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1576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到重创,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以及国际影响都显著地削弱。

战后各国纷纷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随着经济危机而来的是政局的激烈动荡。

在法国和意大利,政府的支持率正在下降,而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共产党的支持率在不断上升。

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西欧各国统治集团的恐惧,而且也使美国领导人坐卧不安。

美国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决定援助欧洲。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时提出了复兴欧洲的计划,即著名的马歇尔计划。

该计划从1948年4月3日正式执行,到1952年6月30日宣布结束。

在历时4年多的实施过程中,美国政府为西欧受援国共提供了13312亿美元。

从材料来看:

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政策。

②援助欧洲必须由欧洲各国联合向美国提出要求并设计一套援助方案。

③援助欧洲的方案也可以伸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④援助欧洲必须确保美国的利益,不是免费的午餐。

⑤援助方案可以不包括东欧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1.马歇尔计划挽救了西欧的经济,使各国迅速从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2.西欧国家为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而成立的一系列经济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冲破了原来民族国家的界限,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为以后的欧洲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遏制战略的具体体现,它同杜鲁门主义相互配合,从而加深了欧洲的东西分裂形成两大集团对立的国际格局。

4.美国政府实施马歇尔计划不仅是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希望借助欧洲的经济复兴来遏制苏联,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

2.《舒曼计划》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依靠一项计划来完成。

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

欧洲国家的组合,需要消除法、德之间长期存在的敌对状态,其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必须首先考虑到这两个国家。

为了这个目标,法国政府建议立即采取一项范围有限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措施,即把法国和德国的煤、钢工业的生产全部置于一个高层权力机构的管理之下,使它具有对其他欧洲国家开放的组织结构。

欧洲联邦的第一步是发展经济,煤、钢工业的联营立即为它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并将改变那些长期从事战争武器制造的地区的命运。

这个生产组织将对一切愿意加入的国家开放,并最终以相同的条件为所有成员国提供工业生产的基本要素。

建立这种强大的生产组织,将为成员国的经济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维持和平,欧洲联邦是不可缺少的;

依靠联合进行基本的生产,依靠设置一个约束法国、德国和其它成员国的高层权力机构,我们的建议将为欧洲联邦的实现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李巍、王学玉编《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解读】这条资料摘自于李巍、王学玉选编的《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该书收录了25篇涉及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文件、政治家的演讲、学者的理论文章等,对于我们了解欧洲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舒曼计划强调的是建立一个“实际的联合”,计划从进行战争需要的煤炭和钢铁入手,然后扩展到其他经济部门和政治领域,直至建立一个欧洲层次的共同体。

2.舒曼计划拟议中的法德煤钢联营,是一个开放性的共同体,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联邦,实现欧洲的永久和平。

3.舒曼计划为后来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谓的舒曼计划是由法国外长罗伯特·

舒曼在1950年5月9日提出的一份计划,建议成立一个共同的机构,以实现欧洲两个最大的敌对国法国和德国的煤钢工业的联营。

事实上,法国经济学家让·

莫内(1838~1979年)在舒曼计划的提出过程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一生为创建欧洲联邦而奔波,被誉为“欧洲之父”。

1949年,他提出一份报告,主张通过经济合作,通过对煤炭和钢铁实行联营共管走向联合。

莫内的方案得到舒曼的支持,并由他向其他欧洲国家提出,因而被世人称为舒曼计划。

3.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缔约各方间通过本条约建立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的欧洲煤钢联营①。

欧洲煤钢联营的使命是在配合各成员国的一般经济下,根据第四条所规定的条件②,由于共同市场的建立,对于各成员国中经济的扩张、就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贡献。

联营各机构应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并且为共同的利益:

(一)在估计第三国的需要下,督促共同市场的正常供应;

(二)保证共同市场的一切使用者置于同样条件的基础上,对于生产资源的获得,具有均等的机会;

(三)督促制定最低价格,务使此项价格维持在这样的条件下:

