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2287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Word格式.doc

其次,落户的制造业提供非贸易性投入产生出的产品。

第三,与孤立的厂商相比,集聚的企业可以从信息溢出中获得更好的产品功能信息。

这些关于制造业选址的讨论当然很好的有效性。

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供一个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一个不同的问题。

我不去探讨为什么某一产业在某一地区聚集,而是研究为什么在某些地区制造业会最终聚集,而使其他的地区扮演为制造业核心提供农产品的外围角色。

相对来说想得到的的解释是把重点放在普遍意义上的外部经济而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产业的特定外部经济。

我也采用这样的工作假设,也就是有时导致核心—外围模型出现的外部性是与供求关系有联系的货币外部性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溢出。

在一般竞争均衡中,当然货币外部性没有福利意义,而且不能引致我们所需要的有趣的动态过程。

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的存在会导致货币外部性有重大影响已成为一种共识。

与此同时通过关注货币外部性,我们可以使我们的分析比允许外部经济性以一种不可见的形式出现更加准确。

当在讨论选址时提出技术溢出的出现距离我们多远时,上述论点更加正确。

为了更好地理解假定的货币外部性的特性,我们可以试想一个国家只有两种产业,农业和制造业。

农业被假设为具有规模报酬不变和对不动土地的密集使用的性质。

因此农业的地理分散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生的可耕地的分散性。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制造业定义为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土地的适度使用的性质。

制造业生产在哪会出现?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任意一种人造产品的生产都只会在少数有限的地区出现。

也就说,较受欢迎的是那些拥有较大需求的地区,因为在某一主要市场附近进行生产可以节约大量运输成本。

其他的地区将为这些中心地区服务。

但是哪的需求大呢?

一部分对工业品的需求来自于农业部门。

如果这是故事的全部,制造业生产的分散性必会形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解雇取决于农业用地的分散程度。

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一部分需求不是来自农业部门而是来自工业部门本身。

这创造了一种可能性,Myrdal称其为循环因果,Arthur称其为正反馈:

制造业生产倾向于在拥有巨大市场规模的地区集聚,但同时制造业生产的集聚又会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

这种后向联系创造出的循环又会由于前向联系而得到巩固:

也就是说,人们更愿意在制造业生产集聚区生产和生活,因为在核心地区购买产品更便宜。

这并不是一个新事实。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大致脉络已经为地理经济学家所熟悉,他们在19世纪后期美国出现制造业产业带是就开始强调循环过程的作用。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阐述这种情况可以包含在一个简单但严密的模型中。

然而在我们开始模型之前,我们有必要顺着这个故事继续追问两个问题:

地理集聚的趋势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和在什么情况下制造业生产会最终停止。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依赖于经济本身的根本特性。

如果厂商只雇佣了很少的本地工人,进而只产生很小的需求。

在以下情况下能够产生制造业集聚的循环过程其影响其实并不大:

厂商只雇佣了很少的一部分劳动力,进而只创造了很少的需求;

或者是,弱规模经济和为了靠近市场而产生的包括为农业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高额运输成本的组合。

这些准则已经在工业化前的国家得到证实,比如说19世纪早期的美国。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绝大部分的人口被限制在农业里,弱小的制造业和商业部门还不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运输成本保证了大部分乡村生产不能满足的需求将通过服务于本地市场的小城镇来满足。

但是现在让整个社会在非农产品和服务上花费更多的收入。

让工厂系统和最终大批产品出现,与此同时强规模经济也让其出现。

加入运河、铁路和汽车因素使运输成本下降。

这样一来,地理分散和生产之间的联系也不复存在。

由于巨大的本地市场规模和在此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易得性,将使得一个拥有相对大量的非农人口的地区成为生产的首选之地。

这样会以牺牲只有较少初始生产能力的地区为代价吸引更多的人口,并且这个过程会自我循环直到所有的非农人口聚集在少数的几个地区。

这个并非完全虚构的历史告诉我们:

经济因素的细微变化可能会对经济的定性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当运输成本、规模经济、非农产品的花费所占的份额被加以考虑并跨过一个重要的门槛后,人口开始聚集,地区开始分化;

一旦开始,这个过程将会自我循环。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这样的地理经济学细节:

以人口变化为结果的这些地区十分敏感地依赖于初始生产能力。

如果某一地区比另一地区的人口稍多,运输成本降到某一重要水平以下,那么这个地区就会以牺牲其它地区为代价获得更多的人口;

如果人口分布在那一关键时刻有些许的不同,那么地区分工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情形。

这就是这个故事所能带给我们的。

下一步就是建立一个尽可能简单的规范模型来研究这个故事是否可以叙述的更加规范化、公式化。

第二部分两地区模型

我们考虑一个两地区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假定存在两种产品:

依赖于耕地且规模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可任意选址且规模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

这个模型就像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中的许多模型一样,是最早由Dixit与Stiglitz提出的垄断竞争框架下的一个变体。

这个被广泛接受的框架在获得看似难以处理的事情的直观解决方法上显示了其出众的能力。

我们假设这个经济体中的所有个体都遵循以下形式的效用函数:

(1)

这里代表农产品的消费量,代表制造业集聚的消费量。

从上述等式可知,制造业集聚总是会得到比例为的支出。

这个比例是导致地区间集聚和分散的关键因素之一。

制造业集聚定义为:

(2)

在这里N是潜在产品的种类数量,>

1是这些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

弹性是在模型中决定均衡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假定在模型中存在两个地区,每个地区有两个生产因素。

按照Krugman提出的简单化原则,假定每个因素只对应一个部门。

农民生产农产品;

为了不失一般性,我们假定单位劳动力需求为1。

假定农业人口在地区间是完全不流动的,并且每个地区的农业人口数量的供给比例为。

工人可以在地区间自由流动;

我们假定和是地区1和地区2各自的工人供给而且要求其满足二者相加等于全部的工人供给数量:

(3)

每个工业品i的生产包括固定成本和导致规模经济递增的不变边际成本:

(4)

在这里代表用于生产工业品i的劳动力,代表农业品产出。

我们转向两地区间运输成本的构建。

为了方便处理,我们将作出两个重要假设。

第一,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假定为零。

这个假设的作用在于保证两地区的农产品价格以及每个农民的收入是相同的。

我们应该采用这个可以作为共同标准的农业价格/工资率。

第二,工业品的运输成本我们假定其符合萨缪尔森的“冰山型运输成本”的形式。

在这种形式中,运输产品会产生运输成本。

特别地,每单位工业品只有比例为<

1的部分能够在两地运输的过程中到达目的地。

这个运输成本的逆指标--比例是决定地区集聚和分散的最后一个关键因素。

下面我们就可以开始研究制造业的企业行为了。

假定存在大量的制造业企业,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通过给定的制造业集聚的定义和“冰山型”运输成本的假定,每个制造业企业面对的需求弹性就是。

那么地区1典型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定价行为将满足以下条件:

(5)

在这里代表地区1的制造业工人的工资率;

地区2存在一个相同的等式。

比较一下典型产品的价格我们可以得到:

(6)

如果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制造业,利润将最终变为零。

因此下式成立:

(7)

它暗含着:

(8)

这就是说,在不考虑工资率和相对需求的条件下,每个地区的各个企业的产量相同。

这意味着每个地区生产的工业品数量与其制造业工人数量成比例。

即:

(9)

必须注意的是在零利润的均衡中,是劳动力边际产量与其平均产量之比,也就是规模经济的程度。

因此,尽管是一个感觉上而不是技术上的影响因素,但是它仍然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均衡规模经济的逆指标。

在列出模型的基本结构后,下一步就是研究均衡的决定问题。

第三部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这个模型本身缺乏明确的动态过程。

但是在我们研究完全均衡之前,它在我们建立短期均衡的概念方面还是很有用的。

我们将按照Marshalliand的方式定义短期均衡。

在这样的一种均衡中,地区间工人的分配是外生的,不受模型本身影响。

我们还要假设工人将会向为他们支付更高实际工资的地区流动。

这种流动或者引起各个地区内部的集聚,也就是两地区内部工人都以相同的工人/农民比率流动;

或者引起工人都向一个地区集聚的地区分化。

为了分析短期均衡,我们从观察每个地区对这两个地区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入手。

假定代表地区1消费地区1生产的产品量,代表地区1消费地区2生产的产品量。

本地商品的价格就是其离岸价格;

而从另一地区运来的商品价格是包含运输成本在内的价格。

因此,对某一点典型商品的相对需求就是:

(10)

我们定义为地区1支付给本地制造业的消费额与地区1支付给另一地区制造业的消费额的比。

关于这个比率有两点需要注意。

首先,地区1产品的相对价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尽管会导致其卖出的相对量减少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定价的影响,收益仅会减少个百分点。

其次,在任何给定的相对价格下地区1生产的产品越多,,他们的消费额比例(z)越高。

因此,

(11)

类似的,地区2支付给地区1产品的消费额与支付给本地制造业的消费额之比为:

(12)

地区1工人的总收入等于两地区消费地区1产品的总额。

(这其中包括运输成本是因为我们已经假定运输成本是由产品本身带来的。

)设和是地区收入(包括农民的收入)。

我们就可以得到地区1工人的总收入:

