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5996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3页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3页
亲,该文档总共1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1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1).doc

SPZ-350型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规则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theirownconditionstodevelopthecorrectroad,themaximumtoavoidinvestmentrisk,gainprofit.(three)vigorouslypromotethebrand.Toestablishbrandawareness,awarenessoftheuseofbrand,brandvalue,brandacquisitionperformance,enhancethecompetitivestrength.Concentratedmanpower,carefulplanning,packagingandpublicityofanumberofunique,marketinfluenceandcoverageofthebrand,theimplementationofkeybreakthroughs,toenhancethecompetitivestrength,walkingbusinessroadthecompetitionofalienationandcharacteristics,thepursuitofstabilityanddevelopmentofthemarket.(four)topromotetheintegrationofresources.Tofurtherbroadentheirhorizons,effectiveintegrationofresourceswithinthegroup,thecityresources,otherindustriesandregionalresources,mutualtrust,mutualbenefit,seekingwin-winprinciple,intheframeworkofnationalpoliciesandregulations,strictinspectionandargumentation,legalconsultation,examinationandapprovalprocedures,strictregulationofeconomicactivities,attractinjectionthesocialinvestmenttotheindustrygroup,toachieveleveragingthedevelopment,ensurethatthevalueofstate-ownedassets.(five)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managementpersonnel.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educationandtrainingofcadresandworkersoftheexistingbusiness,firmlyestablishtheconceptofthemarket,enhancethesenseofcrisistoadapttomarketcompetition,thesenseofurgency,improvetheabilitytorespondtomarketcompetition,improvemanagementandoperationofthemarket.Atthesametime,accordingtotheneedofindustrialdevelopment,vigorouslytheintroductionofhigh-qualitymanagementmanagementpersonnel,andstrivetobuildahigh-qualityprofessionalmanagementteam,hardwork,andpromotetheentireworkforceknowledgestructure,agestructure,structureoptimizationandupgradingability,enhancecorecompetitiveness,adapttotheneedofmarketcompetition.(six)seriouslystudythepolicyforpolicy.SeriousresearchaboutsocialsupportthedevelopmentofculturalundertakingsinthecountryandtheXXpolicy,especiallythepolicyofindustrialdevelopment,financialinvestmentpolicy,financialpolicyandtaxpolicy,andactivelyseekpolicy,projectsandfunds,enterpriseandindustrygroupmissiontopromoteleapfrogdevelopment.119

目录

1.总则‥‥‥‥‥‥‥‥‥‥‥‥‥‥‥‥‥‥‥‥‥‥‥1

2.基本要求‥‥‥‥‥‥‥‥‥‥‥‥‥‥‥‥‥‥‥‥‥2

3.修理周期‥‥‥‥‥‥‥‥‥‥‥‥‥‥‥‥‥‥‥‥‥3

4.日常检查保养‥‥‥‥‥‥‥‥‥‥‥‥‥‥‥‥‥‥‥4

5.定期检查保养‥‥‥‥‥‥‥‥‥‥‥‥‥‥‥‥‥‥‥13

6.年修‥‥‥‥‥‥‥‥‥‥‥‥‥‥‥‥‥‥‥‥‥‥‥23

7.全面检修(总成大修)‥‥‥‥‥‥‥‥‥‥‥‥‥‥‥54

8.整车性能检查‥‥‥‥‥‥‥‥‥‥‥‥‥‥‥‥‥‥‥98

9.检修限度表‥‥‥‥‥‥‥‥‥‥‥‥‥‥‥‥‥‥‥‥99

10.附则‥‥‥‥‥‥‥‥‥‥‥‥‥‥‥‥‥‥‥‥‥‥119

1.总则

1.1SPZ-350双向配砟整形车用以完成道床的配砟、整形,使得道床布砟均匀,道床断面按技术要求的规定成型,作业后达到线路外观整齐、美观的效果。

1.2为了规范SPZ-350双向配砟整形车的检修工作,保证检修质量,特制定本规则。

1.3SPZ-350双向配砟整形车的检修贯彻“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

各运用单位必须健全检修规章制度,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检修质量。

1.4SPZ-350双向配砟整形车检修,实行检查保养、计划修理和状态监测修理相结合的检修制度。

1.5各单位应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主要零部件和总成的轮换修及专业化集中修,缩短机械设备的在修时间。

