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307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万吨米糠油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组织管理方案:

由项目单位成立以总经理洪传林为组长的项目组进行专项管理。

1.1.4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

总投资4950.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834.00万元,设备投资2889.00万元,科技措施24.00万元,前期工作费158.00万元,预备费45.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000.00万元。

资金来源:

拟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150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750.00万元,自筹资金170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00万元。

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完全达产正常经营年销售收入16545.33万元,总成本15047.73万元,利润总额1411.36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86.24万元,所得税465.75万元,投资利润率26.37%,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7.55%,财务净现值(Ic=10%)5384.89万元,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4.60年。

上述指标显示,项目财务上切实可行。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管理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6]223号《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米糠油》GB19112-2003。

项目单位提供的报表和基础资料。

1.3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粮油加工利润薄,需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以提高对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

项目区属粮食主产区,米糠资源丰富,现处在低水平利用状态。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技术方面,通过武汉皇冠友谊油脂工程有限公司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和先进设备,技术有保障。

经济方面,属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优先扶持项目,原料100%来源于农户,有利优质水稻加工转化。

环境方面,荆门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出具国环评证乙字第2609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沙洋县环境保护局出具沙环字[2006]59号批复确认符合环保规划。

市场方面,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日益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风险评估:

米糠油是一种保健型食用油,营养价值很高,深受欧、美等国消费者的青睐,但国内消费者缺乏对米糠油的了解,认可度不高,项目产品存在一定的市场销售风险。

带动作用:

项目建成后,带动基地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到45万亩,带动农户数达到10万户以上,辐射面积进一步扩大。

问题及解决方案:

针对项目产品可能的市场销售风险,加大营销力度,一级米糠油全部采用小包装直供连锁超市。

结论与建议: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延伸产业链,技术、财务上切实可行。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国粮财〔2006〕27号文提出,“‘十一五’期间加大对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使粮油产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柱”。

我国油脂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加强行业组织领导,加强油脂行业集成,加大科研开发投入的力度,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水平,加大高新技术在油脂工业的应用。

2003年5月14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3年第6号),自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米糠油产品国家标准(GB19112—2003)。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规划提出,按照“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优质粮源基地。

龙头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同原料基地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民按照加工企业的需求进行生产,提高粮油产品规模效益。

向粮油精深加工、提高粮油附加值方向进行产业水平提升,实现粮油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

项目单位位于荆门市沙洋县。

荆门市地处江汉平原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粮食年产量250万吨以上。

沙洋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水稻种植居于农业主导地位,常年水稻播种面积75万亩左右,水稻产量55万吨左右,是湖北省确定的46个粮食主产区和优质稻板块基地之一,属优质粮食生产产业带,粮食转化、加工和增值任务重大。

项目单位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6年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的粮油产业化企业。

地方各级政府要求项目单位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做好水稻深加工项目,以此带动传统种稻业的发展,增加水稻的附加值,延伸加粗产业链条,形成规模优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是,粮油加工企业利润微薄,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取决于产业链的延伸和加工附加值的提高。

项目单位2005年通过基地补贴、二次分配等方式回馈基地农户140.45万元,通过这种定向扶持进行利润分配后,未分配利润46.30万元,处在微利状态,急需延伸产业链,提高粮食产品加工附加值,以提升对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

米糠油是一种健康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含有较高的谷维素、谷甾醇等谷物营养素,有助于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堆积,可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目前国际市场上米糠油需求量增加,一些欧美米糠油经销商便转向中国寻求货源。

中国是米糠油的新兴生产国,但国内米糠油大规模生产厂家不多,由于米糠油未形成规模生产,加上米糠易发生酸败变质,所以产量一直徘徊不前。

项目单位所在的沙洋县、荆门市甚至全湖北省,迄今无米糠油特别是高品质米糠油出产,米糠资源处在低水平利用状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单位以沙洋县及周边地区为基地,充分利用粮食主产区的米糠资源优势,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进行高品质米糠油的批量生产,有利于壮大粮食主导产业,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粮食产品的转化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户增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项目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实施本项目既以传统产业为依托,又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不但有利于壮大主导产业,还促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可拉动种植、养殖、物流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布局,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重点扶持项目,

