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9622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以校为本科学务实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Word文档格式.docx

新学期开学伊始,我校对全体学生进行新课程的专题学习,进行新课程的宣传教育,还召开两次高一学生家长会,从高中新课程的特点、学科设置、学分管理、学习方式的革新等方面向家长们详细解读了新课程实验方案、精神,会上还发放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宣传手册》及《致高一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材料。

学校还通过创办《教研通讯》、在校园网上开辟高中新课程专栏、在福建高中新课程网站发表22篇文章等途径及时报道我校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最新动态、信息。

通过广泛宣传,让家长和社会了解高中新课程,营造了有利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加强培训,转变观念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没有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就难以顺利进行。

我校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专家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方式进行:

(一)岗前培训。

2006年和2007年暑假,学校选派大批高一、高二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同时学校对全体高一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实验校本培训,着重进行“新课标”的研究学习培训,确保新课程顺利实施;

(二)理论、专家引领的培训。

学校规定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鼓励教师大胆探索,撰写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学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请有关专家来我校讲学,选派教师到外地参观、交流、学习。

2006年4月,邀请省普教室陈小敏主任到我校作有关高中新课程的学术讲座,10月28日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心理健康工作中心名誉主任、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詹锦华在我校作了题为《我们期待怎样的教育》的演讲。

学校还派部分教师赴海南、宁夏等课改实验区实地考察,选派高一集备组长、骨干教师参加了南平市普教室组织的各学科高中新课程教学研讨会;

(三)专题化培训。

组织教师利用教工例会、教研活动时间学习省教育厅颁发的有关文件,以了解和把握我省高中课改的最新动态和精神。

开设“教师论坛”,程远亮老师做了“关于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解说”、范众强老师做了“走进校本教研,做研究型的教师”等发言。

充分发挥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校外专家、名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本校课改的推进。

四、制定方案,明晰思路

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先后制定了《松溪一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松溪一中高中新课程排课方案》、《松溪一中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及学生选课指导方案》、《松溪一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松溪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松溪一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方案,进一步明晰了我校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思路,有利于新课程的顺利开展。

五、精心组织、稳步实施

(一)认真执行计划,打造课程特色

本学年,高一第一学期开设的国家课程有14门,主要以必修课程为主,开设的科目有:

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等,其中高一开设生物、选修二(校本课程)是我校课程设置的一大特色。

根据我校实际,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还安排初高中知识衍接的教学课时与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讲座;

入学伊始就对高一新生开设学法指导讲座;

对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数学5个必修模块按1-2-4-5-3顺序(06级),07级计划再次调整为1-4-5-2-3,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最适合校情的课程开设方案。

在原来活动课的基础上,我校的校本课程设置遵循“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专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则,设置了人文、科技、艺术、体育健康4大类94门校本选修课程,如:

演讲与口才、博弈、几何画板与数学探究、英语原声电影欣赏、常用家电的保养与维修、插花艺术、陶艺、心理健康教育等,由教师自己编写校本选修教材,学生自主选择,实行走班制,采取教学班管理。

我校还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程:

(1)研究性学习活动:

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定教师进行全程辅导,同时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

(2)校内服务性劳动:

日常劳动卫生工作、日常生活技能、值周劳动等;

(3)军训活动:

高一新生军训期间除队列训练、行军拉练外,还举办各种讲座—--国防教育、学法指导、纪律常规等;

(4)社区活动:

组织学生利用周日、假日回到乡村、社区参加各项有益活动和社会调查活动;

(5)社团活动:

由团支部、记者站、学生会、宿管会等组织的校内外活动。

(二)加强选课指导,坚持自主选课

本学年,学校成立课程委员会,组建课程方案制定小组,加强选课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作为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指导老师自己拟定一门课程的《课程介绍》,学会开发校本课程。

再由学科组提出科目开设、课程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对各学科提交的科目开设方案进行审查,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科目及教师。

同时,学校还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小组,制定《学生选课指导方案》以加强学生选课的指导。

坚持学生自主选课的原则,凡通过学校审议的校本课程,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与说明》,提供给学生选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所需填报志愿,实行二志愿选择填报法,按学段或学期实行再次选择,到目前为止,我校共设校本选修课程共94门。

