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053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新进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Word格式.docx

一、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指出:

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第一就是要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任何时候安全是最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预防为主就是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从而消除安全隐患,以提高员工安全认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和防止事故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规律出发,一是标本兼治,既要采取强硬措施,遏制特大事故的发生,又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二是多措并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从责任、技术、制度、培训等多方面努力,形成安全监管合力;

三是部门协调,有关部门要秉承“协同政府”理念,在履行法定职责的基础上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构建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格局。

二、近年安全生产形势

从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看,从2003年开始,我国各类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呈下降之势。

2003年全国安全事故死亡11万多人,2008年死亡911723/22

人,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5年累计下降27.2%。

2011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347728起,死亡75572人,同比分别下降减少15655起、3980人,4.3%和5%。

2016年全国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万起,死亡4.1万人,同比5.8%、4.1%。

……一系列全国安全生产最新数据,描绘出事故死分别下降亡人数连续下降之势。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向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其中2016年较大事故750起,死亡2877人;

重人。

97200人,移交司法机关起、死亡特大事故32571人,给予党政纪处分当前我国事故总量仍然较大,安全生产水平依然落后;

一些行业领域和地区重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三、安全事故的引发和防范要点

1、安全事故的引发原因

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员工本人造成身心上的损害,也会给家人造成精神负担和经济损失,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深远的。

安全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呢?

根据统计分析,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

如:

地震、雷击、风、水灾害等。

(2)由于不安全的状态

工具,设备的不完备,整理、整顿的不良。

(3)由于不安全的行为

4/22

无视规章制度、恶性的玩笑等危险的行为造成。

(4)由于管理上的缺陷

规章制度不健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等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设施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

据统计事故中10%是因为物的因素、20%的是因为管理上的缺陷、70%是人的因素。

因此,需重点解决人的问题和管理上的缺陷。

2、安全事故的防止要点

根据统计安全事故只有2%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由于不安全的状态和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约98%,为了防止安全事故就必须消除不安全的状态和行为。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

2)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机器在运转时进行检修、调整、清理等作业;

4)在有可能发生附落物,吊装物的地方下冒险通过、停留。

5)在作业和危险场所随意走、攀、坐、靠的不规范行为。

6)操作和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7)未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明火、进入有限空间、危险品使用等。

5/22

2)物的不安全状态

1)机械、电气等设备带“病”作业。

2)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

3)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4)物体的固有性质和建造设计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

5)设备安装不规范,维修保养不标准,使用超期,老化等。

3、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1)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可有可无,日常以麻木的心态和消极的行为对待安全工作,安全法律责任意识极为淡薄;

2)安全规章制度(包括设备检修)、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相应的预防措施、安全注意事项和流程管理等,未建立健全或不完善;

3)不学习、不理解、不落实或不彻底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落实工程建设上的“三同时”和日常管理上的“五同时”,只注重生产经营指标,忽视安全检查、教育和隐患整改;

4)未能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结合管辖区域的生产特点和作业环境,用心负责、钻研,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很差;

5)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能力和手段有缺陷;

6)不重视安全、不落实规章、安全管理不到位即在行为上,不全面认真地进行安全检查、教育、规范、整改,是最大的缺陷。

对于这些不安全的状态和行为,我们要时刻警惕,尽早发现,即时改6/22

正,防患于未然,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相信安全事故一定会降到最低。

四、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员工依法享受权利,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1、员工在安全方面的权利主要有:

(1)知情权:

员工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2)建议权:

员工有权对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办法、技术等提出建议。

(3)拒绝权:

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4)紧急避险权:

员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5)接受教育权:

员工有权接受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6)享受工伤保险和获得赔偿的权利:

员工有权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和赔偿的权利。

2、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1)应严格遵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7/22

(2)保证本岗位设备、工具的安全,不使用自己不该使用的机械和设备,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4)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上报:

如生事故要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

(5)对他人违章加以劝阻和制止。

五、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共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电瓶车、矿车或放飞车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挂钩、跑车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8/22

(4)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

(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隧道、洞室透水淹溺;

(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指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包括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灾;

(9)高处坠落:

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包括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和坠落,也包括由地面坠入坑、洞、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

是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

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

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

指隧道、洞室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

拱部、顶板垮落为冒顶。

二者常同时发生,简称冒顶片帮。

9/22

(12)透水:

指矿山、地下隧道、洞室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

(13)放炮;

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瓦斯爆炸:

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

(15)火药爆炸:

