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2348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_________。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长时已忆包括_________。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记忆 

D.言语记忆 

E.动作记亿

2.下列哪些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分配E.注意的时间

3.学习策略包括_________。

A.资源管理策略 

B.强化策略 

C.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E.元认知策略

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几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 

A.顺服 

B.依从 

C.行动 

D.认同 

E.内化

5.我国学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包括_________。

A.知识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

C.心智技能学习D.社会生活规范(品德)学习

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_。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能_________。

A.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B.进行自我管理

C.投入到学习中去D.安静和驯服

8.个人内差评价的特点是_________。

A.可以用合格或不合格来表示B.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

C.可以了解学生的强项和弱项D.可以借用相对评价的方法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通常认为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__心智技能_______两类。

2.知识学习的类型有___符号学习______、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一般来说,动机具有_激活________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________

5.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量为___50%______时学习效果最佳。

6.斯金纳等行为主义者认为,动机是__.强化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7._马克思主义________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_____凯洛夫____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8.“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_________和_阶段性________。

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______之间的矛盾。

10.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小组活动 

____和___个人活动______。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______灵活性_____.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按照加涅的观点,存教学中需要完成哪几大教学事项?

1.存教学中需要完成以下教学事项:

(1)引起学牛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网馈;

(8)评定学习成果;

(9)加强记忆和学习迁移

2.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有哪些?

2.

(1)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2)激励学生的学习;

(3)改进教师的教学。

3.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显著特点。

3.

(1)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是对传统评价思想的革命,体现了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4.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4.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萌芽阶段;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论述题

1.

(1)所谓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

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变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2)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①展现教师的热情。

教师应以身作则,学习充满热情和激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在工作和职业中表现出决心和自豪感:

②让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

③使学习富有意义。

教师要确定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④教学技巧多样化。

⑤提供明确的反馈。

⑥表示关心。

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待学生一定要真诚、热情、富有同情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

画重点就是利用选择性的一种做法。

2.D【解析】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和具体化。

抽象,是指在思考中抽出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并舍弃其他属性。

3.D【解析】心智技能的形成经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其中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4.A【解析】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两者成正相关,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就越努力,越积极。

但这并不能说明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关系,即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5.C【解析】略。

6.C【解析】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力。

其中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智力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题于中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的就是道德意志。

7.A【解析】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8.B【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

(l)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9.C【解析】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定”。

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是否合格。

10.C【解析】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但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1.D【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樹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学而时习之”就是学到了知识并不断地去温习它。

12.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长时记忆的类型:

一类是程序性记忆或技能性记忆,另一类是陈述件记忆或事实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对程序性知识的记忆,即知道如何做,这些记忆通过动作来表达;

陈述性记,亿又可分为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2.ACD【解析】注意的品质特征包括: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3.ACE【解析】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4.BDE【解析】一般来说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5.ABCD【解析】心理学在传统上把学习划分为技能学习、记忆学习、思维学习和态度学习件;

樊。

闰学者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规范的学习四类。

也有人把它划分为三类,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规范的学习。

6.ABCD【解析】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等四个方面。

7.ABC【解析】课堂管理的目标:

(l)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

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每个学生学习的投入时间,以使其有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取得更大的学业成就。

(2)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堂管理除了要消除问题行为的干扰以外,还必须注*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一特定学习活动的参与规则,这样,才能促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并且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

(3)使学生最终能进行自我管理。

由教师管理过渡到学•生自我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

8.BC【解析】略。

三、填空题

1.心智技能

2.符号学习

3.激活

4.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5.50%

6.强化

7.马克思主义凯洛夫

8.顺序性 

阶段性

9.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

10.小组活动 

个人活动 

灵活性

四、简答题

这是对传统评价思想的革命,体现了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发展结果D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的培养工作转自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 )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

  A教育目的B生产力发展水平C儿童的年龄特征D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B课的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1.()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3.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4.“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

这一观点属于()。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

4.D【解析】教育无目的论是杜威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5.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科技发展  B.社会生产力

  C.政治经济制度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

  6.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7.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8.当前,流生问题与()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采集者退散

  9.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

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A.陈述式  B.例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表式

  10.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来源: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沛•西能

  12.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A【解析】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入保护法》

  13.教育目的本质是()。

  A.培养社会精英  B.提高人口素质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4.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15.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

  A.活动性  B.目的性  C.实践性  D.预期性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1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18.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A.道德素质教育采集者退散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1.ABCD【解析】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

  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ABDE【解析】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依据:

受哲学观念的影响;

受人性假设的影响;

受理想人格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2)客观依据: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

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3.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BCDE.【解析】1934年,泰勒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从而确立其“评价原理”。

1949年,泰勒又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由此确立起其“课程基本原理”。

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其基本问题包括学校应当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育方法的选择  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4.ACE【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都要依据教育目的。

   5.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

A.裴斯泰洛齐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卢梭  E.诺笃尔普

 5.BCE【解析】卢梭、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的代表人物。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1957年,_毛泽东、___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我国提出的__第一个教育方针_____。

  2.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______》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_十六大_____报告中指出: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4.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__时代性____、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_全体学生_____”。

  6.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___生活美___的创造。

  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具有___创新精神和能力___的新一代人才。

  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人格特征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9.文明习惯的教育属于_.道德采集者退散_____素质教育。

  10.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_教育方针、_____包括__教育目的____。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培养目标

  3.智育

  4.全面发展教育

  5.教育目的

  五、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5.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六、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