项目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

沙洋县及其周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年产稻谷总量多,米糠资源丰富。

业内人士预计,国内米糠产量若将其中一半用于加工米糠油,则每年可得80万吨米糠毛油,再将其深加工利用,至少价值可以提高10倍以上,最多增值50倍,其商机十分喜人。

项目单位与订单农户紧密结合,充分保证原料供应,使项目区的传统产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把此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加快项目区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项目提升企业服务“三农”实力。

项目充分利用所在地的良好条件和丰富的原料,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项目建成后产品规格品种更加齐全,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不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增强企业引导当地农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企业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功能。

项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项目通过进一步加强优质稻基地建设,带动农民利用好传统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必然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沙洋县位于湖北省中部,荆门市南部,地处江汉平原中部,跨东径111°

51’—112°

42’,北纬30°

23’—31°

27’,东临汉江,与钟祥、天门两市隔江相望;

西濒漳水,与当阳市毗邻;

南滨长湖,与荆州、潜江二市接壤;

北与荆门市东宝区及掇刀区相连,东南至武汉208公里,处襄樊、荆州、武汉、宜昌之中心地带。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期短的气候优势。

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处于荆山余脉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段。

境内有襄荆高速公路、207国道、汉宜公路、荆潜公路等主要公路干线,有汉江、长湖两大水系,通航里程800多公里,可沟通内河与长江航运,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名胜古迹众多。

沙洋县是湖北省比较富饶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沙洋县工业已初具规模,全县村以上工业企业约2000家。

自古以来,沙洋城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历史上因其商埠兴旺,港运发达而与汉口、沙市、老河口、襄樊、新堤、宜昌、武穴并称湖北的“八大重镇”。

改革开放以来,沙洋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1998年4月沙洋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小康区”。

沙洋县现辖13镇,总人口62万。

县政府所在地沙洋镇建成区总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12万,企事业单位近千个。

国土面积2184平方公里,总耕地98.34万亩,其中水田79.76万亩,旱田18.58万亩。

2005年水稻作物面积75万亩,总产55万吨,油料总面积63.2万亩,总产量9.648万吨,其中油菜面积52万亩,总产8.404万吨,分别占油料作物的87.0%和87.1%。

现有日产30吨粮食的加工企业30多家,年处理稻谷能力55万吨。

油料规模加工企业8家,年处理油料30万吨。

全县耕地利用漳河水库自流灌溉面积46.6万亩,其余耕地都有各自小型水库和排灌设施,旱涝保收面积达到了90%以上。

根据沙洋县城市总体建设规划,到2010年,城区面积将达到20平方公里。

沙洋县将发展成为集化工、轻纺、建材、食品、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城市。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荆门市沙洋县洪岭大道1号,是项目单位预留的建设用地,原地上建筑物5栋,用作办公用房、机修房和仓库,节约了项目支出。

项目单位现有优质稻基地覆盖沙洋县及其周边县市、农场,年处理稻谷达到30万吨以上。

2004年以来,对当地近十家日处理100吨稻谷的小米厂进行资源整合,选定荆门市纪龙米业有限公司、宜城市楚皇城米厂、天门石河祥发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规模型米厂进行贴牌加工生产,统一标准收购,统一方法生产,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大力推广“洪森”品牌。

自有产能和紧密联合型企业产出的米糠副产品,成为项目实施的原料保障。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政策环境宽松。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提出了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产品转化增值,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尤其是在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加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

沙洋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优化经济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沙洋经济的战略方针,并建立了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为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扩大规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松政策环境。

原料供应充足。

米糠油的原料来源要依托水稻的种植。

沙洋县是产粮大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全县总耕地面积98.34万亩,其中水田79.76万亩,旱田18.58万亩。

常年油料播种面积和水稻播种面积分别为63万亩和75万亩左右,油料作物产量和水稻产量分别达10万吨和55万吨左右。

项目区周边的京山、钟祥等县市及沙洋农场的常年水稻播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水稻产量140万吨左右,因此,项目生产所需要的原料来源十分充足。

市场前景广阔。

米糠油是一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新型营养性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近年来,已成为继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之后的保健食品用油,并大步迈进欧、美千家万户,作为烹调用油。

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从日本进口的米糠油年达2500万磅,其超市的米糠油售价均高于花生油、豆油等传统植物食用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消费者对米糠油的认可度逐步提高,米糠油的消费量也会逐步增加。

