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1075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9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6140车床数控化改装刀架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本设计选用螺杆-螺母副,在上刀体内部加工出内螺纹,当电动机通过蜗杆-涡轮带动蜗杆绕中心轴转动时,作为螺母的上刀体要么转动,要么上下移动。

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上刀体与下刀体的端面齿相互啮合,因为这时上刀体不能与螺杆一起转动,所以螺杆的转动会使上刀体向上移动。

当端面齿脱离啮合时,上刀体就与螺杆一起转动。

设计螺杆时要求选择适当的螺距,以便当螺杆转动一定的角度时,使得上刀梯与下刀体的端面齿能够完全脱离啮合状态。

自动回转刀架的传动机构示意图,详细的装配图在图纸上。

图1.1刀架结构

1、发信盘2、推力轴承3、螺杆螺母副4、端面齿盘5、反靠圆盘6、三相异步电动机

7、联轴器8、螺杆副9、反靠销10、圆柱销11、上盖圆盘12、上刀体

1.4自动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

自动回转刀架的换刀流程如下图。

图上表示自动回转刀架在换刀过程中有关销的位置。

其中上部的圆柱销2和下部的反靠销6起着重要作用。

当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两销的情况如图A所示,此时反靠销6落在圆盘7的十字槽内,上刀体4的端面齿和下刀体的端面齿处于啮合状态(上下端面齿在图中未画出)。

需要换刀时,控制系统发出刀架转位信号,三项异步电动机正向旋转,通过蜗杆副带动蜗杆正向转动,与螺杆配合的上刀体4逐渐抬起,上刀体4与下刀体之间的端面齿慢慢脱开;

与此同时,上盖圆盘1也随着螺杆正向转动(上盖圆盘1通过圆柱销与螺杆联接),当转过约时,上盖圆盘1直槽的另一端转到圆柱销2的正上方,由于弹簧3的作用,圆柱销2落入直槽内,于是上盖圆盘1就通过圆柱销2使得上刀体4转动起来(此时端面齿已完全脱开)。

上盖圆盘1、圆柱销2以及上刀体4在正转的过程中,反靠销6能够从反靠圆盘7中十字槽的左侧斜坡滑出,而不影响上刀体4寻找刀位时的正向转动。

上刀体4带动磁铁转到需要的刀位时,发信盘上对应的霍尔元件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系统收到后,立即控制刀架电动机反转,上盖圆盘1通过圆柱销2带动上刀体4开始反转,反靠销6马上就会落入反靠圆盘7的十字槽内,至此,完成粗定位。

此时,反靠销6从反靠圆盘7的十字槽内爬不上来,于是上刀体4停止转动,开始下降,而上盖圆盘1继续反转,其直槽的左侧斜坡将圆柱销2的头部压入上刀体4的销空内,之后,上盖圆盘1是下表面开始与圆柱销2的头部滑动。

再次期间,上、下刀体的端面齿逐渐啮合,实现精定位,经过设定的延时时间后,刀架电动机停转,整个换刀过程结束。

由于蜗杆副具有自锁功能,所以刀架可以稳定地工作。

图1.2自动回转刀架的换刀流程图

2.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

2.1蜗杆副的设计计算

自动回转刀架的动力源是三相异步电动机。

其中蜗杆与电动机直联,刀架转位时蜗轮与上刀体直联。

选择电动机额定功率90W。

额定转速n1=1500r/min,上刀体设计转速n2=30r/min,则蜗杆副的传动比i=n1/n2=1500/30=50。

刀架从转位到锁紧时,需要蜗杆反向,工作载荷不均匀,启动时冲击较大,今要求蜗杆副的使用寿命Lh=10000h。

2.1.1蜗杆的选型

GB/T10085-1988推荐采用渐开线蜗杆(ZI蜗杆)和锥面包络蜗杆(ZK蜗杆)。

本设计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渐开线型圆柱蜗杆(ZI型)。

2.1.2蜗杆副的材料

刀架中的蜗杆副传动的功率不大,但蜗杆转速高,因此,蜗杆的材料选用45钢,其螺旋齿面要求淬火,硬度为45~55HRC,以提高其表面耐磨性;

蜗轮的转速较低,其材料主要考虑耐磨性,选用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采用金属模制造。

2.1.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刀架中的蜗杆副采用闭式传动,多因齿面胶合或点蚀而失效。

因此,进行载荷计算时,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按蜗轮接触疲劳强度条件设计计算的公式

a≥[KT2(ZEZP/[σH])2]1/3

式中a--蜗杆副的传动中心距,单位mm;

K--载荷系数;

T2--作用在涡轮上的转矩,单位N.mm;

ZE--弹性影响系数,单位MP1/2

Zp--接触系数;

[σH]--许用接触应力,单位为MPa。

从式中算出蜗杆副的中心距a之后,根据已知的传动比i=50,查表选择一个合适的中心距a值,以及相应的蜗杆,蜗轮参数。

1)确定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T2

蜗杆头数Z1=1,蜗杆副的传动效率η=0.8,由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1=90W,可以算出蜗轮传动的功率P2=P1η,再由蜗轮的转速n2=30r/min求得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P2=P1η,再由蜗轮转速n2=30r/min,求得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

