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050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连云港城市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终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手强。

以高度发达的文化事业作为基础,以发达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

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丰富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生活。

3、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科技创新同步推进。

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创新文化发展业态,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创新文化传播手段,不断增强文化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不断提升江苏文化的竞争力。

尊重文化人才成长规律,搞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营造文化生态和良好环境,以文化人才支撑文化大厦,以文化精品引领文化繁荣,加快构筑江苏文化高地,创造更多更好的江苏文化品牌。

4、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融合发展。

文化发展之脉动,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提升新时期江苏文化影响力,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相结合,弘扬江苏传统优秀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成为新时期鼓舞人民的精神力量。

(2)特色优势和开放优势相结合,利用江苏对外开放优势,推动江苏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传统文化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的叠加效应。

(3)整体提升与打造品牌相结合,在提升文化建设水平的同时,设计、运作一批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和文化产品,提升城市建设和地区发展的文化内涵,扩大江苏文化影响力。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责任重大、任务迫切。

进一步凝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合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三、连云港城市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解读

“烟霞散彩、日月耀光”,这是《西游记》对连云港的描绘;

“镶嵌在祖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脐部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是地理书对连云港的介绍;

“新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这是世界对连云港的诠释。

连云港的城市与文化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地理优势

(1)区位优势

连云港南靠祖国的“黄金沃土”——长江三角洲地区;

北邻祖国的“金项链”——环渤海经济圈;

西依正在崛起的“现代丝绸之路”——陇海兰新经济地带;

东濒浩瀚的黄海,与世界海洋强国联系方便。

1)从全球看,位处海(太平洋)陆(欧亚大陆)和南北半球两个过渡带交叉的中心点上。

2)从全国看,处在港(连云港港)路(陇海兰新大铁路)和南北方两个结合的结合部上。

3)从区位看,地处中国万里海疆的“脐部”,在横跨欧亚大陆桥的新海亚欧大陆桥的东端,恰缝连接中国大陆两个经济强省——江苏和山东的接壤地带,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以连云港为中心,辐射半径600公里,囊括中国40%以上的人口和60%以上的经济产值,和全国大多数主要城市。

连云港处于京沪连线的中心点,连云港的优势在港口,陇海铁路的优势在货运,连云港又是桥头堡和中西部地区最为便捷的出海口。

连云港市处在中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城市连绵区,处在两条发展轴的“T”字型接驳点,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连云港是振兴苏北的引擎,是江苏省沿海开发的龙头城市,是苏北发展的第一增长极,拥有江苏唯一的沿海大港、江苏最优秀的山海资源,亚欧大陆桥使其拥有无限可能的延伸空间。

(2)交通优势

1)铁路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31公里,以中国、中亚、欧洲铁路为陆上桥梁,横贯欧亚大陆,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199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19年来,连云港港承担了整个陆桥90%以上的国际过境箱量。

2)公路

连霍国道主干线,东起江苏连云港,途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四省,西至新疆霍尔果斯,全长4396公里。

它是我国建成的横向最长的公路快速通道,也为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中西部地区增加了一条快速的出海通道和“走西口”去中亚、西亚、欧洲的便捷通道,无疑与铁路运输相辅相成。

3)海运

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

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现为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设计吞吐能力近4000万吨,实际吞吐7000万吨,是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之一。

2、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目前,连云港市现有耕地面积达380千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1%。

尚有近9千公顷土地亟待开发,另外有相当数量的盐滩、盐池有待改造利用,还有相当多的灌木林、荒山草坡及潮间带需要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丰厚。

2)水域资源

连云港水域资源类型齐全,既有辽阔的近海,又有众多的河、沟、塘、库等水面。

境内河流有大小干支河道40余条,水库168座,江苏的大型水库均在连云港境内。

海州湾及近海水域是连云港的特有优势。

3)气候资源

受着海洋的明显调节,连云港气候类型属于具有季风特点的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寒暑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常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

特别是日照、降水及风能等气候资源均比较丰富。

连云港市的空气质量为全国最佳,赣榆县年日照总时数为江苏最多,东西连岛及燕尾港一带沿海地区风能为全国最佳之一。

4)物产资源

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促使连云港发育出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

