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100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词解释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泛城市化:

欧美一些国家,向心的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出现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外扩散的现象,同时还出现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或非城市化地区迁移的逆城市化。

城乡界限变得模糊。

6、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这种指标主要有两个:

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指标(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

复合指标法:

选用多种指标对城市某项特征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的不同侧面。

7、人口集聚度指标法的内容:

人口集聚度,考虑城市人口规模要素Sp=ΣX

X:

各规模等级以上城市(聚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从城镇化水平上已无法考察,借助于人口集聚度可以把握人口由小城市向中等规模城市、大城市集聚的过程。

8、城市化速度的定义:

非农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速度和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速度。

9、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六个理论:

1)区域理论: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

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

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

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

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

1962年迈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古滕伯格揭示了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所谓可达性就是,交通设施通达的方便程度。

城市的发展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交易的机会。

交通、通讯等物质措施和科学技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可促进城市整体全面发展。

5)经济全球化理论:

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地理上分散于全球的经济活动开始综合和一体化的现象,其主体一般认为是跨国公司,具体表现为资本、技术、产品等跨国快速流动或扩散以及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

6)城市进化理论:

分为四个阶段:

绝对集中时期(在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不断增长)、相对集中时期(城市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展,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对分散时期(人类进入后工业化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显著,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10、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

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

第二前提——剩余的农业劳动力2)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3)乡村——城市人口迁移动力分析4)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11、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类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假城市化。

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

  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如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出现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

  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

13、MBA:

都市统计区,是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包括一个或几个城市化地区。

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者包括一个5万人以上的城市化地区,并且都市区总人口至少10万人。

由中心县和外围县组成。

14、城市街谷:

指两侧有连续、高大建筑物的相对狭长的城市街道空间。

积极的城市通风所对控制城市空气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密集、高耸的城市建筑物对气流的扰动,极易使街谷内部形成相对稳定的缓慢湍流,阻碍了空气污染物的扩散。

15、“情景规划”方法(或框架):

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供一组不同的(可能是互相对立的)未来发展图景,从而为决策提供明晰的依据。

情景规划的目标和公共政策的导向都具有长期性的内在特征。

16、城市聚集区:

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线不尽相同。

17、居住密度:

住宅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

居住区人口密度(毛)=居住区总人口/居住区总用地

居住区人口密度(净)=居住区总人口/住宅建筑总用地

18、建筑密度

居宅区建筑密度(毛)=居宅区总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区总用地面积(%)

居住区建筑密度(净)=居住区某项建筑总基底面积/居住区该项建筑总用地面积(%)

二、城市结构

10、地租缺口:

内城房产贬值和衰败,造成内城破旧住宅的租金和它若经过完全更新达到最好的利用时可收取的潜在租金之间存在巨大差别。

当地租缺口足够大时,开发商就会对内城更新。

11、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

是城市主要功能在空间形态演化中的有机构成。

是研究城市各项用地的内在联系,结合考虑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及其相关的城市网络,城镇体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关系,根据指定的城市发展纲要,在分析城市用地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城市各组成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不同发展序列,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城市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

12、城市综合承载力:

是指城市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即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对城市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

13、城市土地结构(地域结构):

城市各类用地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关系。

经济结构:

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它有多重含义。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

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

产业结构:

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14、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凡是对周围较小城镇的经济活动起到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三、城市经济学

15、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概念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GNP)——收入概念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16、“乘数效应”:

从城市就业职工的结构来看,城市总就业(E)等于基本部分就业(BE)和非基本就业(NBE)之和。

这里的m就是乘数,它表示基本活动职工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城市总职工的增加量是基本职工增加的m倍。

显然乘数大小和城市就业职工的基本/非基本比率是有关系的。

四、土地利用

16、城市开发:

是以城市土地利用为核心的一种经济性活动,主要以城市物业、基础设施为对象,通过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形成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市物质空间品质,并通过直接提供服务,或经过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实现一定经济效益、社会利益或环境效益的目标。