同一企业的特别交易中或者在另一时期内的全部价格不致引起连带的增涨,同时仍准许作必要的折旧并且设法使投资者有获得利润的正常可能性;

(四)督促维持企业发展和改进生产潜力的条件以及鼓励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政策,同时避免不加考虑地使此项目自然条件趋于涸竭;

(五)促进劳工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的改善,务使劳工在所属的每一工业中取得同等的进展;

(六)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注意对外市场所开的价格,务须尊重公平的界限;

(七)对于竞争的工业由于它所进行的有利于自己的不正当行动,拒不给予一切保护的条件下,促进生产的正常扩展和革新以及质量的提高。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解读】这条资料摘自于齐世荣教授主编的《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

这套《资料选辑》共有三卷,主要收录了那些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始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1.联邦德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创始国;

2.上述六国创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取消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和其他歧视性措施的煤钢生产和经营的共同市场;

3.建立煤炭和钢铁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4.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开放性,为后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正式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后,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政府经过协商,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建立一个管理煤钢事务的超国家组织机构。

这个机构有权决定六国的煤钢生产、投资、价格和原料分配,以致发展或停闭某些企业,它还掌管煤钢共同体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关系。

【注释】①关于《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名称,有些作者也将之称为《欧洲煤钢联营》。

为了与课本的名称统一,除了材料引用时忠实原文以外,一概都使用前《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名称。

②关于这一条的具体规定,可以查阅原文。

4.《罗马条约》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材料一〕通过本条约,缔约各方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欧洲经济共同体。

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地和平衡地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为了达到前面所述的目标,按照本条约所规定的条件和时机,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口和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的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4)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

(5)建立共同的运输政策;

(6)建立一种保证在共同市场中竞争不受到破坏的制度;

(7)应用某种程序使调整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和补救它们的支付平衡的失调成为可能;

(8)在共同市场发挥作用的必要限度内,使各国各自的国内法律趋于一致;

(9)建立一笔欧洲社会基金以便增进工人就业的机会,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10)设立欧洲投资银行,以便通过新资源的发掘而有利于共同经济的扩展;

(11)使海外国家和领地同共同体取得联系,以便增加贸易并共同努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①

〔材料二〕本联营为了完成它的任务,应在本条约所规定的条件下:

(甲)发展技术知识的研究和保证其传播;

(乙)制订保护居民和工人健康的统一安全标准并督促其实施;

(丙)便利投资,并特别是在鼓励企业首创精神的同时,保证本联营中发展原子能所需基本设施的实现;

(丁)注意务使本联营的一切利用者在核子矿砂和燃料方面获得正常和公平的供应;

(戊)通过适当的管制,保证核子原料不致被移用于其应有用途以外的其他目的;

(己)行使本联营对于特种裂变材料所被确认的所有权;

(庚)通过创立专门物质和装备的共同市场,核子投资资本的自由流通,和在本联营内部专家的自由使用,保证规范推销并掌握最好的技术方法;

(辛)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一切足以在和平利用核子能方面推动进步的一切联系。

──芮沐主编《国际经济条约公约集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年版

【解读】上述资料中,材料一摘自齐世荣教授主编的《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材料二摘自北京大学芮沐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条约公约集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年版),该书收录了有关“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国际经济组织”、“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的重要条约和公约,对于我们了解国际经济关系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1.1957年签订的《罗马条约》实际上是由《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组成的。

2.欧洲一体化的主要目标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对和平的强调转向了《罗马条约》对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视。

3.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为欧洲国家在新的部门中进行统一的试验提供了机会。

4.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诞生则使欧洲统一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墨西拿会议后,法、德、意、荷、比、卢六国成立了以比利时外交大臣斯巴克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研究报告主张,首先在原子能和共同市场两个领域开始一体化的进程。