东海是全国5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赣榆为全国水稻单产最高的县之一,也是全国沿海对虾产量最多的县之一,灌云是江苏大豆和棉花主要产区,云台山的云雾茶为江苏三大名茶之一,珊湖及金镶玉竹为江苏珍稀名特产。

海州湾渔场为中国八大渔场之一,主要经济鱼类为带鱼、鳓鱼、黄鱼、加吉鱼4大类。

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主要有刺参、扇贝、鲍鱼等。

近海水域和内陆水域主要生产对虾、海带及淡水鱼类。

矿产资源主要有海盐、磷矿、金红石、蛇纹石、水晶、石英及大理石等。

其中淮北盐场为全国四大海盐产区之一。

锦屏磷矿为全国六大磷矿之一。

东海县又素有“中国水晶之乡”、“中国石英之乡”的美称。

(2)旅游资源

1)海洋旅游

连云港拥有162公里海岸线,其中有40公里基岩岸线,此外还拥有129万亩沿海滩涂,400万亩可开发浅海水域。

还有江苏最大的海岛——东西连岛,中国第一长堤——西大堤,以及被誉为“江苏北戴河”的海洲湾等丰富海洋旅游资源。

独特的海滨景观和优良的自然沙滩,海、岛、港相得益彰,连云港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全国健康型海水游泳场,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2)山水旅游

连云港山海齐观,景色宜人,历史悠久,文物遍布,全市现有风景区近20个,风景点200余处,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三大旅游区之一。

连云港集花果山、东海温泉、金镶玉竹、水晶、亚洲第一井等等于一地,构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水秀山明浑然一体的宜人风光。

连云港之夏、西游记文化旅游节影响不断扩大。

花果山景区、连岛度假区、孔望山风景区和渔湾景区等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首次命名的国家级旅游示范点中连云港又“中榜”3处,占整个苏北的3/4,进一步增加连云港旅游的新亮点。

3、历史文化

连云港历史事件时间轴

上古时期称郁州岛

最古老的山体——连云港的锦屏山

世界最早的稻谷种植区

大伊山石棺遗址

中国沿海最古老的城市——藤花落遗址

中国最早的原始社会岩画——将军崖岩画

中国最早天文学星象图——古天象岩画

中国最早的治水英雄——少昊

春秋战国吴越时期称郯子国

孔望山

越国琅琊国

虞姬故乡

秦汉时期称东海郡

秦始皇东巡立石建秦东门

徐福东渡

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是汉代摩崖画像

东汉年间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

孔望山圆形整石雕大象

唐时期称郁州

唐太宗征军途中在宿城留下美好传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云台山

怀素和尚刻中国最大的汉字“神”字在云台山

明清时期称海州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糜竺、糜芳家乡

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好汉茔”

《西游记》中的水帘洞在云台山

《红楼梦》的语言结构和土语笑话源此

李汝珍在此创作《镜花缘》

《儒林外史》在此完成思想形成和文化积累

民国时期

《建国方略》中意将连云港建成东方的大港

 

(二)劣势解读

1、城市文化缺乏创新

城市文化的凝聚力和聚集力不够,导致文化创新力不足。

连云港市的城市文化被地域空间分割,形成淮海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多文化格局,传统文化比重较大,现代的城市文化创新较为缺乏。

2、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城市政策定位较低,导致江苏省的经济生产力都集中在南部地区。

连云港市未获得与其优势区位相匹配的政策投入,造成了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3、文化教育机构发展不足

连云港的城市发展没有将文化教育事业放在主位,文化教育机构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所欠缺,缺乏人才自生培养机制,建立与连云港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高等院校、文化机构等。

4、城市文化意识淡薄

市民阶层的意识未能占据主流地位,传统的连云港文化是一种农耕与盐业文明所产生的文化意识,到现代已经不能产生与当前时代的需求相适应的智慧。

所以,在现在这样一个经济跨越式发展、文化需求持续增加的时代,先进的文化意识继续代替原有的落后的思维,用创新的文化与意识将连云港市带入新的高峰。

5、政策上的区位劣势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经济、政治与文化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南部地区,对苏北地区的投入相对较少。

