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195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汇总Word下载.doc

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在综合类网站中,阿里巴巴已占近乎7成份额。

2007年我国B2C网站总收入约为52.2亿元,同比增长33.5%。

B2C是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随着网络购物环境的好转以及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化程度的提升,在总体规模上B2C 

将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未来网购的主流。

2007年我国C2C交易额约为410.4亿元,同比增长90%;

C2C是目前我国网购的主要形式,但普及率还较低,不到网民总数的3成。

2、中央政府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

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电子商务政策和法规,努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表一:

中央及浙江省有关政策

时间

文件名称

内容重点

2004年8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是我国信息化领域第一部法律。

从法律制度上保障电子交易安全,促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为电子认证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为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5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五项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营造环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相结合、重点推进和协调发展相结合、加快发展与加强管理相结合。

2006年5月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行动计划”:

营造环境、完善政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

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建设;

完善结算清算信息系统;

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

2007年6月

《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进一步明确了电子商务的产业地位,明确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还从提高电子商务水平、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完善支撑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目标。

3、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1)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将不断完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继续加大,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将会更加强劲。

电子商务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这将促使全社会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不断增强,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法规将不断出台,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将不断完善。

同时,也促使物流、信用、电子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更全面的展开,从而使得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

(2)电子商务应用将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电子商务交易额呈现稳定持续增长态势;

在区域发展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东南沿海的电子商务在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辐射力也逐渐提高,将促进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企业应用方面,在国家、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协助下,将促进企业由非支付型电子商务向支付型电子商务发展、协同电子商务的发展,深化企业应用水平。

(3)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加大,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

在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占据综合类B2B领域绝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在综合网站市场之外寻求专业化细分领域的发展。

电子商务正在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入的融合,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电子商务服务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带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围绕电子商务服务形成的从低端技术环节到中端支撑环节再到高端应用环节的电子商务服务链在我国结点饱满,一个全新视角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群正在形成,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5)移动电子商务正成为电子商务新的应用领域

2006年以来,移动通讯商,密切关注移动商务企业市场,中国移动和银联联手推出的“手机钱包”,完成移动电子商务付费的个性化服务。

基于移动支付的支持,移动电子商务正成为电子商务新的应用领域。

4、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远优于中西部地区。

以2006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区域结构为例,以深圳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华北地区实现了全国50%的交易额。

而西部地区占比不到10%。

(2)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仍显滞后

中小企业受到自身管理水平、资金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较于大企业,明显滞后。

据统计,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

而在大型企业中,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采购、销售的比例就已分别达到30%和27%。

(3)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电子商务的发展急需出台电子商务合同规范,加强对电子商务合同的监管,以减少或消除在线交易双方的风险,促进信用体系建设。

(4)虚拟市场监管不力

这方面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在线产品信息管理、交易服务的监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5)电子商务税收缺乏相应的解决方法

由于网络交易量统计和网络征税技术的困难,使得电子商务征税很难实施,至今仍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

(6)物流配套体系仍需完善

我国尚未建立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管理水平低,现代物流业发达程度欠缺,全国范围或更广范围的物流配送能力尚显不足。

(7)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由于受到我国电子商务教育体系仍处于摸索过程中,且电子商务本身发展迅速等因素共同影响,使得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加大。

 附件:

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信息办

  二○○七年六月一日

前言

  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机遇期。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本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组成部分,旨在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现状与趋势

  

(一)“十五”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调整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

电子商务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逐渐形成。

2005年,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达1688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约8.5%,企业网上销售商品和服务总额为90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近2%。

中小企业成为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2%。

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日益创新,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信用、标准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展开。

19家电子认证机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近20家商业银行开办电子银行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稳步上升。

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

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40余项电子商务和物流标准陆续颁布,标准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深化。

  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基于网络的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发展态势日渐显现。

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现代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等涉足电子商务服务,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

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陆续展开,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

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现代物流、信用、安全防护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尚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电子商务标准规范的完整性、配套性和协调性不足,市场适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滞后,普及应用水平亟待提高。

电子商务在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发展趋势

  全球电子商务日趋活跃,业务模式不断创新,我国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机遇期。

  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

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把电子商务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发展主动权。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服务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技术创新加速社会专业化分工,为电子商务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基于网络的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信息技术外包服务规模逐渐扩大,模式不断创新。

网络消费文化逐步形成,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服务范围不断拓宽,网上消费服务模式日渐丰富。

电子商务服务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活动向集约化、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基础条件日趋成熟,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继续加大,对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更加强劲。

全球范围内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我国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原则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营造环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加快发展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的中心任务,完善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应用水平,培育服务产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完善发展环境。

以构建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为核心,统筹发展全局,突破瓶颈制约,强化政策导向,突出建设重点,推进法制建设,加强市场管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创新发展模式。

以促进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为着力点,面向发展前沿,立足自主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务求实用高效,探索多层次、多类型的电子商务模式。

  ——提高应用水平。

以培育电子商务应用主体为基础,提高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深化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电子商务服务,推进电子商务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培育服务产业。

