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934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

知识:

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难点:

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手段演示、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

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

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

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板书设计

植物写生

教学反思:

2、放学了

知识目标:

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能力目标: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教学手段示范

启发同学谈:

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

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

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

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

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

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

简单的背景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放学了

3、快乐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②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搜集到的线材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③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具

各种线材、辅助材料及工具,如钳子等

学具

各种线材、辅助材料及工具,如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认真听。

师提问:

这段音乐给了你们什么样的感觉?

(欢快、高兴。

)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种快乐的情绪?

(唱歌、拍手、做游戏…) 

师总结:

我们要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用我们快乐的情绪去打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究学习 

1、我们每个人,甚至每个民族都有表达自己快乐情绪的方式,一起看他们是怎样表达快乐的。

(播放一段民族 

庆祝节日和人们欢快跳舞的视频。

) 

2、展示一组人物的动态图片。

提问:

当我们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关节)总结:

我们通过关节的活动展现不同的动态。

这些人物的动态可以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

播放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

3、师:

表现人体的灵活动作和优美姿势不一定要用很多繁琐的方法,看我们用不同线材做的这些人物形象也非常生动有趣啊!

展示一组线材人物。

师:

它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一起来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4、教师示范 

出示作业注意事项:

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线的连续性,尽量不把线剪断,如果要剪断一定要注意线与线之间连接紧密。

1) 

制作:

头缠绕成椭圆形、圆锥形等。

身体缠绕成空心圆柱形、实心圆柱形等。

四肢缠绕的要比身体细,同时注意关节道听部位的变化。

提示也只可以用辅助材料做头部等部位。

2)装饰:

用彩纸装饰。

三、学生实践练习 

1. 

及时发现学生制作中的闪光点,激发创造思维。

2. 

适当装饰作品。

四、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把作品集中放在展台上学生自由参观交流。

组织评奖并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师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研究主题与生活实际结合。

在对比中感受艺术作品的夸张与变形、创造与革新。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思考的能力。

作业设置

用自己找到的线型的材料制作一件表现快乐的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快乐的人 

欢快、高兴→跳舞、游戏、唱歌… 

动作→关节

4、材质的美

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

内容分析

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

教学方法讲解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

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

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欣赏课件。

1、玉器

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

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

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

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

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

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

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

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

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

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汉武帝及全国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

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决定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势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

霍墓石刻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与崇高敬意。

据记载,唐时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马助兴。

唐人诗作中,对于舞马有生动描绘:

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腕足徐行拜两膝”为玄宗上寿。

玄宗赐酒一杯,舞马自衔自饮。

这件皮囊壶舞马纹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宫廷舞马的形象资料。

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雕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赞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当我们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骏马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

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

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

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

高18.5厘米。

锤击成型,两半焊接。

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

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

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

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

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

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

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

材质的美

5、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

能够运用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设计制作一个有人脸的器物。

教育学生学习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有人脸器物的陶艺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

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其与器物的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

一个美羊羊造型、课件、陶泥(橡皮泥)、泥浆、擀面杖、衬布、泥塑刀等。

学生用具:

陶泥、泥浆(橡皮泥)、擀面杖、衬布、泥塑刀等。

1、激趣导入。

老师有一支笔(出示一支普通的圆珠笔),看到这样一支笔,你们会争先恐后地去买吗?

(老师把美羊羊造型插在笔端)现在呢?

师介绍导入:

这就是造型设计的独特之处。

是的,优秀的造型设计给人以美感,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2、作品欣赏。

1、欣赏有人脸的器物。

(课件出示)

瞧,这件有人脸的大鼎,是商代大和人面青铜鼎,而另一件瓶口上塑有人脸的陶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优秀的造型设计作品,是中华古老艺术的不朽瑰宝。

2、提出要求,教给方法。

谁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大家可以从作品的外形、装饰、用途等几方面来欣赏。

3、学生欣赏,集体交流。

4、师小结:

3、讲授新知,学习陶艺。

过渡:

从古代到现代,人脸就一直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热衷的素材,请看:

(课件出示有人脸的器物的现代作品)慈祥的老公公、老婆婆,惹人喜爱的小丑……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很想亲手设计一个有人脸的器物呢?

1、学习造型方法。

(课件出示各种造型的器物)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

手捏成型

(1)学生观察,这些器物是怎样做成的?

集体交流。

(2)老师讲解学生不知道的造型方法。

2、学习装饰方法。

教师讲解:

团、搓、压、叠、刻、捏等方法。

3、学习制作人脸的方法。

(1)观察:

大鼎上的人脸与真实的人脸完全一样吗?