1957年3月25日,六国政府的首脑或外长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

该条约共有6大部分,248条,还附有11份议定书和三个专约以及若干清单。

条约规定了共同体活动的内容、方式和争取的目标。

同一般国际条约不同,该条约是无限期的。

它没有规定退出条约的程序,却有欢迎其他欧洲国家参加共同体的条文。

这说明,六国把共同体看作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起点。

【注释】①关于该条约的名称,同样都用《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一说,这里所以用“联营”的说法,是为忠实原文之故。

5.《欧洲联盟条约》

(缔约国)决心把建立欧洲共同体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向一个新阶段;

考虑到结束欧洲大陆分裂的历史重要性和创立未来欧洲建设坚实基础的需要;

坚持对自由原则、民主原则和尊重人权及基本自由原则以及法制原则的信念;

愿意在尊重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同时加深他们人民之间的团结;

愿意进一步增强机构职能的民主性和效率,以便使其能够在一个单一的组织机构内更好地完成所赋予的任务;

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

决定在完善内部市场、加强团结和环境保护范围内,为了他们人民的目的,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

决心建立他们国家国民共同的公民身份;

决心实行一项包括最终构建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这种政策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御,从而增强欧洲的同一性和独立性,以便促进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安全和进步;

通过本条约引入关于司法和国内事务的规定,在保障他们人民和国家安全的同时,重新肯定促进人员自由流动的目标;

决心继续在欧洲人民之间建立一个更为密切的联盟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一切决定的作出应依据从属原则尽可能地与全体公民紧密建立;

鉴于促进欧洲一体化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决定建立欧洲联盟。

联盟确立下列目标:

──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

──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

──通过联盟公民身份的引入,加强对其成员国国民之权力和权益的保护;

──发展在司法和国内事务的紧密合作关系;

──保持完全的集体一致,并以此为基础……考虑本条约所引入的合作政策和形式在何种程度上需要修改,以确保共同体机制和机构的有效性。

──芮沐编《国际经济条约公约集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年版

【解读】1.《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过去单一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转入了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2.《欧洲联盟》条约在强调欧洲各国具有共同的民主制度、人权价值观念的同时,也表示要尊重各成员国在历史、文化和传统方面的差异性。

3.《欧洲联盟条约》为经济与货币联盟规定了一个进程时间表。

决定从1997年1月1日,最迟要在1999年1月1日建立起经济货币联盟,发行单一货币。

4.《欧洲联盟条约》强调加强成员国之间在司法、国内事务、人员流动等方面的精密合作关系。

5.《欧洲联盟条约》以及其他涉及各成员国利益的重大决策,需要各成员国以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

1965年4月,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事实上,早在1969年,欧共体就确立了到1980年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宏大目标,但由于7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危机而未能实现。

进入80年代以后,西欧经济开始迅速恢复,欧共体的旧梦得以重提。

1984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了建立欧洲联盟条约草案;

同年6月,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就改善共同体领域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合作提出建议。

在此背景下,欧共体各国于1986年2月签订了《欧洲单一文件》,强调在1992年底建成内部统一大市场,以保证商品、人员、劳务与资本的自由流动。

1990年9月,欧共体成员国开始为完成经济和货币联盟、改革欧共体机构和扩大欧共体在外交和安全问题上的能力而进行谈判。

最后一轮谈判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并于1992年2月7日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在完成了各成员国的批准程序后正式生效。

6.《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两国政府缔结协定的目的是:

增强两国之间举世无双的长期持续的友谊;

提高生产率,实现充分就业和不断改善各自国内的生活水准;

为在其领土上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创设一个扩大了的和有保证的市场;

采取明确的、互利的管理其贸易的规则;

为工商业的计划和投资确保一个可以预见的商业环境;

加强美国和加拿大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

在确保双方保持公共福利的弹性的同时,减少政府所导致的贸易扭曲;

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其它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来确立其相互权利和义务;

对世界贸易的和谐发展和扩大作出贡献,并促进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

……两国政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具体目标是:

(1)消除两国之间商品和劳务贸易中的壁垒;

(2)促成自由贸易区内公平竞争的条件;

(3)大大放宽自由贸易区内的投资条件;