在执行过程中应配备专业人员积极开展状态监测工作。

1.6本规则未做规定者,按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技术标准或产品设计要求执行。

1.7其它暂未制定检修规则的清筛机检修可参照本规则执行。

2.基本要求

2.1SPZ-350双向配砟整形车的修程可以分为:

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年修、全面检修(总成大修)、厂修。

2.2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年修、状态监测由运用单位组织实施。

全面检修(总成大修)由运用单位或送取得认证资质的单位实施。

在检修过程中,施修人员应做好记录。

厂修由取得维修许可资质的单位实施,厂修规范另定。

2.3根据检修工作需要,运用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检修设备及工具。

检修中的仪器、仪表、量具等应按规定校验合格。

2.4运用单位应配备专业检修人员和质量检验员,并按本规则制订相应的检修细则,编制检修工艺,同时加强检修管理,严格质量控制。

2.5年修、全面检修(总成大修)竣工后,由兼职验收员按本规则验收,并在检修记录上签章。

2.6检修用配件应是合格品,并符合《大型养路机械配件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

2.7所有检修的高一级修程内容,应包含低一级修程的内容。

3.修理周期

3.1日常检查保养在机械施工期间每日进行。

3.2定期检查保养

3.2.1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车钩缓冲装置、工作装置、空调系统和车体结构在机械使用期间,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3.2.2制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和走行系统在机械使用期间,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3.3年修每年进行一次。

3.4全面检修(总成大修)在机械使用期间,每六年进行一次。

3.5柴油机的检修按制造商《维修保养手册》规定的周期进行。

4.日常检查保养

4.1电气系统

4.1.1常规检查

4.1.1.1所有电磁阀、插头等接插部件应接触牢固,无松动现象。

蓄电池的接线没有松动和氧化现象。

4.1.1.2各种行程、感应和压力开关及压力传感器的工作位置准确,安装牢固,不应松动。

4.1.1.3柴油机启动前,蓄电池电压应不低于20V;柴油机启动后,蓄电池电压在24V~28V之间。

4.1.1.4柴油机启动后,打开照明、指示、报警装置的控制开关,各装置应工作正常,各仪表显示正确。

4.1.1.5作业指示灯、前后大灯、信号灯、照明灯、警灯等安装牢固,显示正确。

大灯的安装位置调整合适,聚焦良好,照射方向正确。

4.1.1.6检查各操纵手柄、旋钮及开关的位置是否正确。

4.1.1.7电磁控制阀与电缆的连线无损伤,电气部分与阀体接合牢靠,信号灯指示正常。

4.1.2功能检查

4.1.2.1正确操作启动柴油机、调速、停机,其电气控制功能应正常;正确操作控制箱上各开关、按钮的相应动作应可靠,各指示灯、仪表显示正常。

重点检查信号灯、电喇叭、紧急停机和辅助制动工作正常。

4.1.2.2检查走行电气控制系统挂、脱挡功能及显示应正常。

控制箱上各开关、按钮应动作自如,各工作机构相应的执行动作与各开关或按钮的功能保持一致,并与面板上各开关、按钮标示的动作方向一致。

4.1.3检查故障报警显示系统工作正常。

4.1.4检查无线列调、运行监控装置和机车信号的性能应良好。

4.1.5发电机组的检查依据发电机组随机说明书。

4.1.6网络系统检查

4.1.6.1PLC系统,通电检查CPU及各模块指示灯是否正常,各指示灯的含义如下:

SF—红色,系统故障指示;

BF(或BATF)—红色,后备电池故障指示,没有电池或电池电压不足时亮;

DC5V—绿色,表示内部5V工作电压正常;

FRCE—黄色,强制(FORCE),表示至少有一个输入或输出被强制;

RUN—绿色,在CPU起动(STARTUP)时闪烁,在运行时长亮;

