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2277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 电解质溶液Word格式.docx

NaA+CO2+H2O===HA+NaHCO3 2NaB+CO2+H2O===2HB+Na2CO3,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HB在水中电离出H+的能力大小关系是(  )

HA较强B.HB较强C.两者一样D.无法比较

4.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

L-1氨水至0.01mol·

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B.

C.

D.c(OH-)

5.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

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6.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

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

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

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

)=c(CH3CO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水的离子积(Kw)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温度、加入酸或碱、加入易水解的盐)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酸碱中和滴定

溶液中的c(H+)或c(OH-)和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

酸碱溶液的混合;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

1、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

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增大

2、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

10-5mol·

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3、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

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4、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分别用pH为2和3的CH3COOH溶液中和,设消耗CH3COOH溶液的体积依次为

,则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5、在25℃下,将amol·

L-1的氨水与0.01mol·

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c(NH4+)=c(Cl-)。

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用的代数式表示NH3·

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

四.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的规律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

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酸碱混合(中和滴定)

1、下列关于0.10mol·

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CO

)+c(CO

D.温度升高,c(HCO

)增大

2、t℃时,水的离子积为

,该温度下将amol/L一元酸HA与b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中,c(H+)=

B.混合溶液的pH=7

C.a=bD.混合溶液中:

3.(双选)常温下,Ka(HCOOH)=1.77×

10-4,Ka(CH3COOH)=1.75×

10-5,Kb(NH3·

H2O)=1.76×

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mol·

L-1的HCOONa和NH4Cl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前者大于后者

B.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

C.0.2mol·

L-1HCOOH与0.1mol·

L-1NaOH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c(HCOO-)+c(OH-)=c(HCOOH)+c(H+)

D.0.2mol·

L-1CH3COONa与0.1mol·

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

7):

c(CH3COO-)>

c(Cl-)>

c(CH3COOH)>

c(H+)

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1的NaHSO4溶液:

c(H+)=c(SO

)+c(OH-)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

c(Ag+)>

c(Cl-)=c(I-)

C.CO2的水溶液:

c(H+)>

c(HCO

)=2c(CO

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

3c(Na+)=2[c(HC2O

)+c(C2O

)+c(H2C2O4)]

5、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a2S溶液:

c(Na+)>

c(HS-)>

c(OH-)>

c(H2S)

B.Na2C2O4溶液:

c(OH-)=c(H+)+c(HC2O

)+2c(H2C2O4)

C.Na2CO3溶液:

c(Na+)+c(H+)=2c(CO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

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6、室温下向10mL0.1mol·

L-1NaOH溶液中加入0.1mol·

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

c(A—)>

c(H+)>

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

c(HA)

7、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

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未加盐酸时:

c(OH-)>c(Na+)=c(NH3·

H2O)

B.加入10mL盐酸时:

c(NH4+)+c(H+)=c(OH-)

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

c(Cl-)=c(Na+)

D.加入20mL盐酸时:

c(Cl-)=c(NH4+)+c(Na+)

8、向1L含0.01mol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2)增大,

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

n(CO2)

0.015时发生的反应是:

2NaAlO2+CO2+2H2O=2Al(OH)3↓+Na2CO3。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n(CO2)/mol

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A

c(Na+)>

c(AlO2-)+c(OH-)

B

0.01

c(AlO2-)>

c(OH-)>

c(CO32-)

C

0.015

c(HCO3-)>

c(CO32-)>

c(OH-)

D

0.03

9、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

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向0.10mol·

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

c(NH4+)=c(HCO3-)+c(CO32-)

B.向0.10mol·

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

c(NH4+)>

c(SO32-)

C.0.10mol·

L-1Na2SO3溶液通入SO2:

c(Na+)=2[c(SO32-)+c(HSO3-)+c(H2SO3)]

D.0.10mol·

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

c(CH3COOH)=c(Cl-)

10、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在pH=9.0时,c(NH4+)>c(HCO

)>c(NH2COOˉ)>c(CO3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

c(NH4+)+c(H+)=2c(CO32-)+c(HCO3-)+c(NH2COOˉ)+c(OHˉ)

C.随着CO2的通入,

不断增大

D.在溶液中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ˉ的中间产物生成

11、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

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

7。

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1.0×

10-7mol/L

B.c(Na+)=c(HCO3-)+c(CO32-)+c(H2CO3)

C.c(H+)+c(NH4+)=c(OH-)+c(HCO3-)+2c(CO32-)

D.c(Cl-)>

c(NH4+)>

c(HCO3-)>

c(CO32-)

12、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13、改变0.1

二元弱酸

溶液的pH,溶液中的

的物质的量

分数

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

A.pH=1.2时,

B.

