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201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

1923年4月,毛泽东调到中共中央工作,李维汉任中共湘区委书记。

中共湘区执委根据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精神,帮助组织国民党,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1923年7月,遵照中共三大的决议,中共湘区委帮助成立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筹备处,何叔衡任主任(后改为夏曦)。

为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推进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中共湘区委设立国民运动委员会,夏曦任书记,并派蒋先云、左权、王尔琢、陈成、陶铸等大批党团员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同时,中共湘区委还先后设立妇女运动委员会、农民运动委员会,积极深入发动工农群众运动,发展和壮大共产党和共青团的组织。

1925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改称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李维汉,此时湖南省共产党员达702名》。

总结中国共产党湘区执行委员会三年半来的变革,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22年5月到1923年4月,由毛泽东任书记,委员有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郭亮、刘少奇等5人。

第二个时期是1923年4月到1925年11月,由李维汉任书记,有李立三、郭亮、易礼容、何叔衡、夏曦(1924年3月增补)、夏明翰等6位委员,其中何叔衡负责组织,李维汉兼管宣传,郭亮负责工运,易礼容负责经济。

同时,下设四个专门工作机构,其中国民运动委员会于1924年3月成立,由夏曦任书记;

妇女运动委员会T1925年3月成立,由缪伯英任书记;

农民运动委员会

氐沙市原物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编《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湖南出版社,1993笔第483页。

氐沙市原物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编《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第489页。

»

氐沙市原物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编《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第S23页。

于1925年10月成立,由夏明翰任书记;

军事委员会于1925年冬成立,由杨福涛任书记。

'

可见,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湘区执行委员会一直保持着精干的领导力量,但是领导分工越来越细致,并开始设有专门化的领导机构。

这些变化不仅充分反映了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而且体现了党的基层组织逐步走向成熟。

二、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主要活动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在湖南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人民群众的觉悟、领导工人运动、发动农民运动、开展反帝斗争、巩固和发展党团组"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建立后,为启发人民群众的觉悟,通过多种途径宣传马列主义。

为了加强对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和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23年4月10日,由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领导的湖南自修大学创办了《新时代》月刊。

《新时代)〉发刊词写道:

“将来,国家如何改造,政治如何澄清,帝国主义如何打倒,武人政治如何推翻,教育制度如何改革,文学艺术及其他学问如何革命,如何建设等等问题,本刊必有一种根本的研究和具体的主张贡献出来°

自修大学及附设补习学校培养了来自湖南34个县和外省4个县的200多名青年,其中许多学生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和著名社会活动家。

中共湘区委还通过各种刊物,如《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浏阳旬刊》、《湖南通俗报》、长沙《大公报)〉等,向社会广泛开展马列主义宣传。

中共湘区委还十分重视在工人中传播马列主义,派遣党团骨干深入厂矿和手T行业中开办丁人夜校,一方面传播文化知识,一方面着重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

毛泽东认为要发展工人运动,必须“先办起夜学,启发工人的觉悟,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毛泽东亲自深入长沙、安源、衡阳等地,了解工人生产、生活情况,用通俗易懂的道理启发工人觉悟。

李立三在安源路矿工人夜校上过国文课,启发工人“赶快觉悟,团结起来。

在毛泽东及其战友们的努力下,湖南第一次工运高潮到来之前,他们在长沙、安源、衡阳等地开办了10多所工人夜校。

工人夜校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实,向工人们宣传了许多革命道理,使工人憧得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原因,并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使命。

此外,中共湘区委还在长沙都正街创办了青年图书馆,杨开慧为责任人之一,作为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列主义的活动场所。

由于中共湘区委注重用马列主义武装群众头脑,因此,所开展的各项群众运动,特别是工人运动一旦同马列主义相结合,便产生出强大的力量。

(二)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湘区委根据中央的部署并结合湖南实际,以产业工人为重点,迅速发动和组织了湖南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为了把工人尽快组织起来,毛泽东领导的中共湘区委十分注意建立工人团体。

