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067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同步测试2 苏教版必修二Word格式.docx

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1/4

4.(2014·

洛阳模拟)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

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

5.(2014·

潍坊模拟)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

A.1/3B.1/4C.1/9D.1/16

6.(2014·

济南模拟)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

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

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是 (  )

A.PPQq×

ppqqB.PPqq×

Ppqq

C.PpQq×

ppqqD.PpQq×

7.(2014·

银川模拟)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

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让F2中某一中产个体自交,后代有高产个体出现。

该中产个体的基因型为

 (  )

A.A1a1A2a2B.A1A1a2a2

C.a1a1A2A2D.A1a1A2A2

8.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

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bbOO

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

9.(2014·

武汉模拟)已知某植物品系种子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一绿色种子的植株X,与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株杂交,F1都为黄色,再让F1自花受粉产生F2,F2性状分离比为27黄∶21绿,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 (  )

A.AAbbB.aaBBC.aabbD.aaBb

10.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

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

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11.(2014·

南京模拟)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12.(能力挑战题)(2014·

蚌埠模拟)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

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多而逐渐加深。

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 (  )

A.3种、3∶1B.3种、1∶2∶1

C.9种、9∶3∶3∶1D.9种、1∶4∶6∶4∶1

二、非选择题(包括3个小题,共52分)

13.(16分)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

表现型

黄绿叶

浓绿叶

黄叶

淡绿叶

基因型

G_Y_(G和

Y同时存在)

G_yy(G

存在,Y

不存在)

ggY_(G

不存在,

Y存在)

ggyy(G、Y

均不存在)

(1)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

(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        ,则F1只有2种表现型,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

(3)在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理论上选择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获得淡绿叶子代的比例更高。

(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形(Rr)和长形(rr)三类。

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

现想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为亲本,从杂交子一代中获得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请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甲为        ,乙为 ___________________。

14.(16分)白化病(由A或a控制)与某舞蹈症(由B或b控制)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有一家庭中两种病都有患者,系谱图如下,请据图回答:

(1)舞蹈症由    基因控制,白化病由    基因控制。

(2)2号和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7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13号与14号再生一个孩子,则两病兼患的女孩可能性是    _____。

15.(20分)(2014·

银川模拟)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B、b和Y、y表示,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

假设每株植物产生的后代数量一样,每粒种子都能萌发。

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燕麦颖色的遗传遵循       。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

(2)图中F2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在F2黑颖燕麦中的比例为      ;

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         。

(3)现有两包黄颖燕麦种子,由于标签遗失无法确定其基因型,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这两包黄颖燕麦的基因型。

有已知基因型的黑颖(BBYY)燕麦种子可供选用。

①实验步骤: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

a.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b.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bbYy。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在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不同于性状的自由组合,也不同于配子的自由组合。

图中①表示减数分裂,AaBb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1AB∶1Ab∶1aB∶1ab。

即等位基因(A与a,B与b)分离,非等位基因(A与B,A与b,a与B,a与b)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配子。

②表示受精作用,③④为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

【易错提醒】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受精作用则发生的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解析】选B。

由题中信息可知,基因型为Z_W_、Z_ww、zzW_的个体表现型均为褐色,只有基因型为zzww的个体才为白色,而且子代中白色个体占1/8,因此可以判断该杂交组合为ZzWw×

Zzww或ZzWw×

zzWw。

【方法技巧】亲本基因型的推断

(1)后代性状分离比之和等于亲本产生配子的乘积:

如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7∶1,性状分离比之和等于8,说明亲本一个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另一个个体能产生2种配子。

(2)确定亲本的大体基因型:

产生4种配子的个体是ZzWw,产生2种配子的个体是Zzww、zzWw、ZZWw、ZzWW。

(3)根据后代性状排除部分基因型:

若产生2种配子的个体是ZZWw或ZzWW,则后代全部为褐色,不符合题意。

3.【解析】选D。

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夫妇,后代中基因型有1AABB、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

含显性基因的个数有4、3、2、1四种,故后代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型。

后代中2AaBb和1aaB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占3/8。

1aaBb只含一个显性基因,后代中没有不含显性基因的,因此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1AABb和2AaBB与亲代AaBB的表现型相同,占3/8。

【延伸探究】与亲代皮肤颜色深浅不一样的孩子所占比例是多少?

提示:

1/4。

可以先计算与亲代皮肤颜色深浅相同的孩子的概率: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然后再计算不同的概率为1-3/8-3/8=1/4。

4.【解析】选B。

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有2×

2=8(种),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1/2×

1/2×

1/2=1/8,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1/4×

1/2=1/16,基因型为AAbbCC和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均占1/4×

1/4=1/32。

5.【解析】选A。

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杂交,F1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F1植株自花传粉,产生F2(即为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绿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3/16,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绿色皱粒为隐性纯合子,所以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

1=1/3。

6.【解析】选D。

由题意知,P_Q_表现型为紫花,P_qq、ppQ_、ppqq表现型为白花。

PPQq×

ppqq→1/2PpQq、1/2Ppqq,F1表现为1/2紫花、1/2白花。

PPqq×

Ppqq→1/2Ppqq、1/2PPqq,F1全为白花。

PpQq×

ppqq→1/4PpQq、1/4Ppqq、1/4ppQq、1/4ppqq,F1表现为1/4紫花、3/4白花。

Ppqq→1/8PPQq、1/8PPqq、2/8PpQq、2/8Ppqq、1/8ppQq、1/8ppqq,F1表现为3/8紫花、5/8白花。

7.【解析】选A。

结合题意分析,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则高产的品种含有的显性基因最多,为A1A1A2A2;

