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2775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练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考点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9.(2018江苏镇江中考)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

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考点二 平面镜成像作图

10.(2018内蒙古通辽中考)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

中的像A'

B'

    答案如图所示:

11.(2018贵州铜仁中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用光路作图的办法画出点光源A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面M的范围。

(请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12.(2018江苏淮安中考)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

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D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13.(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在九年级总复习时,同学们再次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

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

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玻璃板

厚度/mm

5

10

15

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

物距的

差值/cm

0.35

0.30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如果粗心,像距不可能总是大于物距 。

(2)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玻璃板越厚,像距和物距差值越大 。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薄 (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虚像 (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填“mm”或“cm”)。

14.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

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 形成的;

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 (填“实”或“虚”)像。

(5)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间的距离变化了4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①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②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③用托盘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上述步骤合理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

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

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

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

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④正确

4.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大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A.

B.

C.

D.

5.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

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

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

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A.pa、pb、pc、pdB.pd、pc、pb、pa

C.pc、pd、pa、pbD.pb、pa、pd、pc

6.两块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相互垂直,如图所示。

一束单色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左侧玻璃砖,从右侧玻璃砖的右侧射出,则经过两块玻璃砖的出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  )

A.平行B.不平行,向上偏折

C.不平行,向下偏折D.都有可能

7.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8.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

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C.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9.下列估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cm

B.正常人1分钟脉搏跳动约75次

C.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7℃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10.列物理知识与应用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超声波——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B.次声波——监测核爆炸

C.红外线——夜视仪D.紫外线——验钞机

二、填空题

11.水的密度是_____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它的质量_____,体积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位于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13.一只小鸟从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离湖面5米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______米。

在小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湖水中的像将_______,像与小鸟之间的距离将__________.(后面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冬天同学们早上常常看到大雾,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形成的,当太阳出来,大雾又渐渐散去,这是大雾发生了_____的缘故(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5.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

上课铃敲响,小明听到了室外传来了李老师的讲话的声音,他是根据不同人声带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李老师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入小明的耳中。

1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10s后,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选填“东”或“西”)行驶了_____m。

三、计算题

17.我国约有4亿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性

92%

90%

密度/(kg

1.3

2.5

8

4.5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1)一块体积为4×

10-6m3的玻璃片的质量是多少?

(2)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2×

10-2kg,若用钛合金代替铜合金,则镜架的质量是多大?

18.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远?

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四、实验题

19.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红在调节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零。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 

20.下面甲图是小宇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是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

(2)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利用了这个原理。

(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

(4)凸透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将蜡烛移到55cm刻度线处,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原因是_____。

(5)在

(2)的条件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宇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

(6)同组的小亮利用两只等大的蜡烛和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实验中如果观察到蜡烛像的大致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这是竖直放在A点的平板玻璃向_____(填“左”或“右”)倾斜导致的。

21.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_。

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

(3)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2.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表格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结论: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_____℃不变。

方法:

实验中通过_____来说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法。

问题讨论:

被相同温度的沸水和水蒸气烫伤,水蒸气烫伤更严重一些,这是因为:

_____。

23.在学习《速度》一节的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及其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下表中,请你解答: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o

纸锥锥角α/o

下落时间t/s

1.9

81.9

2.20

135

71.1

1.84

(1)实验中通过纸锥的_____来反映纸锥下落的快慢;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乙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

(3)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_____有关。

24.小明注意到,爸爸在拉二胡前总要把二胡的两个手把来回扭动,仔细调试(如图甲所示).爸爸说这是在调“音准”,小明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认为这是在调“音调”.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小明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材料有关;

猜想2: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长短有关;

猜想3: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粗细有关;

猜想4: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松紧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并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按图乙组装有关器材,将一根尼龙丝的一端拴在桌子一端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并用A,B两个小木块将尼龙丝支起,用一把塑料三角尺拨A,B间的“弦”,即可听见发出的声音.

(1)小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右移B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发现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步降低.则小明这是在验证猜想_________;

若要想验证猜想4,利用图示现有器材可以通过仅改变______来进行实验.在上述两个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

(2)小明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对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跟弦的材料、长短、粗细、松紧都有关,爸爸“把二胡的两个手把仔细调试”是通过改孪琴弦的_________来改变音调;

弦乐器分别采用尼龙丝、钢丝做弦,用相同的力度弹奏相同的曲子时,听者能很容易的分辨,这是由于不同材料做成的弦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参考答案】

题号

9

答案

C

D

B

A

11.0×

103一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

103千克不变变小

1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15.0

13.虚像10不变变小

14.液化汽化

15.振动音色空气

16.西1

17.1×

10-2Kg1.125×

10-2Kg

18.714m

19.右4072.8

20.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45不能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右不变左

21.位置大小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不能

22.加热时间的长短转换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

23.下落时间A锥角

24.钩码重力控制变量法松紧音色

1.体积相同的空心铁球和铝球,注满水后质量相等,则注水前两球的质量(ρ铁>ρ铝)(  )

A.铁球大B.铝球大

C.一样大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

3.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形影不离B.海市蜃楼C.日食月食D.镜花水月

5.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后将会

A.还是平行光

B.发散

C.会聚

D.以上都有可能

6.同学们在湖水里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B.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D.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7.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水,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C.

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

9.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10.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1.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比木头大;

冬天里,北方户外自来水管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周末天气晴朗,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到室外做探究实验,他发现树萌下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

他将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老花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13.如图,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其原因是___.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的测量_____仪器.

1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

15.如图所示,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向上运动的一张频闪照片,气泡从点A开始运动,频闪点B、C、D是每隔2秒拍摄的气泡位置,分析照片可知:

(1)气泡在AD段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其理由是______。

(2)气泡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3)该气泡在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气泡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1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左/右)侧。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7.一只容积为450mL某品牌矿泉水空瓶,如图所示,将其装满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等全部凝固时,发现矿泉水瓶胀得鼓鼓得,变粗了,请完成下列问题:

(1)450mL水的质量是多少?

(2)450mL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多少?

(ρ冰=0.9×

103kg/m3)

(3)分析矿泉水瓶变粗的原因。

18.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01次列车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通过计算解答下列问题: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南

06:

43

济南西

08:

37

41

406

曲阜东

09:

13

535

(1)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是多少km?

(2)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19.小云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他把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发现天平的游码未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但指针却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她应该先_____,再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天平横梁才能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____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