(2)讲解人脸表情:

眼睛、眉毛、嘴巴的变化,画一画,变一变。

(3)教师示范做一张人脸。

4、学生动手制作。

(1)认真读作业要求。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学生动手制作。

(3)教师个别指导。

5、作业展评。

(1)各组推荐一名。

(2)介绍自己的作品。

(3)大家进行评价。

(4)再推荐一些。

(5)为优秀的作品留影。

6、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充满激情的创作给我带来震撼,我相信,给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板书设计

有人脸的器物

造型方法装饰方法

6、巧用对称形

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

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

具有创造性的制作。

一、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对称知识

教师:

所谓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

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

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

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学生:

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这就是对称的美。

3、制作一只蝴蝶:

(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

(2)、依轮廓线剪下图形。

(3)、剪出蝴蝶的花纹。

4、整理。

1、教师:

再回忆、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

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

2、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

巧用对称形

7、生命之源——水

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方法。

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号

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节约用。

通过收集资料、相关图案、版面设计,学习有主题宣传小报的设计、制作方法。

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

一.课前收集

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

二、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1、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

(1)播放课件:

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

(2)提出问题:

你能想象吗,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

(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

(4)小组讨论: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2、欣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4、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

激发创作灵感。

小报的组成包括:

(1)主题:

文字清晰、醒目、突出。

(2)装饰图案:

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3)文字介绍:

内容具有科学依据、真实、概括。

四、学生作业

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1、学生作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节约用水的建议?

2、我们珍惜、爱护水资源,广开水源,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宝贵的水资源也就能为我们永续利用了!

生命之源——水

8、设计生活标志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的含义。

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

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适用的标志,尝试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

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学校的校徽,请学生欣赏。

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

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

设计生活标志。

(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标志有哪些种类?

(2)标志有哪些用途?

(3)标志有几种表现形式?

符号、图形

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欣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

3、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

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

组织交流。

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

六、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设计。

设计生活标志

9、用彩墨画鱼

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

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喜爱中国绘画。

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特殊技法的运用。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

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

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

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用彩墨画鱼

10、动物的脸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彩墨绘画形式和技法。

大胆用墨色将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夸张创作;

能够自主探索绘画新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合作、游戏的教学方法,感受、体验彩墨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彩墨的乐趣,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彩墨画的艺术美感,激发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画家作品,了解国画艺术的表现方法及魅力。

学习用国画形式大胆对动物的脸部进行表现。

在创作中如何抓住动物脸部特征以及对绘画方法的探索。

教具:

课件、国画作品、中国画颜料及工具

学具: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或水彩颜料、生宣纸、毛毡。

教学设计:

一、回忆生活中动物的特征1.游戏: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通过表演,描述或画出脸部特征来猜动物。

2.揭示课题《动物的脸》板书课题

二、观察比较动物脸部特征1.类比观察

观察一组图片:

猫、鹰、猫头鹰,找找动物脸部的特征。

2.对比观察观察实物猫头鹰和画家黄永玉的国画作品,思考后说说你的感受。

3.教师小结:

艺术作品的精髓是准确的概括特征和夸张的艺术表现

3、欣赏水墨作品,分析技法和动物特征的联系

1.观看课件,感受中国水墨作品2.小组讨论,分析黄永玉作品《猫头鹰》的墨色变化。

3.欣赏韩美林《猴》,分析水墨作品中墨色和笔法。

4.小组谈论,不同的墨色适合表现动物的那些部位?

5.学生总结发言,教师适当指导。

四、体验探索,学习绘画步骤1.学生分组,尝试以狗为例作水墨练习,说笔墨练习的感受。

2.学生总结方法后,做添画练习。

分别给狗加上毛、嘴、鼻和眼。

3.学生研讨绘画方法,教师归纳:

中锋破笔、勾线点染4.教师示范。

五、作业指导与辅导要点作业指导:

选择喜欢的动物的脸,用国画的形式表现

①构图适中、造型生动②大胆运用笔墨表现辅导要点:

①鼓励学生大胆夸张动物特征②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

六、作品展示、师生评价学生自我介绍作品

(作画方法、满意之处)

1.生生评价(那你认为哪张作品都用的方法与的脸部特征结合好,体现的动物形象)

2.教师评价(挖掘学生作品亮点:

①脸部特征与绘画方法巧妙结合②水墨融合的新效果)

七、课后延伸

同学们,今天用国画方式表现动物的脸,希望大家尝试着抓住动物的身体特征,完成一幅生动的水墨动物画。

课件欣赏当代水墨国画作品。

憨态可掬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他们中许多物种却因环境的威胁和肆意捕杀濒临灭绝,希望我们能保护动物、珍爱生命,共同维护美好的家园。

板书设计:

动物的脸

11、认识中国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造型、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及人文精神。

2、能力目标:

认识中国画绘画的工具,学习写意中国画简单的笔法和墨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