C.pH=2.7时,

D.pH=4.2时,

14.(2017新课标Ⅲ,13题)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

会腐蚀阳极板

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

根据

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的数量级为

B.除

反应为Cu+Cu2++2

=2CuCl

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

效果越好

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15、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使用吸附剂是去除水中砷的有效措施之一。

(1)将硫酸锰、硝酸钇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可获得一种砷的高效吸附剂X,吸附剂X中含有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3AsO3和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题20图-1和题20图-2所示。

①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8.0~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

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3AsO4第一步电离方程式H3AsO4

H2AsO4-+H+的电离常数为Ka1,则pKa1=_________(pKa1=-lgKa1)。

(3)溶液的pH对吸附剂X表面所带电荷有影响。

pH=7.1时,吸附剂X表面不带电荷;

pH>

7.1时带负电荷,pH越高,表面所带负电荷越多;

pH<

7.1时带正电荷,pH越低,表面所带正电荷越多。

pH不同时吸附剂X对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吸附达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X吸附砷的质量)如题20图-3所示。

①在pH7~9之间,吸附剂X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pH升高而迅速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pH4~7之间,吸附剂X对水中三价砷的去除能力远比五价砷的弱,这是因为___________。

提高吸附剂X对三价砷去除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及影响因素

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

溶度积常数的计算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为:

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1.8×

10-10,Ksp(AgI)=8.5×

10-17。

2、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下表所示:

化合物

Zn(OH)2

Fe(OH)2

Fe(OH)3

Ksp近似值

10-17

10-39

回答下列问题:

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ZnSO4·

7H2O的过程中,需去除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

加稀硫酸和H2O2溶解,铁变为_____,加碱调节至pH为时,铁刚好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

10-5mol/L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继续加碱调节至pH为_____时,锌开始沉淀(假定Zn2+

浓度为0.1mol/L)。

若上述过程不加H2O2后果是,原因是。

3、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它们的浓度都是0.050mol·

Lˉ1;

如果要求Fe3+沉淀完全而Fe2+不生成沉淀Fe(OH)2,需控制pH的范围为。

已知:

Ksp[Fe(OH)3]=1.1×

10-36、Ksp[Fe(OH)2]=1.64×

10ˉ14

4、已知Ksp(AgCl)=1.78×

10-10,Ksp(Ag2CrO4)=2.00×

10-12。

在只含有KCl、K2Cr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001mol/L的AgNO3溶液,当AgCl与Ag2CrO4共存时,测得溶液中CrO42-的浓度是5.000×

l0-3mol/L,此时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8.90×

10-6mol/L  B.1.36×

10-5mol/L

C.1×

10-5mol/L  D.4.45×

10-2mol/L

5、已知25℃时,Ka(HF)=3.6×

10-4mol·

L-1,Ksp[CaF2]=1.46×

10-10mol3·

L-3现向1L0.2mol·

L-1HF溶液中加入1L0.2mol·

L-1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mol·

L-1HF溶液中pH=1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

D.该体系中HF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

6、已知:

25°

C时,Ksp[Mg(OH)2]=5.61×

10-12,Ksp[MgF2]=7.43×

10-11。

A.25°

C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

C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

C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

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

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

C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

7、常温下Ksp(AgCl)=1.8×

10-10,Ksp(AgI)=1.0×

10-16,将等体积的AgCl和AgI的饱和溶液的清液混合,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澄清液混合,AgCl和AgI都沉淀

B.向AgI清液加入AgNO3,c(Ag+)增大,Ksp(AgI)也增大

C.若AgNO3足量,AgCl和AgI都可沉淀,但以AgCl为主

D.若取0.1435gAgCl固体放入100mL水(忽略体积变化),c(Cl-)为0.01mol/L

8、已知溶液中c(Ag+)、c(Cl-)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即Ksp(AgCl)=c(Ag+)·

c(Cl-)=1.0×

10-10(mol·

L-1)2,向50mL0.018mol/L的AgNO3溶液中

(1)加入50mL0.018mol/L的盐酸,生成沉淀后,溶液中c(Ag+)=________。

(2)加入50mL0.020mol·

L-1的盐酸,生成沉淀后溶液中c(Ag+)为________。

9、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g(0.0250mol)后,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mL0.1000mol·

L−1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mL0.1000mol·

L−1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0mol·

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__mL,测得c(I−)=_________________mol·

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