T=9.55P2/n2=9.55P1η/n2=9.55×

90×

0.8/30Nm=22.92Nm=22920Nmm

2)确定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T2

3)确定载荷系数K

载荷系数K=KAKβKV其中KA为使用系数,查表得:

由于工作载荷不均匀,启动时冲击较大,因此取KA=1.15;

Kβ为齿向分布系数,因工作载荷在启动和停止时有变化,故取Kβ=1;

KV为动载系数,由于转数不高,冲击不大,故KV=1.1;

则载荷系数KAKβKV≈1.27

工作类型

载荷性质

均匀、无冲击

不均匀、小冲击

不均匀、大冲击

每小时启动次数

<

25

25~50

>

50

启动载荷

较大

KA

1

1.15

1.2

表2.1使用系数KA

4)确定弹性影响系数ZE

铸锡磷青铜蜗轮与钢蜗杆相配时,从有关手册查的弹性影响系ZE=160Mpa1/2

5)确定接触系数ZP

先假设蜗杆分度圆直径d1和传动中心距a的比值d1/a=0.35。

查图2.1ZP=2.9。

6)确定许用接触应力σH

根据蜗轮材料为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金属模制造蜗杆螺旋齿面硬度大45HRC,可查表2的蜗轮的基本许用应力为268MPa已知蜗杆为单头,蜗轮每转一转时每个轮齿啮合的次数j1;

蜗轮转速为30r/min;

蜗杆副的使用寿命Lh=10000h。

则应力循环次数:

N=60jn2Lh=60×

30×

10000=1.8×

107寿命系数:

KHN=

=0.929许用接触应力:

[σH]=KHN[σH]'

=0.929×

268Mpa=249Mpa

7)计算中心距将以上各参数带入方程a≥[KT2(ZEZP/[σH])2]1/3,求得中心距:

查表3取a=50mm,已知蜗杆头数Z1=1,设模数m=1.6mm,得蜗杆分度圆直径d120mm。

这时d1/a=0.4,查表得接触系数Z'

P=2.8。

因为Z'

P<

ZP所以上述计算结果可用。

图2.1圆柱蜗杆传动的接触系数ZP

蜗轮材料

铸造方法

蜗杆螺旋面的硬度

≤45HRC

45HRC

铸锡磷青铜

砂模铸造

150

180

金属模铸造

220

268

铸锡锌铅青铜

113

135

128

140

表2.2铸锡青铜蜗轮的基本许用接触应力[σH]'

2.1.4蜗杆和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1)由蜗杆和涡轮的基本尺寸和主要参数

蜗杆的参数与尺寸头数Z1=1,模数m=1.6mm,分度圆直径d1=20mm,直径系数q=d1/m=12.5,分度圆导程角γ=arctan(Z1/q)=4̊34ʹ26″

取齿顶高系数ha*=1,径向间隙系数c*=0.2,则齿顶圆直径d=d1+2ha*m=20+2×

1.6=23.2mm,齿根圆直径df1=d1-2m(ha*+c*)=[20-2×

1.6×

(1+0.2)]=16.16mm。

2)蜗轮参数与尺寸

取齿数Z2=51,模数m=1.6mm,分度圆直径为d2=mZ2=81.6mm,变位系数X2=[a-(d1+d2)/2]/m=0.5,蜗轮喉圆直径为da2=d2+2m(ha*+x2)=86.4mm,蜗轮齿根圆直径df2=d2-2m(ha*-X2+c)=79.36mm,蜗轮咽喉母圆半径rg2=a-da2/2=6.8mm

图2.2蜗轮的齿形系数YFa2

2.1.5校核蜗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检验下式是否成立:

σF=1.53KT2YFa2YB/d1d2m≤[σf]

由蜗杆头数Z1=1,传动比i=50,可以计算出涡轮齿数Z2=iZ1=50(51),

则蜗轮的当量齿数ZV2=Z2cos3r=51.5,

根据涡轮变位系数X2=1和当量齿数ZV2=51.5查图2:

齿形系数YFa2=2.1

螺旋角影响系数YB=1-γ/140°

=0.967

根据涡轮的材料和制造方法,查表2.3得涡轮基本许用弯曲应力:

[σf]'

=56MPa

涡轮的寿命系数:

KFN=

=0.725

蜗轮的许用弯曲应力:

[σf]=[σf]'

KFN=40.6MPa

将数据带入得:

σF=37.9<

[σf]'

,蜗轮齿根的弯曲强度满足要求。

铸造方法

单侧工作

双侧工作

铸锡青铜ZCuSn10P1

40

29

金属模铸

56

铸锡锌铅青铜ZCuSn5Pb5Zn5

26

22

32

铸铝铁青铜ZCuAl10Fe3

80

57

90

64

灰铸铁

HT150

28

HT200

48

34

表2.3蜗轮的基本许用弯曲应力(MPa)