土地开发:

指包括道路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场地平整和清理,通常称之为基地开发,完成将“生地”转变为“熟地”的过程。

公共开发:

一般由政府作为主体的,以公共利益为取向,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和长远目标作为决策依据的,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通常包括公共绿地、道路和其他公共设施及用地的开发。

17、区位:

指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18、社会空间:

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三个层次,而以社会去为主。

邻里:

城市中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社区:

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区:

指占据不同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20、开发权转让:

对于历史保护建筑所在的地块,允许业主将受到规划控制而不能实现的那部分虚拟开发权,可以有偿转让给规划当局所允许的其他地块。

这种方式使那些因规划控制而利益受损的地块业主可以从开发权转让中获得经济补偿,从而使保护历史建筑和街区的开发控制变得在经济上可行。

21、旧城改造:

城市旧区是城市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进行各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居民聚集区。

城市旧区的形成,显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轨迹,也集中了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矛盾和弊端,所以,保护、利用、充实和更新构成了旧区改造的完整概念。

22、城市生态环境学:

城市生态学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形成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派生的。

从生态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居民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研究污染控制和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从地理学角度出发,研究特定城市区域的地理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

23、地形地貌:

在自然及人工条件的作用下,不同地区的地球表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为形态的起伏、物质组成的变化以及整体动态演变的过程。

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混合成因地貌:

有些尚未从根本上改变自然地貌,只是在自然成因地貌中叠加了人工痕迹。

24、污染系数:

城市风环境与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机理直接相关,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之比为污染系数。

数值越大表示这一方向污染越严重。

风道:

在规划中将主导风向上的迎风地区保留为绿地等开敞空间,形成风道,依靠自然风力加速大气污染物扩散。

25、干岛效应:

城市下垫面不保水,温度较高等原因,城市中地表地表蒸发量与植被蒸腾量均较小,湿度小于周边地区。

城市湿岛(凝露湿岛):

在夜间静风或小风天气,城市热岛效应较强的情况下,出现城市湿度大于周边地区的现象。

26、城市与水文环境关系:

1、保持江河湖泊的自然特征,维护原始水文特征。

2、确定适当的防洪标准,尽量降低防洪堤高度,采用贴近自然的平面线形和断面形式。

3、采用渗透性铺装,增加绿化、水体面积,提高城市下垫面蓄水能力。

4、合理利用自然水体,与城市景观融合。

5、有计划的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

27、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1、合理利用大气容量;

2、集中控制重要污染源;

3、依靠技术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4、发展植物净化。

28、市民社会:

在市场经济力量和国家的强权力量之外,社会民众共同形成的一种自治力量,与市场和政府共同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29、城市治理:

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社会民众、市场、政府的力量作用,建立有效提高公民普遍福利及提升国家生产力、竞争力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创新。

倡导发展多元化的、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分权与参与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重视公共参与。

30、Cul-de-sacPrinciple:

尽端路原则,出自雷德伯恩体系规划。

雷德伯恩体系:

美国建筑师斯C.泰恩和H.赖特在雷德伯恩镇规划时提出了大街坊的规划思想被称为“雷德伯恩体系”。

主要特点:

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布置形成口袋形。

道路按功能分级主要道路、支路、尽端路。

31、动态城市群:

大城市进一步蔓延膨胀,卫星城被主城区吸收,城市结构又回到集中型的形态。

32、城市发展方向:

在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确定后,城市规划必须对用地的整体发展方向做出分析和判断,应对城市用地的扩展或改造,适应城市人口的变化。

非城市用地向城市用地的转变仍是城市空间变化与拓展的主要形式。

城市发展方向是城市发展战略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33、开敞空间的重要性与意义:

通过建立空间的网络或等级关系,适应多样城市生活的发展需要,并提供充分的空间与环境潜力,为城市展现连续的城市景观。

更重要的是:

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构筑,有利于与城市的环境保全系统、城市休闲娱乐系统、城市防灾系统以及城市景观系统等的切合协调,而发挥城市总合的系统功能。

34、功能规划:

对某些领域[如运输、住房和水质]的需要或活动定出目标,政策和工作程序的规划,通常由政府制订。

35、城市中心区:

城市中重要市级公共设施比较集中、人群流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

37、古代城市发展:

古代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

近代城市导致工业革命、大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大都市连绵区。

38、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整治等客观事务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

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发展。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39、生态位:

群落中个体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各种环境梯度中所处的范围。

40、区域容量:

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的研究便成了区域容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人口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人均营养水平)

41、蕃坊:

古代官府为满足外国人留居所设,供外国人居住的地区,一般无明确界限。

各种规划:

1、国土规划:

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进行全面的规划,也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是编制中长期规划的依据。

2、区域规划: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综合评价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

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3、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规划:

主要由发改委制定,是国家和地方从宏观层面指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包括城市基本状况、地位、优势、潜力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4、战略规划(结构规划、概念规划):

对城市未来发展战略性重大问题进行预测和安排,为城市政府提供发展思路、策略、框架和行动指南,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5、城镇体系规划: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和分工协作关系,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7、城市总体规划:

以全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管理。

促进城市和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总体规划纲要: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内容:

(一)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四)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

(五)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9、分区规划: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作出进一步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

10、近期建设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

依据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近期发展重点、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建设时序;

安排城市重要建设项目,提出生态环境、自然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措施等。

11、城市远景规划:

城市扩展到稳定阶段对城市总体发展做出的结构、布局、形态的设计与安排。

它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50~60年)、审视更广的地域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

从经济、社会、环境的等方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过程,预见城市增长到稳定态的进程,从而进行战略性的空间、环境结构布局,指导城市总体规划。

12、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13、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4、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15、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16、竖向规划:

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

包括:

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日后居住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

1、七通一平:

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2、历史地段:

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3、历史街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4、文物保护单位: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

5、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使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施的总称。

6、日照标准:

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7、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8、人居环境科学

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

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

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

9、公共绿地:

指供游览休息的各种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以及花园、游园和供游览休息用的林荫道绿地、广场绿地,不包括一般栽植的行道树及林荫道的面积。

10、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11、绿带:

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连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地开敞空间

12、城市绿地系统:

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3、生态足迹: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维持每个人消费水平并持续生存必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包括为人类提供物质能量和吸收其排放所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生态足迹可以测度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规模,又代表人类时生存环境的需求。

14、生态经济城市:

生态与经济相互协调促进,推动城市发展,使之更加更具有可持续性。

ECO2基于生态和经济的协同增效,互为依赖,在生态保护,环境优化,资源集约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

其他:

1、大众运输村:

是一个居住围绕交通枢纽(如火车站)的发展规划,旨在方便社区居民通过公共交通网络上下班、出行和旅游。

2、城市信息化:

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化。

城市信息化是实现信息化城市的路径和手段,信息化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结果。

3、中国设镇条件(任一条件):

县镇府所在地,非农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镇所在地。

城市条件(同时满足):

非农人口60000人以上的镇,年国民生产总产值2亿以上的镇。

4、“社会城市”——霍华德主张城市到达一定规模时,应停止增长、其过量部分应由领近的另一城市来接纳。

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构成一个城市组群,用铁路和道路把城市群连起来。

这种多中心的组合称为“社会城市”。

5、《华沙宣言》(1981年):

确立了“建筑-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并以此来使人们关注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密切的相互关系,把建设和发展与社会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考虑。

从而改变了《雅典宪章》以来的以要素质量进行评价的缺陷和《马丘比丘宪章》对整体评价的忽视,赋予了规划在具体处理城市问题过程中的灵活性。

 

同样强调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