ST0P—橙色,在停止模式下长亮,慢速闪烁(0.5Hz)表示请求复位,快速闪烁(2Hz)表示正在复位。

4.1.6.2工控机系统,计算机工作整车,触摸屏触摸灵敏、可靠。

4.1.7三项设备工作正常,八灯显示准确。

4.2液压系统

4.2.1液压油箱油位不足时,应使用滤芯精度不低于10μm的滤油机给油箱补充同一厂家相同牌号的液压油。

4.2.2检查各液压油路的压力,不正确时,查明原因,并予以调整。

4.2.3各油管及接头泄漏时,应紧固管接头或更换油管及接头。

管路的管卡应安装牢固,缺损时补齐。

各橡胶软管磨损部位应给予防护,有损伤、老化、龟裂及磨耗严重时应加以更换。

4.2.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应安装牢固,运转时无异常响声。

4.2.5过滤器的指示表针处于红区(三色显示时为黄区)或报警指示灯亮及报警蜂鸣器响时,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

4.2.6液压控制阀的安装应牢固可靠,阀座与阀密封面无泄漏。

4.3制动系统

4.3.1检查空气压缩机工作正常、压缩空气压力显示正确,双针压力表的红针应在0.7MPa~0.8MPa范围内。

4.3.2空气干燥器工作正常。

4.3.3打开塞门,排除各风缸、油水分离器中的水。

4.3.4有下列情况时,应对制动机进行性能试验:

4.3.4.1机组施工结束返回驻地进行单机解体保养时,用本机的制动阀施行试验。

4.3.4.2机组联挂每天出车前,用担当本务机的制动机施行试验。

4.3.5制动机性能试验

4.3.5.1漏泄试验

将自动制动阀手柄移置最小减压位,制动管减压50kPa后保压1min。

制动管漏泄量不得大于10kPa。

4.3.5.2阶段制动试验

将自动制动阀手柄自最小减压位开始实施阶段制动,直至全制动位。

阶段制动作用应稳定。

列车管减压量与制动缸压力变化值应符合下表1的规定。

表1

列车管减压量kPa

45~55

100

140

制动缸压力kPa

90~140

240~260

340~360

4.3.5.3常用全制动作用检查

列车管、均衡风缸、工作风缸等压力充至规定压力500kPa后,将自动制动阀手柄自运转位移向制动区。

(1)均衡风缸减压140kPa的排风时间亦应为5~8s。

(2)列车管最大有效减压应为140kPa。

(3)制动缸压力应上升至340~360kPa。

(4)制动缸压力升压时间应为5~8s。

4.3.5.4缓解性能检查

将自动制动阀手柄自常用全制动位移置运转位。

(1)制动压力由340~360kPa降至35kPa的时间应为5~7s。

(2)均衡风缸、列车管、工作风缸的压力均应恢复到规定压力。

4.3.5.5过量减压位作用检查

(1)将自动制动阀手柄移置过量减压位。

(2)均衡风缸及列车管的压力应为240~260kPa。

(3)制动缸压力应为340~360kPa。

(4)分配阀不得起紧急制动作用

4.3.5.6手柄取出位检查

将自动制动阀手柄由运转位迅速移置手柄取出位。

(1)均衡风缸的压力应为240~260kPa。

(2)列车管压力应仍为规定值。

(3)中继阀应自锁。

(4)手柄自手柄取出位迅速移回运转位应先制动后缓解。

4.3.5.7紧急制动作用检查

将自动制动阀手柄自运转位移置紧急制动位

(1)列车管自定压下降至零的时间不得大于3s。

(2)制动缸压力应为420~450kPa。

(3)制动缸压力升压时间应为4~6s。

4.3.5.8紧急制动后的单独缓解作用检查。

将自动制动阀手柄置紧急制动位后,将单独制动的阀手柄置单独缓解位。

(1)制动缸应在12~15s内开始缓解。

(2)制动缸压力下降至零的时间应为25~30s。

4.3.5.9单独制动作用检查

将自动制动阀手柄置运转位。

(1)单独制动阀手柄置于制动区,阶段移动手柄。

阶段制动或阶段缓解作用应稳定。

(2)单独制动阀手柄自运转位直接移置全制动位。

制动缸压力由零升至280kPa的时间应小于3s。

(3)单独制动阀手柄自全制动位移回运转位。

制动缸压力从300kPa降至35kPa的时间不得大于4s。

4.3.5.10用旁路制动开关施行制动,制动缸压力由零升至340kPa的时间不大于5s,最终压力为340±20kPa;缓解时,制动缸压力缓至35kPa的时间不大于5s。