2.2螺杆的设计计算

2.2.1螺距的确定

刀架转位时,要求螺杆在转动约到170°

的情况下,上刀体的端面齿与下刀体的端面齿完全脱离,在锁紧的时候,要求上下端面齿的啮合深度达2mm。

因此,螺杆的螺距P应满足P×

170/360>

2故P>

4.24mm今取螺杆的螺距P=6mm。

2.2.2其它参数的确定

采用单头梯形螺杆,头数n=1,牙侧角β=15°

,外螺纹大径d1=50mm,牙顶间隙ac=0.5mm,基本牙型高度H1=0.5P3mm,外螺纹牙高h3=H1+ac=3.5mm,外螺纹中径d2=47mm,外螺纹小径d1=43mm,螺杆螺纹部分长度H=50mm。

2.2.3自锁性能校核

螺杆-螺母材料均用45钢,查表2.4取摩擦系数f=0.11;

再求得梯形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

Φv=arctanf/cosβ=6.5°

而螺纹升角:

Ψ=arctannP/πd2=2.33°

小于当量摩擦角,因此满足自锁条件。

螺杆—螺母的材料

滑动速度/mmin-1

许用压力/MPa

摩擦因数f

钢—青铜

低速

18~25

0.08~0.10

≤3.0

11~18

6~12

7~10

15

1~2

淬火钢—青铜

10~13

0.06~0.08

钢—铸铁

2.4

13~18

0.12~0.15

4~7

钢—铜

7.5~13

0.11~0.17

表2.4滑动螺旋副材料的许用压力及摩擦因数

3.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

3.1硬件电路设计

自动回转刀架的电气控制部分主要包括收信电路和发信电路两大块

3.1.1收信电路

图3.1a中,发信盘上的4只霍尔开关,都有3个引脚,第1脚接12V电源,第2脚接12V地线,第3脚为4个刀位信号的输出。

转位时刀台带动磁铁旋转,当磁铁对准某一个霍尔开关时,其输出端第3脚输出低电平;

当磁铁离开时,第3脚输出高电平。

只霍尔开关输出的4个刀位信号T1~T4分别送到图3.1a的4只光耦4合进行处理,经过光电隔离的信号再送给I/O接口芯片8225的PC4~PC7。

3.1.2发信电路

图3.1c为刀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I/O接口芯片8255的PA6与PA7分别控制刀架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

其中KA1为正转继电器线圈,KA2为反转继电器线圈。

因刀架电动机功率只有90w,所以图3.1d中刀架电动机与380V市电的接通可以选用大功率直流继电器,而不必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以节省成本,减低故障,图3.1c中,正转继电器线圈KA1与反转继电器的一组常闭触电串联,而反转继电器的线圈KA2又与正转继电器的一组常闭触电串联,这样构成了正反转互锁电路,以防控制系统失控导致短路现象,当KA1或KA2的触电接通380V电压时,会产生较强的火花,并通过电网影响控制系统正常工作,为此,图3.1d中布置了3对R—C阻容来灭弧,以抑制火花产生。

图3.1(a)

图3.1(b)

图3.1(c)

图3.1(d)

3.2控制软件设计

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

Flash存储器。

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

另外,AT89S52可降至0Hz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在清楚了前面的自动回转刀架的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电路后,就可以着手编制刀架自动转位的控制软件了。

对于四工位自动回转刀架来说,最多装4把刀具,设计控制软件的任务就是选任意一把刀具,让其转到工作位置。

图3.2电器接线图

图3.3工作框图

设控制系统的CPU为AT89S52单片机,扩展8255芯片作为自动回转刀架收信和发信控制,已知8255芯片的控制口地址为2FFFH,基于3.3图,汇编程序清单如下:

T01:

MOVDPRT,#2FFEH;

指向8255的PC口

MOVXA,@DPTR;

读取PC口内容

JNB

ACC.4TEND;

测试PC4=0?

若是,则说明1#已工

作位置,程序转到TEND

MOVDPTR,#2FFCH;

指向8255的PA口地址

MOVXA,@DPTR;

读取PA口锁存器内容

CLRACC.6;

令PA6=0,刀架电动机正转有效

SETBACC.7;

令PA7=1,刀架电动机反转无效

MOVX@DPTR,A;

刀架电动机开始正转

CALLDE20MS;

延时20ms

YT01:

MOVDPTR,#2FFEH;

第二次读取PC口内容

JBACC.4,YT11;

PC4=0?

1.YT21:

第三次读取PC口内容

JBACC.4,YT21;

指向PA口

SETBACC.6;

PA6=1,刀架电动机正转无效

PA7=1,刀架电动机反转无效

MOVXA,@DPTR,A;

刀架电动机停转

CALLDE150MS;

延时150s

CLRACC.7;

PA7=0刀架电动机反转有效

MOVX@DPTR,A;

刀架电动机开始反转

CALLDELAY;

延时设定的反转锁紧时间

TEND:

RET;

换1#刀结束

4.总结

通过短短几周的课程设计,我认为,在这段时间中,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这其中,我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我之所以使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是因为AT89S52现在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通过使用AT89S52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

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

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很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

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