(13)

地区2工人的总收入为:

(14)

两地区的收入实际上依赖于工人的分布和他们的工资。

回想农民的工资率是计价标准,我们得到:

(15)

(16)

在给定地区1和地区2之间的劳动力分布后,从(11)到(16)的公式组可以被看作一个确定和(其他四个变量类似)的方法。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到如果,那么。

如果劳动力向地区1转移,实际上相对工资率的变化方向是不确定的。

原因是存在两种反作用。

一方面是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市场越大,工资率越高。

另一方面,存在竞争边界—制造业劳动力相对较少的地区的工人所面临的本地农村市场的竞争要比制造业劳动力较多的地区的工人所面临的竞争要小。

也就是说,在选择靠近大市场和由于本地市场竞争较小而选择本地市场之间存在一个权衡问题。

当我们的关注点从短期均衡向长期均衡转变时,我们就必须加入另外一个考虑因素。

工人关心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而且拥有较多人口的地区的工人所面对的工业品价格也较低。

定义为地区1制造业劳动力占制造业劳动力总量的比例。

由此居住在地区1的消费者所真正面临的工业品价格指数就是:

(17)

类似的,

(18)

每个地区工人的实际工资为:

(19)

(20)

从(17)和(18),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两个地区的工资率相同,地区2向地区1的工人流动将会降低地区1的价格指数,升高地区2的价格指数。

进而得出地区1实际工资的提高与地区2实际工资的提高有关。

这就为地区分化提供了又一原因。

现在我们可能会问一个关键问题:

是怎样随的变化而变化的。

我们知道在对称条件也就是当时,此时两地区有相同的工人数量,他们有相同的实际工资率。

但这是一个稳定的均衡吗?

如果随着下降,这种均衡将会稳定。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地区无论何时比另一个地区拥有更多的劳动力,劳动力都会从这个地区转移出来。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就会得到地区集聚。

另一方面,如果随着升高,工人就会倾向于向已有较多工人的地区转移,我们就会得到地区分化。

正如我们看到的,存在两种因素导致分化—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

一种因素导致集聚—本地农村市场的竞争程度。

问题是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理论上,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实际工资模型处理为一个关于的函数。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将无法进行分析。

在下一部分中,将使用一种可行的方式来描述上述模型的行为。

但现在,还是让我们简单地认为在这个模型中只存在三种不能被单位选择所消除的关键因素:

工业品消费比率;

产品间的替代弹性;

一件商品的运达比率。

为得到各种因素,我们可以对该模型进行简单的数学处理。

因此,一个非常明显的结论就是由于影响因素的值不同,我们可能会得到地区集聚和地区分化的不同结果。

图1说明了这一点。

它显示了在两种不同情况下,以为自变量的方程的计算值。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假定和。

一种情况假定(高运输成本);

另一种情况假定(低运输成本)。

在高运输成本的情况下,相对实际工资随的增长而不断下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预期会看到地区集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制造业地理分布随着农业地理分布变化的现象。

在低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斜率是相反的;

因此我们预期会看到地区分化。

从这点来看模型从数值上完全说的通。

但是如果我们采用一种有些不同的方式,那么从逻辑上阐述模型特性也是有可能的。

第四部分制造业集聚的必要条件

我们不去讨论在地区间平均分布工人的均衡是否稳定,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要研究的是所有工人都集中到一个地区的这样一种情况是否是一种均衡状态。

实际上这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像上面提到的一样,以下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

地区分化并不必然导致完全的集聚;

即使集聚也是一种均衡,稳定的内部均衡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相关的,并且后一个问题更容易回答。

让我们考虑这样一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中所有的工人都集中到地区1了(当然这种地区选择是随意的)。

这样一来,地区1就会形成一个比地区2大得多的市场。

因为代表的是总收入中用于购买工业品的部分,并且这一部分全部转移到地区1去了,我们可以得到:

(21)

定义为制造业企业总数;

每个企业将会获得的销售价值为:

(22)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的利润均为0。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

一个与众不同的企业能否在地区2开始进行可产生利润的生产?

