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991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7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7年7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本科

考试:

形考(纸考、比例30%);

终考:

(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唐传奇的是(C)。

A.《虬髯客传》B.《游仙窟》

C.《倩女离魂》D.《聂隐娘》

2.包公是小说(B)的主要人物。

A.《三遂平妖传》 B.《三侠五义》C.《大宋宣和遗事》D.《杨家府演义》

3.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D)的作品。

A.马致远B .康进之

C.尚忠贤 D.纪君祥4.下列以唐明皇杨贵妃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中属于杂剧的是(A)。

A.《梧桐雨》 B .《长恨歌》

C.《长恨歌传》D .《长生殿》

5.所谓“一人永占”是著名作家(A)的四部传奇《一捧雪》、《人兽关》、《占花魁》和《永团圆》的合称。

A.李玉 B .李渔

C.吴伟业D.蒋士铨6.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C)。

A.梁辰鱼B .汤显祖

C.沈塬 D .阮大铖

7.所谓“花雅之争”的“雅部”指的是(B)。

A.京剧 B.昆曲

C.秦腔D .梆子腔8.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D)。

A.《西京杂记》B.《后搜神记》

C.《笑林》 D.《世说新语》

9.小说《孽海花》的作者是(A)。

4

A.曾朴 B.吴趼人

C.韩邦庆D.李百川

10.下列作品中属于文言小说的是(B)。

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B.《阅微草堂笔记》C.《古今小说》D.《清平山堂话本》二、填空题

11.白话小说《 》中花魁娘子莘瑶琴选择嫁给忠厚老实的小生意人秦重反映出市民阶层择偶标准的变化。

卖油郎独占花魁

12.《闲情偶寄》是著名曲家 的戏曲理论代表作。

李渔

13.范进是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作者借他的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

儒林外史

14.所谓“临川四梦”指的是《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和《 》。

紫钗记

15.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是著名剧作家 的代表作,作品借祢衡击鼓骂曹的故事体现了作者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

徐渭

16.讲述干将莫邪故事的小说《三王墓》出自志怪小说集《 》。

搜神记

17.讲述春秋战国史事的小说《新列国志》的作者是 。

冯梦龙

18.明末清初作家陈忱的小说《 》写《水浒传》中未死的梁山英雄抗击金国以及到海外创立基业的故事,寄寓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水浒后传

19.蔡伯喈是高明的南戏《 》中的人物,作者借这一形象表现了文人在各种社会压力下的痛苦。

琵琶记

20.戏曲史上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作品是梁辰鱼的《 》,作品借范蠡、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吴越兴亡的历史。

浣纱记

三、简答题21.关汉卿《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何处?

你对这种浪漫主义如何评价?

答案要点:

(1)《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为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鬼魂诉冤、清官雪冤等情节

中。

(2)这种浪漫主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但这种不具备现实基础的美好结局削弱

了剧本的悲剧力量。

22.简析传奇《桃花扇》艺术构思上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男女主角爱情的悲欢离合反映南明的历史兴亡。

(2)发挥以物为线的传统叙事方式,以桃花扇作为串联故事的线索。

23.以猪八戒形象为例,简要介绍《西游记》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1)注意人物性格与动物属性的巧妙结合,两者和谐统一;

(2)善于通过复杂尖锐的矛盾与连锁曲折的情节,强化人物性格。

四、论述题

24.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

“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这是指作者借《聊斋志异》的神鬼狐魅故事来批判社会现实、寄托自己的悲愤之情。

(1)抨击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

(2)描写理想的爱情婚姻,表现女性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作者对现实婚姻的思考。

(3)反映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