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6)锅炉爆炸:

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

(17)容器爆炸:

容器(压力容器、汽瓶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

容器爆炸是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

包括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形成的化学爆炸,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

(18)其他爆炸:

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

(19)中毒和窒息:

指人体接触有毒物质,如在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横通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到,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

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

(20)其他伤害:

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

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

10/22

公司坚定不移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按照中国恒天集团、经纬股份公司总部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安排、部署,根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要求,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结合生产实际,有的放矢地落实安全生产的预防措施,深入开展各项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依据“管生产必管安全”的原则落实的。

贯彻“谁主管,谁负责”,各级各类人员必须担负起自己职责范围内相应的安全责任。

二、安全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了总经理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组织原则,其他公司领导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建立完善了公司

“一岗双责”安全生产领导责任体系。

设立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环保管理部。

各单位均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专(兼)职安全员,自上而下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公司安全生产体系有效运行,发挥了正常的作用。

11/22

公司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

安全生产委员

主任:

总经

副主任:

主管副总经

成员:

各单位主管领

安委会办公

安环部部

安全现场职健综合办公

治安保卫消防

各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

三、安全教育体系

公司安全教育分三级:

公司级、车间部门级、班组岗位级。

公司级安全教育主要是针对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制度和基本安全生产知识。

车间部门安全教育主要是针对部门的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安全状况等。

班组岗位级安全教育主要结合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安全防护方法等。

新员工入厂必须经过这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才可上岗操作。

长期休假复工及转岗人员必须经过转岗培训。

特种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通过考试,取得特种岗位上岗证才12/22

能上岗操作。

四、安全制度体系

公司建立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办法、细则40余项。

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事故报告与处理等方面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明确了企业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各级管理干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做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

五、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概述

结合生产实际,介绍重点工艺环节,阐述各环节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要点。

热处理铸造

料坯原材料切削加工

(铸件、毛坯)(生铁、型钢)

电镀煮黑油漆冷拉

装箱发运装配完工零件

13/22

第四节安全生产基本规范

一、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总则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所有员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严重危险的厂房、生产线和设备、设施,员工有权向上级报告。

遇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员工有权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处理。

3.操作人员未经三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

电器、起重、车辆驾驶、锅炉、焊接(割)等特种作业人员,均应经安全技术培训和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许可证操作。

4.进入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戴好防护用品。

要把过长(拖过颈部)的发辫放入帽内;

操作旋转机床时,严禁戴手套或敞开衣袖(襟);

不准穿脚趾及脚跟外露的凉鞋、拖鞋;

不准赤脚赤膊;

不准系领带或围巾;

尘毒作业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必须戴好防护口罩或面具;

在能引起爆炸的场所,不准穿能集聚静电的服装。

5.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排除故障和隐患;

确保安全防护、信号联锁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设备应定人、定岗操作;

对本工种以外的设备,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经培训后方可操作。

6.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

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时,必须有主有从,统一指挥;

工作场所不准打闹、睡14/22

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严禁酗酒者进入工作岗位。

7.凡运转的设备,不准跨越或横跨运转部件传递物件,不准触及运转部位;

不得用手拉、嘴吹铁屑;

不准站在旋转工件或可能爆裂飞出物件、碎屑部位的正前方进行操作、调整、检查、清扫设备;

装卸、测量工件或需要拆卸防护罩时,先要停电关车;

不准无罩或敞开防护罩开车;

不准超限使用设备机具;

工作完毕或中途停电,应切断电源,才能离岗。

8.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或进入其工作前,必须在动力开关处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必要时设人监护或采取防止意外接通的技术措施。

警示牌必须谁挂谁摘,非工作人员禁止摘牌合闸。

一切动力开关在合闸前应细心检查,确认无人检修时方准合闸。

9.一切电气、机械设备及装置的外露和可导电部分,除另有规定,必须有可靠的接零(地)装置并保持其连续性。

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准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

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配用漏电保护器或隔离变压器,并戴好绝缘手套后操作。

行灯和机床、钳台局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不得超过12V。

10.行人要走指定通道,注意警示标志,严禁贪便道跨越危险区;

严禁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通过和停留;

严禁从行驶中的机动车辆爬上、跳下、抛卸物品。

在厂区路面或车间安全通道上进行土建施工,要设安全遮栏和标记,夜间应设红标灯。

11.高处作业、带电作业、禁火区动火、易燃或承载压力的容器、管道动火施焊、爆破或爆破作业、有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必需向安技部门15/22