毛泽东就曾大力争取原来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湖南劳工会,使其向党组织靠拢。

矿山和铁路,是旧中国产业工人比较集中的地方,从而成为中共湘区委发动工人的重点行业。

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选李立三为俱乐部主任,朱少连为副主任。

这个俱乐部后来成了安源大罢工的坚强战斗堡垒。

毛泽东还亲自到铁路工人中组织工会。

1922年,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

8月,又成立了粤汉铁路岳州工人俱乐部。

毛泽东派郭亮到俱乐部任秘书,以加强党对铁路工会的领导。

到1923年初,湖南建立了20多个产业工会,又成立行业(职业)工会23个,有组织的工人约5万人。

为了加强党对湖南工人运动的领导,毛泽东和中共湘区委还派得力干部罗学瓒、夏明翰、毛泽覃、陈子博、易礼容、彭平之等担任各处基层工会(俱乐部)的秘书。

他们在工人中创办补习学校,组织工人学习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在工人中间发展党团员,

参见氐沙市原物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编《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第S26页.

氐沙市原物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编《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第97页。

李六如:

《二十年的变迁》第2卷,作家出版社,1963年,第162页。

加强和严密工会组织。

这些举措,为湖南工人运动的发展做了重要的准备。

各派工会的成立,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组织保证。

在1922年的下半年,中共湘区委先后领导和发动了安源路矿、长沙泥木、粤汉铁路武长段、水口山铅锌矿等10余处4万多工人参加的罢工运动。

此外,从1921年下半年至1923年春,湖南还有湖南第一纱厂、长沙织造、缝纫、理发、笔业、铅印活版,人力车工人以及株洲转运工人的罢工斗争,均取得较大的胜利。

湖南产业工人的大罢工,培养了工人的群体意识,壮大了工人的力量,锻炼和造就了一批优秀工人干部和积极分子,工人中党的组织得到了发展,为全省工人的大联合创造了条件。

1922年11月1日,湖南全省各工会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粤汉铁路总工会、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长沙的泥木、理发、笔业、缝纫、人力车工会等30多个团体的代表。

会议通过了发起组织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的决议,并积极开展筹备。

11月5日,省工团联合会代表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章程》。

毛泽东被选为全省工团联合会干事局总干事,郭亮为副总干事,任树德、罗学瓒、朱少连等为各部正副主任。

从此,湖南全省工人的统一组织一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正式成立。

它与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是当时党领导的全国“两大地方组含的工人团体。

(三)发动农民运动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在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十分重视农民问题,积极组织革命知识分子开展农民运动。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根据中共一大把工农劳动者“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的决定,发动乡村教师、学生在农民中间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长沙首先办起了农村补习教育社,发行《农村》周刊,开办了30多所农村学校。

1922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讲课时,对湖南农村各阶级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土地日益集中在地主手中,是农村贫困破产的原因。

农民要摆脱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只有起来斗争,从地主手里夺回JLMo

1923年春,中共湘区委派水口山工人、共产党员刘东轩和谢怀德,到家乡衡山岳北开展农民运动。

他们仿效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在农民中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很快把农民组织和发动了起来。

9月16日,岳北农工会在白果成立,方圆数十里的农民赶来参加大会,通过了农民的生活如何改善、农工会对政府之态度、关于农村教育和改善农村妇女生活等四项行动案。

大会发表了宣言,指出农民“要为自己解除困苦,争谋利益,只有大家联合起来”*o农工会成立后,领导岳北农民进行了平粜阻禁的斗争,限令地主平价出售谷米,禁止地主把粮食运往外地,高价牟取暴利。

岳北农工会是湖南最早成立的第一个农会。

它的成立及其斗争的开展,鼓舞了毗邻的衡阳、湘潭、湘乡等县广大农民反抗封建压迫和剥削的斗争,影响波及全省,是共产党领导湖南农民运动的第一声春雷。

从1925年2月到8月,毛泽东因病在韶山休养期间,还积极开展农民运动。

半年之内,成立了20多个秘密农民协会,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及国民党的基层组织。