(4)为本协定的共同管理和双边争端的解决建立有效的程序;

(5)为进一步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奠定基础,以扩大和加强本协定的利益。

──周茂荣《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解读】周茂荣所著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是我国学术界出版的第一部研究该问题的专著。

该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经济背景、《协定》的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以及《协定》对美国、加拿大以及整个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

1.《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是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传统友好和经济互补性的基础上达成的。

2.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框架下达成,将促进世界贸易的和谐发展。

3.《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规定要在所有的经济部门实行双边的贸易自由化,尤其是有关劳务、商业旅行、投资以及针对补贴和反补贴、倾销和反倾销措施的规则等,赋予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新的内容。

4.《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专门制定了解决双方纠纷的机制,为后来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工作开始于1986年5月21日,经过23轮谈判,到1987年10月3日双方就《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大纲达成一致。

至此,历时16个多月的谈判终于宣告结束。

1988年1月2日,美国总统里根和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上签字。

在两国议会相继批准后,《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于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美加自由贸易区成立。

美加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主要是在美国主导下完成的,是美国实现其最终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

7.《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本协定各方遵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4条①,并据此成立一个自由贸易区。

本协定各方将通过遵守协定的原则和规定,包括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及程序透明原则,来实现下述目标:

(1)消除协定各方之间商品和劳务的贸易壁垒,为商品和劳务在各方领土之间的跨边界流动提供方便;

(2)促进自由贸易区内公平竞争的条件;

(3)对协定各方领土内的知识产权提供充分和有效的保护;

(4)制定有助于切实执行和应用该协定所需要的有效程序,共同处理和解决彼此间的争端;

(5)建构一个框架来促进三边的、地区间的和多边的合作,以扩大和提高本协定的利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英文版)

【解读】这条资料翻译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英文版文本,该文本刊载于英文版刊物《国际法资料》。

该刊物主要刊载国际组织的重要文件、世界各国之间的条约等国际法原始资料,对于了解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重要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美国、加拿大两个发达国家与墨西哥这个发展中国家之间将根据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

一般说来,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包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四种形式。

自由贸易区主要侧重于取消成员国之间商品和劳务的贸易壁垒,但各自仍保留对外部世界的贸易壁垒。

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将遵循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程序透明性原则。

3.《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三国之间贸易、投资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发展。

4.《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重视。

5.为了促进三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专门制定了解决纠纷和争端的机制,为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地处北美洲,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的相互依赖根深蒂固。

早在1980年,美国总统里根就提出了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诸国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这一构想,首先得到了加拿大的赞同。

两国于1988年签订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墨西哥政府出于对美国的警惕,对里根的构想一直采取抵制政策。

1988年上任的萨利纳斯政府开始改变其政策。

1990年2月,萨利纳斯在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时,正式提出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问题举行谈判。

3月美墨两国正式开始磋商。

1991年6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在多伦多举行了第一轮谈判,涉及市场准入、贸易规则、劳务、投资、知识产权和争端机制等问题,成立了17个工作小组。

经过14个月的谈判,三国贸易部长在1992年8月12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2月17日三国首脑分别在协定上签字。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为南北合作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因而具有重大意义。

【注释】①该条主要规定了“适用的领土范围—边境贸易—关税联盟和自由贸易区”的问题,规定:

“本协定的各项规定,不得阻止缔约各国在领土之间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或未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地需要采用某种临时协定。

8.1994年美洲国家与政府首脑会议

美洲国家和政府的民选首脑正在致力于促进我们半球的繁荣、民主价值观和制度,以及安全。

美洲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个由民主社会组成的共同体。

美洲尽管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挑战,但却联合起来通过自由市场、西半球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来寻求繁荣。

文明必须巩固和促进更密切的合作联系,把我们的抱负转变成具体的现实。

繁荣的关键是无壁垒、无补贴和公平的贸易,以及不断增长的生产性投资。

消除我们国家间商品和服务市场准入的障碍将促进经济增长。

日益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