个国家之一。

按照中国可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