从而造成了现在苏南地区比较发达,苏北地区相对落后的局面。

(三)机遇分析

1、沿海开发战略带来新机遇。

江苏省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和沿海开发两大战略,使连云港进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搞好生产力布局规划,从而加快带动城市结构、城市规模的嬗变,以此形成连云港乃至江苏省新经济增长极。

2、苏北是经济发展洼地,江苏省的发展重心将往北推进。

过去江苏省的经济文化重心在苏南地区,但是经济发展已相对饱和,苏南地区很难再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所突破。

而苏北地区由于开发相对较晚,大量的潜在资源还有待开发,江苏省在今后的发展重心将往北偏移,尤其是以连云港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依托连云港的优势,实现江苏省的再一次跨越式发展。

3、建设欧亚大陆桥新桥头堡。

在港口生产建设上,坚持突出港口的龙头地位,在亿吨大港的新起点上,加快推动港口综合功能、吞吐规模、营运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基础设施配套上,全面把握扩大内需的政策契机,进一步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园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在新型产业培育上,积极放大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效应,密集开展一系列推介招商活动,不断拓展与海内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致力打造新型临港工业基地和高新产业集聚高地。

在海滨城市建设上,围绕打造国际性海滨城市的目标,加速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

沿海开发蓝图催人奋进,连云港发展前景广阔。

大港口、大产业、大发展,将成为全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经济枢纽和服务带动能力强的亚欧大陆桥东方新桥头堡。

4、淮海经济圈的出海口。

淮海经济区处于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拥有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的突出区位,承担着中国经济东靠西移接力站的重任,并面向大海背靠华中经济区,在整个中国的公鸡地图板块中,淮海经济区处沿海中心位置。

同时,淮海经济区本身也是颇具规模的市场,全国近10%的人口集中在此,淮海经济区已成立并发展了近二十年。

连云港作为淮海经济圈的出海口,是连云港与苏北的振兴的一大契机。

连云港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徐州以及整个中部地区展开更广泛有效的合作,并以此带动整个中东部城市带的发展。

另外沿海铁路的建成,将使连云港向北经日照而接通山东半岛城市群及整个环渤海经济圈,向南经盐城可接通南通、上海及整个长三角,连云港将成为这一片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四、战略目标

(一)从港口城市向滨海城市转变

连云港将从原先的港口城市向滨海城市转型,将进一步发挥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改变曾经作为港口城市的单一发展方式。

着力打造多样的物种资源与人文景观存在于自然风光之中,自然风光也因为人文景观和物种资源而增光添彩。

碧海蓝天、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交叉分布,相得益彰。

打造国际海滨城市,面向大海,战略东进,在全市162公里海岸线、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高起点描绘东部城区总体规划,按照沿海伸展、组团递进、带状发展的格局,把连云港市建设成为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二)从中等城市向特大城市突转变

根据“十二五”城市化战略的思路,连云港要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城乡一体”的发展策略,加快将连云港建设成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市,加快提升三大综合指标:

(1)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人口加快向重点城镇、中心城市集中。

(2)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每年增加10万,中心城市人口突破100万,成为规划发展的特大城市。

(3)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力争达到4000亿元,城市经济年均增长20%以上,形成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和发展龙头,在苏北鲁南地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实现赶超进位。

(三)从经济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

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国际环境,将连云港从经济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是国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文化兴国的历史机遇。

1、市场化运作,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发展文化产业,企业是主体。

只有大力培育文化企业,才能解决长期以来市场体系建设中主体缺失的问题,使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持久生命力。

2、品牌化发展,积极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法宝,也是区域经济的灵魂。

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靠品牌促发展、提品位、打市场。

制作与连云港文化相关的动漫、电视剧等,努力打响连云港文化品牌,让连云港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3、人文化引领,做足山海文化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发展连云港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既要靠山也要靠海。

利用连云港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江苏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4、生态化发展,孵化创意产业高端产品

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应是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

创意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是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创意园,重点承载“研发创新、孵化加速、产业发展、高端服务、辐射带动”五大功能,打造软件研发、文化创意、动漫设计等产业集群,形成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功能完善的高科技文化产业创意高地。