“五卅运动以后,韶山还成立了反帝爱国的群众组织——雪耻会,从而把秘密活动与公开斗争结合起来开创了湖南农民斗争的新格局。

毛泽东领导的韶山农民运动,是全省农运开展最好的地区,使韶山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毛泽东在农民中做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工作,领导农民进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斗争,为湖南农民运动树立了成功的榜样,给中共湘区委领导农民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25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四届二次扩大会议通过了《告农民书》,明确提出“实行'

耕地农有'

”,号召农民“组织农民协会"

和“农民自卫军1925年10月底,中共湘区委召开了扩大会议,贯彻中央会议的精神,并结合韶山等地农民运动的成绩和经验,起草和通过了中共湘区委《关于农民运动的决议案》,肯定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党“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必须组织农民“从事经济的和政

氐沙市原物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编《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第国6页。

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3册,第198-199页。

治的斗争气这个决议分析了湖南农村的阶级状况,弁制定了党的策略主张:

佃农、雇农是农村中的“革命派”,是工人阶级的革命同盟军;

自耕农是“农民中的中立派”,在政治斗争中“应联络之T,在经济斗争中“须使之中立”;

地主阶级为农村“反动阶级”,对其恶劣者“取攻击态度,对其“无大恶者,则暂取缓和态度”。

决议还规定:

农会和乡村政权机构由农民选举;

取消团防地主武装,建立农民自卫军;

规定了最高租额和最低谷价,反对高利贷剥削。

这个决议确定了湖南农运的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提出了正确的斗争策略和方法,是湖南农民参加民主革命的战斗武器,是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新纲领,表明了中共湘区委对农民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新水平。

(四)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在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工、农、学、商、教等界联合起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重视青年学生的爱国组织。

1922年12月初,在中共湘区委员会的领导下,湖南省学生联合会领导机构进行了整顿,夏曦担任主任、毛泽民担任庶务,夏明翰主编《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

整顿后的省学联提出新的工作方针是:

团结学生和民众,谋取学生的利益,开展反抗帝国主义与本国军阀的斗争,造成真正民主主义的政治,进而建设真正平等的社会,创造真正光明的世界。

1923年4月7日,湖南青年救国团成立,主席罗学瓒,宣传部主任姜梦周。

湖南青年救国团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学生、工人、市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抵制日货。

1924年4月7日,湖南省学生联合会还通电全国,吁请一致督促北京政府,迅速承认苏联,并要求按苏联先例,收回英、美、法、日等国的领事裁判权,取消协定税制和一切不平等条约。

成立湖南外交后援会。

1923年3月,日本拒不归还我旅顺、大连,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

4月5日,中共湘区委员会召开41个团体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湖南外交后援会,主席郭亮。

外交后援会宗旨为:

“援助外交,提倡国货”。

5月21日,湖南省外交后援会宣布本日开始实施对日经济绝交,并散发数万份对日经济绝交合约。

6月1日,湖南省外交后援会派人在长沙西湖、金家码头带检查口货,遭口舰水兵枪击,造成流血惨案。

当日下午长沙2万群众集会,决定举行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并提出撤换领事、惩办凶手、收回码头等8项条件,向省府请愿,要求向日领事馆交涉。

常德、湘潭、衡阳、平江、岳阳、宁乡、湘阴、浏阳、祁阳等30余县声援响应,爆发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湖南掀起了对日经济绝交高潮。

成立湖南反帝国主义大联盟。

1924年7月26日,湖南省外交后援会、省工团联合会、省学生联合会等发起组织湖南反帝国主义大联盟,通过了大联盟的简章及成立宣言等文件。

8月10日,在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湖南反帝国主义大联盟在长沙成立。

由郭亮起草的宣言书提出:

“我们湖南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就为内而团结全国军、政、商、学、农、工诸民众计,外而联络世界被压迫的民族、被压迫的阶级,废除中外间一切不平等条约,打倒帝国主义。