因此,米糠油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科技保障有力。

通过武汉皇冠友谊油脂工程有限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设备,采用全套先进国外的技术,美国工程师把关设计,少量关键单机、电脑控制设备采用德国及欧洲进口设备,米糠油精炼的工艺先进性和运行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基础设施良好。

本项目拟选场地的地理位置具有交通运输的优势,公路、铁路、水路交通方便。

通讯线路至拟建场地,通讯便捷发达。

项目现有厂区平面设计和建设规范,供水管网畅通,供电系统配套齐全。

项目单位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支持的粮油产业化企业,已成为湖北省粮食加工行业的龙头之一。

2005年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亿元,资产负债率30.10%,企业的经济基础坚实。

2006年湖北省粮食局开始对全省20强粮油龙头企业进行动态监测,一季度项目单位的粮油加工量和销售收入居20强之首。

企业已建立了自己的固定的营销渠道,并形成了“公司+基地+科研+协会+农户”的经营运作机制,产品生产采用质量管理方法,严格监督,企业资金使用规范,遵守《企业会计制度》。

经济效益良好,为项目扩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由于消费观念使然,国内消费者对米糠油的了解还不充分,消费者对米糠油的认可度还不高,项目产品存在一定的销售障碍。

项目投产后,采取综合性的营销措施,加大项目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度;

财务分析加大了产品营销费用支出比例,保证销售渠道畅通。

第四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1概况

项目单位系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不断成长和积累,拥有资产总额9320.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3373.96万元,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公司法人住所坐落在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高桥村,拥有2个非法人经营单位,其中,沙洋油脂分公司营业场所坐落在沙洋县洪岭大道1号,沈集分公司坐落在沙洋县沈集镇荆潜公路旁。

据湖北省粮食局粮食情况通报,项目单位2006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20亿元,居全省20强粮油龙头企业首位。

主要生产“洪森”、“三月花”等多品种系列产品,年稻谷加工能力30万吨,年处理油料10万吨。

洪森牌富锌营养米、洪森精品米系列、三月花一级压榨菜籽油等10多个粮油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好评,产品畅销广东、四川、重庆、广西等26个省、市、自治区。

自2000年以来,“洪森”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全国“放心米”、绿色食品、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有机食品,并通过ISO9001:

2000质量体系认证。

公司现有干部职工3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6人,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致力将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放在工作首位,使企业管理迈上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及系统化的新台阶。

4.2研发能力

项目公司现有员工3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6人,有20余年的大米加工和油脂开发经验。

与中国农业部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等科研院所为依托,聘请了一批高校科技人员进行研发协作,研发能力有保证。

4.3财务状况

项目单位2005年12月31日资产9320.2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373.96万元,净值2266.48万元,实收资本2518.00万元,所有者权益6431.30万元。

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9340.07万元,净利润1831639.80万元,销售利润率4.30%,净资产利润率2.85%,资产负债率31.00%。

1998年以来,公司连年被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4.4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洪传林,男,汉族,1961年7月出生,湖北省沙洋县人,大专学历,农技师。

1980年至1982年经商,1983年至1987年开办小型加工厂,1988年发展为规模性粮油加工企业,1994年成立荆门市洪森实业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至今。

2002年度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农业产业化种植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荆门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荆门市政协常委,荆门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5.1市场分析

5.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对欧美来说,米糠油是一种健康油。

由于欧美人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饮食习惯,患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比较多,医生常常会建议消费者食用保健作用相对较好的米糠油,因为米糠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达80%以上,远高于其他植物油,同时还含有较高的谷维素、谷甾醇等谷物营养素,能有助于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堆积,可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由于具有多种健康辅助功能,经常食用米糠油也不容易发胖,受到许多欧美消费者的青睐。