(四)从传统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变

创新型城市,是指基于新的城市发展观,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打造连云港从传统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变。

1、是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提升城市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在经历手工时代、机器时代之后,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规律使然,创新能力承担起城市最重要核心竞争力的重任。

2、是推动发展加速跨越、实现后发先至目标的战略举措。

3、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

转变方式、转型升级,是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4、是融入新的产业革命、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的迫切需要。

全面分析连云港拥有的沿海、港口、开放、生态、旅游等城市元素,连云港应该建成一个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拥有一个服务区域发展的综合大港,在产业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走在前列,以独特的山海风貌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胜地。

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建设区域性的航运中心、商务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六大中心,以此来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服务业的发展层次。

从工业,到农业,到服务业,构建创新发展的产业体系。

同时,更多地引办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机构,优化园区创新环境。

开发区要在推动转型升级、引领创新发展上率先突破,按照低碳化、生态化、城市化的要求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辐射,大力引进世界著名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和优质创新要素。

科教创业园要扎实推进大学园、体育园、影视园、文化创意园建设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引办,加快成为知识、科技密集区和创新基地。

(五)成为江苏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由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构成的苏北一直是江苏的相对欠发达地区,新一轮的欠发达地区经济隆起,苏北振兴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整个苏北已经呈现出一种争先进位的“群马奔腾”景象,而苏北崛起,连云港是核心。

“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长三角北翼最大的深水港”、“国家级主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江苏沿海港口群的核心”、“辐射带动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凭借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将连云港定位为东方大港。

连云港要改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成为整个苏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六)成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核心

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以连云港港口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把江苏沿海地区全部纳入长三角区域范围。

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连云港这些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态势,该规划明确要加快以连云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的建设,充分利用连云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区位条件,加快建设成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港口,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五、战略手段

(一)城市发展

1、区域经济制高点

纵观中国东部海岸线,从东北的辽东半岛到环渤海经济带到山东半岛城市群,再往南到浙江、福建、广东以及中国整个沿海,岸线资源基本上都得到相对饱和的开发,都是产业隆起的高地,唯有连云港这一段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综合发展,全面提升,抢夺欧亚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1)打造以连云港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功能完善、高品位、高效率的都市商贸科教中心。

(2)打造以港口、开发区为支撑的功能强大、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中心。

(3)打造以花果山、连岛、渔湾、孔望山等人文山水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中心。

(4)打造以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商务中心为主的商务会展中心。

3、江苏旅游休闲目的地

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把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成为连云港的先导产业。

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形成大市场,打造连云港成为江苏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

(1)大力发展休闲、度假、观光、商务、文化、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旅游,开辟港口、海洋、海岛、水乡、森林、生态等特色旅游。

(2)开发建设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完善提升一批文化品位高、影响力大的名胜景区,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

(3)进一步打响连云港旅游品牌;

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休闲服务体系。

(4)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旅游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5)与周边城市合作,形成苏北旅游路线,打造东部沿海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

4、创意城市

近年来,我国创意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只有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形成对创意产品持续稳定的需求,也只有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才能持续稳定地供给生产创意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要素。

正是由于创意产品供需特性对城市的依赖,创意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只能在城市中存在。

打造连云港成为创意城市,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1)城市文化重塑、城市文化继承与创新、城市文化吸纳与互融。

(2)集聚文化创新要素、构筑文化创新空间、创新文化生产方式提升城市文化创造力。

(3)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集约利用空间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功能、集聚创新人才等手段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

5、人文城市

人文城市注重历史文化底蕴的生态性构建,人文化、人性化、自然化、情调化、生活艺术化成为城市显性形态。

生活是文化的,文化是生活的。

经典的东西、传统的历史文化、大师、大师作品与人文精神,才是社会舞台的真正主角。

人文城市是那种学习型城市、艺术型城市、风情型城市,也是那种典故性城市、戏剧性城市、音乐性城市、园林性城市、生态性城市。

归根到底,它是高品质人文浸润的“人性化”城市。

人文城市须有一定要素和条件,特别是有较高的文化流通量。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同这样的理念:

人文构造、人文精神和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