(三)规范学分管理,推行多元评价

我校将严格按照省市规定的有关学分认定的基本要求和程序,结合我校实际,学校专门成立了学分认定领导机构,制定《松溪一中学分管理暂行规定》、《松溪一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

学分认定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模块成绩由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模块考试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实验考查,上机操作、提交作品、口试、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

学校还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制定《松溪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细则》,严格按照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指标进行自评、互评、家长评价、小组初评和学分认定小组评定,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过程。

通过多元评价,力求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使评价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四)强化保障措施,合理配置资源

本学年,学校积极创设条件,为高中新课程提供各种教育资源:

一是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投入58万元用于购置城域网硬件设备、多媒体教室设备、实验器材等,为06级高一年段各班配备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促进了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同时为教师开展网上学习、交流研讨活动提供条件;

二是投入24万元用于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三是投入200多万元用于田径场建设,提供必需教学设施。

(五)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校本教研的作用尤显重要。

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我校制定了《松溪一中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反思、听课评课等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对校本教研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2002年我校就制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校科研总课题。

学校在坚持和强化原有的教研制度、集备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课题研究、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及时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教师在本职教学岗位上开展教学研究,养成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习惯,加强教师之间包括不同学科的教学交流与研讨、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教学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学校现有1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8项市级课题和十余项县、校级课题。

作为省级实验样本校,我校申报的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被省普教室确认为省级重点课题,还参与了省教育厅、省普教室组织的《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省级课题工作,负责其中的政治、历史、音乐等三个学科的研究、整理和统稿。

目前课题研究正有序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校每年召开一届大型教育教学研讨会,已连续召开过12届,同时还将教研成果、论文汇编成册。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达100多篇。

通过校本教研,我校教研氛围日趋浓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2006-2007学年南平市高一新课程模块统考中,成绩优异,位居市同类校前列。

(六)发挥示范辐射,引领共同成长

作为省级实验样本校,我校重视发挥样本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在新课程制度建设、课程设置、学分管理、校本教研、教学管理等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实践,作为我县二中所学习、参考和借鉴的样本。

我校还通过教学开放周、教育教学研讨会、教育年会等方式进行辐射,促进了二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在南平市中学校长会议、市高中新课程汇报会上,我校多次应邀在会上专题发言,介绍经验,为其它学校提供参考借鉴。

我校在新课程实施的探索与实践,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周边兄弟学校相继到校参观、交流、学习,浦城一中校领导、光泽一中校领导带领高一年段各学科集备组长到我校交流,政和一中经常电话咨询我校新课程实施情况。

二、成效与收获

回眸这一年,在新课程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为课改带来的变化而惊奇,为课改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而欣喜。

一、研究性学习成果显著

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综合实践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我校作为省级高中课改样本校,十分重视研究性学习活动。

2000年以来就在高中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举办研究性学习讲座、召开研究性学习报告会,将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成册等,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了社会的赞誉。

2006年暑假,我校在总结几年来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关精神,重新制定了《松溪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多年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宣传、组织和指导活动。

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定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全程辅导,同时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各课题组指导教师对各课题研究小组的研究材料和结题论文进行验收、评比,并召开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会。

2007年5月,学校举行“高一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会”,从学生上交的百余个课题中精选出38个优秀课题进行答辨,课题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环保、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各学科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

《松溪茶文化》、《我聊松溪春节》、《松溪新闻收视情况调查》、《植物之旅》、《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松溪版画》等,答辩会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县电台对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专题报道。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

同学们更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提高了对社会的认识,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了师生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

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磨炼了意志,提高了修养,陶冶了情操;

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超乎教师想象的学习潜能。

二、校本选修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校本选修课程是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组织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遵循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规律,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所开设的94门校本课程适应学校的学生需要,体现了学校“和谐+个性”的办学特色。

校本选修课程在高一年级每周开2节课,高二年级每周开1节课,实行走班制,突破了行政管理,在教学班管理上作了有益的尝试。

经过一学年的实施,校本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深受学生欢迎。

2007年6月,在“第三届全国陶艺教育成果展”中,我校高一学生邝丽、魏小雪同学的陶艺作品《妈妈·

洗脚》荣获一等奖,叶敏、李淑玲同学的作品《农家乐》、《携手创辉煌》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三、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制定《松溪一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由每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评价,从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测验等方面全面考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评价,我校实施《松溪一中学生德育积分条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进行全程跟踪监控,随时记录,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使评价更加符合实际。