中高产品种基因型中一定含有3个显性基因,中产品种中含有2个显性基因,中低产品种中含有1个显性基因,低产品种中无显性基因。

若中产个体自交出现了高产个体,则中产个体的基因型一定是A1a1A2a2。

B、C项中个体自交只能形成中产品种;

D项个体应是中高产品种。

8.【解析】选C。

根据题图分析,亲本黑蛇含基因B,橘红蛇含基因O,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BBoo、bbOO;

F1是由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杂交所得,所以基因型是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占9/16,其中纯合子占1/9;

让F1花纹蛇BbOo与杂合的橘红蛇bbOo交配,后代出现白蛇bboo的概率为1/2×

1/4=1/8。

9.【解析】选C。

F2性状分离比为27黄∶21绿,即9∶7,这一比例是9∶3∶3∶1的变式。

9∶7即9∶(3+3+1),由此可知,具有A_B_基因型的个体表现为黄色(纯种黄色为AABB),具有A_bb、aaB_、aabb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为绿色,F1的基因型为AaBb,故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

10.【解题指南】

(1)考查实质:

自由组合定律中经典比值9∶3∶3∶1的变式应用。

(2)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时应首先明确基因Y或D纯合时都会使胚胎致死,即确定YY__个体和__DD个体是不存在的。

然后根据各选项进行综合分析。

【解析】选B。

由题干分析知,当个体中出现YY或DD时会导致胚胎致死,因此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

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yyDd)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11.【解析】选A。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才表现为自由组合,F2典型的性状分离比是9(双显)∶3(一显一隐)∶3(一隐一显)∶1(双隐)。

由9∶7的比例可以看出,“双显”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表现出另一种表现型,由于F1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相等的四种,所以两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1∶3;

由9∶6∶1的比例可以看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表现出了同一种表现型,其他仍正常表现,F1测交后代基因型不变,表现型比例为1∶2∶1;

由15∶1可以看出,典型比例中9(双显)、3(一显一隐)、3(一隐一显)表现同一种性状,只有双隐性纯合子才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因此,F1测交后代中的表现型比例为3∶1。

1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特别关注下列信息:

(1)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即R1和r1是等位基因、R2和r2是等位基因。

(2)明确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多而逐渐加深,即表现型的种类数依据于显性基因的个数。

【解析】选D。

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所以F1自交后代基因型有9种;

后代中r1r1r2r2占1/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6/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占1/16,所以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1∶4∶6∶4∶1。

13.【解析】

(1)根据表格中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可知,黄绿叶个体基因型中G和Y同时存在,其基因型有GGYY、GGYy、GgYY和GgYy4种,其中双杂合子(GgYy)自交,F1将产生4种表现型。

(2)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进行杂交,若F1只出现2种表现型,则亲本基因型应为Ggyy×

ggYY或GGyy×

ggYy,产生子代表现型分别为黄绿叶(GgYy)∶黄叶(ggYy)=1∶1或黄绿叶(GgYy)∶浓绿叶(Ggyy)=1∶1。

(3)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中,自交可产生淡绿叶的基因型为GgYy和Ggyy,其中Ggyy的植株自交产生淡绿叶比例较高。

(4)圆形浓绿叶(RRG_yy)茶树甲与长形黄叶(rrggY_)茶树乙杂交,获得椭圆形淡绿叶(Rrggyy)茶树,由此推断两亲本茶树基因型为RRGgyy、rrggYy。

答案:

(1)4 GgYy

(2)Ggyy、ggYY或GGyy、ggYy 黄绿叶∶黄叶=1∶1或黄绿叶∶浓绿叶=1∶1

(3)GgYy、Ggyy Ggyy

(4)RRGgyy rrggYy

14.【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要点:

(1)根据遗传系谱图,确定控制舞蹈症、白化病基因的显隐性;

(2)理解“两病兼患的女孩”在计算概率时,要考虑出现女孩的概率是1/2。

【解析】

(1)由1、2不患白化病,5、6患白化病,可知白化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由3、4患舞蹈症,而11号正常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2号基因型:

对于舞蹈症为Bb,对于白化病应为Aa。

9号基因型:

对于舞蹈症为bb,对于白化病为Aa。

(3)1号和2号关于白化病的基因型均为Aa,故7号关于白化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

(4)13号基因型为AaBb,14号基因型为Aabb,故13号与14号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孩的可能性为1/2女孩×

1/4白化病×

1/2舞蹈症=1/16。

(1)显性 隐性 

(2)AaBb Aabb (3)2/3 (4)1/16

15.【解析】

(1)从图解中可以看出,黑颖是显性性状,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子二代比例接近12∶3∶1,所以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YY、BByy。

F1基因型为BbYy,则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Yy∶Bbyy∶bbYy∶bbyy=1∶1∶1∶1,表现型为黑颖∶黄颖∶白颖=2∶1∶1。

(2)图中F2黑颖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YY∶BByy∶BBYy∶BbYY∶BbYy∶Bbyy=1∶1∶2∶2∶4∶2,其中基因型为BBYY、BByy、BBYy的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后代表现型仍然为黑颖,占1/3;

其余三种基因型(BbYY、BbYy、Bbyy)的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

(3)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所以黄颖植株的基因型是bbYY或bbYy。

要确定黄颖种子的基因型,可将待测种子分别种植并自交,得到F1种子,然后让F1种子长成植株后,按颖色统计植株的比例。

(1)bbYY、BByy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黑颖∶黄颖∶白颖=2∶1∶1

(2)1/3 BbYY、BbYy、Bbyy

(3)①a.将待测种子分别单独种植并自交,得F1种子

b.F1种子长成植株后,按颖色统计植株的比例

②a.F1种子长成的植株颖色全为黄颖

b.F1种子长成的植株颖色既有黄颖又有白颖,且黄颖∶白颖=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