”°

会议选举郭亮、罗学瓒、熊亨瀚、萧述凡、包道平等15人为执委,朱菊和等15人为候补委员,其中,包道平为委员长郭亮、毕承庚为副委员长。

成立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

1925年5月下旬,日、英帝国主义在青岛、上海屠杀工人、学生,制造了青岛惨案和震惊全国的上海“五卅惨案”。

消息传到湖南,激起了湖南人民的极大义愤。

1925年6月2日,由湖南省工团联合会和省学联发起,长沙工人、学生、市民等各界2万余人集会,成立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其宗旨是:

团结民众,反对英、日帝国主义,宣传国耻,维持国货,实行对英、日帝国主义经济绝交。

熊亨瀚、张汉藩、田波扬、曾三、李亚龙等41人为雪耻会执行委员,郭亮任主席。

6月3日,雪耻会领导全市实行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和对英日经济绝交运动。

衡阳、常德、湘潭、安源、株洲、水口山、宁乡、岳阳、平江、永兴等40余县和矿山纷纷成立雪耻分会,举行游行示威,形成了全

《湖南农民运动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8~60页。

氐沙市原物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编《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第280页。

省性的反帝高潮。

这些斗争给帝国主义在湘势力以沉重打击,英日公司纷纷倒闭或停业。

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的反帝运动,狠狠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湖南的侵略势力。

反帝运动大大提高了湖南人民的爱国主义觉悟,显示了湖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五)巩固和发展党团组织,培养造就革命干部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以后,根据中央要求,十分注重将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及时地发展入党,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培养和造就革命干部。

1922年5月中共湘区委成立时,已有党员30余人。

到1923年6月前,中共湘区委所辖的支部有湖南第一师范、湖南自修大学、湖南商专、岳州铁路工人、安源路矿、省立第一中学、粤汉铁路新河、长沙铁路工人、衡阳三师、株洲转运局、长沙泥木工人、常宁水口山、平江、长沙铅印活版工人、长沙人力车工人、长沙铜官陶业工人、湖南第一纱厂、嘉禾、衡阳新民中学、衡阳省立三中,共计20个,基本都以学校和工厂命名。

而到1925年11月前,中共湘区委所辖的特委、地区执行委员会、区委、特支、支部众多。

其中,特委有:

长沙和湘南2个;

地方执行委员会有:

安源、平江、衡阳等6个;

特支有:

湘区委第三特支、嘉禾县、醴陵县、麻阳县、浏阳县、浏阳北盛仓、武冈思思学校、银田、南县、郴县、常德、湘潭城区、韶山、锡矿山等14个;

支部有:

益阳兰溪乡金家堤、株洲八叠乡、耒阳、临澧、激浦、宁乡等6个」这基本都以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划命名。

党组织的不断壮大,可见一斑。

在中共湘区委的领导下,湖南省党的组织得到了较大发展,到1925年11月,湖南的党员人数达到了700余人。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在发展党组织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团组织的建设。

到1923年上半年,团员人数达790人,全省有长沙、衡阳、常德、衡山、安源等15个县和地区建立了团的组织。

这些组织在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组织和发动学生、青年的反帝爱国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还十分重视对党员、团员的培训和教育。

自修大学和湘工学校是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培养干部的基地,学员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李达任校长,毛泽东、邓中复、恽代英、张秋人等都曾到校发表讲演,学习的理论著作有《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

学校师生大都参加了革命运动。

中共湘区委在斗争实践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如何叔衡、李立三、郭亮、刘少奇、李维汉、易礼容、李六如、夏明翰、罗学瓒、夏曦、田波扬、柳直荀、潘心源、黄静源、刘东轩、谢怀德、涂正楚等。

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具有政治远见,密切联系群众,是群众运动的杰出组织领导者。

他们英勇顽强,敢于斗争,又深怀谋略,善于斗争,为湖南和全国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作者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长沙410081)

(责任编辑 占善钦)

参见长沙市博物馆、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编《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第527~52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