以大力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为切入点,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新型服务,扩大服务领域,促进服务贸易,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就业增长。

  

(二)主要目标

  围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并取得明显成效。

  ——网络化生产经营方式基本形成,企业间业务协同能力明显加强,网上采购与销售额占采购和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超过25%和10%。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水平大幅提高,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达到中小企业总数的30%。

网络消费成为重要的消费形态。

  ——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为主流的发展态势,基于网络的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和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业初具规模。

  ——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自有品牌的电子商务关键技术装备与软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

  ——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基本满足应用需求,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基本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企业管理人员五年内普遍接受信息化培训,掌握信息化基本技能。

三、主要任务

  

(一)普及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

  大力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持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资源,促进企业间的业务协同。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倍增作用,深化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群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提高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在线销售、采购等生产经营活动,降低中小企业在投资、技术等方面的风险,提高生产经营和流通效率。

  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应用。

完善政府采购法规,公开政府采购信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加强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各级政府要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政府采购,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切实发挥政府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积极推进交易服务。

紧密结合行业、区域特点,创新交易模式,深度开发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发展面向行业、区域、企业及消费者的第三方交易及相关信息增值服务。

探索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新型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应用的渗透性。

推广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中的应用,加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国际竞争优势。

  加快发展业务外包服务。

扶持基于网络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代物流、财务管理等生产经营性业务外包服务,培育在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技能培训等辅助性业务外包服务。

鼓励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整合旅游、教育、文化、培训、保险、医疗保健等服务业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带动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

  稳步推动信息技术外包服务。

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的业务转型,发展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降低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成本,促进专业化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业发展。

  (三)着力完善支撑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协调发展

  健全电子认证体系。

进一步规范密钥、证书、电子认证机构的管理,发展和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密和认证技术。

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电子认证基础设施,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建立布局合理的电子认证体系,实现交叉认证,为社会提供可靠的电子认证服务。

  加快在线支付体系建设。

加紧制定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研究风险防范措施,加强业务监督和风险控制。

研究制定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的管理措施,实现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服务的衔接协同。

引导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标准规范的在线支付平台。

大力推广银行卡等电子支付工具,推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在线资金清算体系,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

  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充分利用铁道、公路、水路、民航、邮政、仓储、商业网点等现有物流资源,完善信息平台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广泛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优化业务流程,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整合优势,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推进信用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及部门间协调与联合,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建立科学、合理、权威、公正的信用服务机构。

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间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推进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交换。

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基本形成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服务体系。

  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体系。

围绕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制定物品编码、电子单证、信息交换、业务流程等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体系。

  (四)鼓励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紧密结合应用需求,着力解决制约电子商务应用的重大科技问题,重点突破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加密与电子认证、在线支付、信用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加大无线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等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力度,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与软件,推进综合集成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

  加强电子商务创新能力建设。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集成现有资源与技术力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化研究开发机制,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验证与系统集成,加快技术成果应用转化,强化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企业要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应用需求,加强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

  (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电子商务秩序

  依据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企业间电子商务的相互协作和发展。

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公众的职责与义务,加强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管理,维护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

研究制定电子商务监督管理规范,逐步建立虚拟货币、电子合同、网上产品与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加大对网络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防范电子商务各类经营风险。

打击电子商务领域中虚假交易、网上诈骗等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电子商务的宣传、知识普及和安全教育工作,强化守法、诚信、自律观念的引导和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企业和公民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

加强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

各类教育机构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改造和完善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多渠道强化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人员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四、重点引导工程

  

(一)政府采购电子商务试点工程

  适时建设政府网上采购业务系统,制订政府采购电子商务标准规范,健全政府采购信用评估制度,逐步形成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府采购部门、供应商、银行、财政、税务、工商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采购信息发布和交易、支付、物流、信用、监管等服务。

  

(二)公共电子商务服务工程

  支持面向行业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建设第三方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发展行业公共信息服务,推进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

支持条件较好的电信运营商和软件企业,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发布、采购销售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工程

  支持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相关标准建设,为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提供单证处理、贸易申报、物流信息处理、贸易结算、跨境电子单证交换等电子商务服务,促进银行、保险、检验检疫、贸易管理、口岸物流、交通、海关等国际贸易相关机构间的业务协同、数据共享。

  (四)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工程

  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广泛应用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和掌上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面向公共事业、交通旅游、就业家政、休闲娱乐、市场商情等领域,发展小额支付服务、便民服务和商务信息服务,探索面向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新型服务模式。

  (五)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工程

  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线射频识别等先进物流技术与装备,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物流供需信息发布、服务交易、过程优化与跟踪等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六)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适时启动国家电子认证根服务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支持第三方电子认证业务平台建设。

支持虚拟货币、电子合同、在线产品信息监测平台建设,逐步规范在线经济活动。

支持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建设,探索与政府相关部门、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间信用数据共享的实现形式。

支持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和电子银行建设,发展在线支付业务。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

  建立相关部门在政策规划制定和重大项目审理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合力,强化政府对电子商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