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与中国发展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及原因.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6098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与中国发展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及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比较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与中国发展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及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与中国发展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及原因.docx

《比较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与中国发展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及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与中国发展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及原因.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比较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与中国发展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及原因.docx

比较世界各国的基尼系数与中国发展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及原因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

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基尼指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

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5。

中国国家统计局基尼公布基尼系数2013年为0.473,2012年为0.474,2010年为0.481。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主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统计报告称2010年为0.61,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但这个数据存在争论,被很多业内学者质疑。

学者岳希明和李实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甘犁主持的报告称其统计样本过小和住户收入所需信息上存在问题,所以统计值过大。

甘犁随后在2013年1月24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回应相应问题。

2013年2月5日岳希明和李实再次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认为甘犁的回应没有很好地回答大部分的质疑,他们对西南财经大学公开的项目数据进行再次计算,进行再质疑。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西财的基尼系数更像是银行金融资产的基尼系数,而不是收入的基尼系数。

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9。

瑞士:

0.25–0.29

美国:

0.45

中国:

0.473

导致中国基尼系数过高的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随着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格局多样化以及改革的过程中对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政府和理论界都在着力研究解决的办法。

基尼系数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普遍使用的一个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平均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它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近20年,我国基尼系数逐年递增,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

导致我国基尼系数过高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从中国特有的国情出发,在经济体制,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分析导致我国基尼系数过高的原因。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