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957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物理实验教案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回表后,如秒针不指零,应记下其数值(零点读数),实验后,从测量值中将其值减去(注意符号)。

【实验原理】

在一根细轻的悬线末端悬一重物,就成为一个单摆,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

(1)

取前二项得:

当摆角很小(一般小于5o)的情况下,周期公式可表为:

由上式可得:

…………

(2)

(2)就是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其中L——摆长,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

1.调节立柱铅直,将摆线作校准垂直用。

调节水平螺丝至正面看摆线在立柱正中;

从侧面看摆线与立柱平行时止。

2.用刀口钢卷尺和游标卡尺测单摆摆长L(L取1米以上)。

式中:

——悬线上端固定点至小球球下端之间的距离(用刀口钢卷尺测),D——小球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如图1-2所示。

3.测量单摆周期,使单摆摆动的摆幅较小(如小于5o),用停表测量振动50个周期的时间50T,求平均值T。

测量时应在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计时。

为避免视差,可在摆球通过平面反射镜时,当摆线、镜刻线、摆线在镜中的象三者重合时计时。

4.改变摆长,研究摆长与周期的关系。

每次将摆长缩短0.05m,重复步骤2与3,测出摆长与周期,得5组数据。

5.用图解法处理数据并求出g值。

在方格纸上取L为纵坐标,T2为横坐标,作L~T2图线,取二代表点求得斜率

,再由式

(2)求得g(

),并与杭州地区的公认值

=9.794m/s2比较,求百分误差

【数据处理】

由L~T2图线求解g

次数

1

2

3

4

5

(m)

D(m)

L(m)

50T(s)

T(s)

T2(s2)

【思考题】

1.摆锤从平衡位置移开的距离为摆长的几分之一时,摆角为5o?

2.试用误差分析说明为什么要用累计法测周期?

 

实验二驻波法测定电振音叉频率

1.观察弦上驻波的形成及其性质。

2.用驻波法测电振音叉的频率。

1.电振音叉(包括电源)2.钢卷尺

3.弦线4.滑轮

5.砝码盒6.电子天平(公用)

如图2-1所示,均匀细弦线一端跨过滑轮悬挂砝码(设其质量为M),另一端系于音叉上,音叉振动,则弦上便产生波动,并以一定速度沿弦线传播,由波动理论可得波速为:

…………

(1)

T为弦上的张力,

为单位弦长的质量。

从A端向左行进的波到R1点反射,这两列相干行波(指向左行进的入射波和向右行进的反射波)便形成驻波。

当L为行波半波长(

/2)的整数倍(n)时,驻波最强,即有:

因为音叉振动频率和行波的频率相等,所以音叉振动频率可表为:

(1)、

(2)两式代入上式得:

…………(3)

由(3)式可知,只要测得T、

和l(半波长的长度)即可求得电振音叉的振动频率。

1.如图2-1装置仪器,接通电源,调节接触螺丝,使音叉有最强振动。

2.加适当的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为50克),移动三角形(△形)木块R1,直至弦上出现清晰的驻波为止,记下砝码的质量M,由此可算得张力T。

3.记录半波数n。

从R1处开始计算,在第n个驻波的波节处放置另一个三角形(△形)木块R2,用刚卷尺测量R1和R2之间的距离L(即n个半波的总长度),求得驻波的平均半波长l。

4.逐次增加砝码,依次可测得五组半波长l及相应的张力T值。

5.测得

值。

6.将测得结果代入(3)式求得频率,再取平均值

7.与音叉所标频率

比较,求百分误差。

(注意:

实验中弦与音叉必须保持平行)

【数据与结果】

f0=(赫)

M(千克)

T=Mg(牛顿)

n(半波数)

L(米)

(米)

(赫)

弦线长

=(米)弦线质量m=(千克)

单位弦长的质量

(千克/米)

百分误差

实验三电路接线练习与万用表使用

1.掌握滑线变阻器限流和分压的特点。

2.学会万用表的使用。

1.MF—40型万用表2.ZX21型旋转式电阻箱

3.110Ω滑线变阻器4.直流电流表

5.直流电压表6.干电池

7.单刀单掷开关8.待测电阻

9.导线若干

【实验内容】

一、滑线变阻器电路接线练习

1.限流电路

如图3-1所示,图中:

E——一节干电池;

——直流电流表(75mA档);

R0——待测电阻;

R——滑线变阻器(110Ω)。

要求: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记下滑线变阻器滑动端C分别置A、B端时的电流值,并说明滑动端C从A滑向B的过程中电流值的变化情况。

2.分压电路

如图3-2所示,图中:

E——二节干电池;

——直流电流表(150mA档);

R0——待测电;

——直流电压表(2.5V档)。

测试五组数据,并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内,并算出R0的平均值。

二、MF—40型万用表使用练习

1.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箱的阻值。

取400Ω作为电阻箱阻值的准确值,用万用表欧姆档(注意万用表的机械调零)测电阻箱的阻值,并求出万用表的测量误差(百分误差)。

实验四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1.掌握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的原理。

2.掌握用自组式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的方法。

1.可变电阻箱三只(R0,R1,R2)

2.待测电阻Rx一只3.检流计一只

4.干电池一节5.开关一只

惠斯登电桥的电路如图4-1所示,由四个电阻R1,R2,Rx,R0联成一个

四边形ABCD,每一个边称为电桥的一个臂,在四边形的对角A和C上加上电源E,再在对角B和D之间连接检流计G,所谓桥就是指这条对角线BD而言,它的作用就是把“桥”的两个端点的电位直接进行比较,当B、D两点电位相等时,检流计无电流通过,称作电桥平衡。

这时AB间的电位差等于AD间的电位差,DC间的电位差等于BC间的电位差,设通过四个桥臂的电流分别为I1,I2,I0,Ix,根据欧姆定律有:

R1I1=R2I2…………

(1)

RxIx=R0I0…………

(2)

又因Ig=0,故I1=IxI2=I0

将式

(2)除式

(1)得:

若R1,R2,R0均为已知,则Rx即可由(3)式求出,具有这种读测方法的电桥称为平衡电桥。

【实验示意图】

用自组式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的实验示意图如4-2所示。

1.按图4-2接好线路,并取R1=R2=500Ω。

2.合上K2,选适当的R0值,按下检流计上开关按钮,使检流计指针偏转最小(称为粗调)。

R0电阻选择方法如下:

先用较小之值,试按下检流计上的开关按钮观察检流计之偏向,然后用较大之值。

如果两次指针偏向不同,则说明Rx必在R0的两个数值之间。

以后逐渐减小R0之值,同时按下开关按钮,直到检流计指针偏转最小。

3.选好R0后,再度仔细选好R0,直到检流计无偏转为止(称为细调),并记录R0的数据,算出Rx1。

4.为了减少因电阻箱不准确引起的误差,必须把Rx与R0之位置对调,再测一次得Rx2,求几何平均值

5.改变电源E的极性,重复步骤3、4再测一次,并求出

的算术平均值

R0(Ω)

R1(Ω)

R2(Ω)

Rx(Ω)

Rx几何平均值(Ω)

E

500.0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