美国市场上米糠油的零售价达到每500毫升6.97美元,而每500毫升大豆油的售价不到1美元,即使是橄榄油,价格也只有3美元多。

日本、美国许多学校的学生营养餐都使用米糠油。

过去几年,美国大量从日本进口的米糠油,最高每年达13500吨,其最高价格达到菜籽油、花生油的3倍。

目前由于国际市场上米糠油需求量增加,一些欧美米糠油经销商便转向中国寻求货源。

欧美米糠油经销商认为,中国是米糠油的新兴生产国,以前欧美市场的米糠油有许多来自日本、韩国,相比之下,中国米糠油的生产成本较低,适宜大批量采购和生产。

目前,国内米糠油市场行情总体需求大于供给,交易主流品种以未精炼的毛糠油为主,价格根据酸价含量大小和杂质比重高低而不同,价差拉的比较大。

精炼品种中,主要以低端的国标四级米糠油为最多,还有部分四级以下的精炼油。

不论是毛糠油,还是国标四级米糠油,都是价格一路上扬,供不应求,油厂现货很少,多数无库存,部分油厂日产量维持定单。

国标一级米糠油由于数量少,价位达到20000元/吨,而且库存少。

国标二级、三级米糠油未见交易情况,只有浙江台州有10500元/吨的交易记录,且库存少,应该是国标二级米糠油的交易。

据中国粮油商务网披露,2006年11月—12月国产米糠油供求状况见下表。

表5-12006年11月-12月国产米糠油供求表(单位:

元/吨)

产地

品种

价格

供求

备注

哈尔滨

毛油

4600

上涨

出厂价

佳木斯

国标一级

20000

库存少

 

3900-4200

无库存

酸价低价格高

辽宁绥化

不明

4400

江苏金湖

4000-4200

四级

6500

江苏苏北

货源较少

精炼油

6400

安徽合肥

6400-6500

浙江台州

精糠油

10500

浙江湖州

4200

湖南茶陵

四级以下精炼油

5000-5100

3700

杂质19-20%

湖南临湘

6300-6400

5200

湖南益阳

3800-3950

酸价36%

河南

6200-6400

结论

价格一路上扬,毛油供不应求,油厂现货很少,多数无库存,部分油厂日产量维持定单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内米糠油生产集中在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华东的江苏、安徽和浙江,华中的湖南、河南,共7个省份12个产地。

其中,国标一级米糠油仅见佳木斯一个产地;

国标二级(相当于)仅见浙江台州一个产地;

未见国标三级;

国标四级有江苏金湖、苏北,安徽合肥,湖南临湘,河南共五个产地;

毛糠油为主流,有九个产地。

从价位分布看,米糠油根据等级差别,价位差价拉的特别大,同一交易周期中,酸价高、杂质多的毛油与酸价低、杂质少的毛油,价位有800元/吨的区别,而与四级米糠油比,则有一倍差价,与二级相比,有二倍差价,与一级比,有五、六倍差价。

总体上,国内高品质米糠油产量少,价位高,需求严重大于供给;

湖北省不仅高品质米糠油无出产,连毛油也处在无出产状态。

5.1.2市场前景分析

项目产品引进国际先进成熟的米糠油生产线,该工艺流程的第一工段是预处理即膨化,该工艺控制产品的酸价水平达到国标一、二级水平。

该工艺流程在制取酸价、杂质低的毛油后,经过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工段,生产出符合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的高品质米糠油。

该等级产品现在全国产量不足5000吨,考虑浙江银河药业8000吨产能满负荷生产,达到13000吨产出,项目产品全面达产后共达到23000吨产出,项目产品市场占有可能份额为43.48%。

米糠油含有丰富的谷维素、β—谷甾醇、维生素E、角鲨烯、油酸、亚油酸等营养成份,具有天然的抗氧化、阻止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衰老的作用,其营养价值比人们经常食用的大豆油、花生油、山茶油、葵花籽油都要高,是一种保健型食用植物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国民都尚崇食用米糠油。

目前世界上米糠油的年产量约50万吨,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2006年全球对精制米糠油的需求缺口4.5万吨,我国每年精制米糠油年产量仅约为4000吨。

目前,国内米糠油的消费量还比较低,随着人们饮食消费向着健康、功能等方向的转变,米糠油作为一种市场空间巨大的营养保健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米糠油生产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5.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项目产品以湖北省武汉皇冠友谊油脂工程有限公司引进国际国内先进设备为技术支撑,应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米糠油生产核心技术,能确保项目产品符合绿色环保标准。

项目单位有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加之项目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引进有保障,因而能确保项目产品有较高的质量保证和安全保证。

项目所在地距原料供应地近,交通发达,运输成本相对较低,项目建成后进行大规模生产,规模效应大,成本节约明显。

项目单位是粮油加工企业,公司本身能满足70%以上的原料来源;

已建立了“公司+基地+科研+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可以从基地农户购进项目生产所需原料,不但确保了原料来源,也降低了项目产品生产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