和有关部门申报和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12.安全、防护、监测、信号、照明、警戒标志、防雷接地等装置,不准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消防器材、灭火工具不准随便动用,其安放地点周围,不得堆放无关物品。

13.对易燃、易爆、有毒、放射和腐蚀的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存放,并设专人管理。

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

不得在有毒、粉尘作业场所进餐、饮水。

14.变、配电室、煤气站、空压站、发电机房、锅炉房、油库、油漆库、危险品库等要害部位,非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

在封闭厂房(空调、净化间)作业和深夜班、加班作业时,必须安排两人以上一起工作。

15.生产过程发生有害气体、液体、粉尘、渣滓、放射线、噪声的场所或设备设施,必须使用防尘、防毒装置和采用安全技术措施,并保持可靠有效;

操作前应先检查和开动防护装置、设施,运转有效方能进行作业。

16.搞好生产作业环境的完全卫生。

保持厂区、车间、库房的安全通道畅通;

现场物料堆放整齐、稳妥、不超高;

及时清除工作场地散落的粉尘、废料和工业垃圾。

17.新安装的设备、新作业场所及经过大修或改造后的设施、须经安全验收后,方准进行生产作业。

1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重大隐患必须记入值班记录。

末班人员下班前必须断开电源、汽源、熄灭火种,检查、清理场地。

19.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时,要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16/22

报告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20.各类人员除遵守本总则外,还必须遵守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二、安全防护常识

1、如何防止机械事故

(1)机加工严禁戴手套操作,工作前衣服襟、袖口要扣好,不得敞开,不得戴围巾等吊挂首饰。

(2)长发者必须戴发套或帽子。

(3)机床设备的安全装置,如防护罩必须确保完好。

(4)加工工件时,工件和刀具要夹牢夹紧,安全门在设备未停止转动时禁止打开,以防止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

(5)机床转动时,禁止手摸机床的旋转部位。

(6)不允许直接用手清除切屑,应用钩子或专门的工具。

(7)禁止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进入设备运行区域。

2、如何防止起重事故

(1)设备应保护完好,有缺陷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2)严禁超负荷起吊或斜吊。

(3)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吊具。

(4)起重人员必须有上岗证。

(5)进行吊物下放时,应告知起重司机。

3、如何防止触电事故

17/22

(1)非电工人员不准安装电气设备。

(2)不得乱动电气设备开关。

(3)破损的电气设备要及时更换。

(4)不准用水冲洗电气设备。

(5)不准利用电热设备和灯泡取暖。

(6)雷雨天不准接近避雷设备。

4、如何防止火灾事故

(1)吸烟必须在公司规定的区域内。

(2)严禁私用电炉等加热设备。

(3)严格遵守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

(4)下班离开必须切断电源。

(5)保安部门组织对员工救火知识的培训。

(6)发现火情立即扑救并通知保安部门。

18/22

三、事故应急处理

1、应急事件处理程序

突发事

知情

现场主

当1112119采取紧急措

部门主

轻度事件部门自行处

报安环部备

重大事件报安环

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

视事态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

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2、事故急救常识

(1)机械伤害急救

1)如严重出血应及时有效的现场止血,立即送医院急救。

2)如严重骨折,必须正确固定断骨,抬动伤者,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

脊柱骨折或颈部骨折,最好让伤者留在原地,待医护人员急救。

(2)触电急救

1)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

对于低压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挑开和隔绝电流。

对于高压触电者,就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急救。

一般人触电后,19/22

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症状,外表上呈昏迷状态。

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3)热水烫伤急救

1)立即用冷水冲患处。

2)一边用冷水浇,一边迅速脱去其伤部位的服装。

3)严重者送医院。

(4)中暑急救

1)迅速将中暑者移到通风、凉爽处,解开上衣,用凉水擦头部或用酒精擦身。

2)中暑者清醒后,让其多饮凉开水,伴以十滴水等解暑药。

(5)食物中毒急救

立即给患者大量灌服温水或牛奶等。

将手指或勺子伸进其嘴中,刺激使其呕吐,迅速送医院。

20/22

附件1常见安全标识

禁止标志

禁止靠近禁止通行禁止吸烟禁止触摸

禁止入内禁止乘车禁止戴手套

警告标志

注意触电注意安全注意火灾

当心绊倒当心中毒当心扎脚

21/22

附件2:

常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特种设备监察条例》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工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安全标志》

《安全色》

2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