4.4气动系统

4.4.1检查气动系统压力、压力表显示正常,各管路、气动元件等有无漏泄。

4.4.2检查油水分离器的油杯,油水分离器油杯中有水时应排除,并清洗各油杯。

4.4.3气动系统储风缸固定可靠,操作储风缸、集尘器截止阀排水、排尘。

4.5动力传动系统

4.5.1分动齿轮箱箱体无裂纹、漏油现象,连接螺栓紧固良好。

分动齿轮箱运转时无异响,每次运行停止时,检查其表面温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4.5.2分动齿轮箱的油位不足时,按规定补油。

4.6柴油机日常检查保养,按制造商提供的《维修保养手册》规定进行。

4.7走行系统

4.7.1车轴轴承箱及旁承圆减振弹簧应无裂纹、折损。

4.7.2各车轴齿轮箱悬挂吊杆及保险装置均完好。

4.7.3轮对、轴箱装置

4.7.3.1轮对进行外观检查,车轮踏面无擦伤、裂纹、剥离、掉块。

4.7.3.2轴箱应无裂纹、无漏油。

4.7.3.3轴箱盖无翘曲及裂纹,耳座应无变形和折损,紧固螺栓无松动。

4.7.3.4轴箱工作时应无异响。

轴箱工作温度正常。

4.7.4车轴齿轮箱

4.7.4.1连接螺栓、放油螺塞等应紧固。

放油螺塞应密封良好。

4.7.4.2油位不足时,按规定补油。

4.7.4.3液压马达、感应开关等应工作正常,各处无泄漏。

4.7.4.4换挡机构应动作灵活、可靠,指示正确,作用良好,感应开关、行程开关和其附架应安装牢固、无位移。

4.7.4.5车轴齿轮箱应运转平稳、无异响,箱体各接合面处无渗、漏油现象。

机械每次运行停止时,轴承部位箱体表面温度应不超过95℃。

4.8车钩缓冲装置

4.8.1检查车钩三态作用正常。

4.8.2钩舌销上和钩尾销安全螺栓上的开口销作用正常。

4.8.3车钩摆动灵活。

4.9工作装置

4.9.1工作装置各部分结构组件或组件间的焊缝应无裂纹,结构件应无较明显的凹陷、变形等现象。

4.9.2工作装置各处的连接销、开口销、垫圈、轴挡、压板、油嘴等应完整无缺;油嘴应作用良好;销轴润滑油道保持通畅。

4.9.3各种油缸、气缸及感应开关应工作正常,动作灵敏、准确;各部分工作装置的相应动作符合设计要求。

4.9.4气锁装置动作灵活,无卡滞现象;机械锁销完好,插销可靠。

4.9.5各安全锁定装置中,安全锁链、钢丝绳、锁销、锁扣、开口销等应完好,无缺损。

4.9.6各升降、转动部件动作应灵活、平稳、滑动自如。

4.9.7检查磨耗板磨损情况,磨损超过限度时更换。

各处橡胶板和输送带老化、龟裂、磨损及损坏严重时应更换。

4.9.8清扫装置的滚刷、输砟带的运转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较大的震动及异响;限位开关动作灵敏、准确。