(我称这样一个假设的企业为“背叛”企业。

)如果不能,地区1的生产集聚就是一种均衡状态;

如果可以,均衡就不存在。

一个企业要想在地区2生产就必须能够吸引到工人。

为此,这个企业必须补偿这些工人,因为所有的工业品(除了他们自己生产的很小的一部分外)必须进口;

因此我们有:

(23)

由于要支付高工资,那么与之相应的就是该企业要以相同的比例确定一个比其他企业高的利润最大价格。

我们可以用上述等式得到该企业的销售价值。

在地区1,该“背叛”企业的销售价值为一个典型企业的倍。

在地区2,它的销售价值是一个典型企业的倍。

所以该“背叛”企业的全部销售价值为:

(24)

注意运输成本会对“背叛”企业在地区1的销售起到负作用,但是会对地区2的销售起促进作用(因为其他企业必须支付运输成本而“背叛”企业不用)。

从(22)、(23)和(24)我们可以得到“背叛”企业的销售价值与地区1企业的销售价值之比为:

(25)

有人可能会认为只要,“背叛”企业就会获利,因为企业会永久地获得边际成本以上的那部分收益作为利润。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地区2由于高工资率的缘故,其固定成本也较高。

所以我们必须有。

所以我们必须定义一个新变量,

(26)

当时,在其他所有制造业生产都集中在地区1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在地区2进行生产是不会创造利润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生产在一个地区的集聚是一种均衡状态;

如果,它就不是。

等式(26)一开始看起来对分析结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但实际并非如此。

首先注意我们想对(26)做什么。

它定义了一种范围即一组关键因素值,它们可以标示出集聚和非集聚的界限。

所以我们只需对的情况进行检验,我们的问题是这三种因素中的每一种要怎样变化才能抵消另外两种因素带来的变化。

让我们首先从最直接的因素开始。

我们发现:

(27)

也就是说,收入中用于购买工业品的部分越大,“背叛”企业的销售量越小。

有两种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首先,工人为了转移到地区2需要一大笔额外工资;

这种“前向联系”效应在第一回合中会反映回来。

其次,工业品的消费比例越大,与之相关的地区1的市场规模越大并且这样会进一步增强本地市场效应。

这种“后向联系”在(27)的第二回合会反映出来。

现在让我们转向运输成本。

通过观察(26),我们首先注意到当;

也就是当运输成本为0时,选址是随意的(不要惊讶!

)。

其次,我们注意到当很小时,趋近于。

除非很小或者很大,一般在足够小的情况下,一定会超过1。

最后我们计算出:

(28)

因为接近于1,等式(28)在第二回合就越接近;

因为第一回合总是正的,所以接近于1时,。

综合起来看,这些发现形成了一个轮廓—就像图2()中所描述的那样,变成了的函数:

在低水平的情况下(也就是高运输成本),超过1,此时“背叛”是有利可图的。

在等于一些关键值时小于1,此时制造业集聚就呈现一种均衡状态,并且与之相关的销售价值就会从小于1的状态开始趋近于1。

从图2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符合集聚和非集聚的边界条件的关键点,是负的。

也就是说,高运输成本是阻碍地区分化的。

现在我们也能解释时的情况了:

甚至在任意小的情况下,都会成立。

在这种情况中,规模经济如此大(低值)或者工业品消费比率如此高(高值)以至于无论运输成本多高,在地区2开办企业都是无利可图的。

最后,我们计算:

(29)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关点处是负的,这暗示了是正的。

也就是说,较高替代弹性(它也意味着在均衡中规模经济较小)是阻碍地区分化的。

这些结果的含义可以从图表中看出。

假定不变,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的一种边界条件。

这种边界条件标示出一些关键因素值,并且在这些关键值下企业选择在地区1集聚还是选择“背叛”是没有区别的。

一个落在此种边界条件内的经济体是不会在任何地区形成制造业集聚的;

反之,则反是。

边界条件的斜率为:

如果我们换不变,考虑的变化,我们得到:

因此,值的增大会使关于的边界条件范围扩大。

图3显示了在和时,关于的边界条件。

图3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第一部分提到的故事。

在一个运输成本较高、自由生产所占比例较低和规模经济较弱的经济体内,制造业生产的分布将取决于主流阶层—农民的分布情况。

在运输成本较低、制造业比例较高和规模经济较强的情况下,自我循环就会出现并且制造业集聚就会在最先开始行动的地区发生。

这个结论非常好的一点在于它不需要像纯技术外部性这样的特别难懂的概念:

外部经济性是用货币表示的,它来自于与其他生产者都集聚的地区发生贸易的渴望。

而且它也不包括那些和外部经济性的地理边界有关的任意假设:

距离因素不是通过别的而是通过运输成本的概念自然地被引入。

模型的行为取决于与个人喜好和企业技术有关的显著特征;

有趣的动态过程来源于相互作用的影响。

很显然本文构造的仅是一个和中心—外围问题有关的简单模型,并且模型本身并未提及特定产业的选址问题。

然而本模型的确阐述了产生于企业组织理论的工具是如何塑造和改善被忽略领域的前景的。

因此,我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区域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References

Arthur,W.Brian."

CompetingTechnologies,IncreasingReturns,andLockinbyHistoricalEvents."

Econ.J.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