我校还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包括:

课程领域中的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作品,展示学生在各项活动和学习领域中所取得的最佳学习成果,收集的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最满意的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

通过“成长记录袋”,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特别是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也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教师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同时帮助家长和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在某一时期内所取得的成绩及长处,有利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品质提升

新课程实验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校建立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机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集体备课。

学校要求各备课组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为教学打好基础,学科教研组加强新课程的研讨与培训,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

(二)开展课题研究。

在继续抓好原有省、市、县级课题研究的实施与管理基础上,重点做好省级重点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果;

(三)加强教学研讨。

有计划地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先后开展了高一新课程教学观摩周、新课程优秀教案评比与展示、第12届教育教学研讨会等活动,还围绕“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四)创办《教研通讯》。

《教研通讯》每月一期,开设有高中新课程、校本教研、名师精论、教学反思、教研简讯等栏目,及时报道我校的教学教研情况,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研究与交流的平台;

(五)创办了《学习方法报》。

由师生共同撰稿,为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革新提供学习、交流、借鉴研讨平台;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信箱、举办心理讲座、办好《心桥》旬刊,推出《心灵漫步》课程,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新课程的校本教研让老师们在观摩中领悟,在交流中释疑,在切磋中提高,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

三、问题与思考

进入高中新课程,困难与问题随之而来,课改中的困难与问题有:

(一)教学设备和设施有待完善。

由于我县为经济欠发达县,经济总量小,县本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提供课改专项经费,而根据新课程要求,校本课程要多样化、可选择、有特色,促使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学校必须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室),计算机室、科技活动室、体育、艺术、通用技术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和学生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而我校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美术、音乐等艺术教学、科技活动及通用技术等教学场所,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因此办学条件尚无法满足高中新课程要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新课程培训,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使受培训者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刻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学习掌握课改相关知识,投身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逐步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学校管理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目前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困难:

(1)师资不足(如通用技术及部分选修课程等学科教师缺乏);

(2)师资结构需进一步调整;

(3)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培训经费严重缺乏。

(三)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有待建立。

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

只有根本性转变以考试分数作为定成绩、定奖惩的唯一标准的评价机制才能贯彻新课改精神,而这一评价机制必定与高考选拔模式密切相关,我们期盼2009年高考方案能早日出台。

(四)新教材教学困难重重。

现行教材的巨大变化使教师对教学广度、深度难以把握,对课标的准确把握存在困难。

各学科教材内容的不协调及课标中对提及的内容在广度、深度、难度的要求上不够明确,也不很具体,而且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难度、课时、训练等方面的困难与矛盾。

(五)综合素质评价难度大。

新高一在下学期半期考之后进行文理分班,打乱了综合素质跟踪评价的连续性,原教学班学生四分五裂,班主任也更换,学生与学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了解,使评价增加难度。

(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尚未有根本性转变。

四、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学习,加强培训,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学校将继续采取专家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新理念、好经验、好方法。

一方面依托网络,利用教师远程教育平台,积极鼓励、引导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进行跨地区、多角度、高效率的多向交流学习、讨论与分享,建立教师成长博客,让教师共同介入网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另一方面加强校本培训,继续举办“教师论坛”,办好《教研通讯》的“新课程专刊”,着力培训本土化的教师专业引领队伍,调动和激活每位教师投身课改的积极性,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让新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形成制度化、实效化、自觉化,为课改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使之系统化、个性化、丰富化。

学校将在原有的基础上,遵循“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专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原则,结合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进行整合,使校本课程呈现系统化特点,一方面重点建设特色课程,如陶艺、博弈、英语原声电影欣赏,使校本课程呈现个性化特点。

同时继续开发新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探索具有新课程特点的课堂教学样式,努力完成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核心,要从有效课堂中,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得到切实的培养与发展。

(四)继续提供后勤保障,完成“多媒体进教室”工程。

我校将努力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运动场建设争取今年十月份竣工;

(2)对篮球场进行二期建设;

(3)加强器材设施、电教设备的添置。

今年将为高二年段各班配备多媒体,明年将为全校各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

新课程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新课程教育教学的理想境界,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等待我们去化解,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探索、扎实工作,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推进。

 

松溪一中

二00七年九月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