4.9.9检查并调整地板输送装置链条的松紧程度。

4.9.10检查和调整清扫输送带的松紧程度,调整清扫输送带主、从动轮轴间的平行度,消除输送带跑偏现象。

4.9.11滚刷胶管磨耗后,调整调节拉杆,保证清扫装置下降到适当位置。

4.9.12润滑

4.9.12.1检查犁板铰接销轴,向铰接及滑动部位加注适量润滑脂。

4.9.12.2向中心犁轴、砟肩犁调整油缸销子处加注润滑脂。

4.9.12.3向侧犁销子和销套加注润滑脂。

4.9.12.4按要求给清扫装置的轴承、输送带轴承加注润滑脂。

4.10空调系统

4.10.1空气导流板上的温控开关、温控器、空调模式开关(控制开关)、三速开关应完好。

可调百叶窗转动灵活,可停放在相应的位置。

4.10.2启动柴油机,打开液压回路,液压空调开关打开时,压缩机电磁离合器通电工作指示灯亮,空调系统进入正常制冷工作状态,在导流板冷风出口处应有冷风吹出。

4.10.3打开燃油加热器启动开关,出风口有热风吹出。

5.定期检查保养

5.1电气系统

5.1.1各电气控制箱内的所有电器元件应安装牢固,插接件的插接不松动,各接线线号完整、接触良好。

5.1.2各电气控制箱及车体的接地状况良好、可靠。

5.1.3继电器的动作灵活。

重点检查继电器的触头无烧伤、发黑现象。

更换动作不良的继电器。

5.1.4各电气控制箱面板上的控制开关或按钮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导线与开关触头的连接无松动。

各开关、按钮的功能应与面板标示相符。

自复位开关、自锁开关动作后应复位、锁定良好。

5.1.5行程开关安装不应有变位、松动现象,外壳无破损,在开关动作范围内不能有阻碍。

用手扳动行程开关拐臂,行程开关应有清脆的“咔嗒”声。

5.1.6各种指针仪表及监视报警信号灯工作正常,显示正确,符合相关电路设计要求。

5.1.7各压力开关、压力传感器安装牢固,调定的参数满足相应技术条件的要求。

5.1.8各电磁阀插头无松动现象。

电磁阀通电时,其阀上指示灯应有指示,相对应的电磁阀芯动作灵活、可靠。

更换电磁阀时要注意接线的正负极性和续流二极管极性。

5.1.9空调、电喇叭、电风扇、电动雨刮器的工作状态应良好。

5.1.10蓄电池

5.1.10.1蓄电池应表面清洁,不得有残留杂物,不得有漏液现象,电解液液面高度及比重符合有关技术规定。

5.1.10.2蓄电池的接线柱应完好,接线牢固,接触可靠。

5.1.11网络系统

通电检查网络系统CPU、各模块状态指示灯应工作正常,无报警现象,触摸屏触摸灵敏、可靠。

5.1.12三项设备

三项设备的检查根据随机说明书执行。

5.2液压系统

5.2.1按规定取样化验液压油的污染程度和理化性能指标,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液压油。

换油时应使用精密滤油机,同时各吸油过滤器、液压油箱上空滤器清洁或更换,各精滤器更换。

5.2.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轴承部位无异常,壳体出现裂纹时应更换,泄漏时应更换相关密封件。

5.2.3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有轻微拉伤、划伤时可用细油石、金相砂纸等打磨修整;拉伤、划伤严重时应更换。

油缸的缸体裂纹、活塞杆弯曲变形、活塞杆与活塞连接松动及油缸泄漏时应加修或更换。

油缸两端的连接销和开口销等应完好无损。

5.2.4液压控制阀作用不良时应更换。

控制阀泄漏时更换相关密封件。

5.2.5压力控制阀的压力调定值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标定,并拧紧压力调整螺栓的锁定螺母。

5.2.6在控制阀作用下,相应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油缸、液压马达)的动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5.2.7液压油散热器安装牢固,外部清洁,风扇工作正常。

散热器泄漏时,焊补修复或更换,修复后进行1.8MPa的压力试验。

5.2.8对液压油箱上的空气滤清器进行彻底清洁,无法清洁的更换滤网。

5.2.9液压蓄能器压力不足时,重新补充氮气,直至压力符合技术要求。

5.2.10通过检测接口检查各系统状态正常。

5.3制动系统

5.3.1橡胶软管损伤、老化、龟裂、磨耗严重时更换。

5.3.2各部件、管路、管接头等处泄漏严重时,采用紧固、更换密封件或更换配件等方法予以消除。

5.3.3控制阀与阀座的螺钉紧固良好。

缸体尾部、活塞杆端部的连接销和开口销完整无缺。

管路的管卡、管接头卡箍等不松动、无缺损。

5.3.4控制阀座及气缸安装座裂纹时应焊补修复。

5.3.5各操纵按钮、旋钮、手柄的作用正确、可靠。

5.3.6依次操纵各控制按钮、旋钮或手柄,相应执行机构的动作符合功能要求。

5.3.7按计量有关规定每三至六个月对风压表进行校验。

5.3.8制动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